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断改进和完善评价体系引导网络文学健康发展

2016-01-19李薇张凤杰

出版参考 2015年8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网民评价

李薇+张凤杰

媒体融合时代,原创网站、签约作者、出版机构、读者的深层次互动,使得网络文学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独立运作模式,成为网络文化中一个门类。近年来由于文学网站的分化与发展,激发了网络文学创作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多家原创门户网站多足鼎立,个人文学主页、博客等空前繁荣,每天新发布的网络作品不计其数,在网上阅读其作品已成为网民们常态下的文化消费。

为迎合市场需要和追求商业利益,当前网络文学创作中的跟风写作、雷同创作、注水长篇、趣味低俗等问题日益突出,不少作品缺乏文学基本的审美,情况令人担忧,网络文学的原始创作状态亟待提升。

网络文学尚如此年轻,它的自由天性与民间姿态似乎决定了它我行我素的性格。网络文学展现了更多的创作的可能性,它的变化层出不穷、永不停歇,这种状况使其难以找到固定的评价标准。如何坚守其价值底线,如何剔除其文化糟粕,如何更好地为作者负责、为读者服务,读者、网民、行业、社会、政府,均希望有一套科学、全面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本组专题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借鉴和参考了目前互联网行业数据分析及数据建设的方法,探讨了多维度多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算起,网络文学发展迄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在人们经济文化生活中至少已经活跃了15年以上。在此期间,网络文学作为数字出版的主要形态之一,聚集了大量人气,也形成了一定的商业规模。各类网络文学作品已经成为其他文化创作与传播的重要源泉,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作用。因此,相对于其他产品和服务,网络文学创作与传播无论从创作者、传播者还是受众角度都更加需要一套科学、合理、及时、中肯的评价体系。但是,目前,网络文学评价门槛和标准缺失,各种发言随意性强,众声喧哗却又无所适从。这种状况长此以往必将制约网络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不利于网络文学各种价值和功能的发挥。为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年12月印发了《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科学的网络文学作品评价体系。

阅读创作指引 版权传播参考 网络文学评价发挥正能量

据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2.94亿,较2013年底增长1944万人,年增长率为7.1%。网络文学使用率为45.3%,较2013年底增长了0.9个百分点。

但是,伴随网络文学快速发展,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市场参与主体良莠不齐、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作品质量乏善可陈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网络文学健康有序发展。

笔者以为在媒体融合时代,网络文学评价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为读者网上阅读提供指引。网络文学网站众多,作品种类繁多,更新又非常快,题材五花八门,内容良莠不齐。在高消费、快节奏的当今社会,对于有时间、有兴致进行网络文学阅读的读者来说,快速、准确地获取想要阅读的具体作品及其具体章节、片段,类似于大海捞针,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很多时候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跟着感觉走”。如果能有权威、中肯的评价和推荐,无疑可以大大节约读者的选择时间,提高读者的阅读效果,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为作者创作提供参考。权威、中肯的评价,对于刚完成部分内容、尚在同一作品创作过程中的作者来说,可以及时修改、完善之前已完成的章节、片段,优化、调整后续部分的创作思路和表达方式;对于同一作者其他作品的创作是一种鞭策和鼓舞;对于其他作者创作作品同样是一种启迪和参考。

为出版机构决策提供依据。网络文学网站自身作为数字出版机构,在是否与创作者签约、按何种模式签约、如何分成等问题上,其他出版机构尤其传统书、报、刊出版单位在是否进行线下出版、是否策划类似产品、与作者(著作权人)签订出版合同、如何进行产品定价和宣传等问题上,也需要科学的评价机制作为决策依据。

为其他传播者提供支撑。在全版权运营时代,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动漫、游戏等其他媒介产品形态,甚至通过衍生品等形式被跨界应用于其他领域。其他形式的传播同样需要考虑相应的网络文学评价。

体系混乱 功能弱化 网络文学评价需客观规范

当前,对网络文学整体的评价比较常见,散见于图书(如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评论100》、马季《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期刊(如黄鸣奋《网络文学之我见》刊载于《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4期;周志雄《网络文学批评的现状与问题》刊载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报纸(如欧阳友权《近十年网络文学的六大热点》,载于2012年9月17日《中国艺术报》)、网络等各种媒体,部分涉及对单篇(部)网络文学作品的“点”评(马季《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通过公开渠道查询,专门对单篇(部)网络文学作品进行的评价在传统媒体中尚未见到,但在各种网络文学网站和网络作家博客、微博跟帖中比较常见。就网上对单篇(部)作品的专门评价而言,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下。

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导致了网络文学评价的随意和浅薄。由于绝大多数网络领域尚未真正推行实名制,网络文学评价方面一则没有专门的资质要求,二则通常是在虚拟环境下迅即完成的,有关网络文学评价的随意性非常强。规范的文学评论要求对作品进行细致的钻研,“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在语言表述上要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先有个总体评价,再结合具体内容展开详细论述。但目前众多的网络文学评价缺乏对作品认真地阅读和理解,既难在总体上对相关作品进行中肯的评价,也难在细节上对相关内容进行贴切的评价。有的评论者对网络文学作品心怀抵触,一概反对,正常的文学评论成了“拍砖损人”的手段。也有些评论者评价语言浮夸、胡乱吹捧,不利于广大读者尤其青少年网民的理性选择与身心健康。

