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技术的跨国之旅
——中国有色集团国际产能合作系列报道之二

2016-01-19

中国有色金属 2016年6期
关键词:贡山赞比亚有色

中国有色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张克利总结道:“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是将先进产能与国外进行对接,而先进的科学技术必须走在前端,发挥压舱石的作用”。事实上,中国有色集团在“走出去”过程中,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这对他们打造世界一流矿业集团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有色集团”)深知科学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始终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近年来,中国有色集团不仅成功跨入国家创新型企业行列,在同批次公布的154家企业中名列第一位,实现了“由传统型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跨越”的阶段性目标;而且先后荣获国务院国资委颁发的“科技创新企业奖”、中国企业评价协会颁发的“2013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研发创造奖”,成功入围“2013中国高端制造业TOP100企业”,多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奖励,2014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奖励一等奖6项,首次荣登有色行业全行业榜首。

打通发展瓶颈的“攻坚者”

对于有色企业来讲,高效利用资源、真正吃干榨尽,是提升经济效益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我们在境外始终高度重视发挥科学技术的力量。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是我们打通制约发展的瓶颈的重要一招。”中国有色集团副总经理孙加林如是说。刚刚公布的2015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对此给予了支撑。在中国有色集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16项行业科技成果奖中,在赞比亚的出资企业连续6年获得行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出资企业中色镍业公司首次摘得行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充分展示了该公司境外企业科技创新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资源高效开采方面,中国有色集团在赞比亚的企业走在了前列。围绕赞比亚谦比希铜矿和巴鲁巴铜矿面临的矿体破碎、井下涌水大、支护难、充填成本高、技术指标差等难题,他们成功开发了破碎围岩分区分级支护和树脂锚杆支护技术、低成本膏体充填技术、高效爆破技术、富水破碎矿体新型采矿方法等关键技术。以谦比希铜矿为例,该矿主矿体的矿体赋存条件差、采场地压大,主采区矿体高度难采。技术人员系统研发了适应矿床条件的高效采矿方法与破碎矿岩巷道掘支技术,一举攻克了难采矿体的采矿“瓶颈”,成功开采了原西方技术不能开采的高度难采矿体,大幅提高了矿石回采率、降低了矿石贫化率和损失率。此项技术荣获2011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更难能可贵的是,谦比希铜矿在推广应用新技术的同时,还考虑到矿山的长远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技术规范,将中国标准引入到赞比亚矿山的经营管理之中。负责该矿经营的中色非洲矿业公司通过制编《主矿体高应力区回采技术规范》、《西矿体进路充填法回采技术规范》等10余项技术规程、技术规范,优化了采矿的生产工艺与过程,加强了对技术实施的控制与监管,达到了降成本、增效益的目的。

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

召开科学技术大会,唱响科技创新强音

中国有色集团与中南大学合作的赞比亚生物冶金技术产业示范基地揭牌

中色卢安夏铜业公司所属的巴鲁巴铜矿是另外一个技术撬动发展的经典案例。该矿的主井和副井提升系统分别制造于20世纪70年代和30年代,其控制采用的是简单的继电器线路控制及安全保护,相应的电控系统、制动闸系统、润滑油装置等非常落后,安全性差,而且备品备件严重缺乏,特别是在提升系统的安全性方面,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中色卢安夏铜业公司2009年接管该矿后,对主井和副井的电控系统、制动闸系统、润滑油装置等动了一次“大手术”。中色卢安夏铜业公司总经理骆新耿说:“技改后,我们不但超越了原生产能力,而且满足了不断增加的生产需要,提升系统不但完全满足而且高于中国、赞比亚矿山安全对提升机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将中国的先进技术、设备引入了非洲,提高了当地员工的技术水平。”提升系统的技术改造只是巴鲁巴铜矿诸多改造中的一项。中国有色集团红旗班组、巴鲁巴选矿厂的同志们至今还记得,刚刚接管选矿厂时满目疮痍、蛛网密布、杂物横陈的破败场面,在破碎、磨浮、过滤、尾矿及各类矿仓等主要设备设施中,有30个大项需要修复或更新。经过144天的拼搏,所有矿仓以及众多流程设备整饬一新,从粗矿仓至尾矿库全线设备实现了单系列贯通,原本瘫痪的选矿厂重现生机。2009年12月21日,第一台完成大修的球磨机投入运行,选矿厂正式恢复生产!

