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年的青春与记忆

2016-01-19魏玉山

出版参考 2015年18期
关键词:绒线办公楼胡同

魏玉山

今年,研究院(所)成立30年了,俗话说,三十而立。作为一个来院29年(1986年到所)的老职工,可以说见证了研究院发展的全过程,感受到了研究院前行中的艰苦与快乐。我的青春时光也伴随着研究院的成长而逝去。

从居无定所到扎寨三路居

1985年3月,经中央领导批示和劳动人事部批准,已经筹备一年多的中国出版发行研究所终于获得了合法的身份。建所初期,办公条件十分简陋,据先我们一年而来的同事说,单位最初在东四附近前厂胡同的一个四合院内租房办公。旁边就是上级主管机关——国家出版局。现在大家都羡慕四合院,但当时的四合院冬天没有暖气,夏天没有空调,冬冷夏热。1986年初,研究所整体搬迁到东城区赵家楼北京军区招待所办公。当时租了招待所的顶层及四楼2间客房,除了办公以外,1985年和1986年新分配来的十几名学生也住在里面,午间休息时楼道中闪动着众多年轻人的身影,有人说像大学下课一样热闹。是年7月,我从东四南大街85号国家出版局出发,沿着东四南大街——西总布胡同——东总布胡同——赵家楼,步行到单位报到的,由此成为研究所的一份子。赵家楼在现代史上有很高的知名度,1919年五四运动中,学生们火烧赵家楼就是这个地方,只不过原来的“楼”已经没有了。在赵家楼办公不到两年。

1987年末,单位又搬到朝阳区西坝河一个新建成的幼儿园办公。两层楼高,加上一个不小的院子,办公条件大大改善,我们住到了为孩子们准备的宿舍,男生一个宿舍,女生一个宿舍,好像回到了大学时光。当时的西坝河还是比较荒凉,三环也没有修好,附近的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刚刚建成不久,展览不多人气也不旺。晚上寂静的很,没有男朋友或女朋友的同事们常常坐在二楼的平台上赏月聊天。在西坝河仅仅一年时间。

1988年初,单位再次搬到西城区西绒线胡同,是新闻出版署划拨的办公用房,虽然只有850平方米,且与北京新华书店首都发行所共用,但毕竟有了自己的办公楼,大家心里安定多了。首都发行所是一个内部书店,只对机关团体或一定级别的人员开放。我曾混进去过几次,看到过许多一般书店见不到的内部发行的图书,包括少量的港台图书。但当时囊中羞涩,也只能看看而已。搬到西绒线胡同之初,限于办公室不够,又在附近的31中学租借了一个小楼,部分用于办公,部分用于单身员工的宿舍。31中学历史悠久,曾经是教会办的,新中国成立后收归国家。我们租借的办公楼是教会学校校长的住所,木质的地板和楼梯还保留了当年的韵味。我在二楼办公,窗外就是一个小游泳池,夏天,既可以欣赏水中内上下翻腾的游泳健将的风采,也可以在午后游上几个来回,好不惬意。在西绒线胡同办公整整10年。

1998年秋,在新闻出版署领导的关心下,我们来到六里桥,与百年老店中华书局共用一个办公楼及附属设施。六里桥办公楼是新闻出版署划拨给研究所的,拥有1200平方米办公楼及附属设施六分之一产权,比起西绒线,可以说有了较大的改善。六里桥办公楼不仅面积扩大了,办公条件也得到改善,每个人都配备电脑,并建立局域网,可以通过局域网连接到互联网。在六里桥呆了7年,刚到时,办公楼南侧还是一片玉米地,离开时已经高楼林立。

2005初,在新闻出版总署领导和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喜迁到丰台区的三路居路。这楼原是一个“半拉子”工程,据说原来是按照蔬菜配送中心立项建设的,主体工程完成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停下来。研究所领导班子经过反复比较、讨论,最终下定决心购买此处用于办公,并得到了总署和财政部的支持。这个办公楼近5000平方米,不仅办公条件大大改进,而且有了自己的食堂,解决了职工的早餐午餐问题。当然,随着事业的发展,人员的增加,现有的办公室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不得不在几处租房办公,不得不考虑如何发展的问题了。

