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氧化原理框架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分析

2016-01-20肖佳妮

今传媒 2016年1期
关键词:舆论引导群体性

肖佳妮

摘  要:在氧化原理基础上,本文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爆发所需的氧化剂、被氧化物、热源要素展开分析,论述各要素具备的特点;通过案例探析网络群体性事件舆论爆发的过程,提出了氧化过程具有循环性、氧化要素具有动态性、氧化结果具有不可预测性的观点;了解舆论爆发动因的前提下,制定了舆论引导的策略。

关键词:氧化原理;群体性;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1-0057-02

2000年,牛文元院士在《社会物理学与中国社会稳定预警系统》一文中提出“社会燃烧理论”。其将物理学理论引入社会学领域,用考察自然世界的方法考察人类社会。

舆论氧化原理是建立在“社会燃烧理论”基础之上的。舆论氧化原理认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一般都要具备“被氧化物”、“氧化剂与催化剂”和“热源”三个条件,其中公众的情绪被作为“被氧化物”;舆论场中的信息被视为“氧化剂与催化剂”;“热源”则是社会问题和事件[1]。

一、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氧化要素

广义上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泛指在互联网上有较多网民参与讨论并产生一定社会影响的事件[2]。2015年5月3日,成都女司机因变道问题与一名男司机产生冲突,随后该名女司机遭到男司机逼停并暴打。这起恶性伤人事件的施暴视频被放到网络上后,迅速引起网民关注和讨论,形成集合行为。

1.热源:事件的敏感性与刺激性。热源一般为社会问题或事件,它们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或刺激性,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该事件属于恶性违法事件,男司机暴打女司机违背伦理道德,涉及暴力因素,具备一定的刺激性,吸引受众的关注。同时,女司机挑衅性质地违规变道行为触动公众的神经,在群体情绪的感染下,该话题被引爆。

在此次的女司机转道被暴打的事件中,涉及“女司机”这一敏感话题。超过3万名网民参与新浪基于该事件的调查,结果显示接近8成的网友认为女司机是马路杀手,超过6成的网友对于女司机这个群体有负面的评价。因此,该事件具备敏感性的因素,网络群体对于“女司机”的消极情绪是长期积累的过程。该事件发生后,公众的负面情绪再次被点燃,形成马太效应,话题因此不断氧化。

2.被氧化物:公众情绪的爆炸性和不稳定性。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格局,弱势群体将网络视为“意见表达的自由市场”,他们在网络空间形成利益联盟,一旦出现热源事件触碰他们的神经,情绪便会瞬间爆发,形成集合行为。女司机被暴打事件背后是女性地位和男性地位的博弈,女司机处于弱势地位,在看到弱者权力受到侵害的事件发生,公众的道德意识被唤醒,舆论一触即发。在对该事件的讨论中,舆论风向标发生多次逆转,事件开端公众纷纷谴责男司机暴力行为,诸多细节曝光后,女司机成为众矢之的,纷纷谴责女司机不规范行车。最后,事情的发展超出普通暴力事件,女司机私人信息遭到人肉搜索,舆论上升为对女司机道德品质的审判。群体感染机制下,受众是非理性的受众,情绪会支配整个群体产生激烈行为,同时他们还将情绪不断传递给新受众,卷入新受众参与这场讨论。

3.氧化剂与催化剂:信息的干扰性和自扩散性。“人人都拥有麦克风”意味着受众拥有着传播信息的权力,这样一来,媒介信息的来源趋于多元化,媒介信息的增长呈指数量级,在缺乏把关人的情况下,容易滋生谣言、错误信息等噪音流,干扰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这些干扰性信息一旦搭载网络传播,便进入信息扩散的快车道,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在短短一周的时间内,该事件的舆论发生多次逆转,一些谣言、错误信息滋生,干扰公众的判断和舆论的走向。