中方技术专家指导非洲员工工作

国际先进技术的“引领者”

赞比亚谦比希铜冶炼项目是我国自主设计建设的第一个艾萨冶炼厂(仅向MontISA公司购买了使用许可)。建设及试生产期间,铜冶炼公司在消化吸收此工艺的基础上,围绕优化配料方式、延长炉寿、提高喷枪使用时间、提高直收率、解决预热锅炉结渣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开发了配料控制装置和高效喷枪系统两项新装置,研发了渣锍分层排放、燃烧控制等6项关键技术,简化了3项工序。项目投产3个月便达产达标,粗铜能耗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为国际同行瞩目。铜冶炼公司总经理范巍表示:“我们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艾萨法炼铜集成技术,使我国艾萨法炼铜技术跃居世界先进行列。”该厂被誉为赞比亚最漂亮、最先进的工厂,而“铜冶炼项目艾萨熔炼系统集成化创新与应用”也荣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有色集团红旗班组、谦比希铜冶炼公司熔炼分厂艾萨炉班组的同志们对先进技术的追求并未就此止步。2011年8月,他们组织了“高冰铜品位生产”的攻关课题,在工艺实践中大胆提出“先稳定艾萨渣型控制,提高操作温度,确保排放正常,再来考虑冰铜品位对后道工序影响”的操作思路,在生产工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艾萨炉生产高品位冰铜72%的梦想,并取得了当月粗铜产量16580吨的最好水平。这也成为世界炼铜史上第一家采用艾萨炉生产高品位冰铜的成功实践。

中国有色集团常驻非洲的副总经理陶星虎总结道:“科学技术是一座桥梁,也是一条纽带,它让我们赞比亚出资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我们在当地打造铜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想法就没办法变为现实”。目前,中国有色集团在赞比亚的出资企业中色非洲矿业公司和中色卢安夏铜业公司开采的铜精矿送至谦比希铜冶炼公司进行冶炼;矿山尾矿则作为谦比希湿法冶炼公司的原料;谦比希铜冶炼公司产生的低浓度废酸回收后,用作谦比希湿法冶炼公司的生产原料,实现废酸循环利用,解决了环保和原料供应问题。

海外联合攻关的“同行者”

在联合出海已成为共识的今天,与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是中国有色集团“走出去”进行科技攻关的利器。

赞比亚尾矿资源非常丰富,但大多品位较低。开发利用低品位尾矿资源,是中国有色集团出资企业谦比希湿法冶炼公司多年来探索研究的课题。2009年开始,中国有色集团与中南大学针对该企业共同开展了生物冶金技术研究,并于2010年11月27日由时任赞比亚总统班达和时任中国驻赞比亚大使李强民共同为“中国有色集团-中南大学赞比亚生物冶金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揭牌。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冠周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针对湿法冶炼公司的尾矿和表外矿等低品位铜矿资源,利用高效浸矿微生物复配技术与复配种群扩培“三段法”技术,在不改变原来酸浸工艺基础上,使铜浸出率提高20%,酸耗降低35%,经济效益显著。湿法冶炼公司总经理谢开寿表示:“我们把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用到了赞比亚,而生物冶金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的建立,对赞比亚铜工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事实证明,实体企业得到外脑的智力支持,将如虎添翼。

2015年5月26日,中国有色集团与北京科技大学、中色非洲矿业公司联合完成的“赞比亚谦比希铜矿破碎缓倾斜矿体开采及膏体充填关键技术研究”科技成果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鉴定,被评价为“富水破碎缓倾斜中厚矿体回采方面的国际领先水平”。该项技术所针对的谦比希铜矿西矿体,赋存条件复杂,倾角较缓、厚度中等、地下水丰富、矿岩破碎、遇水易泥化崩解,存在开采安全性差、生产能力低、采矿成本高等问题,属世界性采矿难题。经过4年多的不懈努力,中色非洲矿业公司开发了复杂破碎矿岩的分区分级支护技术,建立了赞比亚首套基于深锥浓密技术的膏体充填系统,突破了富水破碎矿体的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难题。在膏体充填系统投入使用后,采场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回采率达80%以上,贫化率控制在5%左右,2011~2014年,多回收金属量5000多吨,节省废石运输和选矿处理成本200余万美元。该项成果也荣膺了2015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色非洲矿业公司总经理王春来说:“我们不但为膏体充填等新技术在赞比亚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保障,也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了智力储备。”

