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审:对外汉语教材的关键性阶段

2016-01-20陈维昌

出版参考 2015年4期
关键词:稿件知识点教材

陈维昌

对外汉语教材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整体水平的综合体现,是各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综合反映。对外汉语教材的优劣,不仅取决于整个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而且直接受制于编写者的水平。

热词:对外汉语教材 初审 审读

对外汉语教材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整体水平的综合体现,是各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综合反映。对外汉语教材的优劣,不仅取决于整个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而且直接受制于编写者的水平(包括编写者的学科素养和编教经验)。同时,编好的教材要公之于众,要出版,出版社编辑的水平又间接影响了一部教材的质量。

初审阶段可谓是一部教材是否能出版的关键性阶段。在初审阶段,编辑要全面考察教材,从不同层面的不同角度来评判教材。考察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教材中的问题,与作者讨论、协商、解决问题,最终出版一部好教材。

从宏观层面整体考察教材

从宏观层面上要综合考察教材编写理论的先进性、教材编写的科学性、教材与教学的适用性以及教材的政治倾向性和著作权。

1.考察教材编写理论的先进性

作者在编写教材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一定语言观的支配下运用一定的教材编写理论,实践一定的教学法原则。教材的编写理论、运用的教学法并不是单一的,有结构法、结构-功能法、功能法、结构-功能-情景法、结构-功能-文化法等不同的编教法。适应不同教学类型的教材,像综合课教材、分技能教材,学历教材、非学历教材(进修教材——两年期、一年期、一年期以下,短期强化教材),分国别教材等不同类型的教材,其教学目的、目标不同,所运用的编教理论和教学法也会有所区别,有所侧重。语言观的不同和教学类型的多样,就决定了教材的编写也是百花齐放的。

编辑在考察教材的时候不能囿于自己的偏好,关键要看作者所运用的某种理论和教学法,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是否为教学实践所证明可取或不可取的,是否借鉴了已有的编教经验并能扬长避短,有所突破。

2.考察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教材编写的科学性主要从教材的整体结构安排得是否合理,教材知识点(语法点、文化点)的编排顺序是否符合语言规律、语言教学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教材知识点的解释是否准确、到位、得体,教材内容的选取是否符合学习者的需求,练习的设计是否与教学目标相符等方面来考察。

(1)教材整体结构:采用不同的教材编写理论,教材的整体结构安排也会有所区别。关键要看教材的整体结构安排是否真正遵循并体现了作者所称的编写理论,是否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整体结构既指一个系统中的组成部分,也包括每一部分的构成要素。具体地说,如果是系列教材,既要看整套教材的结构框架,又要看每一种教材的结构框架。比如短期教材,由于它的短时特性,教学的重点并非完整的语法系统和听说读写各项技能,而是侧重某项技能尤其是听说技能,在教学中它强调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时间设置灵活的、组合式的课程,并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选择语法系统中的部分内容进行针对性教学。

(2)教材知识点:首先编辑要注意教材中知识点的选择是否合适,是否与教材的难度等级相匹配。其次要注意教材中知识点的编排是否合适,这一方面看整体的编排顺序是否体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是否呈螺旋式上升,一方面要看各课知识点的安排是否合理,包括各课知识点量的安排是否均匀、在同一课内知识点的分布是否均匀、知识点在各课的复现比率等。再者要看知识点的解释是否准确、到位、得体。准确、到位、得体是三个不同的程度。准确是最基本的,到位和得体是高一层的标准,尤其是对语言结构的解释要注重用法的说明和条件的限制。教材中的知识点经常是作为暗线贯穿始终的,因此编辑在审读时应注意体会这条暗线。

(3)教材内容:教材的内容应能满足教学对象的需求。教材的内容主要是指课文。课文是教材中至关重要的一项,课文要适合外国人成年人的口味,避免幼稚化(赵金铭,1997)。课文应注重实用性,并兼顾真实性和急用性。在这些基本原则下,针对不同教学类型的教材,在内容的选择、安排上也有各自的特点,比如话题的选择、情景的设置、不同体裁和不同时代内容的比例、篇幅的控制等因素都决定着学习者对教材的需求度。