从纸墨笔砚到鼠标键盘

研究院(所)多次搬家,最累的当属资料室书刊的打包、搬运、拆包、上架。记得每次搬家前几周,资料室的同事们就开始整理书刊资料,其他部门的年轻人有时也要帮忙。书报刊是研究人员重要的生产资料,特别在没有互联网、数据库的年代更是如此。为了写论文,需要查阅资料,需要做卡片、摘抄,需要在稿纸上爬格子。记得刚入职时,单位有一个机房,两台电脑,主要用于翻译图书的选题查重工作。机房要求条件高,有空调,一般人员是不能入内的。另外有一个打字室,使用四通打字机,除向领导机关报送的文件或是领导的讲话或是重要的文稿,一般的文章是不能打印的。1996年以后,电脑陆续配备到科研人员办公桌上。当时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电脑主要用于打字,相当于每个人一个打字机。使用的主要办公软件是WPS,主要的存储介质是五寸盘、三点五寸盘。直到现在,我还保留着十几张这种软磁盘,可惜没有可以读取的计算机了。1998年以后,基本可以做到一个科研人员一台电脑,科研人员基本甩掉了纸和笔,用键盘鼠标就可以完成论文写作,到后来许多人离开电脑不会写字了,不知道好还是不好。

2000年以后互联网有了很快的发展,2005年以后数字出版顺势而生,在互联网上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数字资源,很多资料可以在网上查找,特别是百度等搜索以及知网等文献数据库的出现,人们去图书馆、资料室的次数越来越少了,2000年以后,我几乎没有再去过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的借书证也不知所踪了。离图书馆、资料室远,离互联网却越来越近,现在,离开网络似乎不会写论文,不知道好还是不好。

从自己起火做饭到单位建立食堂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刚刚分配到单位时,单位人不多,也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吃饭成了员工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家在北京的员工,每天上班都带一个饭盒,里面有前一天晚上或当天早上准备的饭菜,中午在单位的电蒸箱统一加热。为了认准自己的饭盒,或是用不同颜色的细绳捆扎或是贴上名字,即使这样,难免也有人拿错,打开一看,不是自己带的饭菜。好在大家吃饭时也是互通有无的,谁带的菜好吃,也会请大家一起品尝。至于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单身汉,吃饭更成了问题,在赵家楼、西坝河及31中期间,早餐可以到单位附近的早点摊买点包子米粥之类,但中饭晚饭成了问题。想过去赵家楼饭店吃,但是很贵,吃不起;吃过隔壁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食堂、附近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食堂,但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交一定的管理费不说,还有诸多不便,无奈我们都选择自己起火。为了做饭,每个人买了一个煤油炉子、菜米油盐、锅碗瓢盆等,中午、晚上都自己买菜做饭。在办公室的楼道或宿舍内起火做饭,办公室里氤氲饭菜的味道及煤油燃烧不尽的味道。80年代末,肉蛋米面等凭票供应,没有票是买不到的。肉价很低(当然我们的收入也低),买两毛钱的肉就可以炒菜。当时煤油是紧俏商品,不是每天都有的,市里面的三个石油商店,一个在灯市口,离我们住的赵家楼最近,一个在交道口,离后来居住的西坝河较近,一个在缸瓦市,离西绒线较近。为了买到煤油,我们最远骑自行车去酒仙桥的石油商店。在西绒线胡同甲7号集中办公以后,煤油炉子取消了。先是在首都发行所食堂,后来请送餐公司送餐,虽然解决了自己做饭的问题,但是吃的并不可口。搬到六里桥办公后,单位统一供应午餐,职工不用自带饭菜了。因中华书局的食堂迟迟没有使用,我们先是由送餐公司送餐,每隔一二周换一个公司,以调剂口味,后来在旁边国家统计局食堂就餐,但都不尽如人意。所以三路居办公楼装修时,建立职工食堂也就纳入了装修计划,从2005年开始,员工们既不需要自己带饭,也不需要送餐公司送饭了,彻底解决了职工的用餐问题。

30年很快就过去了,回想起1986年7月冒着酷暑,拎着一个大学时代的书包,大汗淋漓地到赵家楼报到时的情景,恍如昨日。     (作者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

猜你喜欢

绒线办公楼胡同
深圳移卡C4办公楼室内设计
SYNEGIC公司办公楼
民国时期国货运动下国产绒线营销策略分析
光阴,在胡同中流逝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绒线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