中国有色集团与项目所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之门也始终敞开着。针对赞比亚和刚果(金)铜矿硫化和氧化混合矿资源量巨大,且有难选、难浸的情况,中国有色集团利用赞比亚铜带省大学的硬件平台,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复杂氧化铜矿湿法冶金工艺,并攻克了谦比希湿法冶炼公司表外矿和中色卢安夏铜业公司穆利亚希铜矿生物堆浸技术中高效菌种筛选、菌种扩培、高浓度菌液入堆等难题,铜浸出率显著提高,为今后开发此类混合铜矿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借用外脑的同时,中国有色集团在海外也在积极建设符合自身特色的研发机构,不断增强自身的技术造血功能。目前,中国有色集团出资企业沈阳有色金属研究院已经在赞比亚成立了中色(非洲)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取得了赞比亚政府颁发的“矿物分析实验室许可证”,标志着中国有色集团科技创新工作一个新模式的开始。该机构的设立,不仅满足了中国有色集团相关企业的检测和研发任务,还为当地其他公司提供优质的服务。此外,中国有色集团出资企业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也在赞比亚设立了中色赞比亚地质勘查有限公司,依托该平台相继开展了赞比亚和刚果(金)矿床成矿规律和靶区预测研究,并圈定了多个有前景的找矿靶区。

非洲大陆上矗立的艾萨炉

壮观的达贡山镍矿皮带廊

国际先进技术的“领跑者”

在中国有色集团海外重大投资中,缅甸达贡山镍矿是国际先进技术开发和应用最为密集的项目。通过该项目,能够看出中国有色集团由技术“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角色转换。

2011年,达贡山镍矿从缅甸北部一片乔木遮天、藤蔓丛生的处女地拔地而起。该项目创造了诸多领先和第一:设计选用国际领先、世界一流的红土型镍矿冶炼工艺——回转窑电炉工艺;拥有自主设计、制造的亚洲体积最大的两条长115米、直径5.5米的焙烧回转窑;拥有自主设计、制造的亚洲领先的两台72兆伏安镍铁电炉;建设了从瑞丽江水电站至达贡山镍矿项目的140千米220千伏高压专用输电线路;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了高差大、坡段长的4.6千米管状带式红土矿输送系统。

达贡山镍矿属于优质高品位红土型镍矿项目,工艺采用世界上先进的红土型镍矿冶炼工艺——回转窑电炉(RKEF)工艺流程火法生产镍铁,经过不到两年的商业生产期,生产过程趋于稳定,在形成最终产品上又是国内首家采用水淬粒化方式生产镍铁粒产品的企业,各项工艺指标均已达到或优于设计值,提前实现了达产达标的目标。2015年9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专家对该项目“红土镍矿生产高品位镍铁关键技术与装备大型化”进行成果鉴定。专家认为该项目实现了节能、安全和环保的综合生产效果,在管状带式运输红土矿技术、大型红土矿预还原回转窑开发利用等5个方面具备创新点,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认定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技术成果荣膺了2015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有色集团总经理助理、中色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小卫不无感慨地指出:“达贡山镍矿项目填补了我国镍铁冶炼领域的多项技术空白,为我国镍铁冶炼技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充分彰显了科技进步的力量。”

回首当时的技术攻坚之路,其中的精彩故事不胜枚举。

该项目采用的电炉法冶炼技术一直为西方少数国家垄断,有能力生产大型回转窑和电炉的美国及德国相继提出不能为该项目供货。没有核心技术,没有核心设备,西方社会对该项目都持怀疑态度。同行业认为在没有水、没有电、没有物资的缅北原始森林里建设一个现代化的镍工业基地无异于天方夜谭。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中国有色集团组织国内专家对项目工艺进行研究、论证和修改,干燥窑、焙烧窑、电炉等大型生产设备全部进行了国产化改造。中国有色集团出资企业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不仅承担了除码头外的项目所有土建、安装任务,还负责制造、安装项目最核心的设备——两台亚洲最大的电炉。中国十五冶派老将鞠世益挂帅,抽调各路精兵强将1300余人,在缅北山区挑战不可能。这两台镍铁电炉,为矩形长方炉型,长35.9米、宽12.8米、高9.11米,炉膛高5.3米,单台设备重约1858吨,其中炉体总重1289吨。通过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中国十五冶在高温多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历时14个月出色完成了电炉安装。