(4)练习设计:练习是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练习设计得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既定教学目标的实现。练习的层次性、练习的量是编辑在审读时应基本考虑的方面。除此还应注意:①某一项练习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哪一项言语技能训练目标;②练习是否有趣味和可操作,是否与学生的文化知识背景和生活背景相衔接;③练习是否有新意。

3.考察教材与教学的适用性

这一点主要是从教材的市场需求上来讲。宏观讲,在纵向上,在难度等级上要能与其他教材相衔接;在横向上,同一难度的教材要有其他类型教材相配,这样便于教学单位选用教材。微观讲,教材的类型要与教学单位的课程设置相符,教材的课数、课时要与教学单位的课时设置相符。因此编辑必须熟悉、了解教学单位的教学实际,必须注意积累各种教学信息,这样在审稿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发言才会有的放矢。

4.考察教材的政治倾向性和著作权

对外汉语教材虽说属语言教材,但作为出版社的编辑也要注意语言素材是否有与国家法规、政策、对外宣传相违背的内容,尤其是有关民族、宗教的内容更要注意。编辑在审稿时始终都应有一根政治弦。

稿件的著作权问题是直接关系到出版是否合法、作者权益的大问题。编辑应明确稿件的著作权归属、署名方式;稿件是否有待解决的版权问题,尤其是阅读类教材,选用他人作品,是否已取得原作者同意;作者所能给予出版社的邻接权有哪些,是专有出版权还是非专有出版权,发行地域范围的限制,所出文本的限制等。这些问题的澄清解决,对作者和出版社来说都有益处,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从微观层面局部考察教材

从微观层面上局部、细致考察教材,主要是指教材的稿面状况。

1.稿件“齐、清、定”状况

“齐”指教材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要全,包括前言、使用说明、目录、课文、索引、后记等,以及必要的外文翻译、插图等,编辑要明确这些部分是否都齐备,是否有缺漏,哪些需要作者补齐。

“清”指文稿要前后排列有序,字迹清晰可辨,容易正确识读;画稿线条要清晰,颜色要匀称饱满,便于扫描制版;其他像照片、反转片、数码图像等要符合本社的制版要求。

“定”指稿件为最终定稿。编辑在初审时就要首先明确作者所交稿件为最终定稿,然后再开始审读工作,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当然初审阶段的“定”并不是说稿件就不再做修改。编辑在提出具体的增删修改意见后,作者还需对稿件做进一步的润饰。作者交来修改后的稿件,编辑还需再进行审读,看有没有需要作者解决的遗留问题。

稿件的“齐、清、定”直接影响着后期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2.语言文字问题

一方面要看语言文字是否规范和标准,具体包括:所用语言是否为普通话;所用汉字是否为规范汉字;拼音的标注方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汉语拼音方案》;标点的使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计量单位用字、用语是否符合国家的量和标准等一系列规范和标准。另一方面要看语言文字是否正确,即语言是否流畅通顺,用字是否有错字、别字,是否有缺字、漏字等硬伤。

3.体例、格式

主要是看体例、格式是否统一。

语言文字和体例格式问题,可以在编辑加工阶段解决。但在初审阶段,编辑一定要明确稿件存在的问题,明确在编辑加工阶段要处理哪些内容和技术上的问题。否则编辑加工只能是盲目的加工,流于表面的加工。

编辑在初审阶段,切忌给教材轻易下结论,不懂装懂,因人论稿,要坚持客观、严谨的审读原则。编辑要牢记每一部教材都是作者的智慧和心血的结晶;编辑要尊重作者,尊重作者的作品。编辑所写的审读意见一定要言之有物,要明确。编辑对稿件初审不可忽视,稿件的主要问题都是在初审阶段发现并解决,切忌遗留到编辑加工阶段。

(作者单位系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稿件知识点教材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关于G20 的知识点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