在该事件中,以下干扰信息严重影响舆论走向:1.无中生有的谣言信息。将新闻中其他女司机身上不良行为的罪名安在此次事件的主人翁身上;2.有中出新的不实流言。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存在删减、修改的现象,导致信息失真,不实流言蔓延;3.博人眼球的不良信息。网友通过人肉搜索,曝光出该名女司机至今为止的86次开房记录,舆论焦点从暴力事件本身转移到女司机的私人生活;4.个人倾向的非理性信息。根据新浪调查显示,2万名网友中超过8成网友认为该名女司机多次别车,自食其果,活该遭暴打。从一开始谴责男司机到后来舆论发生倒戈现象,非理性信息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小视。

二、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氧化过程分析

从2015年1月到2015年6月,笔者通过整理关键词为“女司机”“女司机变道遭暴打”的百度、新浪微博平台的搜索量与关注度,分析该事件的关注度走势,总结出该事件的氧化过程:缓慢氧化——剧烈燃烧——缓慢氧化。

1.舆论氧化过程。(1)事前的缓慢氧化。从百度、新浪平台关于“女司机”的搜索量和网友的关注曲线看出,2015年1月~2015年4月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缓慢氧化期,曲线走势表现出较为平缓的特点,关注度不高,但没有停止过对“女司机”这一话题的讨论。其中,在2月、3月、4月都达到过小峰值。可见,此次事件的发生之前,经历长时间的公众情绪的积累。3月10日,马鞍山公安在线微博爆出了一条题为“一名女司机开翻车称‘大难不死手气必红直奔麻将室”的新闻。4月20日,重庆晨报报道了“女司机挂错档将车开进长江,车内5人被船员捞起”的新闻。通过对这段时间热点新闻和话题的梳理,不难发现,围绕“女司机”的讨论多半是负面的,突出女司机“冲动”、“反应能力差”、“不遵守交通规则”等方面。在媒体议程设置的虚拟环境里,不断有负面媒介信息传递给公众,因此,公众对于“女司机”的评价普遍不高,这种情绪相互传染,逐渐形成对“女司机”的刻板印象。但在这个过程中,缺乏热源事件的刺激,事件得不到充分的氧化;(2)事中的剧烈燃烧。5月3日,成都女司机变道遭暴打事件发生后,施暴视频被上传到微博,迅速跃上微博热门话题榜,微博相关话题搜索量直线上升,5月4日到达顶峰。百度搜索则稍微滞后,5月4日开始集中搜索,5月5日百度新闻报道数量达到顶峰。在这个过程中,公众累积的对“女司机”的负面情绪是舆论氧化的温床,为该事件的爆发扮演了热源的角色,诸多细节曝光后,事件戏剧性的逆转,不断地卷入新的受众关注。随着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深入,议题进入传统媒体渠道,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围绕该话题的讨论也从事件本身转移到对事件法律层面、道德层面的讨论,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事件剧烈燃烧的热度达到;(3)事后的缓慢氧化。在该事件发生不久后,5月11日亳州又爆出骑车男暴打骑车女的视频,不少网友将两起暴力事件对比讨论,网络文本具有嵌套性、超链接性的特点,旧事又被重提,未被充分燃烧的氧化物经过催化剂充分氧化或相似热源的刺激后,有再次成为舆论热点的可能。从趋势曲线可以看出,话题的热度消散,但围绕该话题的讨论没有完全停止。

