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2017-01-04苏秀瑞
苏秀瑞
摘要:小学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学好小学数学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数学教师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重要目标。本文结合小学数学课程的特点,阐述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新课程改革;策略方法
一直以来,向课堂要效率、要质量都是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教师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是,效果却不明显。尤其是开展新课程改革后,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成为了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探讨一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希望这些粗浅之见能够给各位同仁一些借鉴。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往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如果让学生在没有兴趣的情况下被动地学习,将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扼杀他们探究的欲望,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展高效教学的首要一步。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不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呢?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对新鲜的事物很感兴趣,凡事都喜欢问为什么,数学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使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将学生的视野引向生活,把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更具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的作用。要达到这个目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出发,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一些有趣因素,寻找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投入到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中,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精心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应用机会,激发应用兴趣
学生对生活情境尤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挖掘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在社会生活、生产以及相关学科中的应用,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如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首先创设如下现实情境,森林小学要举行运动会,共有7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每个运动员参加6个项目的比赛,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个运动比赛项目吗?熟悉的情境让学生有应用知识的冲动,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激起了学习兴趣。
三、关注观察角度,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沟通应用渠道
在现实世界中,事物的存在形式是千姿百态的,我们无法直接看到或读出它们的数学表现或描述,只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找出其中与数学有关的因素,才有可能进一步去探究其中的规律或寻求数学的解决办法。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寻找其中与数学有关的因素,是主动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例如,在旅游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现活动中的一些数学问题,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描述身边的事物,鼓励学生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合理地解决诸如根据出游的人数和租车的价钱合理租车的问题;根据要划船的人数和租大船、小船的不同价钱合理租船等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周围事物和现象外,还应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具有原始背景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从中去寻找相关的数学信息,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四、实施问题解决形式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
1、按问题解决的形式设计教学过程。在提出问题阶段,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问题的情境,而问题的设计是关键,它要符合学生可接受、有障碍、易产生探索欲望的原则,激发起学生的探索兴趣,接受问题的挑战。在分析问题阶段,教师要从观念和方法的层次上去启发学生,鼓励学生探求思路,克服困难,进行独立的探究,展开必要的讨论和交流,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在解决问题的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落实解答过程,把能力培养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在理性归纳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过程进行检验、评价、反馈、归纳、小结,并结合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学法指导,而学生要通过理性归纳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学会学习,并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培养进取心和创造精神。这样通过问题解决的形式和程序来设计教学过程,必将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益。
2、可改造课本上的例题、习题为问题解决的形式。我们可以改造课本上一些常规性题目,打破模式化,使学生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比如:把条件、结论完整的题目改造成只给出条件,先猜结论,再进行证明;或给出多个条件,首先需要收集、整理、筛选以后才能求解或证明,打破条件规范的框框;也可以给出结论,让学生探求条件等等。
五、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搜集应用实例,加深对数学应用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的发展领域越来越广泛。让学生广泛搜集数学应用到实际中的信息,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数学的发展,体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勇气和信心,帮助他们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所以,教师应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知识的学习中,把实际事例与数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这样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的加减法简便计算”中,有这样一道题“152-97=152-100+3”。学生对减去100还要加3难以理解,所以我让学生联系生活中买东西的实际:双休日妈妈带了152元,买了一条97元的裙子,她付给营业员100元钱(应把152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3元(应加上3),他现在还有多少钱(应为52+3=55元)。这样学生就能轻松地理解“加3”的道理了。同时学生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具体应用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