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利性高等教育活动本质与主要特征:理性主义的视角
2016-01-23丁秀棠
丁秀棠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民办教育研究所,北京 100101)
营利性高等教育活动本质与主要特征:理性主义的视角
丁秀棠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民办教育研究所,北京 100101)
营利性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现象,但对其定位始终存有争议,各国政策实践也颇有差异。文章从营利性高等教育产生的观念基础出发,从理性主义视角来论述营利性高等教育的活动本质以及主要特征,最后对如何看待营利性高等教育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发现,知识的商品化与知识的可交易性、可营利性是现代营利性高等教育产生的观念基础。与传统高等教育相比,营利性高等教育活动的本质是“营利性”,从理性主义的视角来看,围绕这一本质,营利性高等教育在教育内容、教师聘用和内部管理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于传统高等教育的特征,包括教育内容偏重技能培训、课程的模块化与标准化以及教师作用的分化等。现实中营利性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正呈现出上述特征。这些特征反映出无论是在使命还是在适合的教育类型或内容方面,营利性高等教育都不同于传统的高等教育,这对当前我国界定营利性高等教育的内涵及适用范围具有启发意义。
民办高等教育;营利性;高等教育;知识商品化;理性主义
近20多年来,营利性高等教育*营利性高等教育早在19世纪中期便已出现,金子元久称其为第一代营利性大学,而近20多年发展的营利性高等教育则可称为第二代营利性大学,本文研究对象为后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迅速崛起,在美国最为发达。 “营利性私立高等教育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现象,而且还会继续扩张。”*菲利普·阿尔特巴赫:《私立高等教育:从比较的角度看主题和差异》,《教育展望》2000年第3期,第9-18页。美国高等教育的营利浪潮始于20世纪80年代,巴西、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南非等都是营利性高等教育发展较快的国家,但在另外一些国家和地区,营利性高等教育遭到排斥。可见,各国对营利性高等教育的观念存有分歧,导致实践中存在差异。当前,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处于修法过程中,在讨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时,有学者认为:“在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和本科层次以上高等教育阶段是否允许开办营利性民办学校问题上,应当慎重研究,以小范围试点启动为宜。从国际上营利性教育实践情况和我国高等教育供求关系角度来看,现阶段,在本科层次以上高等教育领域不宜设立营利性学校。”*王文源:《支持与规范并举,调动民办教育积极性》,《中国教育报》2015年11月25日,第01版。这一观点实际上是从营利性教育的本质特征出发,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提出来的。本文试着从营利性高等教育产生的观念出发,围绕营利性高等教育活动的本质,结合当前的发展,从理性主义角度分析营利性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营利性高等教育的适用范围等问题。
一、营利性高等教育产生的观念基础
美国的伯顿·克拉克指出,高等教育领域遍布着生产知识的群体,知识是组织高等教育活动的基本资料,高等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工作、权力和信念都是围绕知识组织起来的。知识材料,尤其是高深的知识材料,处于任何高等教育系统的目的和实质的核心。*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王承绪等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长期以来,作为高等教育系统核心和实质的知识,主要被看作社会的、集体性的共同财产,属于社会而非个人所有。换言之,长期以来知识主要被看作是一种公共产品而不是私人产品。与其他公共产品一样,大多数知识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两个特点,即一个人对知识的消费或使用不会影响其他人对知识的消费或使用,一个人从知识中受益不会影响其他人从中受益。知识一旦传播开来,就失去了市场价值,即知识生产不能从中获得经济利益,对知识使用者也没有数量上的限制。上述对知识作为公共产品性质的观念,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对高等教育性质与理念的界定,即传统高等教育(包括公立高等教育和非营利性高等教育)主要关注其公益性与公共性,不应过多考虑其他内容。同时,在公共产品的框架下,私人投资知识生产将无法阻止其他人搭便车,即私人投资者无法索取到所创造的知识的全部剩余,由此私人投资量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周波:《知识交易的定价》,《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第79-89页。因此,对作为公共产品的知识进行私人投资,并不能获取很大收益。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受新自由主义等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国际上对知识公共产品性质的认识发生了显著变化,突出地表现为从将知识视为社会共同财富和公共产品,变成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可以从中获得利润的商品。知识的公共产品性质逐渐弱化,而私人产品和商品性质增强,知识开始从公共产品向商品转化。*⑥蒋凯:《知识商品化及其对高等教育公共性的侵蚀》,《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年第1期,第53-67页。从而知识逐渐被区分为象征性知识和商品知识。象征性知识,即价值判断、道德伦理、文化、审美、治学思辨以及与思想科学相关的知识,是具有象征意义(Symbolic Value)和文化价值的知识;商品知识,即能在工作中发挥作用的知识,包括职业培训和为职业做准备的培训、政策开发、发明及专利,是一种具有交易价值(Exchange Value)的知识。*埃里克·古尔德:《公司文化中的大学》,吕博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3页。知识可以进行交易的观念,为高等教育的营利性提供了认识基础。知识交易指知识拥有者通过对知识转移进行“排他性”控制,进而获得经济利益的过程。而研究知识交易的前提之一就是,知识交易双方具有经济理性。供给者兜售知识完全是为了营利而不是致力于普及知识或有说教偏好,需求者完全是基于自己的效用函数付费而不是“赞助”知识生产。*周波:《知识交易的定价》,《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第79-89页。于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先导,高等教育领域的知识商品化日益流行。
