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人口城市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基于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

2016-01-21朱海琳陈建成张玉静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流动人口

朱海琳,白 薇,陈建成,张玉静

(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流动人口城市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基于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

朱海琳,白薇,陈建成*,张玉静

(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如何使流动人口更好的融入城市,已成为城市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基于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对流动人口的城市归属感和主观幸福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流动人口的城市归属感和主观幸福感均有一定程度上的内部差异;在目前阶段,提高城市归属感依然是提高流动人口幸福感的主要途径,但归属感并不是影响幸福感的唯一因素,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等个人因素也对幸福感有显著影响,这为提升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流动人口;城市归属感;主观幸福感

文章编号:1671-1653(2015)01-0033-06

中图分类号:C92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1653.2015.01.006

Abstract:How to make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tegrated into the city the city becomes an important issue of building harmonious society. The study analyzed the city belonging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ternal differences in their perception in two aspects.So raising city belonging is to enhance the sense of happiness for floating people.City belonging is a key but not the mere factor for subjective well-being, besides city belonging, other

收稿日期:2015-03-12

基金项目: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YETP077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630302)

作者简介:朱海琳(1988-),女,满族,山东即墨人,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2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通讯作者:*陈建成(1963-),男,山西芮城人,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林业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和林业统计研究。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longing Sense of C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Floating Population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Beijing

ZHU Hai-lin, BAI Wei, CHEN Jian-cheng, ZHANG Yu-ji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factors such as sex,age,education,marriage,etc.This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floating population.

Key words:floating population; belonging sense of city; subjective well-being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根据最新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达到2.6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近20%。[1](P1)在我国人口流动迁移政策没有大的变化前提下,综合考虑城乡人口自增趋势及劳动力转移等因素,预计到2050年,流动人口的规模可达3.5亿人左右。[2](P1)

随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我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流动人口构成中大部分为从农村流向城市的人口,外来人口大规模流向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和发达地区,为流入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外来人口在流入地落户的比例很低,外来人口表现出很高的流动性。流动性强不仅对外来人口的工作和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也给流入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带来诸多问题。显然,流动人口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幸福与否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学术界对流动人口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从已有的文献来看,研究已涉及流动人口对城市的态度、城市适应情况、返村或留城的想法、流动人口的心理以及各种改善的方法、对策等等[3](P11~12),而对流动人口的城市归属感和主观幸福感鲜有关注,另外也较少用实证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归属感。在影响幸福感的众多因素中,城市归属感虽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但归属感对幸福感依然起着最基础的作用。本文以北京市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选取城市归属感和主观幸福感两个典型反映流动人口个体生活状态的综合指标,探讨二者的关系,进而揭示城市归属感对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强度。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

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入北京8个区(县)的居民小区,向流动人口发放问卷,最终获得有效样本220份。其中男99人(45%),女121人(55%);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大专及以下65人(29.5%),本科83人(37.7%),硕士39人(17.7%),博士33人(15.0%);年龄在20岁以下57人(25.9%),20~30岁之间57人(25.9%),30~40岁之间46人(20.9%),40~50岁之间34人(15.5%),50岁以上26人(11.8%);婚姻状况中未婚81人(36.8%),已婚111人(50.5%),离异28人(12.7%)。

(二)分析方法与变量设置

本文通过SPSS21软件,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检验个人特征因素对主观幸福感是否相关;其次,将有关的个人特征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将城市归属感作为自变量,主观幸福感作为因变量,采用ordinal回归模型进一步检验分析城市归属感对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关于城市归属感部分的调查,分为地域归属感和群体归属感。地域归属感包括居民对所在社区归属感认知、所在城区归属感认知和所在城市归属感认知这3道题目;群体归属感侧重于从社会和思想心理、文化观念方面开展调查,包括互帮互助、尊重、歧视、政府可靠程度等7道题目。[4](P172~177)关于主观幸福感部分的调查,借鉴欧洲社会调查(ESS)问卷从5个维度设置题目,分别为情绪(5个题目)、生活满意度(4个题目)、活力状况(8个题目)、韧性与自尊(4个题目)以及积极作用的影响(9个题目)。

