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效果探析
2016-01-23邱承毅
邱承毅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人民医院内一科 贵州 铜仁 55510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充血性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至终末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综合征,其致死率较高。有资料表明,临床上使用常规药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效果并不理想[1]。为了探讨用小剂量的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我院对近年来收治的68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1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0例。他们的年龄在54~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5±3.6)岁。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4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抗心衰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①让患者卧床休息,嘱其进行低盐饮食。②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使用强心剂、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为其进行抗心衰治疗。
1.2.2 我院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的抗心衰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为其加用小剂量的螺内酯进行治疗。螺内酯的用法及用量为:口服,20mg/次,2次/日。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包括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其治疗的效果。我院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等级。①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其心功能分级改善达2级。②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其心功能分级改善达1级。③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分级均未得到改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我们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x2 检验,P<0.05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用药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SD、LVEDD及LVEF等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慢性充血性心衰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过去,临床上常使用强心剂、利尿剂等药物对此类患者进行抗心衰治疗[2]。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对此病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完善。目前,治疗此病的重心在于改善患者慢性心衰的临床症状及血液动力学指标。有不少研究者试图通过阻断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来防止和延缓其心肌重塑,进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3]。螺内酯是一种低效利尿剂,其结构与醛固酮相似,能与患者心肌上的醛固酮受体结合,使其心肌的自动节律保持正常[4]。醛固酮属于保钠排钾物质,而螺内酯属于醛固酮拮抗剂,能够维持患者体内正常的钾含量,从而对患者心肌的自动收缩进行有效地维护。使用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可有效地降低患者醛固酮的水平,并通过阻断患者过度激活的神经内分泌系统来阻断其心肌重塑,对慢性充血性心衰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长期大剂量使用螺内酯易使患者出现高钾血症或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5]。因此,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时,应严格控制螺内酯的使用剂量。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综上所述,用小剂量的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林长煜.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估[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5):51-52.
[2]黄顺来.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4):75-76.
[3]周春花,邓平.螺内酯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3,27(13):153,154.
[4]张冰.螺内酯与贝那普利联用方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6):142-143.
[5]赵忠平.小剂量螺内酯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9):2557-2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