缅甸达贡山镍矿先进的操作系统

谦比希湿法冶炼公司与沈阳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达贡山镍矿令人震撼的还有皮带廊。长达4.6千米的皮带廊如一条遒劲的苍龙,自险峻陡峭的达贡山蜿蜒而上。达贡山北麓山脊地势十分陡峭,高差为454米,平均坡度40°,最陡的坡度70°,山脊最宽7米,最窄3米。这样的山脊,成为检验中国十五冶“铁军”成色的试金石。他们大胆进行技术创新,选定了简易索道运输材料、构件和臂力架吊装支柱及桁架的方案进行施工。利用两座30米桅杆和4座门架架设一条1.2千米长的空中索道,不仅解决山上所有钢结构运输和布设等问题,而且用空中索道对沿线的支架和桁架进行拼装,大大地缩短了工期。技术人员还自行设计制造了两台由主桅杆、行走装置、防侧翻装置、驱动装置、起吊装置组成的臂力架,加快了进度,保证了安全,提前半个月实现了皮带廊贯通目标。野外长皮带安装技术也被国家建设部批准为国家级工法。

和中国十五冶一样,同样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国有色集团出资企业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在带动中国技术“走出去”方面的探索成果丰硕。他们在越南承建的生权铜联合企业项目将中国专利技术富氧底吹工艺第一次出口到国外;在印度承建的德里巴10万吨/年铅冶炼厂项目,引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SKS)技术第一次迈出国门。至今,在国际工程承包行业,还流传着一则中色股份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伊朗佳加姆氧化铝厂本来由捷克企业负责建造,伊朗方面前期投入了3亿多美元,但建成后却不能投产。为此,伊朗方面邀请西方国家专家改造,都未获成功。在此情况下,伊朗业主把佳加姆铝厂改造项目交给中色股份。中色股份经过技术改造后正式投产并生产出合格产品,仅用360万美元就使该厂起死回生,每年可为伊朗节约8000万美元的外汇并解决了4500人的就业。该厂的成功改造,展示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雄厚技术实力。

以技术为依托,中国有色集团用智慧和汗水创造着奇迹。

点亮技术之光的“燃灯者”

挑战不可能,是中国有色集团技术团队的优秀品质。中国第一座镍铁冶炼中试线在中国有色集团出资企业沈阳有色金属研究院落成并完成攻坚任务的过程,便充分表明了这一点。

2007年年初,沈阳有色金属研究院开始承担达贡山镍矿的中试任务,为达贡山镍矿建设生产提供技术参数,论证设计的可行性。为了设计建立国内第一个中试生产线,沈阳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尹文新带领团队成立了攻关小组,由中国有色集团劳动模范、镍铁冶炼学科带头人赵景富牵头攻关。在攻关的日子里,镍铁冶炼中试试验要保证24小时连续运行,赵景富带领工作人员连续十几天不休息,吃住在单位,无论哪个环节出现波动,他都第一时间与技术人员探索解决方案。正是在一次次失败中探索、在一次次探索中尝试,赵景富带领的技术团队研究制定了可行的方案。通过中试,沈阳有色金属研究院拉通了RKEF处理红土矿的工艺流程,为后期精炼脱硫工艺、设备选型提供了依据,避免了重复设计及设备更换,为达贡山镍矿的生产实践提供了可靠的参数。在镍铁冶炼过程节能减排技术思路的启发下,尹文新和赵景富带领的团队又提出了“镍铁冶炼高温炉渣直接综合利用”科研课题,大胆利用现有资源成功地生产出人造矿物纤维。对矿物纤维处理后,添加到植物纸浆中进行造纸,所得纸品符合国家A类纸张标准,可作为探索镍铁冶炼炉渣综合利用的一个有效途径。2013年,该院被推选为亚太地区镍红土矿合作组织副理事长单位、产品检验仲裁单位,擦亮了中国镍铁冶炼及综合利用的品牌。

