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理想风帆,做文明学生
2016-01-20范家忠
范家忠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经常讲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其基本途径就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今天借这个机会,向各位汇报一下我校在开展养成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与大家共研同进。
“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做人、做事”是我校的教育理念。“由做人概念(道理)通向做人信念的甬道是以行为和习惯为起点的”。围绕“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养成教育。
一、学会做人,引导学生做一个有理想、讲文明的人
第一,引导学生做一个有理想的人。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总是伴随着理想而行的,它是一个不断实现理想,不断创新理想的过程,没有理想的人总是昏昏噩噩的。一个人的理想应该切合自己的实际,我校在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确立初步的理想目标。每学期初,各班班主任都要组织学生填写自画像,制定自己的成长目标。目标都能贴近学生实际,并非高不可攀,遥不可及。
(2)根据我校的“两全式”学生成长手册,学校组织班主任、家长和学生半期填写一次手册,对学生半期或者一期来的表现进行评价,做了多少次好事,有过几次过失,再根据学生半期或者一期来的情况制订新的成长目标。
(3)一学期结束后,学校根据学生日常表现、学业成绩、竞赛获奖、特长、个性等进行评价,评选出“三好生”“优干生”“进步星”“劳动星”“文明星”“礼仪星”等。
第二、引导学生做一个文明的学生。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礼貌待人是做人的出发点,也是他们处理好社会关系的基本要求。“文明礼貌不用钱却能赢得一切”形象说明了文明礼貌的重要性。在强化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中,我们的做法是:
(1)制定《新生小学学生十项良好习惯》,规定十项基本礼貌要求,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做到。
(2)值周教师、值周学生定时不定时的对各个班级检查,对学生的文明用语等进行检查,纳入班级量化考核,同时也记载在学生的《成长手册中》。
(3)利用我校的晨会课改革,用朗诵、小品、快板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近(发生在身边的事)、小(发生在身边的小事)、实(发生在身边的实事)、亲(自己亲身经历的事)等的文明礼貌行为进行表扬或批评,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三、引导学生做一个有良好行为习惯和集体主义精神的人。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父母的引导、社会的影响、学校的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我校的做法是:
(1)制定学生一日生活常规。对在生活区、教学区、公共活动场所学生的行为要求都作出明确、细致的规定。学校每天组织值周行政、值周教师、值周学生进行三级检查。少先队设立流动监督岗,不定时督察学生的落实情况。
(2)教给学生生活常识。如何洗脸,如何洗衣服,如何系腰带,如何冲洗洗手间便池等等生活常识,我们都利用班会、晨会课等形式教给学生。
(3)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热爱集体的团队意识。本期来,我校实行了路队放学,学校每天下午坚持实行统一集合,分班列队放学。实施三个多月来,我们明显感受到:路队放学不仅保障了学生放学路上的安全,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规范了以前的一些不良行为(如以大欺小、损害庄稼、玩耍逗留等现象)。
第四、引导学生做一个爱学习、勤思考的人。要教育学生做一个文明高雅的人,另一个途径就是要教育学生养成爱读书、勤思考的习惯。学校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我们认为,道德是人文精神的核心,而人文精神是培养优良道德的沃土。离开了人文精神,孤立地去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效果不会太好。
第五、树立榜样,激励全体。每个学年我们都会评选一次“美在新小,文明高雅”十大校园之星。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我们的榜样评选,符合儿童的特点,有青春气息,让学生容易接受,让学生知晓身边的典型,了解身边的先进,也更有效地激励每个学生争做文明高雅的学生。
二、学会做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责任心是对某一个具体事务的积极关注和心理投入,它往往外化为对某一负担的责任和对某一任务的积极行为。养成学生的一定责任心是教育新世纪人才的需要,是为祖国培养敢于面对未来挑战、勇于承担历史重任的合格建设者的需要。对学生从小进行责任感的养成教育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1.制定目标
学生有无责任心,同老师有没有提出具体要求有关,为加强对学生的责任感教育,我校制订了《新生小学学生十项责任》,如:遵守规则,制止不文明行为的责任;随手关灯,节约资源讲求环保的责任;爱护公物,正确使用校园设施的责任;帮助弱者,爱护低年级小同学的责任;孝敬长辈,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责任;观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的责任等。把作为学生从小应该学习和承受的责任具体化,条理化,让学生自觉地去履行自己的义务,担负自己应担的责任。
2.竞争上岗
评选一个学生,要转变观念,把能否为集体、为同学服务作为第一条标准,借助竞争机制,努力营造“自己的事自己做,集体的事抢着做,别人的事帮着做”的氛围,让一些能实实在在为集体出力的学生当班干部,没有责任心的就“下岗”。我们从前年开始中队、大队干部全部实行竞争上岗。在这种机制的创设下,每个班干部都会想方设法做好工作。
3.榜样引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平时对工作的态度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求全体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为学生做出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只有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师表,教育才有力量,才有说服力。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4.包干到人
班级中有能干的和不能干的学生,如果班主任为了省力,经常叫一些能力强、会做事的同学劳动、搞卫生等,势必使另一些学生永远做个旁观者,缺少实践的机会。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力求做到尽量人人都有为他人服务的机会,让每位学生每天都认真做好一项工作,如扫地、擦窗户、擦黑板、整理班上的图书、管理学校的花草等等。久而久之,在全体学生中,就会逐渐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
养成教育是一项细致的、繁杂的、系统的工作,几年来,我校立足学生、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着想,认真开展养成教育和实践教育。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几年来,我校多次获得县“文明礼仪示范学校”“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教育教学质量一类学校一等奖”“县级放心站所”等荣誉称号,并被授予“重庆市民主管理示范学校”和“重庆市校务公开先进集体”等殊荣,实现了学校办学的跨越式发展,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我们也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扎实有效地将这项工作开展下去,为祖国培育出更多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