三、研究的实证分析

(一)个人特征因素与幸福感的相关关系检验

因为不同题型采用不同等级的计分标准,本文为方便比较分析,故采用Z分数将全部数据标准化,再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我们利用标准化公式:Z= (X-M)/SD,其中Z代表均值,X代表样本值,M代表平均值,SD代表标准差,即每一个变量值与其平均值之差除以该变量的标准差。无量纲化后各变量的平均值为0,标准差为1,从而消除量纲和数量级的影响。计算出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Z值,而后计算出主观幸福感总体得分,即5个分维度Z值得分的总和;同理,求得城市归属感及其各维度得分。

1.性别与主观幸福感

在北京地区流动人口样本中,男性与女性在主观幸福感总分和分维度的两类均值上都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见表1)可以发现,虽然不同性别在主观幸福感及分维度上有一定差异,女性在主观幸福感方面(0.028)高于男性(-0.031),且在情绪表达方面的幸福感、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活力状况、韧性与自尊和积极作用5个分维度都高于高于男性,但都不显著 (p>0.05)。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北京市流动人口中女性较男性在主观幸福感方面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表1 不同性别的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差异

2.年龄与主观幸福感

为了分析方便,对年龄进行分组,将25岁以下的作为一组,26~30岁、31~40岁、41~50岁、50岁以上各作为一组,分别编码记为1、2、3、4、5。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来考察年龄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在个人幸福感上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但在分维度“情绪幸福”和“活力状况”上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其中,在“情绪幸福”和“活力状况”维度上,31~40岁的人群得分最低,通过两两多重比较可以发现,31~ 40岁人群与其他年龄段人群在情绪幸福方面及活力状况方面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31~40岁人群在情绪态度上较其他年龄段人群更消极。

表2 不同年龄的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差异

3.婚姻状况与主观幸福感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流动人口中已婚者最多。随着人口流动模式的改变,以家庭为流动单位的比例有了很大增加,外来常住人口全家都在北京生活居住的比重己达到36.3%,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正以家庭模式流入到北京。另外,14.2%的被调查者为已婚但是孩子在老家,已婚者的比重占北京市流动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婚姻状况的不同在主观幸福感及其子维度(情绪、生活满意度)上均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多重比较分析,未婚群体的幸福感显著低于已婚群体;一定程度上说明,已婚流动人口对城市生活较为适应和满意,否则不会、也很难将家庭成员都带入城市中。

表3 不同婚姻状况的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差异

4.受教育程度与主观幸福感

不同教育程度的人群,随着学历的增长在社会上的幸福感也越高。但在分维度“活力状况”和“积极作用”2个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从均值上可以看出,大专以下学历的人群在“活力状况”上的得分(-0.021)最高,而博士(含在读)以上学历的人群得分(-0.125)最低。在“积极作用”对个人幸福感上的影响方面,硕士(含在读)的人群得分(0.024)最高,而大专以下学历的人群得分(-0.016)最低。随着学历的增长在社会上的幸福感也越高。这可能是由于文化程度低的人进入到城市生活以后,存在认知面窄、低学历、无经验的情况,可能被各个招聘组织或群体所排斥,只能从事体力活,会产生自卑不愉快的心理,因而对城市生活的满意度不高。

表4 不同教育程度的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差异

(二)城市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的描述性统计

因不同题型采用不同等级的计分标准,故采用Z分数将数据标准化。城市总体归属感得分为地域归属感与群体归属感得分的总和。

由表2可以看出,除主观幸福感子维度——“积极作用”的均值0.002大于0以外,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0.242)及其各维度得分均在平均水平(0)以下,说明所调查的北京流动人口整体的主观幸福感低于北京总人口的平均水平;除群体归属感的均值0.045 9大于0以外,流动人口的归属感(-0.070 4)与地域归属感(-0.116 3)均在平均水平以下,这说明北京市流动人口群体的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程度不容乐观,虽然身处国际大都市,但其融入程度并不高,对生活的满意度与主观感受普遍低于城市本地人。

