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艺术在体育课堂上的运用
2016-01-19赵真真
□ 赵真真
论语言艺术在体育课堂上的运用
□ 赵真真
摘 要:体育教师开展体育课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内容、设施、情境及学生性别、个性等特点巧妙运用语言艺术。巧用语言艺术主要包括重视首节课的语言处理;平时多使用赞赏、鼓励性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繁琐、枯燥的语言;善用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养成与学生经常开展语言交流的习惯等。体育教学中通过教师对语言的巧妙处理,能强化师生交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参与课堂练习的热情,帮助学生克服紧张、胆怯等不良情绪,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体育课;语言艺术;运用
语言是交流信息的手段,也是一门艺术,人类生活正因为有了语言而变得丰富多彩。语言能表现人们的喜、怒、哀、乐,能把人们丰富的思想感情展现出来。[1]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学好语言这门艺术,以室外体育技能教学为主的体育教师更应该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对体育老师来说,加强语言训练、研究体育教学语言艺术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堂效果、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2]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教师绝无例外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体育教师作为从事体育教育的专职人员,在实现专业知识、技能不断提高的同时,还要懂得如何巧妙运用语言艺术为教学服务。
一、首节课的语言运用艺术
对于体育教师而言,上好首节课格外重要,因为教师在首节课中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到今后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教师在首节课前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特别是在语言运用方面更要下足功夫,做好功课。正所谓“行行有术,寸寸是法”。首节课前先要“备学生”,即先熟悉教学对象,然后再根据课中教学程序对语言进行斟酌,做到有的放矢。有的年轻教师特别是男教师首节课就希望通过“下马威”树立自己所谓的威信,首节课开场白就采用“家长式”、“说教式”的语言,严厉而又冰冷,这样不但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首节课不妨用幽默风趣的自我介绍做开场白,这样既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首节课教学中,语言的运用尽量做到“易懂”、“精炼”、“规范”,在运用专业知识讲解时更要做到“准确”、“科学”、“严谨”, 将专业术语与通俗易懂的口头语言结合起来,向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教师的威信就会不树自立。
二、适时运用赞赏、鼓励性的语言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语言是表达思想的,而思想是教育的支柱”。因此,科学、合理地运用语言艺术为教学服务应是体育教师的基本功。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不要吝啬使用赞赏、鼓励性的语言,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赞赏和鼓励性语言的运用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让学生更大胆地实践,从而使学生在更加积极的情绪中学习。[3]赞赏、鼓励性的语言除了可以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之外,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收获自尊、自信。具体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情景需要适时地说出“不错”、“很好”、“继续努力”、“你真勇敢”、“你还有很大的潜力”、“看哪一位同学先完成”、“掌声欢迎某某同学出列给大家做一下这个动作”、“虽然你们队输了,但表现很棒”等简短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利用这些简短的语言,肯定做得好的同学,同时也给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激发了学生学习技术的信心。[4]如女生的篮球基础大都较差,多数女生觉得三步上篮技术非常难,教师在传授该项技术时面临的挑战很大。此时就需要教师巧妙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她们挑战自我的勇气,利用“好”、“不错”、“再来”等语言对敢于抛开思想包袱大胆尝试的女生以褒扬,以引导更多的女生自觉、主动、充满勇气和自信地参与到练习之中。
三、利用“口诀”替代繁琐、枯燥的语言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能准确地使用语言来传授知识,就会使学生如入云雾之中,百思不得其解。[5]教师在教授相对简单的运动技术时应该避免使用过于繁琐的语言,更不要用单调、枯燥的语言反反复复地进行说教或随心所欲、天马行空地任意发挥,规范、准确、简练、明晰的语言才是学生们最想听到的。“精讲多练”是体育学科的特色教学,“精讲”就是要求教师用形象、生动、简练的语言把运动技术要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通过多次的练习很快掌握。为了避免课堂上使用繁琐和枯燥的语言,教师不妨采用精炼的技术口诀开展教学,如在排球教学时,垫球技术可以用“插、夹、抬”,上手发球技术可以用“抛稳、击准、展胸、挥臂、鞭打、扣(甩)腕”,扣球技术可以用“助跑点适中,起跳滞空,反弓展体,鞭打、击球后中部,落地缓冲”;在投掷项目教学时,铅球用力顺序可以用“蹬、转、挺、抬、伸、拨”,标枪最后动作可以用“引枪、蹬地、转体、反弓、鞭打、缓冲”,铁饼最后动作可以用“蹬地、扭腰、挺胸、振臂、拨指、缓冲”等易懂、易记的口诀。技术口诀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熟悉并掌握复杂技术动作的要领,非常有利于高难技术动作的教学实践。
四、擅用“体态语言”强化心理暗示
