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隽永的蓝夹缬,浙南传统之文脉

2016-01-22周凡凡王羿

中国纺织 2015年12期
关键词:印染纹样雕刻

周凡凡+王羿

受地域、自然条件的限制,人类的生活因地制宜而形成不同的文化习俗,产生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传统的蓝夹缬正是我国浙江省南部地区的一种地方性工艺,它使用着当地的材料,展现着当地的风情,由当地人所制作,为地方人所使用,体现着地域文化对其的影响,“一方人”在“一方水土”中形成了一方独特的工艺。

蓝夹缬的工艺特色

夹缬是一种古老的印染方式。明代文献记载“秦始皇作夹缬”,而有实物考证的是唐代,夹缬已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如唐末文献《桂苑笔耕集》提到“西川罗夹缬二十匹”、“真红地绢夹缬八十匹”等记载。

从现存蓝夹缬实物考据,清代至20世纪80年代,浙南地区的人们广泛使用蓝夹缬印染的物品,且为当时浙南地区女子嫁妆之必备。蓝夹缬是在棉布上印染的制品,蓝白相间,主要用作被面等。蓝夹缬是一种缬版夹印的蓝染方式,其技艺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制靛工艺、雕版工艺和染色工艺。

制靛工艺

众所周知,靛青为植物染料,其正迎合着当今健康、环保的社会主题。浙南地区的制靛工艺主要步骤是收割马蓝叶、浸泡马蓝叶、加蛎灰、打靛花、除去靛花、储靛与取靛。笔者有幸在一年中最后一次打靛时刻去往温州市乐清地区观看了打靛过程。

打靛,即制靛过程中的打靛花环节。首先在液体中加入蛎灰类碱性材料使“溶液ph值升高,并在碱性条件下迅速氧化而使靛白变为靛青而沉淀下来”。打靛需要在合适的温度和充足的阳光下,使用靛耙不断搅动,其时间长短由打靛师傅根据经验来控制。其中,搅动过程中产生的蓝色泡沫状的物体,即是靛花。

雕版工艺

雕版工艺主要是将设计的纹样通过阴刻的方式刻在木板上,缬版纹样需预设出染液连贯流通的“明沟”,另外还需设计“暗道”让染液流通至类似人物的眼睛和鼻子等封闭位置。雕版工艺的主要步骤是挑选木材,粘贴粉本,雕刻纹样(连同粉本),拓摹粉本留底。一块缬版的长度为43厘米,宽度为17.5厘米,厚度为2.5厘米,一幅完整的蓝夹缬被面制作需十七块缬版,因此上述工序要重复进行十七次才能完成雕刻。雕刻工艺的粉本可以使用之前储存的样式,也可以重新创作。浙南蓝夹缬的雕版工艺不同于床、家具、装饰品等其他木雕形式,它作为整个蓝夹缬工艺的一部分,不仅需要雕版师傅能够熟练运用各种雕刻工具,拥有精湛的雕刻技艺,还需要雕版师傅了解后期印染工艺的程序。

印染工艺

印染工艺是将家织土布与缬版组装固定后,放入装有靛青染液的染缸中进行多次印染,最后放置阳光下进行晾晒的过程。其特色在于通过木板将布料夹紧进行防染,这正是“蓝夹缬”名称的反映。其主要步骤是装布夹版、版群加固、布组处理、吊布浸染、取布晾晒,整个过程凭借印染师傅多年的经验进行控制。在上个世纪,浙南地区遍地染坊,“其密度高者一村三坊,低者一镇一坊,粗略计算下来,应不下于200家”。然而,笔者在浙南地区考察,看到现今只剩下3家。

自然环境促进工艺的材料选择

气候土壤促进马蓝生长

浙南地区的蓝夹缬的蓝色采用的蓝草原料主要是马蓝的枝叶。浙南地区四季分明,阳光充足,光照较多,且降水频繁,濒临东海,陆地内河流众多,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形成了温暖湿润的环境。除此之外,浙南地区山地众多,土壤丰厚、土质肥沃,非常适合马蓝的种植。当地种植马蓝的区域主要集中于浙南的山区,如光绪《龙泉县志》卷11《风俗志》中提及丽水山区“溪岭深邃,棚民聚处,种麻植靛,烧炭采菇,所在多有”,且因为“山多田少,颇宜麻、靛”。

