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在脑出血急救中的应用研究
2016-01-23周明丽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河南信阳464000
周明丽(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临床路径在脑出血急救中的应用研究
周明丽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信阳 464000)
目的 分析临床路径在脑出血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急救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施行临床路径护理。组间比较。结果 研究组:接诊至抢救时间为(32.03±6.21)min,急救至专业治疗时间为(56.32±16.57)min。住院时间为(13.11±2.15)天。急救成功率为92.86%,满意度为96.43%。对照组:接诊至抢救时间为(43.25±8.39)min,急救至专业治疗时间为(80.33±15.44)min。住院时间为(18.55±2.31)天。急救成功率为82.14%,满意度为85.71%。两组中研究组接诊至抢救时间和急救至专业治疗时间短住院日更短,急救成功率高,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在脑出血急救中应用效果佳,护理作用显著,应予重视。
脑出血;临床路径
脑出血较常见,多由高血压小动脉硬化血管破裂导致,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在脑出血急救中,如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为减少疾病致残率及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为此前重要研讨课题。此文研究我院脑出血急救患者56例,总结临床路径在急救中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急救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1.20±6.45)岁;女11例,男17例。研究组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1.13±6.32)岁;女12例,男16例。排除条件:①昏迷;②严重心肺并发症。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接诊后立即出诊,达到现场简单评估,并采用筛查表对其筛查,对病情作初步判断,给予构建静脉通道及呼吸道护理等常规方法,对症处理,转运回院。
1.2.2研究组
临床路径护理,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急诊科人员,根据相关资料,借鉴以往救护经验,制定路径,确保路径特异性、实用性及科学性,组织全科展开训练及考核。路径内容有:(1)病情了解:接到电话后,在3 min内出诊。路途中通过电话联系家属,了解患者发病时间、病史、意识及肢体活动等,对病情予以初步评估。在电话中,指导家属实施头部垫高、静卧、解开裤带及衣领、口腔异物清除等,垫高头部15°,减少呼吸道阻力。(2)现场急救:①动态观察病情,及时关注脉搏、呼吸、瞳孔、血压及意识等,详细记录;同时观察呼吸指标,如鼾声、频率等,了解肢体功能;严密观察呕吐物。②抬高头部15°~30°,使脑部血流量降低,预防严重脑水肿。维持患者静止状态,切忌随意搬动患者,应谨慎的给予各项检查,以防身体移动,加重出血,对病情造成影响。③如个体昏迷,应将其头向一侧稍偏,给予有效吸痰,视情况实施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吸氧。④根据需要,构建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便于药物应用,同时严格把握滴速,预防渗液。⑤采用冰垫、冰帽降低脑部温度。人工呼吸给氧时应适当控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⑥取甘露醇,用量125 mL,给予快速静滴,也可选择速尿,用量20~40 mg,静推[1]。⑦了解个体血压、病史及年龄等,控制血压,将血压指标控制到安全范围。一般来说,个体血压<180/105 mmHg,可停止降压。如血压>180/105 mmHg,需应用降压药物;如血压过高,可采用10 mL硫酸镁,肌注。同时取地塞米松,用量10~15 mg,静滴;止血芳酸100~200 mg与葡萄糖500 mL混合静滴,若个体躁动不安,可取安定,用量10 mg,肌注。(3)转运护理:转运途中,将床头摇起15°,利于静脉回流;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误吸;对个体心率、意识、瞳孔及呼吸等生命体征密切观察,详细记录。通知医院急诊科做好准备。转运时速度适中,力求平稳,避免突然提速或紧急刹车,加重病情。供氧时,应对氧气袋适当加压,利于供氧。
记录两组接诊至抢救时间和急救至专业治疗时间,记录住院日,组间比较。评估急救效果,对比急救成功率。调查满意度,予以比较。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观察项目
对照组接诊至抢救时间(43.25±8.39)min,急救至专业治疗时间(80.33±15.44)min,住院日(18.55±2.31)天。研究组接诊至抢救时间(32.03±6.21)min,急救至专业治疗时间(56.32±16.57)min,住院日(13.11±2.15)天。两组中研究组接诊至抢救时间和急救至专业治疗时间短,住院日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急救效果
对照组急救成功23例,5例无效,成功率82.14%。满意度为85.71%,其中4例不满意,满意12例,12例一般;研究组急救成功26例,2例无效,成功率92.86%。满意度为96.43%,其中1例不满意,满意17例,10例一般。两组中研究组的急救成功率和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现阶段,脑出血发生率较高,对个体生命健康有很大危害,医护人员在急救中应开展更为人性化、全面、安全和有效的护理服务,而常规护理因其理念落后、内容不全面等弊端,无法满足上述要求,有待改进[2]。临床路径属于综合性模式,可根据病情采取针对性施护。时间为临床路径横轴,纵轴为各种护理手段,包括病情了解、现场急救、转运护理等,根据计划表,给予急救护理,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为人性化模式。相比较常规模式,护理工作应用临床路径,可提高急救成功率,使患者住院日缩短,住院费用相应减少,提高个体依从性,促进疾病恢复,提升满意度。需注意,应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展开临床路径式护理,把握传统模式要点,遵循基本要求,接诊后立即出车,达到现场后简单评估个体病情,开展构建静脉通道及呼吸道护理等常规方法,对症处理,转运入院。
临床路径护理通过全方位、人性化及安全性的服务,满足个体需求,护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护理服务优,质量高。在此文,研究组急救护理应用临床路径,与常规急救组比较,接诊至抢救时间和急救至专业治疗时间缩短、急救成功率提高、满意度提高,提示临床路径护理急救效果较好,作用显著。建议推广。
[1] 彭海菁.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2):84-86.
[2] 孙秀林.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4):106-107.
[3] 任晓东,肖 宏,张 禹,等.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患者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5):144-146.
[4] 陈 霞,刘 沫.脑出血患者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研究[J].重庆医学,2014(7):885-886.
[5] 王 涛,高素芳,周伟伟.临床路径在脑出血患者应用中的护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2):269.
本文编辑:孙春宇
R473.74
B
ISSN.2095-6681.2016.10.1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