表5 城市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的描述性统计

(三)城市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

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考察流动人口的城市归属感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由表3可以得到,城市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系数为0.541大于0.5,且不相关的概率小于0.05,说明城市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中度正相关。城市归属感越强的流动人口其主观幸福感也随之越强;同时,主观幸福感指数高的人,其城市归属感也会较强。另外,城市归属感的子维度——地域归属感和群体归属感均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但从相关系数可以看出,群体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程度更高(0.660>0.289)。具体看,除地域归属感与活力状况之间的相关系数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其余的归属感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之间均表现出了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流动人口一旦在流入地找到归属感,其内心情绪、对生活的满意度、自身的活力状况、对尊严的自我感知以及积极态度等方面均会有所提升。可见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紧密的正向相关关系。

表6 城市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

(四)城市归属感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

为了进一步探讨城市归属感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我们以城市归属感的子维度——地域归属感和群体归属感作为自变量,以主观幸福感作为因变量,运用Stepwise逐步回归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见表4。由检验结果可知,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451,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446,在该领域的可接受范围内。F统计量为88.982且显著,即拒绝原假设,说明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现象。DW值为2.013符合要求,说明该回归模型结果不存在自相关现象。所以,得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

Y=-0.324+2.642X1+0.339X2,

(1)

其中,X1表示群体归属感,X2表示地域归属感,Y表示主观幸福感。自变量的显著水平值均小于0.05,拒绝常数项和回归系数为0的假设。

由模型(1)可知,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群体归属感每增加一个单位,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会提升2.642个单位;地域归属感每增加一个单位,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会提升0.339个单位。由回归系数可以看出,群体归属感较地域归属感对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程度更大。说明通过提升流动人口的群体归属感来提升其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是较为明显的,而地域归属感对主观幸福感的贡献虽不是很大但也不能忽视。所以,在社会关注流动人口,致力于提高主观幸福感的时候,不妨从增强城市归属感入手,特别是提升群体归属感,使流动人口感受到所处城市的包容,使其融入到居住的城市当中来。

表7 流动人口归属感各维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本研究以北京市居民幸福感问卷为基础,分析了流动人口的城市归属感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进而探讨了流动人口的城市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城市归属感从低到高,主观幸福感的均值是单调递增的,城市归属感越强,幸福感就越强。流动人口的城市归属感对主观幸福感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所以,在目前阶段,提高流动人口社会归属感是提升幸福感的重要途径。此外,社会归属感只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个人特征因素对主观幸福感也有显著影响,本文的实证分析证实了主观幸福感的综合因素论观点。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获得了第一手的有效样本220份,虽不足以覆盖整个北京市的流动人口,可能会存在某些偏差,但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得出的现状和问题还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参考价值。

(二)加强北京市流动人口城市归属感和主观幸福感的建议

1.发挥社区管理与服务机制

城市流动人口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城市社会的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为了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提升他们的幸福感,首先应发挥社区管理与服务功能。社区作为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的基本单位,一方面,应发挥其管理职能。社区管理者应及时充分地了解该社区流动人口的现状,通过走访调查,依据流动人口的籍贯、职业等类别进行归档管理,办理暂住人口登记证、外来人口务工证等,从而更好地维护流动人口在暂住地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应发挥其服务职能。社区组织应特别面向弱势群体提供保障性服务,包括资金、物质等福利形式,解决流动人口群体的实际困难。例如,社区居委会应给予流动人口在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困难扶持等方面进行等同于常住居民的服务。社区组织还应定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特别应呼吁外来流动人口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不仅能提高流动人口群体有序参与社区生活的水平,还能增强该群体的共同体意识和公益意识,使其有温馨的“回家”感觉。[5](P27)社区服务机制是通过加强流动人口群体与社区邻里、朋友的交往互动,逐渐使其融入到城市社区的小环境中来。