“体态语言”是指通过肢体各部位动作的变化和表情的作用,所传达出的能够被他人感知并交流的无声语言。又称身体语言、形体语言等。人体形态无声语言有着细腻微妙的表情作用, 最能表现非智力因素的内涵信息。[6]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充分发挥体态语言对学生的心理暗示作用,能增加师生交流渠道,调动学生课堂练习的积极性。因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所流露出来的情感信息被学生所接受,具有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沟通学生思想,体会、理解到教师的思想和意图,从而增加师生的亲和力。[7]我们知道,情感具有两极性的特点,对人的行为既能产生促进作用,又可起到抑制作用。教师要多通过体态语言向学生传达信任、鼓励的信息,让学生处于积极的心境和适度的兴奋之中,以提高课堂练习的效果。如在排球移动接发球教学时,学生往往因不积极、主动地移动身体接球而影响接球质量。此时,教师如能适时地对积极移动的学生投以赞许的目光,握紧拳头示意“继续加油”,伸出拇指表示“做得好”, 学生接收到教师的心理暗示后,会更加自信地投入到练习中。所以,教师的体态语言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姿势”、“手势”,更是多种情感的表达与传送,学生会将其中所包含的尊重、宽容、信任、鼓励、期待转化为勇气和力量。
五、不妨先倾听学生“说”
体育教学任务的双重性决定了在开展体育教学时要努
力实现短期和长期效应的接轨,教会学生自我开展身体锻炼的方法。完成这一任务不仅要对体育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还有赖于体育教师职业责任心和教学能力的持续提升。为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妨先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心声”,让学生先“说”,说出自己喜爱的、想作为终身体育锻炼方法的运动项目,让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开展教学。让学生先“说”体现的是对学生的信任、尊重,更是一种独特教学思想的体现。体育教师先“倾听”,再思考、分析、采用,通过学生的“口”帮助教师打开“一扇窗”,有利于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反过来又会带动教学效率的提高。比如学生刚接触中长跑项目时,往往觉得强度太大,学习过程中又感觉掌握不好呼吸,“极点”出现后不知如何应对,于是对中长跑项目很快就会失去兴趣。此时教师要通过向学生讲解中长跑的锻炼价值和功能,鼓励学生通过认真学习和锻炼能够很快掌握中长跑的技术,让学生客观、全面地看待这一运动项目。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先“说”是先调动学生的思维再活跃学生的身体,这样既可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可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六、养成主动与学生“语言交流”的习惯
部分体育教师往往不太注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或课间闲暇时段主动与学生开展语言交流,认为体育教师没必要像班主任那样熟悉、了解自己的学生。其实不然,从体育教学实践中可以得出,如果体育教师能够主动、充满关爱地与学生谈心,开展双向语言交流,学生会更加信任教师,课堂习练会更投入。主动与学生开展语言交流对于教师而言,不仅是热爱教师职业的体现,也是师爱的展现,经常主动和学生开展语言交流,向学生“透露”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点滴,传递出的是信任,连起的是师生情谊,架起的是师生沟通的桥梁。主动与学生开展语言交流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也是体育教师应该掌握的教学技巧。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想要成为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就应该深入到学生中去,主动接近、关爱、了解学生,只有教师“爱生”、“知生”,才能换来学生“尊师”、“亲师”,学生才会“听其言,信其道”。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快乐和痛苦告诉教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总归是可笑的。”[8]因此,教师主动与学生开展语言交流是尊重、爱护学生的具体表现,而不是像有些老师认为的“掉面子”,只有教师多掉些“面子”,才易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赖,才会收获想要的教学效果。
总之,语言艺术是体育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得力工具。平常就要通过听课、听专题报告、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等方式培养、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与处理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更要勤观察、多思考、善总结,语言表达尽量多推敲、多揣摩、多斟酌,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技巧的锤炼。在完善、提高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习、丰富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专业技能,还要有拼搏、进取、求索的精神及优秀的驾驭语言的功底,能够巧用语言艺术润物无声地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兴趣及参与热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身心都能得到洗礼。
参考文献:
[1]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2]周继圣.语言艺术教程[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社,1999.
[3]尤海臣,薛立. 体育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运用及价值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3(4): 151~152.
[4]叶瑞华. 语言艺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科学研究,2008,12(4):88~89.
[5]柏 林,阮利民. 体育教学中语言艺术及运用的若干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5):125~127.
[6]杜春斌,马永军,薛振东.人体形态无声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99):52~53.
[7]赵红卫.体育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运用策略及价值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1: 144~145.
[8]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信[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64)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2.004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8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