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是写作的灵魂
2016-01-22李明秋
李明秋
各位教语文的同仁都知道,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无论你的学校是“高大上”、还是“矮矬穷”,都逃不了这个窠臼。怎样克服学生怕写作文的畏难情绪呢?笔者做了三点尝试,效果很明显。
一、发现个体差异,提升学生潜力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既强调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又强调学生写作的个体差异,从差异入手,挖掘出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唯一。
人是写文章的主体,人的文章生成不外乎是“感发作文”和“命题作文”两类,前者主动,后者被动,学生的写作,除了极少学生能主动写作外,绝大多数学生是被动作文,如今的考试作文尽管绝大部分是话题作文,但深究细研起来仍然是“命题”作文。学校平时的作文教学也仍是“命题作文”。但是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其文章的生成系统都有是一样的。
文章生成系统由两个子系统构成:
1、基础系统:天赋、人格、语言水平、文章常识、百科知识、生活经验。
2、转换系统:思维、情感、情绪、兴趣、意志、动机。
由上述两个子系统可以看出,在基础系统六个要素里,“天赋"是人的先天素质,“人格”是人的气质、能力、性格的总和,其余的四要素均属于认识范畴的因素,在转换系统里,六要素均属于人的心理过程。
这12个因素每个人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就这产生了个性差异,作为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去了解每个学生在文章生成过程中的这12个因素的发展状况,找出个体的内在差异,去发展这种差异,也许这些差异点,就是学生可能具有的潜能,引导学生去开发这种潜能,就能促使学生个体的持续发展。
二、运用激励手段,重视“人格”的培养
写作教学要依据系统的各个要素去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手段激励学生,通过激励来促使学生的写作发展。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写作天赋,并认可这种天赋,一旦在写作中发现了学生的这种天赋,就要大力给予褒奖、鼓励,这种认可也会大大增加学生的自信。根据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的演变与发展有一种称之为“社会标定”的现象,即社会对某一个人持有何种看法,某人就会按这种看法来发展,整饰自己。教师不要吝惜自己对学生的表扬,多渠道、多方式的表扬将促使人才的发展,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学生后天能力的培养。天赋高不一定能力高,能力没有遗传,只有后天的养成。因此,对于天赋高的学生,我们教师不能放任自流,不去培养、提高,否则,就会出现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的下场“泯然众人矣”。发现学生天赋,肯定学生天赋,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也是一种职责。这种人文关怀还表现在“人格”的培养上。一般来说,教师比较重视认知范畴的指导,重知识传授和训练,不惜时间、精力去辅导学生,但有许多优秀的教师能从“人格”的养成去指导写作,让教学是作文和教学是“做人"同步推进,培养出许多写作高手。学生学会了关心他人、关心社区、关心国家、同情弱小、同情不幸,有社会责任感,有生活热情,传递正能量。这就拓宽了他们生活的领域,视野开阔了,心胸开扩了,境界提升了,写出来的文章格调自然就高了。教学生做人,带动学生作文,作文促进学生做人,文章能帮助学生总结思想、过滤感情,升华灵魂,形成人格,如此良性循环,就为学生未来铸造辉煌奠定了基础。
三、探究心里特点,促使心态变化
升学考试负面的影响无疑使学生的写作变成了讨好阅卷老师的游戏,绞尽脑汁去拼凑、猜测阅卷老师的给分点,无病呻吟,哀嚎遍地,残疾儿比率过大尽显眼底。使最有创意的写作变成了枯燥无味的编造、拼凑。考试作文的众多反面例子已说明了这点,原因有多种,但其中一点,忽视对学生写作意愿、兴趣情感习惯、表达欲望等心理因素的关怀也会导致出现这种状况。
从文章生成系统的转换子系统中就可以看出文章生成时心里因素占了很大的比重,注意这方面的个性差异,就能寻找到学生不同的不爱写作,不愿动笔的因素。因此,写作教学中最大的人文关怀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心态物征。关注学生心态的变化,换句话说,就是要关注写作的“主体”。教师要重视为学生写作创造环境和条件,大力培养学生写作的动力、兴趣、意志、责任,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注意调整学生情绪。帮助他们体验到写作成功快乐和尊严,促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