2.舆论氧化的特点。(1)舆论氧化过程的循环性。网络排气阀的功能为公众提供了排解负面情绪的通道,因此网络空间充斥着大量的非理性、带有个人倾向的信息。在敏感性事件的刺激下,媒介信息的氧化下,舆论一触即发。此外,一旦出现类似的热源或新的氧化剂的刺激,围绕该热源又会引发新一轮的讨论。并且,舆论氧化反应的舆论产物不会消弭,事件结束后,公众对该事件或话题的公共意识会存在,该事件也会被作为媒介信息保存。因此,社会舆论是可以分解为氧化剂和被氧化物,诱使新的舆论反应的发酵;(2)舆论氧化要素的动态性。氧化反应只有在含有氧气环境中才能进行,也就是说舆论的氧化环境并非是封闭式的,需要与外部环境相接触。在外界条件的刺激下,氧化要素需要与环境互动,因此公众的情绪有随时变化的可能,旧的话题也可能延伸出一些新的舆论点。氧化要素内部也有变化的可能,例如公众舆论的对立,媒介信息的衍变,这些都体现了舆论氧化过程动态性的特点;(3)舆论氧化结果的不可预测性。网络虚拟社会信息环境复杂,网络作为信息的交换市场,承担了舆论监测、公众情绪排气阀的功能。新媒体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氧化剂和催化剂,舆论生成中的三大要素均在虚拟社会的网络平台中有所体现[3]。热门话题或者事件最后演变成舆论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在相关信息的干扰下,舆论可能会朝着与常理相悖的方向发展,因此,最后舆论结果具有不可预测性。

三、网络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策略

1.从热源角度:降低事件的热度。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包括土地占用、房屋拆迁、劳资纠纷、消费者维权、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文化冲突、言论自由等[4],主要矛盾是社会阶层分化后产生的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之间的矛盾,包括富人与穷人,医生与患者,官员与公众等,最后导致了资源分配不均,利益格局不平衡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公众不满情绪便会不断累积。因此,首要任务需要拓宽公众利益诉求渠道,加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明确公众主体地位,满足公众利益诉求。

2.从氧化剂的角度:注重噪音流的引导。噪音流的引导是两方面的,主要是通过“堵”和“疏”的途径。一方面防止谣言的滋生。需要加强网络立法,从源头上杜绝谣言的产生,通过法律手段规范网友的网络行为。但网络立法并非阻碍网络自由的发展,在给予公众充分的言论自由权力的前提下,约束公众对于错误信息的传播;另一方面,加强舆论的监测和谣言的消解工作。政府部门需要实时监测网络舆情走势,利用官方媒体对舆论展开积极引导工作。对于已经产生的谣言等干扰性信息,应即时辟谣,第一时间公开正确信息,利用好传统媒体或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将辟谣信息在尽可能大范围内传播。

3.从被氧化物角度:提高公众媒介素养。从受众角度看,抑制舆论氧化反应的发生还需要提高公众自身的媒介素养。“成都女司机被暴打”事件中,舆论矛头之所以指向女司机,一定程度上是源于一些网友对谣言信息的偏听偏信。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是从本质上净化网络环境的方法。公众需要提高对干扰信息的免疫能力,认清干扰信息的危害性,面对繁杂的信息要有自己理性的思考。此外,还需明确有责任意识,对自己发布信息承担起责任,不扩散谣言,不传播不良信息。

基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认识应是双向的,网络谣言引发了社会恐慌,人肉搜索的暴力行为延伸到现实生活,网络隐私边界同样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公众可以通过这些事件宣泄社会负面情绪,网络舆论可以倒逼政府官员规范行为,协助政府反腐工作的进行。制定舆论引导策略的出发点并非避免群体性事件发生,而是引导舆论朝正向功能发展。

参考文献:

[1] 谭玲,郑杨.对中国韩剧迷社会层次网络争议的剖析[J].现代传播,2014(12).

[2] 李苏楠.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策略[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5).

[3] 董子铭.基于氧化原理的虚拟社会舆论引导探析[J].当代传播,2014(2).

[4] 钟智锦,曾繁旭.十年来网络事件的趋势研究:诱因、表现与结局[J].新闻与传播学研究,2014(4).

[责任编辑:传馨]

猜你喜欢

舆论引导群体性
微信时代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及其应对
大数据时代社会群体心理行为和舆论引导范式
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是高度统一的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法制节目策划的再创新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聚变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研究
密切党群关系在群体性事件治理中的作用及途径
谈涉警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