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药错误多规避益处多

2016-01-20琦琦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5年7期
关键词:舌下片剂药片

琦琦

生活中,头痛脑热是常有的事,人人都服过药。人为破坏包衣片、胶囊剂的外壳;缓、控释剂型掰开服用;舌下含化片、口含化片却直接吞服;咀嚼片却当作普通片吞服……这些都是错误的服药方法。这几种错误的服药方法,不仅会减弱疗效,增加不良反应,有时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包衣片、胶囊剂掰开服用:将包衣片掰开服用,即破坏了包衣层,会使药物失去了特定的保护、遮味、隔离作用,不仅使疗效降低,有的甚至引起严重不良后果。同样,将胶囊里的药倒出服用,不仅使药物失去了胶囊的遮味及保护作用,同时也是一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缓释、控释制剂掰开服用:缓释、控释制剂往往是在生产时加入了特殊的材料,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从而达到缓释、控释的目的。缓释、控释制剂能使血药浓度平稳、峰谷现象减小,减少服药次数、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但是,药片如果分割后服用,控释膜或控释骨架将被破坏,药物会迅速释放出来,就达不到控释缓释和速效长效的目的,有时还可引起体内药物浓度骤然上升,甚至造成药物中毒。因此,缓释、控释制剂掰开服用是不科学的,除非有少数厂家在生产时已做好划痕可供掰成半片服用。

舌下含化片、口含化片直接吞服:舌下含化或口含化的片剂,如果直接吞服,疗效将大为降低。比如,硝酸甘油片舌下给药,吸收完全而迅速,血药浓度高,能迅速缓解心绞痛。但如果是口服给药,吸收则会放慢,且易在肝内失活,血药浓度极低,疗效仅为舌下含服的1/10。同样,一些清利咽喉的口含化片,如不在口腔内充分含化而吞服,则会失去应有的疗效。

咀嚼片当成普通片吞服:咀嚼片在吞咽前须先在口腔内嚼碎后咽下,由于无崩解过程,所以吸收比普通片剂更快。因此,咀嚼片只有在口腔内充分嚼碎后再吞下,才能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否则作用效果将大打折扣。

一日三餐前后服药:药品说明书上简单写着“1日3次,饭前服用”,所以。一些人便每日准时在三餐前服药。事实上,这种方法是错误的。“1日3次”是药物学家根据实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后规定的,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服药一次。只有按时服药才能保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达到治疗的效果。如果把3次服药时间都安排在白天,会造成白天血药浓度过高,给人体带来危险,而夜晚又达不到应有的血药浓度。“饭前服用”则是指药物需要空腹(餐前1个小时或餐后2个小时)服用以利吸收。因此,如果在饭前吃了一大堆零食,那么,此时的“饭前”便不等于“空腹”。反之,“饭后服用”则是指饱腹(餐后半个小时)时服药,以利用食物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或促进胃肠对药物的吸收。同样,如果在饭前刚吃了不少零食,也不必非要等到饭后才服药。

其实,不同剂型的药物服用方法不同,设计合理的药物剂型,是药物发挥最佳疗效的重要途径之一,不同剂型的药品,其对应的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不能随意替代。

胶囊、片剂:将药片、胶囊置舌的后部,然后喝水咽下。

舌下片剂:将药片置于舌下,吞咽之前,尽可能在舌下长时间保留唾液以帮助药片溶解。

咽喉用含片:应在口中溶解,不要咀嚼。注意药物溶解后的一段时间,不要吃东西、喝饮料。

喉部喷雾剂:张大嘴并尽可能向口腔后部喷射药物,注意使药物在口中保留尽可能长的时间。

滴耳剂:侧向一边,患耳朝上,抓住耳垂拉向后上方,使耳道变直,滴管吸满药液,滴入规定滴数的药物。

滴眼剂和眼膏剂:拇指和食指将眼睑下拉,形成小囊,滴管靠近眼睑,挤出药液到此小囊,闭上眼睛,用一手指按压鼻侧眼角1~2分钟,注意避免污染药液;使用眼药膏时,挤出眼膏成线状,置入小囊中,使眼膏在眼中分散均匀。

滴鼻剂与喷鼻剂:使用滴鼻剂时,保持头后仰,向鼻中滴入药液,继续保持头后仰5~10秒钟。使用喷鼻剂,头不后仰,将喷嘴插入鼻子,按压喷雾器的同时吸气。在抽出喷雾器之前,要始终按压喷雾器。

局部用软膏和霜剂:清洗皮肤,擦干,按说明涂药,并轻轻按摩给药部位,使药物渗入皮肤,直到药膏或乳剂消失即可。

【编辑:迟昊】

猜你喜欢

舌下片剂药片
救命药片
舌下片,舌下用
舌下片,舌下用
药片洗头有奇效
药片颜色谁决定
舌下用药,避免“首过消除”
舌下免疫治疗尘螨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HACCP在氯雷他定片剂生产质量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PP-100Ⅲ型片剂/胶囊瓶装包装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