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色土壤不同施氮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016-01-19张艳琼大邑县农村发展局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5年1期
关键词:大邑县氮量田间

张艳琼/大邑县农村发展局



紫色土壤不同施氮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艳琼/大邑县农村发展局

玉米是C4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格,但需肥量较大,为了进一步探讨大邑县紫色土壤种植玉米对氮肥的最佳需用量,组织实施了一组控氮固磷/钾的小区试验,每公顷用纯氮为0 kg、90 kg、180 kg、270 kg、360 kg和450 kg,每公顷用P2O5135 kg,每公顷用KCl 225 kg。试验结果为:每公顷用纯氮270 kg的产量第一,达4 939.5kg;产量第二的是每公顷用纯氮360 kg,产量为4 795.5kg;产量最低的是无氮区,每公顷产量为3 696 kg,极差达1 243.5 kg。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相近的情况下,只是施氮量的差异就造成产量很大的悬殊,严重地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收益。

试验在大邑县悦来镇民集村7组进行,实施时间从2014年3月18日至2014 年8月12日结束。通过玉米不同施氮量的田间试验,测试大邑县紫色土,在正常的自然生长状况下,施氮量的最佳水平。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来源

1)供试土壤为大邑县的紫色土;

2)试验品种:雅玉18;

3)试验用肥:尿素(四川化工厂生产,含量45%),过磷酸钙(四川什邡化工厂生产,含量12%),氯化钾(加拿大生产红钾肥,含量60%);

4)试验面积:0.12 hm2。

1.2材料控制

1)实施:采用随机区组排列,6个处理,3次重复,处理分别为每公顷施纯氮0 kg、90 kg、180 kg、270 kg、360 kg、450 kg,每公顷用过磷酸钙1 125 kg,氯化钾375 kg。

2)地点与肥力状况:试验在悦来镇民集村7组进行,土壤为紫色土,肥力水平中等,在当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生育进程:播种期,2014年3月18日;收获期,2014年8月12日。

4)施肥时间:2014年3月18日进行一次性施肥(不再追肥和施用穗肥)。

5)防治病虫:2014年3月23日,用“毒死蜱”“地虫光”混合撒入试验地进行全田杀虫。2014年6月25日用爱可进行螟虫防治。

2.结果与分析

2.1田间表现

苗期温、光、肥都较适合其生长,出苗整齐,各小区前期生长状况基本一致,没有较大的差别;中早期,遭受连续阴雨天气,个别小区出现死苗缺窝现象,及时进行查苗补缺,但补栽的苗子生长较弱,叶片数与早期栽插的有2~3片的差异;生长后期(7月下旬)遭受大风袭击,造成处理5部分植株倒伏,大部分倾斜、枝杆部分折断,影响千粒重,处理6绝大部分倒伏,茎杆折断严重,使千粒重相对减少,影响实际产量。

表1 小区产量统计表

表2 F测试验表

表3 梯形产量对比表

2.2产量结果分析

2.2.1小区产量统计(见表1)

2.2.2列方差表进行F测验

据表2的统计,处理与处理间;重复与重复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两处理间的差异对比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处理2、3、4、5、6与1间有明显的差异,处理1与4间的差异最明显达到1 243.5 kg,而处理5与处理1间的差异也达1 099.5 kg,处理3与处理1间为1 087.5 kg。也就是说该试验以处理4(每公顷用纯氮270 kg)的产量最高,处理1是氮肥空白区,整个生长期间都表现长势较弱,所以产量最低,只有3 696 kg,处理6肥力过足,影响生长发育,造成碳/氮比失调遇风倒伏,出现减产。

2.2.3施氮量与产量对比

根据田间实际收打情况,施氮量从0 kg至270 kg产量明显上升,施氮量超过270 kg后产量下降,造成施氮量与实际产量间呈倒“V”字形,以每公顷施270 kg纯氮的产量最高。

2.2.4产量与效益

从表4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每公顷用纯氮270 kg的产量达4 939.5 kg,除去成本8 820元,每公顷效益达5 998.5元(玉米3元/kg;尿素2 250元/t,折合纯氮5元/kg),较空白区高2 380.5元,每公顷用纯氮180 kg的产量达4 783.5 kg,除去成本8 370元,每公顷效益达5 980.5元,较空白区高2 362.5元,每公顷用纯氮450 kg的产量达4 672.5 kg,除去成本9 720元,每公顷效益4 297.5元,较空白区高679.5元。

在每公顷栽插株数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形成产量差别的原因之一是每穗粒数,空白区只有466.7粒,而处理4达570.7粒,比空白区高104粒,高22.27%;处理3、4、5的实粒也在560粒以上,保证了产量构成因素的基础。

在产量因素的构成中,虽然品种的千粒重是相对固定的,但也会因为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有所影响。处理4的达326.7 g,空白区只有302.7 g,相差24 g;处理6由于出现倒伏,所以千粒重下降,仅304.7 g,比其他处理少10 g还多。

3结论与建议

为了夺取玉米高产,必须控制好氮肥的用量,以每公顷用纯氮270 kg为最佳,纯氮在180 kg以下时田间易出现脱肥现象,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纯氮超过360 kg,达到450 kg时又会造成植株体内碳/氮比失调,茎杆支撑强度降低,出现倒伏现象。

在调整氮素水平的同时,磷、钾肥也必须配合好,根据近年来的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大邑县紫色土最佳施肥量为每公顷135 kgP2O5、225 kgK2O。

田间病虫草害的防治必须及时,尽量减少危害。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在减少草害的同时,提高田间温度和湿度,促进苗子的正常生长,为高产打下基础。

表4 产量与效益比较表

猜你喜欢

大邑县氮量田间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大邑县: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大邑县:推动长期照护保险服务延伸到基层
大邑县人社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
大邑县召开长期照护保险创新工作推进会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高、中、低产田水稻适宜施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的研究
不同地力水平下超级稻高产高效适宜施氮量及其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