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伪大师的社会身份建构探析

2016-01-23吴军超

中州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身份大师建构

吴军超

(郑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郑州 450001)



伪大师的社会身份建构探析

吴军超

(郑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郑州 450001)

社会身份理论对于个体的社会群体成员身份如何影响他的社会体验、社会态度以及社会行为进行了解释,并认为个体通常需要某个特殊的社会身份以明确自己在社会上的特殊地位。本文基于社会身份理论的基本观点,对于大师和伪大师的社会身份建构进行了剖析和比较,认为大师这一社会群体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使得伪大师们倾向于通过相关策略为自己建构大师的社会身份。

大师;伪大师;社会身份;身份建构

近年来,社会上不断有打着各种旗号的所谓“大师”粉墨登场,譬如具有特异功能的气功大师、鼓吹长命百岁的养生大师、号称手到病除的医术大师、自谓通晓古今的国学大师等等。他们通过精心设计的自我包装和自我推销,混淆视听,欺骗民众,以达到骗人钱财、名利双收的丑恶目的。这一出出人间丑剧接连上演,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大众心态的浮躁、精神信仰的缺失、价值观念的扭曲等当代社会问题。本文拟从社会身份理论出发来探析伪大师们如何对其社会身份进行建构和操纵,从而揭露这一社会丑相所赖以生存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现实。

一、社会身份建构

社会身份理论是由社会心理学家亨利·泰弗尔(Henri Tajfel)及约翰·特纳(John Turner)等学者在对群体行为及群际关系的研究过程中提出的,已成为这一领域影响最为广泛的理论之一。

(一)社会身份的概念界定

泰弗尔将“社会身份”(Social Identity)定义为人们对于自身归属于某个社会群体以及这种成员身份所带来的价值和情感意义的自我认知[1]255。换句话说,社会身份指一个人对于他/她属于某社会群体的意识,这个社会群体由自视属于同一社会类别的个体所构成[2]225。归属于某个社会群体不仅呈现出某种与生俱来的特征(国籍、种族、性别等)或源自社会制度的特征(阶层、职业、信仰等),同时也伴随着获得相应社会身份的心理过程。

(二)社会身份建构的含义

社会身份理论的基本观点在于解释个人对所属社会群体成员身份的认识,在哪些方面影响他/她的社会体验、社会态度以及社会行为。人们在现实中从属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群体,然而个体通常需要某一个特殊的社会身份以明确自己在社会上的特殊地位。因此,人们倾向于利用自己在某个社会群体的成员资格(Group Membership)来建构自己的社会身份。这包括三个基本含义:1.个人力图获取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2.积极的社会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社会群体与群体之外所进行的有利比较。3.如果社会认同令人不满,个体会离开所属社会群体并加入到更好的群体中,或力图使所属群体变得更好[3]。

(三)社会身份建构的过程

社会身份理论认为,社会身份建构由三个基本过程构成,即社会类化(Social Categorization)、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以及积极区分(Positive Distinctiveness)[4]24-27。社会类化指个体把自己归属于某一社会群体,认为自身拥有该群体的普遍特征,同时将符合群体内的特征赋予自身。社会比较指个体对自身所属群体相对于其他群体所具有的权力、声誉和社会地位进行评价,从而使社会分类更有意义。积极区分指个体在进行社会比较后,利用自己的群体成员身份提升自尊水平的过程。通过社会身份的认同和建构,人们可以抬高自己的身价和自尊,提高认知安全感,满足自身归属感,并找到自身存在的意义[5]202-223。

二、大师的社会身份特征

(一)大师的界定

“大师”最早指一种官职,《周礼》记载说是周代宫廷的乐官长。在现代汉语中,“大师”一词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出家人的尊称,如台湾的星云大师。二是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且为大家所尊崇的人,如国学大师梁启超、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等。

对于佛教用语的“大师”且不讨论,那么在学术和艺术领域,哪些人能被称为大师呢?或者说“大师”的标准是什么?有一种观点认为,凡称学术大师必合学界约定俗成的若干尺度,这种尺度简单地说就是“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德才学识兼备,非但于本门学科为不世出的专家,并以卓特识见、新颖方法或指明未来取向,而受众多学者景仰”[6]。对于艺术大师的一个通常理解是“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且其作品有艺术的高度和难度,以创新为己任,为丰富艺术表现语言耗费毕生精力而最终获得成功,引领潮流,并对当时社会及后世社会具有巨大影响力”[7]。

