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锻炼对广州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6-12-17张成龙刘雷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体育锻炼居民

张成龙++刘雷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00-02

摘 要 本文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探讨体育锻炼对广州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广州市居民素质方面的全面提高,提高主观幸福感;同时,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居民 主观幸福感

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根本目的就是以人为本,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幸福。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是人们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自身在一段时间内的情感反应的评估和生活满意感的认知评价后而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即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估。体育锻炼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情绪和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积极生活方式,由此所产生的身体健康和快乐体验都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内容。在对广州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中剖析体育锻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将会进一步加深居民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更好地推动广州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加快广州市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分段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广州市群众体育开展较好的天河、越秀、海珠三个区,每个区随机抽取2个街道,每个街道各抽取2个社区,以年龄、性别、个人收入、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自然背景情况为依据,以自发自愿为原则,依托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共240名居民参与实验研究,在每个社区各抽取60-70户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被调查者进行个案访谈,其中,男、女各120名,61岁以上占3.88%,50-60岁占5.25%,41-50岁占25.92%,31-40岁占33.49%,21-30岁28%,20岁及以下占3.46%;未婚占28.74%,已婚占71.26;教育程度研究生及以上占4.34%,大专及本科占51.70%,高中及中专占34.64%,初中及以下占9.53%。

(二)研究方法

1.访谈法

分别对专家及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性别特征的广州市居民进行访谈,听取专家的意见及居民在体育锻炼后的感受。

2.编制广州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

量表的编制采取因素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编制广州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共20题,采用6级记分方法,量表包含身体健康体验、心理健康体验、成长进步体验、知足充裕体验、自我接受体验、社会信心体验、目标价值体验、心态平衡体验、家庭氛围体验及人际适应体验10个维度对广州市居民主观幸福感进行测量。每个项目评分累加即为总分,得分愈高表示主观幸福感愈高,得分愈低则主观幸福感愈低。经检验,广州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83,该检测具有良好的信度。

3.问卷调查法

2015年10月实验前首测,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33份,有效率98%,2016年4月实验结束后再测,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36份,有效率98.5%。

4.实验研究法

以广州市群众基础及开展较好的羽毛球(广州市市球)和毽球(广州为毽球之乡)两个项目为实验组体育锻炼项目,根据被试对象的性别、实验前主观幸福感得分和所选运动项目进行匹配分组,将被试分成羽毛球组、毽球组和对照组。每组80人(见表1)。对照组被试对象不要求参加体育锻炼,只在实验结束后,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进行测量,实验从2015年10月开始至2016年4月结束,共持续24周。实验组被试对象每周锻炼3次,每次45分钟,分别安排在周三晚上和周六、周日的下午,其中准备活动和放松整理约15分钟,锻炼强度控制在50%-80%的最大吸氧量强度,其监测方法为在锻炼过程中,每5分钟随机选取个别被试测其10秒钟的即时心率,约在120-150次/分。要求被试者不准参加其他体育锻炼。

5.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2.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体育锻炼提高广州市居民素质和主观幸福感。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体育锻炼有效提高了参加实验的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水平。实验组实验后测评的主观幸福感总分、成长进步体验、自我接受体验、人际适应体验、目标价值体验、社会信心体验、家庭氛围体验、心理健康体验7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实验前所测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心态平衡体验、身体健康体验、知足充裕体验得分虽未达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程度,但从数值上看也有所提高。对照组实验后测评的主观幸福感总分10个维度得分与实验前所测得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见表2)。

三、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参加体育锻炼的广州市居民主观幸福感水平明显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居民。大量的研究成果都证实体育运动对主观幸福感的积极作用,进一步论证了体育锻炼有利于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提高。

体育是个人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最佳途径。体育锻炼能够全面发展个人体能,改善人体形态,促进体格健壮与健美,提高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保持身体健康,延缓衰老。其次,它可以疏导情绪,当今社会节奏急剧加快,人们在紧张的生活、工作环境下,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心理疾患,体育锻炼可作为一种发泄口,使城市居民将各种烦恼、焦虑、不安等应激情绪发泄出去,摆脱这些负面心理影响,减缓应激达到平衡,重新恢复快乐感受。再次,体育锻炼的过程常是个与他人紧密协作的配合过程,是主动积极地参与他人的协作过程,这样的参与能有效增强城市居民的社会交往,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和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

四、结语

人与人之间的熟悉、信任、关切、互助、融洽,有利于身心健康。体育活动经常给人们提供较好的社会互动机会,满足人们交往的需要,参与体育活动没有任何功利色彩,每个人在共同兴趣爱好的平台上产生共鸣,加强相互信任,共同切磋健身方法,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人与人之间充满团结和睦气氛,进而导致幸福感受不断深化。全社会要努力创造众多的体育锻炼机会,并建立必要的保障制度,通过发展体育,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建设,最终实现全人类的普遍幸福。

基金项目:广东省体育局2014年科研项目——和谐社会构建中体育锻炼对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实验研究(GDSS2014129)。

参考文献:

[1] 李军兰.城镇居民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3.28(4):61-66.

[2] 孙梅.体育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作用[J].当代经济.2008(12):40-41.

[3] 肖冰.体育对构建和谐广东的作用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4(2):113-114.

猜你喜欢

主观幸福感体育锻炼居民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石器时代的居民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石器时代的居民
民办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相关研究
档案工作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你睡得香吗?
1/4居民睡眠“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