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术毕小剂量瑞芬太尼对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预防效果
2016-01-20马利平
马利平
(江苏省无锡市虹桥医院麻醉科,江苏 无锡 214000)
全麻术毕小剂量瑞芬太尼对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预防效果
马利平
(江苏省无锡市虹桥医院麻醉科,江苏 无锡 214000)
目的 对全麻术毕持续泵注小剂量瑞芬太尼对预防气管拔管时产生心血管的反应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本院在2015~2016年收治的ASAⅠ-Ⅱ级腹部手术全麻患者8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手术完毕,观察组持续泵注0.05 μg/(kg·min)瑞芬太尼一直到拔管,对照组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一直到拔管完毕,对两组患者在手术前、手术结束时、拔管之前、拔管之后的1 min、3 min、5 min等各时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拔管之前的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还要把手术结束到拔管的时间进行详细的记录,还要仔细的观察患者拔管以后10 min内发生呛咳、呕吐等副作用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麻醉恢复时间、拔管前潮气量和氧饱和度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的呼吸频率要比对照组少,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拔管之前、拔管之后的1 min、3 min、5 min的SBP、DBP、HR都有升高的趋势,(P<0.05)。两组患者比较,对照组增高的比较明显(P<0.05)。手术完毕到拔管之后10 min,对照组疼痛、躁动情况发生率显著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手术完毕为患者泵注小剂量的瑞芬太尼可以有效的预防拔管时患者的心血管应激反应,不会对麻醉苏醒时间和潮气量产生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瑞芬太尼;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
患者在手术的时候常常会进行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手术的重要步骤,而在全身麻醉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拔管,在全麻手术后气管拔管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反应,比如:心血管反应等等,会对患者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对这种情况采取预防措施,确保手术的效果。本文对全麻术毕持续泵注小剂量瑞芬太尼对预防气管拔管时产生心血管的反应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现将有关的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在2015~2016年收治的ASAⅠ-Ⅱ级腹部手术全麻患者80例作为研究资料,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2~63岁,体重45~74 kg,接受手术的时间为2~4 h。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手术前半小时为患者肌肉注射鲁米那0.1 g、阿托品0.5 mg,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之后开放上肢静脉通路[1]。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的方法为:依次为患者进行静脉注射芬太尼3~4 μg/kg,丙泊酚1.5-2.0 mg/kg,在患者的意识全部消失之后应用维库溴铵0.1 mg/kg,经口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维持PetCO2在35~45 mmHg,潮气量在8-10 ml/kg,呼吸频率为12-14次/min。在手术中对患者进行麻醉维持0.6%~1.5%异氟醚吸入。持续为患者泵注瑞芬太尼,剂量为0.1~0.3μg/(kg·min)与丙泊酚4~12mg/(kg·h),应用维库溴铵进行间断的静脉注射,以维持肌松的效果。在患者手术结束前的半小时,停用维库溴铵[2],在手术结束前10 min停止应用异氟醚。观察组在手术毕停止泵注异丙酚,但是要继续的泵注瑞芬太尼,把泵速调整为0.05 μg/(kg·min)。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毕停止泵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为患者泵入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患者的拔管指征为:患者清醒,能按指令进行睁眼、张口等,患者的咳嗽和吞咽反射功能恢复正常,患者的呼吸频率大于等于10次/min,自主呼吸VT≧5 ml/kg,PetCO2在35~45 mmHg。
2 结 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麻醉恢复时间、拔管前潮气量和氧饱和度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的呼吸频率要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拔管之前、拔管之后的1 min、3 min、5 min的SBP、DBP、HR都有升高的趋势(P<0.05)。两组患者比较,对照组增高的比较明显(P<0.05)。手术完毕到拔管之后10 min,对照组疼痛、躁动情况发生率显著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临床手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在临床的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复合进行麻醉已成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麻醉方式,两药在患者的体内清除的速度比较快,控制性是比较强的,在手术结束时药物一旦停止应用,患者苏醒的时间短,并且不会受到气管插管的影响,但是患者容易发生现躁动不安、心率增快等不良的现象,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心血管反应。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全麻苏醒期疼痛、麻醉减浅等等因素是有紧密的联系的。瑞芬太尼可以对伤害刺激导致的应激反应进行很好的抑制。在全麻手术完毕时进行小剂量的瑞芬太尼持续的泵注,能够有效的对患者在麻醉苏醒期的疼痛进行缓解,使患者平稳的度过手术,并能够很好的配合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观察。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得到了结论,全麻手术完毕为患者泵注小剂量的瑞芬太尼可以有效的预防拔管时患者的心血管应激反应,不会对麻醉苏醒时间和潮气量产生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朱复兵,金孝岠.瑞芬太尼临床应用现状[J].安徽医学,2015, 9(9):705.
[2] 廖永宏,吴刚明,莫丽群.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气管插管及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与拔管条件的比较[J].中国医学杂志,2015,5(9):1601.
本文编辑:吴宏艳
R614
B
ISSN.2095-6681.2016.30.0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