知识商品化是指与过去相比,知识的交换价值趋于增强,具有更多的商品属性。而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其基本属性决定了商品不可能无偿地交付给别人使用,这便产生了交易和经济价值。⑥知识的可售卖性、可营利性,即知识可以交易便成为营利性高等教育兴起的观念基础。通识教育会比较注重知识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但营利性高等教育提供的教育内容,更注重知识的商品交易价值,在营利性高等教育体系中,传统的教学关系变成一种商品买卖关系。营利性高等教育的学生仍然是学习者,但他们是教育服务的购买者和知识的消费者;提供营利性高等教育的机构仍然在传播知识,但其主要任务已经变成为获得利润而出售知识。
二、营利性高等教育的活动本质与主要特征
(一)活动本质
从理性主义的视角来看,与传统高等教育相比,营利性高等教育的活动本质为“营利性”,因此其主要特征皆围绕“营利性”衍生而来。从社会行动类型来看,营利性高等教育属于工具理性取向的社会行动,为了满足对“效用”的欲望,属于马克思·韦伯所界定的“以经济为取向”的行动范畴。*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114、156页。他认为,理性的营利性经营所进行的每一次具体操作,都会以根据计算手段所估计的赢利性为取向。*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114、189页。因此,对理性主义者来说,营利性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追求利润,而且要最大程度地营利。在制度环境约束下,营利性大学与企业一样,属于“利润最大化”(profit maximization)组织,营利性活动处于中心位置。*阎凤桥:《大学组织与治理》,同心出版社2006年版,第240页。有学者在对营利性高等教育实践进行研究后指出,营利性大学“不需要隐藏追求利润的动机,它们对使用财务资源要负有责任,对追求利润的动机不需要什么借口。如果高等教育没有什么利润可赚,这些机构也不会首先考虑进军这一产业。”*理查德·鲁克:《高等教育公司——营利性大学的崛起》,于培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7页。同时,市场的过度需求与个体的差异需求,是导致营利性高等教育产生、存在和发展繁荣的根本因素。*李成明:《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多视角研究》,《重庆高教研究》2015年第1期,第101-105页。因此,在利润动机的内部驱动力影响下,营利性高等教育主要受市场控制,遵循的是市场逻辑,而非传统大学的学术逻辑。“市场逻辑”是指市场交易双方在交易时基于利益最大化目标而必须遵守的规则与规律,具体体现为企业投资者基于效率和成本来考量利益诉求。“营利性”这一本质几乎主导着营利性高等教育的一切活动。
(二)主要特征
从理性主义的视角来看,为了追求利润,营利性高等教育会通过各种途径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在办学活动诸方面都体现着其迎合市场需求、追求利润的本质特征。理查德·鲁克通过对美国营利性大学的营利途径进行梳理,认为营利性大学的营利因素主要归纳为顾客、市场和管理三个层面的七个要素*理查德·鲁克:《高等教育公司——营利性大学的崛起》,于培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7页。,包括顾客层面的面向顾客服务和重视学生的就业率;市场层面的开设需求高的课程和快速反应市场;管理层面的学费收取标准和教育成本、规模经济和运行效率、校历。*万方:《利润与社会利益的协调发展——<高等教育公司:营利性大学的崛起>研读》,《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4年第2期,第6-11页。本文主要选取教育内容选择与课程设计、教师聘用、学校管理、招生与教育设施以及办学形式等营利因素,对其所呈现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分析实际上是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用理性主义视角来解读营利性高等教育已经呈现出的各种特征。
1.教育内容偏重以就业为导向的知识与技能培训,课程设计呈现出模块化、标准化特征。营利性高等教育知识的本质,已经背离象征模式而转向交易模式,背离综合的知识观(旧时的精神哲学挂帅)而转向专门化技能。*埃里克·古尔德:《公司文化中的大学》,吕博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教学工作流程一般表现出程式化(routinization)的特征,对所需教学人员的个人素质要求不高。在市场逻辑指导下,营利性高等教育往往会剔除通识教育的象征性、文化性知识,而侧重提供与劳动力市场紧密相连的具体知识与技能。这些职业技能培训容易测量,且在短期内可以获得收益。为降低成本,营利性高等教育往往会减少传统大学的“臭架子”,包括不支持那些复杂且昂贵的课外活动,以此守住利润。*Kinser K:《“质量—利润”假设》,《国际高等教育》2013年第2期,第57-58页。课程目标大多是战术性的而非战略性的,课程按市场需求设置,提供有限的、职业为导向的课程,对学术研究和知识创新很少关注。*菲利普·阿尔特巴赫:《私立高等教育:全球革命》,胡建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6页。如一些取得成功的美国营利性大学,注重课程产品的特定化与模块化,雇佣专门的研究未来产业的专家,鉴别出市场所需的紧缺人才,然后设计出满足这些需要的课程。*梁洪坤、蔡立丰:《美国营利性大学的特征与营利》,《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12期,第211-213页。在教育内容与课程设计方面所体现出的这些特征,无疑都是基于减少教育投入、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率以寻求更多利润的核心目标。营利的动机主导着结构式的、集中式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决策,直至一整套特定课程计划的出台。
