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探讨
2016-01-20何安凤
何安凤
摘 要: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维系教学正常进行的关键,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这一重要方面,使得师生关系现在处于紧张状态,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本文对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做了简单的论述,并提出了几点措施,希望对师生关系的改善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师生关系;问题;措施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好的师生关系能够给教学带来新的活力,能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下,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通过良好师生关系的建设,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教师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实现因材施教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我国当前的教学中,师生关系似乎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随着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推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较传统的师生关系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师生之间的关系问题作简单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加强和巩固师生关系,实现更好的语文教学。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师生关系是一个隐藏的教学环节,许多教师和学生都容易忽视这个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也很容易忽略这方面的问题,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体验,将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关系问题总结如下:
1.师生之间距离较远
从当前的教学模式来看,一个语文教师一般会给两个班级上课,一个教室会面对上百个学生,使得教师能与每位学生做到密切的交流,这是现实的教学环境所导致的。另外,作为语文教师课下时间一般会用来批改作业,指导学生课下的学习活动,为第二天的上课备课等等,教师迫于教学压力以及学生的升学压力,要为学生精心挑选试题,为自身的职称等努力,除了学生自身的学习外,教师还要兼顾自身素质的提高,这样也会消耗大量的时间,这样就会使得教师与学生接触和交流的时间大大减少。从学生方面来看,高中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在课下更多的时间被物理、化学、数学等这些收益较明显的科目占用,语文需要长期的投入,在短时间内很难看到明显的变化,很多学生会选择放弃,这样就放弃了与教师多多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同样也使得师生关系较为疏远。
2.师生关系较为单一
在人类活动中,存在着很多种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的单一化,虽然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但是受高考的影响,分数对学生来说仍然是最重要的,同时,对教师的评价也主要依靠学生的分数,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分数的压力,迫于此压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授,其他人格以及社会关系方面的交流较少。
此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通过分数来实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较为单一,更多的是以分数看学生,根据分数实施教学策略,这样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缺乏人文关怀,更多的是在建立在分数基础上的交流,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单一化。
3.师生关系趋于功利化
在当今社会的影响下,人才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在高中阶段,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依靠学习成绩,教师在管教学生时,经常会以这样的口吻跟学生交谈: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考不上好的学校,考不上好的学校就找不到好的工作,找不到好的工作就没有好的生活。这样的话语会让学生对学习赋予一种浓厚的功力色彩,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将来自己的生活,教师也成为学生生活需求的工具。对学习抱着一种不正确的观念,认为学习是生存的需要而不是为了自身的发展以及为社会服务的。学生对教师也有了一定的距离感,因此,我们在校园中经常看到学生对教师缺乏正常的交流,甚至出现看到老师不打招呼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师生之间的功利性有着很大的关系。
二、改善高中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策略
当前这种师生关系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教师要不断想方设法改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习服务。
1.在教学中强化师生对话,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主动的参与课堂比学生知识单一的停留在书面知识上更加重要,要加强师生之间实际的口头对话,以此来取代教师在课后的书面作业的批改上,通过交流学生能够锻炼其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在交流中学生能够发现与课堂上不一样的教师,学到教材上学不到的知识,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积极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课下,教师也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充分利用当前的先进的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师生之间的实时交流,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2.教师要掌握对话技巧,改善单一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掌握对话技巧,让学生能够主动与教师交流,主动打开心扉,能够主动找教师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实现师生之间关系的平等,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也能够成为学生的朋友,这才是师生之间的理想状态。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投入到他们的学习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或者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教师要走入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好感,只有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加亲密。
3.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减少功利化的色彩
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素质的提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传输正确的学习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真正作用,减少功利色彩,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把教师当成自身的朋友,而不是自己生存道路上的必需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情感上的教学,让学生通过情感的支撑强化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师生之间关系的改善。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和改善师生关系,确立正确的师生关系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建立真正的新型师生关系,通过师生关系的改善加强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