学界对于“大师”的界定也没有特定标准,但总体来说无论是学术大师还是艺术大师都具有一定的共性:一是在自身领域成为学术权威或里程碑式人物,例如被誉为东方学大师的季羡林先生,在印度古代语言、佛教史、吐火罗语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是这些研究领域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二是在自身领域具有开风气之先的引领作用,例如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别树一帜,在多年潜心研磨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把中国传统的文人画风与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相融合,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我国现代花鸟画的最高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晚年独创的红花墨叶画风,可以说开宗立派,影响深远。三是在思想境界上能够引领一个时代,例如豫剧大师常香玉先生作为一代豫剧宗师,对我国尤其是中原地区的民族戏曲艺术充满着不懈的执着和炽热的情感,终生履行自己提出的“戏比天大”的诺言,影响了一大批热爱民族戏曲艺术的青年艺术家。

(二)大师的社会身份特征

毋庸置疑,无论是学术大师还是艺术大师,都具有普遍认可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然而,这种大师的身份不是自封的,不是花钱买来的,也不是政府部门授予的,而是领域内同行达成的共识,并在社会上也取得广泛的认可。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大师的称号能够经营出来或者评选出来,那么这一称号所具有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就大打折扣,在人们心中也不会具有崇高和神圣的地位。季羡林先生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可见,大师的名号不仅不是自封的,即使别人主动授予,真正的大师也不会堂而皇之地接受。

总之,大师身份的建构不是大师本人主观故意的结果,也不是社会民众刻意营造的产物,而是一个多种因素不自觉发生作用的、约定俗成的、渐进的历史过程,从而使得大师这一社会群体所具有的较高社会地位呈现出长期性、稳定性、广泛性的特点。

三、伪大师的社会身份建构

社会身份理论认为,如果拥有某个社会标签能够最大程度地体现自身与社会群体内成员的共同点,同时能够突出与群体外成员的不同之处,那么个体更有可能把自己视为某个社会群体的成员[8]134。如上文所述,大师这一社会群体具有积极的社会认知意义和较高的社会认可度,使得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各种手段给自己身上贴上“大师”的标签,这正如泰弗尔所说,对积极区分的需求驱动着人们对社会身份的追逐。自封的“大师”,或曰伪大师,通过以下策略和手段建构“大师”的社会身份,以达到其见不得人的意图和目的。

首先,借助具有欺骗性的技巧或手段来吸引大众的眼球,提高社会彰显度。曾任重庆缙云山道教协会会长,号称弟子三万的道长李一,早年不过是一个摆地摊表演杂耍的街头小混混,后来在1990年重庆电视台举办的“太阳神杯巴蜀绝技大赛”中表演“人体通电”,获得巴蜀绝技“十绝高手”称号,在当地初有名气。政界、商界、演艺界通吃的“气功大师”王林,最初蹲过大牢,略懂杂耍小技,以“表演隔空取物”见长,尤其是能驱动意念出窍,到野地里抓蛇后放入空盆中,震住了不少普通大众甚至是社会名流。

其次,通过媒体、网络、出版物、商业活动等方式推销经过精心包装的某种理念,树立在某个领域的权威地位。号称“中国最权威的营养大师”张悟本,在2010年2月做客湖南卫视《百科全说》节目后迅速蹿红。他所著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一夜之间成为各大书店和网站销售的畅销书,号称“上市4个月突破100万册”。他大肆宣扬绿豆包治百病等伪科学的食疗理论,受到很多人追捧,被称为“中医食疗第一人”。 2005年,著名导演张纪中夫妇接受李一的“辟谷”治疗并著书推介后,由于明星效应的影响,李一开始经常受各大有影响的电视台邀请去做宣讲,办讲座,如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等,《南方人物周刊》《中国企业家》也不甘落后,相继对李一进行大幅的推介和报道,李一渐渐被披上了“神圣”的光环。

第三,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运作,给自己封上各种官方的或非官方的头衔,进一步确立“大师”的社会身份。张悟本号称自己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是国家卫生部首批国家高级营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研究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分会理事等等。虽然最终这些头衔都被有关部门否认,但确实对于张悟本“大师”称号的塑造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道教大师”李一不是普通的道士,他拥有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重庆道教协会副会长以及重庆市政协委员等众多官方的身份头衔。王林曾被武功山管委会授予“武功山大师”称号,时任萍乡市政协主席、芦溪县县长、县政协主席等政府官员出席授牌仪式。王林与刘志军等省部级官员、马云等商业大鳄、成龙等演艺界巨星等的密切交往,也无形中为其蒙上了一层高大上的神秘色彩。

四、大师与伪大师的社会身份比较

在社会身份理论看来,个体有利用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群体成员身份来提高自尊和自身地位的倾向和动机。大师的权威性和社会地位对于别有用心的人是具有巨大吸引力的,他们精心炮制,通过各种手段为自己也运作出“大师”的头衔,以彰显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并达到名利双收的目的。通过对比,大师与伪大师的社会身份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不同之处。

