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的困惑
2016-01-19王坤
王坤
从优秀年轻干部中选派“第一书记”脱产驻村,是全面实施精准扶贫、集中力量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目前,很多地方驻村工作都井然有序,“第一书记”全部到岗到位。然而,“第一书记”在引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同样也面临一些实际困惑。要想在短时间内全面、快速、圆满地解决如农村人力资源紧缺、经济来源匮乏、项目支撑不足等现状,恐怕还没有那么轻松。
从前一阶段驻村工作的反馈情况来看,“第一书记”在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技术引领等方面的力量还很薄弱。但是,“第一书记”的“心事”并非无病呻吟,各地在实施精准扶贫时面临的共同难题,早已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这并不可怕,目前的困惑,正好又为今后的扶贫工作如何创新、如何转型、如何攻坚、如何见实效,提供了思考范畴和研究方向。
抓好扶贫工作,鼓励“第一书记”积极作为很关键。扶贫工作量大、面宽、时间紧迫,对他们的个人综合素质也是一大考验。在解决贫困村、贫困户发展思路不清的问题上,需要实事求是地搞好调查研究,通过深入走访,了解村情、民情,掌握可靠的数据来源,形成科学的发展计划。在解决劳动资源匮乏的问题上,需要结合村社劳动力现状,进行适当调控,可以化零为整,集中力量克难攻坚。在解决技术短缺的问题时,需要提高学习能力,通过观摩学习、培训学习、书本学习等方式,主动参悟实用技术,并强化实践锻炼,以此带动更多的人发家致富。在解决项目、资金不足的问题时,需要充分了解时事,及时掌握政策动向,以期赢得更多发展机遇。
让“第一书记”成为引领群众发展致富的排头兵,我们更要防止一个误区:有人认为,把“第一书记”下派到村社之后,工作好不好,扶贫见不见成效,就看他们的表现了,反正有严格考核来约束,工作好的给予褒奖,工作不好的给予惩罚,这样会逼着他们“不用扬鞭自奋蹄”。于是,有些“第一书记”为了突出业绩,只好各显神通,千方百计找“门路”,这从某种意义上可能破坏农村经济发展生态。其实,奖惩只是一种考核手段,却并不是目的,而最终能否顺利完成扶贫攻坚任务,才是影响国计民生的大事。
因此,驻村之后,除了要对“第一书记”进行严格的工作考核之外,还要及时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提供后勤保障才行。说到底,对“第一书记”而言,工作挑战最大的莫过于如何才能获取扶贫项目,毕竟,解决困难还是需要资金投入。当他们结合村情民意制定出发展规划,一味纸上谈兵可不行,最终还得靠项目来落实,而项目什么时候能落实、怎么实施,又不是他们能“一锤定音”的。更何况,项目、资金有时难免存在“僧多粥少”的情况,如果没有关键部门把握全局、统筹整合,仅靠个人争取、反复跑路才能完成项目审批,完全可能造成分流不均、轻重失衡等不良倾向。
那么,对贫困村的项目支持究竟如何落地?“第一书记”个人本领再强,在项目实施上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后方支援,艰巨的扶贫任务恐怕很难完成。所以,仅靠“第一书记”深入基层出谋划策、思想引路、智力投资还不够,政府及相关部门更应主动参与,对基层申报的所有扶贫项目进行系统审核、统筹安排、合理分配,同一地方,能为所有“第一书记”打开相同的“绿色通道”,才是上上之策。在安排项目资金的过程中,也只有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的量化考核才有实际意义。
选派“第一书记”进驻贫困村,本是一件民心工程。但如何能让“第一书记”助力精准扶贫收到实效,帮助他们成功走出工作困局,尚需多方给力。一方面,要靠“第一书记”主动作为,勇挑重担;另一方面,要靠政府部门保障支持,公平决策。唯有如此,扶贫攻坚才能达到预期目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方能得到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