2.对教师工作的分解使教师作用被分化,教师与机构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新的特征。课程的模块化、标准化,导致营利性高等教育中教师的作用与身份不同于传统高校的教师。传统高校中,教师如同家庭手工业中的手艺人,集知识专家、课程设计者、讲授者和评估者于一身,教师独特的天分和创造力最被看重。*罗伯特·牛顿:《营利高校和传统高校的比较》,《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第12-13页。而营利性高等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出现了分化:课程专家设计课程目标和教材;有实践经验者负责向学生传授课程内容;教学评估由外部的专家评价而不是讲授者本人进行。这种对传统教学工作的“分解”,弱化了教师的作用,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生产者,而仅仅是知识和信息的传递者。教学内容所有权不再为教师所有,而是为组织所有。除了课堂讲解,教师对课程的整体设计较少参与或几乎不参与。如此一来,尽管避免了教师差异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但也缺失了教师对课程内容的阐释权,使教师与教学产生了异化。营利性高等教育的这种制度设计,使得其在聘用教师时不必单纯地依赖于某一特定的个人,即便是来自校外的兼职教师或短期聘用的教师,在经过一定的培训后,也完全可以承担教学工作,从而降低了在教师方面的各种投入。这既是出于减少办学成本的需要,也是受现实中缺乏充足的、高质量的师资因素的影响。营利性高等教育中多数教师与组织的关系是一种短期的聘用关系,而不是基于长期归属感的文化共同体、学术共同体的关系,这一点与传统非营利性高等教育差异较大。
3.基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原则,在招生方式、校园设施等方面呈现出“营利性”特征。对一所营利性学校而言,相较于根据学生的个人特质而招生,学校使用价格机制的动机可能会更强烈,因为通过招收那些希望付费从而结交较高质量学生的人入学,学校的利润将会提高。*亨利·汉斯曼著、王菊译:《具有连带产品属性的高等教育》,《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3期,第67-73页。因此,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通常只把学费当作录取学生的标准,为了招够学生或扩大招生规模,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降低对学生的学业要求。学费是其主要的办学经费来源,不仅要支付所有教育成本,而且还要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经济利润。办学者可以利用金融资本市场,通过出售股票的方式,从社会获得教育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并与社会分配办学利润。*阎凤桥:《大学组织与治理》,同心出版社2006年版,第34-35页。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通常实行低成本运营策略,最大限度地降低或节约教育成本,“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只考虑与学生教育直接相关的开销,如教室设置、教学实验室、教育技术设备等。”*理查德·鲁克:《高等教育公司——营利性大学的崛起》,于培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1页。在美国,营利性院校通常避免建设传统校园里的典型设施——例如体育设施、社团组织、校园建筑。*Kinser K:《“质量—利润”假设》,《国际高等教育》2013年第2期,第57-58页。而传统大学的投资主要是大型的基础性设施,如图书馆、教室、运动设施、实验室、餐厅、宿舍、学生活动大楼和医务所等。营利性大学则将投资主要用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实施和评估体系的开发方面,有的还会通过教学设施外包的方式提高利用率,降低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
4.利用规模经济原理,注重扩展规模,在办学形式上呈现出连锁办学、集团办学等特征。在市场的营利活动中,资本核算首先要依赖于高度适销性,即根据事先的估计,经营中获得的货物存在着足够广泛的、有保障的销售机会。*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114、189页。高度适销性最重要的影响就是能够使知识的生产与传播规模化、可复制化。前面论述的营利性高等教育内容与课程特点以及教学模式,皆有利于传播和复制。教学标准化可以使以往局限在校园内的教学冲破围墙,推广到其他地区,从而大幅削减教学开发成本。*金子元久著、鲍威译:《营利性大学:背景、现状、可能性》,《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第2期,第17-22页。因此,成功的营利性高等教育一般会不断扩大规模,采取连锁、集团式办学。美国著名企业学家艾尔弗雷德·钱德勤(Alfred Chandler)提出“范围经济”,其意义在于人们可以通过扩大生产服务的范围来提高效率。*转引自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任何组织如能在经济上达到一定的规模,就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营利性大学把有效运营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并利用规模经济的原理。*梁洪坤、蔡立丰:《美国营利性大学的特征与营利》,《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12期,第211-213页。通过广设分校来实现规模经济,最大限度地降低行政费用,争取尽可能多的生源。*李丽洁:《美国营利性大学组织特征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4期,第38-42页。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作为企业组织,产品质量容易测量,技术手段较确定,组织结构也较紧凑。与非营利性高等教育不同,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通过创立新的分支学校进行复制,以达到迅速扩张的目的。同时,知识的商业化也有助于学校的扩张。*罗杰·盖格:《私立高等教育的公共性》,《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第2期,第23-30页。如在美国,涌现出一些有名的营利性教育集团,如阿波罗教育集团、阿格西教育集团等。在巴西、墨西哥和智利,学生也是集中就读于少数几个大型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从某种角度来看,营利性高等教育显然比非营利性高等教育更适于大型机构(或集团)的形成。