评价主体的草根化和年轻化导致了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混乱。我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一直以来非常脆弱,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网络文学实践与批评体系之间严重不匹配。网络文学作品的阅读主体和评价主体主要是年轻网民,尤其是青少年。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我国网民具有年轻化趋势:《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19岁及以下的网民占24.5%;而1997年10月第一次报告,我国网民只有62万人,其中20岁及以下网民只有5.6%。17年间,20岁以下年轻网民增长速度非常之快。这部分网民作为网络文学的主要受众,对于网络文学作品显然缺乏批评者应有的学识、素养和阅历。

网上跟帖式和连锁性的评价方式导致了网络文学评价功能的削弱。与传统意义上专著、专门文章形式的文学评价方式不同,网上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呈现为跟帖式、连锁式。所谓“评论”的相关内容中,有些是对作品内容只言片语的读后感,有些则是对其他评语的评论,还有一小部分甚至完全与作品评价没有关联,纯粹系发帖者的自言自语,不知所云。在没有其他专门渠道、机制对单幅网络文学作品进行评价的情况下,这无疑会大幅削弱网上评价专区对网络文学的评价功能。在所谓的相关评论中,多数评语也过多关注眼球效应,片面追求短、平、快。这与青少年网民作为网络文学的主要受众,对相关评语简短、鲜明、醒目的要求是密切相关的。严格来说,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要准确地看到一个时代的痛楚,并给予一些劝慰的东西;相应地,优秀的文学作品评价也必须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悉心挖掘文学作品的这些价值所在。但在快餐文化、眼球文化的网络环境中,网民连对相关文学作品都是浅阅读,不可能去关注长篇大论的网评。在跟帖式、连锁性的网络评价机制中,也很少有人愿意去长篇大论。

拓展网络文学评价渠道 加强网络文学作品评价体系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柠教授认为:网络文学是一种时空双重无限制的文学形式。在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时,传统的文学评价体系需要颠覆。

网民对于网络文学作品的选择往往是随机性的,其阅读心理带有较强的消遣动机。因此,不难想象,网民通过悉心阅读纸媒评论或知名作家微博、博客评论后再作网络文学作品选择阅读的情况是少之又少的。换句话说,纸媒或微博、博客中的网络文学评价的影响力比较有限。在保持或进一步拓展网络文学评价渠道的同时,应重点加强网络文学作品集聚地(网上专区、专门频道等)中的评价体系建设。

(一)实行网络文学评价实名制

既然对他人作品评头论足,并且这种评论可能会对他人的选择和阅读带来影响,就有必要从机制上保证评价者是在负责任地说话。实名制可以有效消除虚拟空间肆无忌惮的心理,是保证评价者审慎发言、客观评论的重要举措。当然,为保证评价者隐私和网上的自由性,可以采取“前台虚名,后台实名”的方式,即:进行网络文学评价先在网上注册实名信息,评价可以用笔名、昵称等方式进行。

(二)引导专业人士开展网络文学评论

鼓励网络文学网站建立评论专区,延请高校教师、出版社编辑、作协会员等专业人士对相关网络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推介。专业人士具有评价业务所需具备的专门知识,其评价意见对与网络文学评价相关的各方有较大影响。为此,要积极发挥专业人士在网络文学评价中的作用。与此同时,为避免评价业务中的不良现象,要建立相应的淘汰惩戒机制。

(三)鼓励广大读者参与网络文学评价

读者阅读体验是网络文学评价中最基础、最直接的部分。可通过随机抽奖和积分奖励等制度措施,鼓励读者参与网络文学评价,不断扩大网络文学评价的主体范围。考虑到一般读者的特点,在评价手段上可以考虑借助动漫表情选择、简短评语选取等方式灵活开展,并在必要时对自主发言进行必要提醒和干预。

(四)支持网络文学网站评价业务建设

网络文学网站作为网络文学评价的主战场,应在评价业务软硬件支撑体系上,加大人、财、物等各方面的投入,不断繁荣和发展网络文学评价业务。国家层面可以在细化、优化相关政策的基础上,选择重点网站在人才、资金、税收等方面予以支持。

(五)鼓励传统出版传播机构参与网络文学评价业务

传统媒体有较多的行业积累,在文化内容评价方面经验丰富。为此,需要鼓励传统出版传播机构积极参与到网络文学评价业务中来。在支持对网络文学事业整体评价的同时,对于重点、热点网络文学作品,开辟专门的栏目,配备专门的编辑,自行或延请专家予以评价和推介。

媒体融合时代,网络文学的兴盛与自由是密不可分的,在“自由”的旗帜下,网络文学展现了更多的创作的可能性,它的变化层出不穷、永不停歇。对重点网络文学作品的阅评,不仅引导者读者的选择取向,更改变着网络文学作者的创作方向,助力全民阅读,达到产业所有参与者素质的提升效果,形成良性的生产循环。网络文学尚如此年轻,它的自由天性与民间姿态似乎决定了它我行我素的性格,但实际上,它的状态仍然是由关心并参与其中的人们决定的,它包括已经身在其中的内在力量与正在不断加入的外在力量,于是对重点网络文学的阅评活动,显得至关重要。

(作者单位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网民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揭秘网络文学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网络文学的诞生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