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中寻求主动变革
2016-01-21屠雯
屠雯|文
认识郎光辉是大约6年前了。那个时候刚刚开始接触铝用炭素这个概念。彼时,中国电解铝工业正如火如荼地加快建设中,作为铝电解生产过程中的“心脏”,炭阳极也迎来了红利的春天。但是,由于炭阳极本身生产技术和方法并不高端,各种小作坊林立,整个行业被冠上了“高耗能、高污染”的帽子。也正是在那个时候,索通的新工厂拔地而起,全部是现代化的生产和管理模式。花园式的厂区,在那片还很荒芜的土地上,很突出。
这不能不说是郎光辉的一个奇迹,一个属于索通(sunstone)的奇迹。而这奇迹来自于主动变革!对于郎光辉来说,其实并不需要一定这样做。最初,仅仅作为贸易商,在网络上偶然看到炭阳极的需求信息,市场的敏锐性使他觉得这是个机会。这大概是铝用炭素行业最早的“互联网+”形态。于是,他开始寻找供货商。2003年,不满足于仅仅作为贸易商的他,收购了山东一个2万吨产能的小厂,开始生产炭阳极。这是郎光辉的第一次主动变革,从贸易到生产。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开始了在这个不高级的行当里寻找绿色发展的机会。
做工厂,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炭素这个行业,浓烟、粉尘、刺鼻气味,环境恶劣是出了名的。偏偏郎光辉是个爱较真的人,“为啥人家国外的工厂可以干净、整洁,员工工作环境非常好,我们就不行?”这样的思考,引领了他再一次的主动变革,在新建的工厂里,使用最高的排放标准,最先进的技术设备,把无泄漏技术应用到炭素生产行业。要知道,在一个炭阳极生产车间,动态和静态的泄漏点大约有20万个之多!而选择这样的绿色方式来推广、建设、生产,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成本,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改革,是这些年的一个高频词汇。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怎么调?怎么升级?归根结底取决于决策者的眼界和担当。变革来自责任和内心的坚守。郎光辉不是技术专业出身,没有对技术的那种偏执。相反,做贸易起家的他,有着学者一样的安静儒雅。他善于思考,又视野开阔,多年来,他一直在为铝用炭素行业“正名”而呼吁。这次的获奖,更像是对他这种“绿色炭素”理念的认同。
我们期待绿色发展的理念,会带领索通更好更快地飞驰在前行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