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效益
2016-01-22赵陈芳
赵陈芳
由于对电子产品与生俱来的热衷,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有着独特的兴趣。但随着各种知识点不断介入,学生逐渐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就会逐步弱化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因此,这就导致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丢失。这也就对信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面对这种尴尬,教师应该何去何从呢?
一、依托游戏,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
兴趣始终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更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催化剂。虽然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有着天然的心理优势,但教师也要务必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信息技术的教学浸润在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游戏过程中,唤醒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
例如学生练习指法是一项枯燥的过程,很多学生难以坚持。而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将游戏介入到课程中,通过对“金山打字通”中的游戏,将学生置放于游戏竞争的状态中,有的学生在“青蛙过河”的实践中意识到只有准确定位自己的指法,才能更好地在游戏中胜出。另外,教师还准备了简易加法、赛车等极富童趣的游戏,将学生的关注力牢牢地锁定在自己的指法中,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将指法地训练融入其中。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觉得在信息课程教学中适当地引入游戏内容,对于激活学生的认知状态、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提升学生的趣味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向创新,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学习兴趣是保持学生良好学习状态的第一动力,尤其是处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特点决定他们必须要从自身的实际生活出发,才能真正形成创造性思维,从而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形象性的教学策略,将相关知识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提升学生的掌握效益。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教学中创设具有意义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进入这样的情境,对于教学而言十分有必要。当下小学生,他们的思维特点正处于形象性阶段,使他们在轻松愉悦中主动学习知识。
例如在教学《认识计算机》这一内容时,很多学生对于计算机都是既好奇又敬畏的心里,他们认为计算机是一种高科技的成果,同时又想真正体验操作计算机的乐趣。鉴于此,教师则顺势提出:“你们了解计算机吗?”之后,教师充分运用计算机实体向学生展示了计算机外部的基本构造,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计算机内部构造也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前面。
如此教学,由于有了实物的真实呈现,学生学习的氛围非常浓郁,他们的思维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提升了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效益。
三、任务驱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确立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所谓“任务驱动”就是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模式,引发学生高度关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将知识的接纳转换为实践性的操作。因此教师要善于从教材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将教学目标和内容融入一个个简明的故事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教学生进行幻灯片的制作时,教师引导学生从网络资源中选择自己需要的景点资源,引领学生在积极地搜集聚合、处理整合、美化加工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于信息资源地选择掌控能力,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再如,笔者辅导学生运用WPS文字进行习作创作时,教师就为学生制定了以下的任务:充分运用已经学习形成的汉字输入方法进行习作,并学习对文档进行编辑、排版、打印、发送等功能的学习。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明确的任务驱动,学生进一步明晰了课堂学习的目标与重点,学生在每一步教学中都清楚了自己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让学生从心底意识中感知到自己是如何一步步由已知经验走向课堂教学目标的,从而在任务驱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四、精讲多练,增设学生的实践空间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课程,信息能力的提升最终要落实在学生对计算机操作能力上。但是有很多教师都存在着这样的认知误区:他们过度地重视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积累,认为只要掌握了知识,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也就会相应得到提升。这也就导致了最后的教学,学生说得头头是道,但一旦操作就显得捉襟见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要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例如在教学幻灯片制作时,教师就没有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相应知识,而是在学生理解感知的基础上,将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探寻、摸索,将课堂教学的知识落实在自己的自主性操作上。而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做知识的传授者,更要结合学生实践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学生实践操作的引领者,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上机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每一门课程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每一门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只有把握学科自身的属性,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和认知需求出发,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认知思维,完善自身的教学体系,才能探寻出一套贴近实际的教学策略,从而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益。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砖桥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