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学习中“语文学习单”的设计与应用

2016-01-20崔晓芬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36期
关键词:学习单设计与应用小组学习

崔晓芬

【摘要】小组学习广泛应用于语文课堂,本文从语文学习单的设计与应用角度,通过合理设计学习单、用学习单指导小组学习和教学反思等策略,对小组学习的实效性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关键词】小组学习 学习单 设计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122-02

一、语文学习单在小组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当前,小组学习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中,笔者所在学校也在课改中推广个体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但在实践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小组的交流讨论没有根植于问题本身,少数学生做看客,不参与学习合作等,导致小组学习形式化、表面化,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这样的小组学习无疑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笔者认为,教师精心选择学习内容、提出适当任务是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的关键。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要有准备,要有分工,要有互补,要为解决问题共同作出贡献。由此观之,学习小组低效的原因,一是小组成员缺少分工合作意识,二是小组各成员的积极性没能充分调动起来,三是小组学习的任务不够明确。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采用“课堂学习单”这种工具作为建构主义理论中所说的“必要的学习资料”,把课堂学习单作为提高语文小组学习有效性的“脚手架”。

二、语文学习单的设计

“语文学习单”由五大板块组成:学习目标(你知道要学什么吗)、学习内容(让我们共同来探究)、学习疑问(你还有什么不会)、学习自测(你会了吗)、学习反思(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它涵盖了教与学的五大环节,组成了一个学习系统的循环。

如何合理设计语文学习单?下面以七年级上《猫》这篇课文为例,来说明学习单的设计过程。《猫》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第一篇现代文。文章主要写了作者三次养猫的经历以及三只猫“亡失”后的感受。

(一)“学习目标”是学习单的灵魂

学习目标是设计学习单的第一要务和基本前提。目标制定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如何确定学习目标?

1.《新课程标准》是确定学习目标的首要依据

《新课程标准》在关于现代文阅读方面,针对七至九年级的中学生提出了十二点要求,其中包含了以下三条:(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3)“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这三条要求由浅入深,从内容到主题,从“理解分析”到“欣赏领悟”,是阅读现代文要遵循的重要指南。由于《猫》这篇文章的阅读对象是七年级学生,要求应有所降低。所以,基本遵循这三条要求是确定《猫》这篇现代文学习目标的首要依据。

2.单元学习总目标和课后习题是确定学习目标的重要依据

在第六单元导语部分,明确规定了本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激发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

根据这个单元学习总目标,学习《猫》一文,学生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对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会有一定程度的思考,达到心灵的触动。

3.具体的学情是确定学习目标不可或缺的依据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农村乡镇初级中学,学生的语文素养相对参差不齐。七年级的学生刚升入中学不足一年,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等方面必定存在着差异。所以,学习这篇文章的首要出发点是调动并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果班级大部分学生能借助学习单基本读懂《猫》中作者对三只猫“亡失”后的感情,并能有自己的感受,就算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

基于以上三点考虑,确定《猫》一文学习单的“学习目标”:(1)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三只猫的主要经历。(2)能用文中词语说出三只猫的不同习性、在家中的地位及亡失后“我”的感受。(3)能从文中找出具体语句,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的亡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内容”是学习单的重心

根据所确定的学习目标,设计出具体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包括“学习积累”和“问题探讨”两个环节。这是学生预习的主要导向。

1.“学习积累”通常是对文章重点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有时也穿插关于作者作品的介绍,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背景。如《猫》一文主要是对“怂恿”、“怅然”等几个重点词语的积累,以及对作者郑振铎的简要介绍及写《猫》的相关背景。

2.“问题讨论”环节是对文章重点问题的提炼,目的是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层层理解文章的内容。如《猫》一文,根据确定的两个学习目标,在“问题讨论”环节中设计了以下几个主问题:

(1)作者写了三次养猫经历,各有不同,用文中的词语完成下表。

(2)分别从猫的角度和人的角度议一议,为什么这三只猫会有如此不幸的遭遇?

(3)抓住关键词句品一品,对于这三只猫的结局,我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

(4)作者通过养猫的经历向我们诉说了怎样的道理?

(三)“学习疑问”是学习单的眼睛

“学习疑问”是学习单的一大特色,学生把预学时发现的问题写在学习单上,鼓励学生在最原始的阅读状态下发现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等方式,去解决问题。目的是提高学生阅读文章的能力。

“学习疑问”犹如学习单的“眼睛”。如果学生在预习时没能发现问题,那就是最大的问题。由于农村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着差异性,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可能有一部分问题没有多少探讨价值,但其中也不乏一些有价值的值得探讨的。而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就是学习的重点,是课堂教学的根本。

如在预习了《猫》一文之后,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如“张婶为什么不喜欢第二只猫?”“文中‘小侣和‘同伴这两个称呼有什么不同吗?”“第三只猫的死因究竟有哪些?”等等。这些问题是学生思维的火花,最宝贵的原创。它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索的空间,走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天地,是理解文章的金钥匙。

(四)“学习自测”是“学习内容”的延伸

在“学习自测”这部分,一般会结合学习目标,精选一至两篇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供学生课外精读,必要时亦可设置相关习题,进行知识延伸和应用。目的是拓展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学习单上“学习内容”的延伸。

结合《猫》这篇文章的学习,精选了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一文,均是写动物的文章。为了让学生从两篇文章的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体验,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

(1)请结合文中语句说说珍珠鸟是一种怎样的鸟?

