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城麦冬适生区扩展“皮植”再生技术的研究
2016-01-19陈文光唐茂贵三台县农业局
陈文光 唐茂贵 程 丽/三台县农业局
涪城麦冬适生区扩展“皮植”再生技术的研究
陈文光唐茂贵程丽/三台县农业局
麦冬,别名“沿阶草”,百合科沿阶草属,是常用中药,以其彭大的块根入药,已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四川产区集中在绵阳市三台县境内涪江流域河床地带,因其气候与水资源条件独特,所产的涪城麦冬药用性最佳,占全国麦冬中药材市场60%的份额。近年,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涪城麦冬适生区范围缩小,造成麦冬市场供求短缺,价格上涨,增加了用药企业成本。
本课题研究方向基于在原适生区范围缩小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手段保证原产地独到生长环境不变而扩展种植区域,取土“皮植”再创一个与源生区相近的种植区域,为农户增加麦冬种植面积提供技术支持。
1技术关键与基本作法
1.1适生区“皮植”再生
1.1.1选地整地
选择水源条件较好、pH值中性偏碱地块,精耕细翻;施农家肥75 t/hm2,用耕整机将农家肥与土壤混合均匀。
1.1.2调pH值
施适量草木灰,以调整土壤pH值在7~8之间。
1.1.3“皮植”
取河床地带麦冬源生区域表层土壤(以未种过麦冬的地块和河坝土为好),按每公顷150 t均匀覆盖于经上述步骤处理后的地块表土,再作浅表翻耕,与原土混合均匀,视肥力状况,用水或清淡沼气液浇灌,保持土壤湿度1周以上。
1.2麦冬苗移植
精选无毒种苗,深度剪除老根,去残叶,去顶尖,种苗长6~8 cm左右,按麦冬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于3月下旬至4月中旬之间移植于经“皮植”处理后的新地快。
1.3田间管理
按麦冬标准化技术规程进行田间管理,移植后及时灌溉,生长期内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和土壤湿度,7月~8月和9月~10月作2次中耕,分别于6月上旬、8月上旬施足2次提苗肥,于9月下旬和翌年2月上旬施足2次块根膨大肥,及时防治线虫、根腐病和蛴螬。
1.4间作
麦冬喜荫,植株矮小,间作其他作物,既充分利用多余的光温资源,增加粮经作物产量,又为麦冬创造荫弊环境,减少水分蒸发。春季于麦冬栽植定根后间作玉米,植52 500株/hm2;秋季间作大蒜,植60 000~75 000株/hm2。
2试验设计
本试验作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观测小区。处理1,源生区地块对照(CK);处理2,新种植区直接种植(不作“皮植”处理);处理3,新区“皮植”后再种植。小区面积10 m2,川麦冬1号为试验品种,间作玉米、大蒜。
3数据分析
分别在不同时段对麦冬根系发育、籽粒(块根)、鲜重、玉米产量、大蒜产量作测定,分析麦冬适生区扩展“皮植”后横向(与源生区对比)、纵向(与本区域上年种植对比)经济数据,论证该项技术的可行性及其推广价值。
3.1根系同期测定
抽样测定不同处理的麦冬样本株总根数、彭大根数,计算彭大系数(膨大系数=膨大根数/总根数),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处理麦冬的根系同期测定
(1)各处理发根总数同期比较差异不显著。未作“皮植”处理(处理2)发根总数比对照少13%;经“皮植”处理(处理3)发根总数比对照少3%。
表2 不同处理麦冬产量的测定(h)
(2)平均彭大根数同期比较差异明显。未作“皮植”处理彭大根数比对照少72%;经“皮植”处理的彭大根数比对照少9%。经“皮植”处理与未经“皮植”处理在膨大根数上差异显著。
(3)根系彭大系数同期比较差异明显,未经“皮植”处理的根系彭大系数比对照少68%;经“皮植”处理的比对照少5%。经“皮植”处理与未经“皮植”处理在根系膨大方面差异显著。
3.2结实率测定
抽样测定各处理麦冬的总根数、结实(块根彭大并形成收获物)数,计算结实率(结实率=结实块根数/总根数)。分析各样本数据:处理1平均结实率50.44%;处理2平均结实率40.07%;处理3平均结实率47%。平均结实率未“皮植”处理低于对照19.25%;低于“皮植”处理13.4%;“皮植”处理与对照相差不明显。
3.3产量测定
产量测定数据显示(见表2):经“皮植”处理的小区产量(折合干重)及实收产量(干重)比对照低14.74%;未经“皮植”处理的小区折合干重产量及实收产量比对照低41.11%,差异显著。
3.5“皮植”改良前后效益对比
“皮植”改良前,该区域主要以“玉米(大春)-油菜(小春)”为主要耕作制度及模式;使用“皮植”改良后,实行“麦冬/玉米-麦冬/大蒜”为主要耕作制度及模式,经改良后种植效益成倍数增长,是一种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粮经复合型”种植模式(见表3)。
4 结论
麦冬种植适生区可在相邻地域采用土壤改良,用人工措施“皮植”拓展再创适生区。
“皮植”改良处理地块、未改良地块、源生区地块同等条件下栽培,麦冬总根系无显著性差异,但根系膨大系数、有效结实(膨大块根)率、产量三个指标有显著性差异。经“皮植”处理改良后麦冬根系膨大系数、结实率与产量与源生区基本一致,未经改良处理麦冬根系膨大系数、结实率与产量明显低于源生区。同地块改良前与改良后产值成倍数差异。
表3 :“皮植”改良前后效益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