5.在内部管理方面,以扁平垂直的行政权力为主导,外部则以紧缩的横向组织结构为特征。出于规模效应以及办学形式的灵活性、便利性的考虑,营利性高等教育一般会分散成若干小的相对独立的分校和分支机构,从而把组织内部的上下级关系变为外部性的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这样,能够加强操作执行层与决策层的直接沟通,简化行政科层制中控制部门与中层监督的大量工作,建立起一种紧缩的横向组织,使营利性高等教育部门变得灵活、富有弹性和创造性,能更好、更快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同时,这种组织结构拓宽了营利性大学管理的幅度,使管理者与下属之间可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及时了解彼此的意图,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降低管理费用和行政管理成本。*李丽洁:《美国营利性大学组织特征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4期,第38-42页。在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内部,权力运行模式主要采用集权制,组织控制更多地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实现,更注重管理的宽度和管理层次的衔接,保证权力的权威性、直接性。*理查德·鲁克:《高等教育公司——营利性大学的崛起》,于培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1页。营利性高等教育中的权力结构关系发生了变化,它以行政权力为主导,学术权力微乎其微。在营利性高等教育中不存在相关利益群体的共同参与治理,更多地呈现出科层式的行政管理,由管理者作出重要决定,权力集中在管理层手中。
三、小结与讨论
从理性主义视角对营利性高等教育产生的观念基础与本质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引发一些基本结论或思考,包括营利性高等教育是否应被看作高等教育之列、营利性高等教育更适合开展哪些类型的教育内容以及营利性高等教育的发展对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作用等问题。
各国对营利性高等教育的观念、存在基础和政策发展等一直存有争议,其中最重要的争议与高等教育的价值、使命等根本性问题相关,涉及对高等教育的定义等内容。如菲利普·阿尔特巴赫在《冒牌大学的兴起》一文中,认为许多新兴的营利性教育机构并不符合大学的定义,不应享有该头衔,应叫停这种贬低知识和学术价值的趋势,要保护社会上最有价值的组织即大学。*菲利普·阿尔特巴赫:《冒牌大学的兴起》,《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第8页。这个概念一旦被泛化,大学原来所指的价值也将被稀释。许多国家允许营利性的“培训”,但不允许营利性的“教育”*陈晓宇:《论教育的产品属性与营利性学校》,《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年第1期,第109-116页。,也是源于对“高等教育”定义的不同理解。“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所提供的高等教育通常是周期较短的职业教育或技术教育,客户(学生或家长)也愿意为此埋单。”*戴维·查普曼、安·奥斯汀:《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环境变迁与大学的回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从高等教育使命来看,20世纪之前,至少有四个主要目标驱动了各大学的进程,即:普通的通识教育、研究和做学问、传授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实用知识以及为社会服务。这四个目标一直延续到现在,尽管不同机构和学院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埃里克·古尔德:《公司文化中的大学》,吕博、张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但概括来看,大学的综合使命实际上就是在市场价值、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之间变戏法的行为。*埃里克·古尔德:《公司文化中的大学》,吕博、张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高等教育中知识导向的组成部分(通常被描述为“通识教育”)必须由非市场资源(比如政府、慈善事业或非营利性院校等)提供资助,否则学额的私人价值
会被削弱。*西蒙·马金森:《为什么高等教育市场不遵循经济学教科书》,《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年第1期,第17-35页。在涉及高等教育中职业导向的组成部分时,则可以交由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由此可见,营利性高等教育在应对市场需求、提供商品性知识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