(2)小鸟对人的感受经历了哪些变化?请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句品味。

(3)结合自身感受,谈谈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

(五)“学习反思”是学习收获的提练

“学习反思”是学习收获的提炼。反思的内容可以是學生学了课文后最想说的话,可以是取得的收获,也可以是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的思考等等。学习了《猫》一文之后,学生的学习反思内容呈现多样化。有关于文章写法上的收获的,有关于文章主题的多样化理解的,也有延伸到人与动物关系思考的。

通过写学习反思,学生不仅获得了提高表达能力的机会,而且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可谓一举双得。

三、语文学习单在小组学习中的应用

语文学科的小组学习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课前预学环节和课后的知识巩固和应用同样也需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提高语文小组学习有效性的“脚手架”,学习单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这三个时间里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一)学习单指明预学后小组学习的内容

学生熟读文章之后,独立完成学习单上“学习积累”和“问题讨论”两部分内容。把阅读后的学习疑问写在学习单上。

课前的预学,各小组组长要求组员完成以下两件事:一是检查各组员的预习效果,督促组内同学积累重点字词。二是组织组员选取组内有价值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能在组内讨论解决的就通过,解决不了的请教其他小组,或提交给教师。这种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具有针对性,有具体的问题呈现出来,能激发学生的合作热情。

在《猫》一文中,由于文章较为通俗,所要积累的词语相对少些,难度也不大,各组长自行负责就可把这项预习任务落到实处。问题讨论中的第一个问题中表格的内容基本亦可由组内交流自行解决,有个别解决不了的内容就放在课堂上共同讨论。

(二)学习单提供小组学习课堂讨论的问题

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把学习单上的第一个问题(作者写了三次养猫经历,各有不同,请用文中的词语完成下表)稍作改变,发出了小组合作的第一个任务:以“猫”的口吻,从来历、外形、性情、地位及局等方面来讲述三只猫的故事,可以加上一些必要的心理活动。这需要学生用第一人称进行完整复述,难度有所增加。小组负责同学马上布置任务:一人讲述一只猫的故事。组长倾听并选择最佳讲述者。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就上来了,边看学习单,边组织语言,纷纷讲给组长听,希望能被选中。因为如果被选中,他就有机会代表小组上台讲述。这时的小组合作是借助于学习单上的问题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改造。通过这个合作环节来增强小组间的竞争,给每个学生以提高表达能力的机会。

“为什么这三只猫会有如此不幸的遭遇?请学生找出文中相关句子,从猫的角度和人的角度来议一议。”这是学习单上的第二个问题。学生在经过预学之后,有了一定的感受。所以,第二次小组学习,主要是学生经过独立圈点勾画之后,把各自的收获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补充的过程。

其中一个小组讨论的气氛甚是热烈。第一位学生说:“第二猫的亡失有猫自身的原因,从‘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不怕生人这些话中,它太活泼了,有点张扬,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结果。”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我觉得还有人为的因素,作为主人的三妹,‘在每次总要寻找好一会儿方才寻到之后,那么应该对这只猫有一定的保护措施呀,怎么还让它到处乱跑呢?”组长小结说:“那么,也就是说,是猫本身活泼的个性,再加上主人管理不到位,才导致了‘亡失这个结果。”第四位学生马上接过了话题:“我明白了,那么第一只猫的死,除了它自身生病之外,也有人为的因素。如果三妹能真正去关心它,而不是想着方法去逗它玩,它可能就不会病死呢。”

在最后“作者通过养猫的经历向我们诉说了怎样的深刻道理?”这个问题上,要求各小组集中预习时的成果,从猫或人的角度谈谈获得的道理,并书写在小白板上进行展示。这时,小组合作再次发挥作用。四个同学,一人负责书写,其他几人你一句我一言,汇成小组最后的结果,然后由其中一位学生走上讲台展示。

可见,在学习单指导下的小组学习,少了空泛,多了实在,激发了小组内每个学生的深层阅读文章的热情,强调的是学生之间通过合作交流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上的提高。

(三)学习单收集课后小组学习的成果

课后,学习单不仅是学生的错题集和复习资料,而且是小组学习进一步深化巩固的主阵地。这时的小组学习基本围绕着学习单的“学习自测”和“学习反思”这两部分展开。如《猫》一文,各小组在课后交流学习单上《珍珠鸟》这篇文章的三个问题,并谈谈各人的阅读感想。之后,由组长负责,交流各组员写的学习反思,吸取同伴的精华。

如其中一组一位男学生写道:“两年前我家里养过一条狗,是我爸从亲戚家抱来看家的。我不喜欢狗,回家时它对着我叫,我就大声吼它;它向我扑上来和我玩时,我就会一脚把它给踹下去。后来,这只狗好像是病死的。学了这篇文章,我要对我家的那条狗说声‘对不起,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粗暴地对待小动物了!”担任这个组组长的是一位女生,她写得很动情:“我打小就喜欢小动物。文章中三只猫的遭遇让令人伤感。最让我震惊的是第二猫的丢失,邻居竟然看着它被路人抱走却无动于衷。人怎么可以如此冷漠?最让我难过的是第三只猫的含冤而死,小动物有生存的权利,有被尊重的权利,谁都无法践踏!”

在小组学习风靡一时的今天,要想不流于形式,把小组学习的实效充分发挥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透过小组学习的表面,触及它的实质。课堂学习单是提高小组学习有效性的脚手架。在不久的将来,继续加强学习单的设计,使学习单更加合理完善,让学习单和小组学习结合得更加完美无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ISBN:9787303133178

[2]戴余金.初中课堂形态的变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王旅,余杨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剖析.教学研究,2010年第4期

[4]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的灵魂.中国教育报,2012年08月08日

[5]以导学案为依托,构建小组合作式的高效课堂.新课标教学网,2011年10月

猜你喜欢

学习单设计与应用小组学习
新高考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新探
数学“学习单”,激发学生自主生长的潜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
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与应用
小学数学微课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浅析小学数学游戏性教学的设计及实践应用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探索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组织模式改革探讨
智能建筑通讯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生本的“学习单”运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