第一,在身份获取(Identity Acquisition) 方式上,大师的社会身份是由其多年的学识和艺术修养积淀而成,是一个历史渐进的自认而然的过程;伪大师的社会身份获取是凭借某种雕虫小技或偷梁换柱的某个概念,通过媒体炒作和商业包装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在武术这一领域,近年来能称为武术大师的实属罕见,国际影视巨星李小龙被誉为中国功夫之王,就其武术的实战能力和成绩、对武道的理解和阐释、对中国武术的创新和国际推广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来说,应当能称得上武术大师,尽管他在33岁的年龄英年早逝。而自封为“气功大师”的王林,依靠其空盆来蛇、隔空打人、气功治病等不入流的伎俩,通过媒体造势、明星效应、广收门徒等手段,不断扩大自己的社会知名度,营造出一种虚假的、经不起推敲的大师身份。

第二,在身份获取的意图上,大师的社会身份是学术领域、艺术领域和社会大众约定俗成的共识,在这种身份获取的过程中,大师本人是置身度外的,甚至对这种称号持排斥态度,并不企图利用大师的身份获取某种利益;伪大师的社会身份获取是有意而为之,是通过不法手段运作的结果,其目的就是抬高自己的身价,并从中谋取实际利益。相声大师马三立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马氏相声”,深受社会各界及广大观众的热爱与尊敬,但对于纷至沓来的荣誉和称号他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刻意保持距离。他反复强调:“我不是大师,不是艺术家,我只是个普普通通的老艺人,是个热爱相声、喜欢钻研相声的老艺人”[9]。再看看伪大师王林之流,利用精心炮制的“大师”身份,到处招摇撞骗,编制关系网,大肆敛财,大有呼风唤雨、如鱼得水之势。这种利欲熏心的跳梁小丑与德艺双馨、淡泊名利的大师们在思想境界上有着天壤之别。

第三,在身份的持续性上,大师的社会身份一旦形成,就具有长期的稳定性,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具厚重感;与此相反,伪大师的社会身份是脆弱的、暂时的、阶段性的,经不起历史的洗礼和科学的推敲。比如在我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梁启超是一个璀璨的明星。他学术研究涉猎甚广,在史学、文学、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影响广泛的著述,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实实在在的百科全书式人物,是不折不扣的思想大师和国学大师。他的学术思想没有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有所损减,反而在新的时代更具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伪大师们即使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社会群体内产生了轰动效应,最终结局也不过犹如昙花一现,被科学和理性的浪潮所冲击淘汰。更有甚者,很多伪大师由于做出伤天害理之事而身陷囹圄,如李一涉嫌强奸罪,王林涉嫌故意杀人罪,张悟本涉嫌非法行医致人死亡罪等等。

总之,“大师”之所以层出不穷,一方面是他们对于大师的社会身份进行恶意操纵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前社会中科学理性、人文精神与理想信念的缺失和扭曲,以及社会文化土壤和环境生态的恶化。可以预见,在人类文明的发展期和社会的转型期,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形形色色的“大师”登上我们的社会舞台。“大师”层出不穷,大师寥若晨星,这种现象值得学术界和整个社会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思考。

[1]Tajfel H.Human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 Studies in Social Psycholog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2]Stets J E,Burke P J.Identity theory and social identity theory[J].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2000(3).

[3]泰弗尔.群际行为的社会认同论[J].方文,李康乐,译.社会心理研究,2004(2).

[4]Tajfel H.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82(33).

[5]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J].社会学研究,2005(5).

[6]曹玲娟.“大师”该由谁来封?[N].人民日报,2009-03-02.

[7]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item/艺术大师/3135804[EB/OL].[8]Hddy L.From social to political identity: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social identity theory[J].Political Psychology,2001(1).

[9]李玉霄.马三立的眼泪[J].人民文摘,2006(9).

(责任编辑 刘成贺)

On the Soci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Pseudo-masters

WU Jun-chao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China)

Social identity theory explains how the social group membership of individuals influences their social experiences, social attitudes and social behaviors, and holds that individuals usually need some special social identities so as to show their special social positions.Based on the basic ideas of social identity theory,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different models of soci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masters and pseudo-masters and puts forward that pseudo-masters, attracted by the high authority and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group of masters, tend to construct the social identity of masters for themselves through some cheating methods.

master; pseudo-master; social identity; identity construction

2016-05-23

吴军超(1976—),男,河南安阳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治理与公共政策。

10.13783/j.cnki.cn41-1275/g4.2016.05.019

C913

A

1008-3715(2016)05-0092-04

猜你喜欢

身份大师建构
大师剪我也剪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环保高效的清洁大师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建构游戏玩不够
身份案(下)
向改装大师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