从具体实践来看,营利性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现存大学、高等教育体制、政府的制度规范以及补助金制度等外在制度性环境的制约。在政策讨论层面上,营利性大学被作为市场经济的象征物;在现实中,营利性大学的存在与否或者以何种形态出现,均取决于各国的高等教育制度。*金子元久著、鲍威译:《营利性大学:背景、现状、可能性》,《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第2期,第17-22页。如在美国,营利性大学的出现取决于以下社会条件:办学许可制度和资格认证制度的模糊性、不断扩大的针对实践性知识和技能的社会需求以及市场化思潮背景。而在日本,营利性大学是被政府作为减少行政干预的象征推上高等教育舞台的。可见,虽然从理论推演和市场现实的角度分析,营利性教育机构可以而且也应该有一席之地,但营利性教育机构能否存在、会有怎样的比例和结构,最终是由政府政策和由其所诱导的市场结构决定的。*王伟:《营利性教育机构:理论逻辑与市场现实》,《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第2期,第10-12页。因此,在讨论营利性高等教育的界定及适用范围等问题时,应结合其本质特征以及整个高等教育体制与外部环境等相关因素来确定,并没有通用的标准可以参照。
毫无疑问,营利性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现象,并且还会继续扩张。即使高等教育的营利目的带来的缺点比优点多,营利性高等教育可能仍然是“必要之恶”。*Andrés Bernasconi:《高等教育的利益动机》,《国际高等教育》2013年第2期,第50-53页。在全球高等教育大众化、国家又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公共部门增长且慈善事业稀缺(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的时期,营利性高等教育能提供更多的入学机会以及与劳动力市场结合更为紧密的培训技能。营利性高等教育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对高等教育的意义和目的进行实践探索,同时作为“双刃剑”,既对传统高等教育提出挑战,也在办学诸多方面提供了不少值得借鉴的做法。从我国的现实来看,营利性高等教育已经存在,现在更多的是需要在“名分”上给予确认。问题的关键在于,在给予营利性高等教育“名分”后,如何在遵循其本质发展规律的同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制定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
(责任编辑 毛红霞)
The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or-profit Higher Education: The Perspective of Rationalism
DING Xiutang
(InstituteforResearchonNon-governmentEducation,BeijingAcademyofEducational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
For-profit higher education has become a major worldwide phenomenon, but many disputes always exist and there are different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areas.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knowledge base of for-profit higher education, analyzes the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or-profit higher education’s activities with a perspective of rationalism, and discusses some related problems. It concludes that commoditization, exchangeability and profit-making ability of knowledge are the knowledge base of for-profit higher educat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higher education, the nature of for-profit higher education activities lies in the “profit-making 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ationalism, around the essence, educational contents, teacher recruitment, internal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for-profit higher education present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tradit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cluding the modularity and standardization of curriculum, and the differentiations of teachers’ roles, etc. The above analysis suggests that not only the mission but also the type and scope of for-profit higher education are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higher educa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has heuristic value to on how to define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for-profit higher education.
non-governmental higher education; for-profit; higher education; knowledge commoditization; rationalism
2016-05-31
西安外事学院七方教育研究所立项课题(QF2015005)
丁秀棠,女,山东青岛人,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办教育政策与管理。
10.3969/j.issn.1671-2714.2016.00.010
在线优先出版日期:2016-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