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2016-01-19
要真真实实把情况摸清楚。做好基层工作,关键是要做到情况明。情况搞清楚了,才能把工作做到家、做到位。大家心里要有一本账,要做明白人。要思考我们这个地方穷在哪里?为什么穷?有哪些优势?哪些自力更生可以完成?哪些需要依靠上面帮助和支持才能完成?要搞好规划,扬长避短,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2012年12月29日、30日),《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21页
帮助困难乡亲脱贫致富要有针对性,要一家一户摸情况,张家长、李家短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乡亲们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村子里能解决的就尽快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向上级部门和有关方面反映,大家一起来想办法。
《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2012年12月29日、30日),《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21页
我不满意,甚至愤怒的是,一些扶贫款项被各级截留,移作他用。扶贫款项移作他用,就像救灾款项移作他用一样,都是犯罪行为。还有骗取扶贫款的问题。对这些乱象,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坚决反对、坚决杜绝。
《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2012年12月29日、30日),《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25页
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要搞那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劳民伤财、吃力不讨好的东西。
《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2月28日)
抓扶贫开发,既要整体联动、有共性的要求和措施,又要突出重点、加强对特困村和特困户的帮扶。
在湖南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3年11月3日-5日),《人民日报》2013年11月6日
贫困地区要把提高扶贫对象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扶贫工作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不断提高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切忌空喊口号,不要提好高骛远的目标。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特色经济,注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0日)
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实施精准扶贫,增强内生动力。
在河北省委有关报告上的批示(2014年2月25日)
要加强监管,杜绝截留、挪用和贪污扶贫资金,真正把资金用到扶贫对象上,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在河北省委有关报告上的批示(2014年2月25日)
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不喊脱离实际的口号,不定好高骛远的目标,在打基础、谋长远、见成效上下功夫,让民族地区群众不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的讲话》(2014年3月4日)
精准扶贫,就是要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
《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4年3月7日)
“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要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重点向农牧区、边境地区、特困人群倾斜,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贫扶到家。
《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28日)
有的地方扶贫、涉农、医保、低保资金都敢贪敢挪,而且拿这些钱来行贿买官,群众的“保命钱”成了干部的“买官钱”,发达地区通过工程项目搞权钱交易,贫困地区贪扶贫救济的钱,恶行令人发指!查处惩戒力度还要加大。
《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二○一四年中央巡视组首轮巡视情况汇报时的讲话》(2014年6月26日)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关键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要多办一些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多解决一些各族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9月28日)
对口支援的项目和资金,不能用钱砸形象,而是要着力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9月28日)
搞好扶贫开发,重点抓好特困地区和特困群体脱贫。民族地区是全国扶贫攻坚的硬骨头。全国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十一个在民族地区。要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和工作力度,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9月28日)贫困民族地区群众更期盼的是雪中送炭。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瞄准特困地区、特困群体、特困家庭,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家庭,力争用五到十年时间实现民族地区贫困家庭和困难群众稳定脱贫。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9月28日)
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2月9日)
要增加资金投入和项目支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乡因族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瞄准度,不要大而化之、撒胡椒面,更不能搞不符合当地实际的面子工程。
《在云南省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2015年1月21日)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老区发展和老区人民生活改善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加快老区脱贫致富步伐,必须真抓实干,贯彻精准扶贫要求,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举措明确,精准发力,扶真贫、真扶贫,把钱真正用到刀刃上,真正发挥拔穷根的作用。
《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的讲话》(2015年2月13日)
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手榴弹炸跳蚤”不行。要做到“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各地都要在这几个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
《在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15年6月18日)
精准扶贫,关键的关键是要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把家底盘清,这是前提。心中有数才能工作有方。如果连谁是贫困人口都不知道,扶贫行动从何处发力呢?搞准扶贫对象,一定要进村入户,深入调查研究。
《在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15年6月18日)
精准扶贫,一定要精准施策。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俗话说,治病要找病根。扶贫也要找“贫根”。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贫困,采取不同的脱贫措施,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各地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尽快搞清楚现有贫困人口中,哪些是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生产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哪些是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需要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的,哪些是丧失了劳动能力、需要通过社会保障实施兜底扶贫的,哪些是因病致贫、需要实施医疗救助帮扶的,等等。国务院扶贫办要在各地调查的基础上,汇总出全国情况,提出分类施策的具体办法。
《在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15年6月18日)
推进精准扶贫,要因地制宜研究实施“四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
一是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对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生产和务工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要加大产业培育扶持和就业帮助力度,因地制宜多发展一些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区域特色产业,扩大转移就业培训和就业对接服务,使这部分人通过发展生产和外出务工实现稳定脱贫。
二是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贫困人口,要实施易地搬迁,将这部分人搬迁到条件较好的地方,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这样做还有利于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目前,初步估算,全国有大约一千万贫困群众居住在深山、石山、高寒、荒漠化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地方,以及生态环境脆弱、不宜开发的地方。在这些地方就地采取扶贫措施,不仅成本高,而且很容易返贫,难以取得持久效果。移民搬迁扶贫,近些年已在一些地方开始实施,现在需要加大力度。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这一千万人的移民搬迁规划,统筹搬迁地点、搬迁资金、进度安排,争取每年至少解决五十万户,有条件的力度还可更大一些,到二〇二〇年全部完成。
三是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要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主要是纳入低保体系。这部分人由于不具备劳动能力甚至生活能力,不少是残疾和智障人口,无法通过开发性扶贫政策实现脱贫,需要通过低保和社会救助等方式稳定解决生计问题。要研究贫困地区扶贫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的实施办法,把低保线提高到扶贫标准线,对这部分人实行应保尽保。
四是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具有暂时性、间歇性特征,只要帮助他们解决医疗费用问题,这部分人就可以通过发展生产或外出务工做到脱贫。要研究调整民政救助政策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完善大病保险政策,增加大病报销比例和救助力度,发挥医疗救助保障对防贫、脱贫的重要作用。
《在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15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