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本探究ISIS邪恶起源的新书

2016-01-21

凤凰周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侯赛因里克萨达姆

巴黎有130人在恐怖袭击中丧生,贝鲁特亦有43人因恐怖袭击丧生,俄罗斯一架航班因恐怖袭击坠落,机上224人无人生还——整个世界惊恐地意识到,“伊斯兰国”(IS)不仅谋求在叙利亚与伊拉克建立哈里发的国土,也开始向海外输出惨无人道的暴行。乔比·瓦里克在引人入胜的新书《黑旗》中阐明,这个组织的种子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早在多年之前便已播下。

瓦里克是《华盛顿邮报》记者,亦是2011年最佳畅销书《三重特工》的作者,他擅长以小说式的活力和细节组织叙事。在这本书里,他为IS前身组织的创始人阿布·穆萨布·扎卡维做出了迄今最为发人深省的描述。他把各种素材与事态的最新发展结合起来,动用自己在美国与约旦情报机关中的大量人脉,充实了扎卡维的故事,以及美国的错误行动与错误判断在他的崛起与IS的发展之中,扮演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或许是模仿劳伦斯·赖特在2006年出版的揭示“9·11”事件成因的杰作《末日巨塔》,瓦里克的书中也关注了几个具有特殊内部视点的人物,其中包括在狱中给扎卡维看病的巴塞尔·阿里-萨布哈医生;约旦情报机构反恐部门的领导人阿布·海萨姆,多年来他与“伊斯兰国”的各种伪装形式进行斗争;年轻的中央情报局官员纳达·巴克斯,他成了中情局研究扎卡维的顶级专家。这样的叙事方式为更大范围的故事带来一种贴近,而且个人化的直接性,强调出它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

在《黑旗》中,扎卡维有点像007故事中的反派,他一再努力令自己中立化,却总是失败。1989年他去往阿富汗发动“圣战”;在约旦监狱服刑期间,他成了一名领袖,以对同一监狱中的伊斯兰教徒冷血无情著称,并深受畏惧。他开始认为自己负有使命,2001年美国入侵阿富汗时,他在伊拉克东北部靠近伊朗边界的山脉中开设了一个小型训练营。当时的扎卡维只是一个三流“圣战者”。但那个时候,瓦里克写道,“美国介入了最荒谬的事件。”

为了推翻萨达姆·侯赛因,美国宣布,“这个鲜为人知的约旦人与伊拉克的独裁政权有联系,是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背后的策划者。”中央情报局的分析员知道,这个断言是错误的;事后看来,它也产生了错误的效应,令扎卡维成了“国际名人,以及伊斯兰运动中备受赞誉的人士”。此后美国军队入侵了伊拉克,这个声名鹊起的恐怖分子则“得到了战场,以及一个理由,很快就得到了成千上万的拥趸”。

小布什政府指责扎卡维同萨达姆·侯赛因联盟,于是扎卡维就利用美国推翻这个独裁者的机会增加自己的权力。很快,侯赛因的前军队就集结在扎卡维麾下;其他人则为他们提供安全屋、情报、现金和武器。当小布什政府还在讨论伊拉克境内是否有叛变之际,扎卡维已经开始在那里制造日益恶化的暴力事件,他精心安排车辆炸弹与自杀炸弹,以及骇人的斩首事件。他还利用恐怖主义改变战场,在什叶派与丧失选举权、日益不满的逊尼派之间煽动宗派仇恨,在选举过程中不断制造混乱与怀疑。

(MICHIKO KAKUTANI)

猜你喜欢

侯赛因里克萨达姆
塔哈·侯赛因《日子》与鲁迅《狂人日记》创作差异分析
盗号者
浅析约旦和巴勒斯坦在领土主权方面的纠葛
浅析约旦和巴勒斯坦在领土主权方面的纠葛
驯鹿迁徙时
抿一口梦幻泡影
传萨达姆被捕前已不问政事专心写书
“中东哈利·波特”最年轻安理会主席
杀人容易脱身难
印度版“范进”落榜4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