2.加强社会扶持力度

流动人口群体进入城市的途径多是以亲戚朋友、同乡前辈等以血缘、地缘、业缘为关系支持网络,把原来农村的社会网络带入到城市社会,在城市形成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社会交往网络,这种社会网络降低了他们在城市的交易费用,节约了生活成本,是一种理性的行为选择(钱正荣,2010)。例如,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大红门地区以经营服装业为主的“浙江村”的流动人口中有近八成都是来自浙江乐清县。这种支持关系的日益扩张就会形成流动人口的“城中村”生活圈,形成了以城市谋生为基本的生活空间,具有对居留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3](P11~12),这就是典型的流动人口的群体归属感,研究也证明了群体归属感会对主观幸福感有更大程度的影响作用。但实际上在城市人眼中他们仍被贴上“外地人”的标签,所以非正式的支持系统对流动人口的幸福感作用只是暂时的。提升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还需要通过政府、企事业单位、法律咨询机构的共同扶持、提供帮助得以实现。例如,政府部门应号召各用人单位面向外来流动人口提供平等的就业信息;各用人单位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给流动人口缴纳社会保险;当流动人口群体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时,法律咨询机构应做到免费或低收费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援助。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流动人口为我国的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并没有得到与之付出相对应的保障待遇。解决流动人口问题,实际上是解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为了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保障流动人口的社会福利,可通过以下四种办法完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2](P1):一是强制实施工伤保险制度,必须强制执行流动就业人口的工伤保险的参保就业。政府应大力打击用人单位违法签约行为,就业流动人口也需增强自身的工作危险性辨别意识, 认识到工伤保险和工伤赔偿对于自己的重要性,一旦出现工伤事故,流动人口能够消除顾虑,愿意去医院进行工伤救治,使得工伤保险真正成为就业流动人口谋取福利的社会保障政策。二是养老保险全国统一联网。大部分的流动人口是跨省的全国性流动,养老保险金缴纳并不能随着自身流动性而移动, 导致流动人口对养老保险金缴纳的积极性不高,根据保险人移动的特点,应建立全国联网的保险金缴纳方式,从而增加了流动人口缴纳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实现了流动人口养老保险方便快捷的目的。三是完善流动人口的失业保险。流动人口普遍工期短,在他乡没有广泛的人脉,一旦在城市中失业将会面临很高的生活风险,政府应该承担起救助的义务,不但在经济上给予支持,还需要提供就业信息、免费的职业培训等等。四是改变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国家应该当出台一项针对劳动流动人口子女的专项福利政策,公平公正,不会因地域和户籍的差异而隐射出不平等待遇。鼓励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并协助打工子弟学校的正常运营。

4.转变态度

从外来流动人口的角度来讲,迁入大城市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经济诉求,为了使家里人的生活更加富裕。但另一方面,外来人口对城市建设的贡献可谓是功不可没,无论是公路、桥梁还是一幢幢的高楼大厦,都少不了外来农民

工的辛勤汗水。所以外来流动人口不应该因为个人的教育程度低而产生过多的自卑心理,应该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强文化教育,树立信心,从而更快地融入到城市社会中来。从城市人的角度来讲,也应当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流动人口,以包容的胸怀接纳外来人。只有双方在态度上进行转变,外来流动人口群体才会在生活和工作中感受到更多的归属感与认可感,进而幸福感也将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

[2]夏伦.流动人口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基于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3]张献,刘力皲.关于流动人口城市归属感问卷调查报告——以湖南调查为例[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2,(5).

[4]Hagerty,B.M,Lynch-Sauer,Patusky,K.L.,Bouwsema,M.,Collier,P..Senseofbelonging:Avitalmentalhealthconcept.ArchivesofPsychiatricNursing,1992,6(3).

[5]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主观幸福感流动人口
民办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相关研究
关于体育参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档案工作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
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