中色卢安夏与北京科技大学签署技术开发协议

沈阳研究院镍铁中试生产线

在赞比亚,中国有色集团劳动模范、谦比希铜冶炼项目生产技术部经理陆宏志,为项目的设计、建设、试车、投运、稳定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工作上堪称“拼命三郎”,曾经6天跨越5个省市考察氧站设备厂家,白天考察厂家,晚上在火车上休息;曾经在项目产出第一炉合格粗铜后,连续上了160多个12小时的夜班,全身心地守护生产系统运行。但是,在技术上的孜孜以求是他最为人称道之处。为减少中间物料损失,他认真分析艾萨流程工艺,总结出艾萨炉处理冷料渣型控制、粒度控制的先进经验,不仅实现了中间流程物料平衡,而且在2010年回收了前一年生产的1万吨金属铜冷料,为公司创造了2000万美元的经济效益。2011年,他攻克了长期困扰项目的艾萨炉炉顶结渣、艾萨炉烟气单质硫等技术难题,提升了艾萨作业率和硫酸产能,还保护了厂区环境,为公司创利150万美元。陆宏志认识到,个人的努力难以形成强大的力量,必须凝聚集体的智慧。2010年,他起草了谦比希铜冶炼项目创新创效管理办法,并组织了公司内部创新创效工作的实施,通过内部评审当年梳理了32个科技进步获奖项目、20个合理化建议,鼓舞了技术人员、生产一线员工的创新激情。

奋战在海外技术攻关雄关漫道之上的,并非只有男同胞,中国有色集团的女同志同样顶起了“半边天”。

2014年10月16日,首届中华国际科学技术交流基金会“杰出工程师奖”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隆重举行,中色卢安夏铜业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刘媛媛荣获“杰出工程师鼓励奖”。该奖项是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的我国第一个以“工程师”命名面向生产建设领域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奖项,用以表彰在我国经济建设主战场上为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做出重要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刘媛媛自2005年以来,便一直活跃在赞比亚生产一线,从事选矿及湿法冶金领域的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工程建设及生产工作。她不仅工作认真负责、敢于创新,而且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圆满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的主持任务,带领团队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研发的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效果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中国技术在海外书写传奇。图为中色股份承建的伊朗加佳姆氧化铝厂

中国技术使巴鲁巴铜矿焕发青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受到中方技术人员的感染,中国有色集团境外企业的当地员工,也激发起了巨大的技术创新潜力。

达贡山镍矿所在的地区工业化水平相对滞后,中国十五冶所属的金采矿业公司缅甸采矿项目部便将“导师带徒”制度“出口”到当地,通过中方师傅“传帮带”,在技术上倾囊相授,使缅籍员工的操作技能迅速提升。2014年,正当采矿项目部为破碎机梳齿板的问题困扰时,缅甸籍工人伟明送来了一张他设计的简易梳齿板图纸,有效解决了问题,将每套梳齿板的下矿量从两万吨提升到4万~5万吨。而在2011年时,伟明还是缅甸的一名农民。正是中方师傅积极教导他电焊、气割等多种特种作业技能,使他从缅甸农民转变为技术达人。一位获评劳动模范的缅籍员工说:“一开始到这来就想着打打零工卖卖力气,没想到还可以学到技术,中国师傅毫不保留,让我感受到大家庭的幸福,今后我会虚心向他们学习,争取更大进步。”

同样走进达贡山镍矿项目的中国有色集团抚顺红透山矿业公司,负责达贡山镍矿的机修任务。他们针对多数缅籍员工缺乏技能的实际,毫无保留地向缅甸员工传授专业技术,尽快让他们熟悉设备性能、常见故障、维修技能、车辆维护保养、科学驾驶技术等。目前,18名缅籍修理工中已有电修一人、汽修两人各自带领其他缅籍员工独立从事维修作业。由于多数缅籍员工不断掌握维修技能,逐渐胜任工作,特别是缅方主修越来越发挥作用,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水渣拉运、推排和道路维护等任务,保证了中色镍业公司冶炼生产的正常进行。

2010年8月19日,张德江委员长在视察中国有色集团总部时题词勉励“创新拼搏,科学发展”。在中国有色集团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过程中,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依托的“创新拼搏,科学发展”,不仅得到了反复印证,而且深入人心、开花结果,有力地支撑了企业在“走出去”的路上阔步前行。

猜你喜欢

贡山赞比亚有色
食物中的“有色”营养素
赞比亚开国总统去世
云南贡山县6~80岁独龙族居民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分析
这个叫“贡山”的岛,你爱了吗?
赞比亚要驱逐美国大使
浓郁质感色来袭 这个秋冬有色可循
凉爽有色
贡山高山峡谷气候下人工种植羊肚菌的技术与管理
三十载风华正茂 永不朽有色情怀
贡山棕榈资源及生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