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的《PLC技术与应用》课程改革探索研究

2016-01-22张蕊王才峄张文蔚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1期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改革

张蕊 王才峄 张文蔚

摘要:《PLC技术与应用》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针对课程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探索研究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方法措施,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效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工作过程;PLC技术与应用;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106-0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PLC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PLC技术与应用》课程已成为许多院校的必修课。《PLC技术与应用》课程是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平台课,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PLC控制系统装调维护、应用和简单设计的能力。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理论教学加实验验证模式,教学方法手段陈旧,过分看重知识的传授,以教师为中心,过多强调学习,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别,抹杀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潜能。本文根据《PLC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培养目标及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和知识水平,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进行探索研究。

一、《PLC技术与应用》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PLC技术与应用》是高等职业教育中控制专业的课程内容,其在提升控制专业学生专业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当前该课程的现状来看,课程改革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情。这是因为当前该课程教学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其一,从课程教学内容来讲,多数情况下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忽视了与实际工作岗位之间的联系,难以保证对于学生实际专业技能的提升;其二,从课程教学模式来看,受到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忽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难以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去开展教学,这严重影响到实际课程教学质量;其三,从课程考核方式来看,单方面的以书面考试的方式来考察,不能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进行检查,这是不利于实际技术应用教学质量提升的。从上述几个方面来看,当前该课程急需要进行改善和调整。针对《PLC技术与应用》课程性质和特点,积极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思维运用进去。这里所讲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理念,就是依照当前该实际岗位的工作流程,实现对于当前技术课程体系的改善,使得教学与实际工作之间实现全模拟,从而使得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不断实现自身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

二、课程改革设计的概况

1.课程改革设计思路。基于工作过程的《PLC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是将传统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成一个个由易到难的任务,通过任务引领的方式,使学生在自己的实际动手操作中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的设置要根据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同时融合职业资格标准(维修电工中、高级),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引入真实工作任务,重视职业素养的养成,努力实现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2.课程内容设计与组织。本课程以“建立新型教学模式,构成任务引领式教学体系”为基本理念,从而形成新的理论、实验、实训三位一体的教学组织方式。坚持“必须、够用”的原则,突出行业岗位实用能力培养,围绕生产一线岗位任务组织课程内容,以岗位能力选择相关知识点、技能点,将PLC的基本理论有机融入到多个任务中,首先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对要掌握的知识点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由授课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并有针对性地把相关的一些知识点进行重点讲授。通过实践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任务要求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注重基本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按照模块的组成展开教学。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如下:

【模块一】PLC控制技术

任务一,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硬件认识;任务二,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软件应用;任务三,基本逻辑指令编程——工作台自动往返系统控制;任务四,基本逻辑指令编程规则和技巧的应用——抽水机自动定时启停控制;任务五,步进单流程控制程序设计——机械手控制;任务六,步进选择性分支流程控制程序设计——混料罐控制;任务七,步进并行性分支流程控制程序设计——组合机床控制;任务八,功能指令编程——花式喷泉控制

【模块二】电气控制系统的综合应用

任务九,PLC与变频器的综合应用;任务十,触摸屏F940GOT的应用;任务十一,PLC与变频器的通信

3.教学方法改革。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教学中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研究表明: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的不仅仅是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同样起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填鸭式、认同式教学方法严重地制约着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PLC技术与应用》课程在改革实践过程中,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式、讨论式、典型实例式、体验式、项目教学法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配合网络资源,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PLC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扎实牢固的掌握。

4.课程考核评价。对学生课程学习成绩进行考核评定时,以重视个性为指导原则,变一站式、结果式评价为过程式形成性评价。在考核评价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及创新思维能力等。

三、课程教学组织和实施过程

1.课程教学组织实施的步骤。依照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次课程教学组织需要经历信息收集—规划设计—决策—实施过程—检查验收以及评估反馈这样的步骤。具体来讲,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的教学组织步骤:首先,教师对于整个项目进行详细说明,使得学生对于项目背景有着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将相关的任务书发给学生;其二,学生们在拿到任务书之后,以分组的方式形成不同的团队,对于各自的任务进行全面讨论,并且制定出对应的实施方案,做好各自任务规划,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任务;其三,积极执行任务,做到分工合作,以实现实际任务的推动,保证各个环节工作的切实发展;其四,通过对于学生实施结果和过程的记录,对于此次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一般由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三个体系构成,以明确的指出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得其知道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具体来讲,在上述不同的阶段,其需要达到的课程目标是不同的。在资讯信息阶段,主要牵涉到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机控制、PLC应用等基础知识;在计划阶段关注的是PLC知识的应用;在决策阶段,主要强调的是PLC应用技术和电机控制方面的知识;在实施阶段,主要是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异步电机控制、电机控制系统调试;在检查评价阶段,主要在于PLC应用系统操作、质量鉴定、产品质检方面的知识。

2.课程教学的特色。实现PLC技术与应用课程改革,课程教学会呈现出明显的优势。具体来讲,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从教学内容来讲,在对于企业工作岗位需求进行全面调查,对于实际工作过程实现全面模拟,使得教学内容与岗位实践之间实现了对接,在这样的情景教学中,往往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二,从教学模式来讲,以工作过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引导,在企业人才调研的基础上,实现工作过程学习情境的开发设计和工作任务,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的积极性,也给予其充分的自由以实现课程探索;其三,从教学组织模式来看,坚持以学生为本,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被削弱,学生渐渐成为学习过程的控制者,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以往课程教学的模式。

3.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虽然很多教师很了解课程教学步骤,也懂得课程的特色,但是其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从而影响到实际课程教学效果的达成。具体来讲,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总是习惯性地去干预学生的讨论过程,并且给予很多的暗示,引导学生朝着课程方向去进行,显然这种做法是教师对于自我教学过程角色不明确所导致的。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习惯于听取教师的引导,丧失了思维的独立性,这对于实现其专业思维能力培养来讲,是很不利的;其二,课程内容和方法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因为当前的实际生产工艺在不断调整和改善,可能一年内的生产技术变化不是很大,但是一旦超过这个期限,就会发现技术在不断革新。如果此时还依照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方法来开展教学,明显出现了与现实之间的脱节,这就不是真正的基于生产过程的课程改革的初衷,因此应该高度重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积极实现信息的共享,以及时实现对于现阶段课程体系的改善和调整;其三,在进行课程结果评价的时候,教师忽视了对于学生多样化的尊重,并且过多干预到实际的评价中去,使得评价以教师的为主,这就难以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评价效能。除此之外,评价难以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技术学习和探究,简单来讲,评价之后学生并没有依照结果去进行调整和改善,难以切实的发挥其评价的效能,也是当前比较普遍的问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当前该课程建设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在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方面表现不佳,但是相信:基于工作过程的《PLC技术与应用》课程建设,对传统教学方法模式进行了较大改革,着重学生职业素养、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使学生更好地对接企业岗位要求,提高岗位适应性和企业满意度。在此过程中,作为课程建设的一员,教师应该积极其思考如何实现生产过程与课程模拟之间的融合,从而保证营造更加真实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季明丽.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的PLC课程改革[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0,(12).

[2]玉河,李红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在《电气及PLC控制》课程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11,(12).

猜你喜欢

工作过程课程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MOOC的激励性原则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