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文化视角下越汉比喻翻译方法

2016-01-20刘倩

速读·中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策略方法

摘 要:在现代文化发展过程中,比喻修辞方法已经成为一种常见方式,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适用,中越两国一直具有较为密切的文化发展环境,并且在不断的交流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内涵,尤其是在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方面,真正能够做到通过对比交流,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目的。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的是,在越来越复杂的国际文化环境中,中越两国文化的差别逐渐增多,如何在语言翻译过程中做到良好的协调,避免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矛盾和冲突,成为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探讨的内容,本文就立足于中越文化发展的整体视角,探讨中越比喻翻译的方法问题。

关键词:中越文化;比喻翻译;策略方法

在文化视角下探讨越汉比喻翻译的相关问题,当然不可避免吸收世界文化发展的内容,即通过异化或者归化的方式实现有效的衔接。这就是说,在发展和研究越汉比喻翻译的过程中,要首先考虑越南文化语言的丰富的特征,并在发展我国翻译的过程中,充分解决和吸收越南文化的内涵,用来指导我国比喻翻译工作,具体的方法可以归结为根据实际的情况对于越南语中的喻体进行替换或者舍弃,另外也可以采用一些保留喻体并进行加注的方式或者直接翻译的方式进行,这主要是分析具体的情况。以下就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的论述,并充分的甄别其中的优劣,为我国更好的做好越汉比喻翻译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一、归化方法

前面对于归化方法已经提到,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替换原语喻体

在越汉比喻翻译的教学或者运用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做到翻译的清楚、便于理解,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充分结合国家的文化特点进行,在必要是做一些改变,比如在文化发展的角度,直接进行比喻翻译可能会让受教者或者听着产生难以理解的心理,就可以通过其他的一种喻体来进行代替,这种代替必须不与所要翻译的原文化内容相抵触,这是可以采用的归化方式的一种,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其他人更为清楚的理解相关内容。

2.舍弃喻体的方式

比喻翻译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喻体和喻义必须能够有效的对应,但是这种对应并不是严格的,而是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在越汉比喻翻译的情况中,喻体有的时候是不能和喻义有效结合的,比如在读者或者受教者感觉比较陌生或者晦涩的情况下,就不能墨守成规的进行比喻翻译,而是应当采用舍弃喻体的方式,毕竟充分体现出喻义才是比喻翻译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目的。

3.套译法

越汉比喻翻译中,有一部分内容通过上述的方式是很难达到完全有效翻译的,比如说在成语、俗语等,这就需要采用套译法进行,就是说将通过其他方法翻译依然难以到达翻译效果的句子,套用其他的熟语进行翻译。另外因为中越两个民族文化相通,对许多事物形成共同的文化认识,所以也有许多越南本土的成语、俗语、谚语等采用与中国相同或相近的比喻。那么当原语和译语的比喻熟语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完全相同或者大体相同时,即可采用套译法。

二、异化

异化的方法也是越汉比喻翻译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手法,这种方法充分体现了文化吸收和改变的内涵,对于两国不同文化之间形成良好的衔接能够起到巨大的作用,其中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留原语喻体

越南语言中有些内容是具有极强的民族特点,在通过语言表述过程中凸显了无可替代的特征,即使通过汉语的描述也很难改变这种格局,在比喻翻译出现陌生时,就不能通过替换喻体的方式进行翻译,这种方式是不符合越南文化特点的,且通过这种翻译达到的效果很差,但是可以将语言所表述的文化背景并结合实际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全面的考量,这种情况下就是异化作用的体现。

2.保留原语喻体并且加注

在提倡异化方法来进行越汉比喻翻译的环境下,这一项内容是极为重要的,且比较具体。选择这种翻译策略的前提情况是,原语的比喻对于译语读者来说非常陌生,但是这个比喻,尤其是喻体体现原语文化特色,是非常重要的成分,为了尽可能保持原语的文化特色,又要让读者理解,则可以考虑保留喻体,而喻义或者文化背景则可用注释的方法阐明。

三、直译法

通过将外国语言转化为汉语,能够让每个人充分了解国外文化的基础上,更好的运用不同语言的表达形式,丰富语言的理解能力。在文化发展的角度上看,外国语言的表达和汉语的表达是有差别的,但是在看到差别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其中的相同点,这种相同点就是我们采用直译法的基础,比如两种语言载某项内容表达方法是一直的,且文化背景是有可以理解的部分,此时就可以采用直译法进行比喻翻译。

中越两国具有悠久的共同发展史,因此两国在文化发展的内容方面也具有极多的相同之处,这种相同为充分发展两国人们的共同意识、审美思想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直译法也是一种较为可用的比喻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国楠、张文静、冯笑笑.《试析中外语言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及应对策略》,载《语言发展研究》,2009年第8期,第92页

作者简介:

刘倩(1981~),女, 壮族,广西河池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讲师 本科学历 越南语教学方向。

猜你喜欢

策略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方法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幼儿教育有效策略探究
指导学生英语预习摭谈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浅谈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如何优化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课内课外双管齐下,提高初中英语口语能力
以导学案为载体,打造理想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