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管切开取石术与肝段切除术在肝内结石中应用的效果对比

2016-01-23刘伟纪

关键词:肝段石术黄疸

刘伟纪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 黑河 164199)

胆管切开取石术与肝段切除术在肝内结石中应用的效果对比

刘伟纪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 黑河 164199)

目的 对比胆管切开取石术与肝段切除术在肝内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入诊我院的106例肝内结石患者分为A、B两组各53例,其中A组使用胆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使用肝段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A组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0、24、9,B组以上例数为26、25、2,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23%高于A组83.02%,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发现A组患者切口感染、肠梗阻以及胆管炎各2例,黄疸症以及膈下脓肿各1例,结石残留5例,B组仅有膈下脓肿、结石残留以及黄疸症各1例,B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5.66%低于A组24.53%,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胆管切开取石术,对肝内结石患者进行肝段切除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术后不良反应较少。

胆管切开取石术;肝段切除术;肝内结石

肝内结石是指位于肝管汇合以上的肝管内结石,在肝胆外科较常见,术后复发以及结石残留现象较多,与肝管系统以及胆道系统较为复杂有关。目前治疗肝内结石最主要的方法为胆管切开取石术,虽然技术已经很成熟,但由于肝脏结石病情较为复杂,故在治疗效果方面强差人意[1]。本文对入诊我院的106例肝内结石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了不同手术方式的对比研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6例该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A、B两各5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肝内结石的诊断标准且经过相关影像学检验确诊,所有患者均无心脑肾等其他器官严重病变,本研究已取得所有患者以及家属的知情同意[2]。A组男26例,女27例,年龄22~72岁,平均(50.48±4.89)岁,病程1~4年,平均(2.37±0.88)年;B组男27例,女26例,年龄24~73岁,平均(50.47±4.91)岁,病程1~4年,平均(2.35±0.74)年。两组患者以上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试验。

1.2 方法

A组患者使用胆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对患者结石胆管进行切开,对患者进行胆汁引流,使用U管或者T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吻合术,主要有Roux-Y或者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B组患者使用肝段切除术进行治疗,根据结石分布情况,确定手术过程中对肝段或者肝段切除范围,将肝十二指肠韧带进行游离,对肝门进行阻断,根据超声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对病变肝脏位置进行切除。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手术切口缝合并留置引流管,术后给于常规抗生素。

1.3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胃肠道恢复情况以及术后结石残留情况将治疗疗效判定如下[3],显效:术后无结石残留,胃肠道恢复较快;有效:术后无结石残留,偶有胃肠道反应,腹痛轻微;无效:术后结石残留,需再次进行手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A组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0、24、9,B组以上例数为26、25、2,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23%高于A组83.02%,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发现A组患者切口感染、肠梗阻以及胆管炎各2例,黄疸症以及膈下脓肿各1例,结石残留5例,B组仅有膈下脓肿、结石残留以及黄疸症各1例,B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5.66%低于A组24.53%,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肝内结石临床症症状为结石引起的肝总管梗阻或者阻塞,去除结石以及破除肝管狭窄是治疗的关键,肝管以及胆管解剖关系复杂,胆石症的反复发作也会引起炎症迁延不愈,导致管壁内组织增生纤维化严重,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研究结果表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A组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0、24、9,B组以上例数为26、25、2,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23%高于A组83.02%,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发现A组患者切口感染、肠梗阻以及胆管炎各2例,黄疸症以及膈下脓肿各1例,结石残留5例,B组仅有膈下脓肿、结石残留以及黄疸症各1例,B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5.66%低于A组24.53%,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使用肝段切除术对肝内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疗效较好,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1] 陈永军,蔡小勇,卢榜裕,等.腹腔镜左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4,35(2):241-243.

[2] 褚晓东,柳淑枝.肝内结石行胆管切开取石术与肝段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7):115-115.

本文编辑:李 豆

R657.4

B

ISSN.2095-6681.2016.35.041.01

猜你喜欢

肝段石术黄疸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探讨
Gd-EOB-DTPA 增强MRI 评估肝段肝功能的可行性及可重复性研究*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3D可视化技术联合术中门静脉穿刺染色在解剖性肝段肝切除中的应用
留置输尿管导管在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分析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