适宜的自然环境为靛青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又因马蓝的特性采用了沉淀法制作靛青。浙南地区的靛青制作和使用在清代已经非常普遍,见嘉庆《瑞安县志·物产》:“靛青,邑产颇多”。浙南人不论是被动地接受,亦或是主动地选择,皆因地域自然环境的适合而形成了独特的蓝染方法。

海洋资源形成蛎灰制靛工艺

民间蓝染在制作靛青的过程中一般使用的碱性材料是石灰。而浙南地区在传统打靛的过程中加入的碱性材料是蛎灰。蛎灰是利用牡蛎壳作为原材料煅烧而成,它与石灰在制靛过程中可发挥同样作用。

影响浙南地区使用蛎灰有两个方面的地域原因。一方面,原料的丰富促进了蛎灰业的发展。浙南地区属于沿海区域,其中,乐清湾属于“半封闭型的港湾”,且“水质肥沃”,非常利于水产养殖,与东部海域的小岛群共同形成了浙南地区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历来是盛产海洋产品的地方。蛎灰所使用的原材料——牡蛎壳是一种在近海浮泥层中生长的珊瑚礁类矿物,在乐清及其周边的沿海地带一直都是容易获得的产物,清代《道光乐清县志》“货物类”中就有“蛎灰”生产的记载。浙南地区的制靛工艺主要就位于盛产牡蛎壳和蛎灰业发达的乐清地区,如城北的黄檀硐村和白石镇赤水村。

另一方面,地域条件的限制。浙南地区历史上缺乏石灰石矿,不容易制造石灰,没有形成煅烧石灰的技术和设备。于是,在石灰缺乏和技术不成熟的过去,先民们就利用当地的优势,利用牡蛎煅烧成蛎灰,广泛运用于生活中,《弘治温州府志》就提及:“凡筑室为瓦、为墙、为池、为沟,靡不用焉。其为舡则捣以桐油,如胶漆泯其罅,入水不漏,功用甚博。较之他州石灰之用,尤为坚缜”。由此可见,使用蛎灰作为碱性材料的制靛工艺是因地制宜的特色传统工艺。

林业资源造就雕版印染工艺

蓝染的防染方法有多种,如少数民族的蜡染、扎染、江苏地区的蓝印花布,而浙南地区的蓝夹缬所采用的方法是木板夹染。

浙南地区是临海的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区。例如,浙南的温州市永嘉县总面积2698平方公里,山地面积为2308.5平方公里,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从而使木材在浙南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部分,从建筑到床、纺车等生活用品盛行使用木材。

蓝夹缬的雕版工艺使用的原材料是棠梨木、杨梅树、枫树、红柴等各类木材。在蓝夹缬盛行的时期,几乎村村有染坊,家家有蓝夹缬用品。另外,蓝夹缬缬版的雕刻对木材有硬度的要求,既要易于雕刻各种复杂纹样,又要耐久常用,同时,还要满足后期印染工艺中长期浸泡和紧密压实的需求。丰富的木材资源使雕版师傅能够就地取材,从中不断寻找到更加适合雕刻的木材。

地方民俗造就人文情怀

地域民俗文化、风土人情对手工艺及其制品的影响十分显著。蓝夹缬的形成不仅体现了浙南人的婚俗习惯,还反映了浙南人对戏曲文化的热爱。

在浙南地区的嫁妆中,蓝夹缬被褥是非常重要的物品。旧时,浙南女子出嫁当天,蓝夹缬被面还要摆在最显目的位置,作为一种礼数告知所有人。在蓝夹缬的纹样中常常使用百子图、“喜”字和鸳鸯等寓意夫妻恩爱和多子多孙的纹样,用来表达对新婚夫妻的祝福。另外,由于浙南民间还存在着夫妻两人分头睡觉的习惯,使蓝夹缬被面上单独式直立纹样的朝向也分为两个方向,一半朝上,一半朝下。

浙南地区的人们对戏曲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蓝夹缬纹样种类中,戏曲纹样是运用最为广泛的,甚至一幅完整的蓝夹缬整幅16块都为戏曲纹样。

独特的地域文化孕育的是独特的工艺,蓝夹缬正是一方地域文化作用的产物。

猜你喜欢

印染纹样雕刻
打造“一企一精品”,柯桥区印染 品牌全媒体推广活动启动
拯救“濒危”花纹
工信部批复组建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
印染书香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指甲油X水DIY大理石纹印染大放异彩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雕刻时光
平遥漆器植物纹样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