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喇叭背後的澳門管理學

2016-01-19

澳门月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民眾遊客建設

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商務往來澳門了,一個溫馨的小城市有著不少的暖心提示,還有例如公共場合、室內等嚴格的戒煙標誌,相對高的文明程度讓擁擠的澳門倒是份外令人安心。

而前幾日過關卻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小現象,當然也是珠澳兩地的一個小比較。傍晚時分回程過澳門關閘的時候,可以發現如潮水般的人潮,至少還能相對有序的進入電梯,急匆匆的去各自的通道排隊出關。但是一個喇叭卻引起了關注,人來人往的大潮中,很多習慣兩地穿行的民眾無論是居民還是遊客都是潮水般的繼續湧入珠海關口,但不少第一次來澳門的內地省份遊客特別是團客,可能就會在澳門關口的檢驗臺通過後,就停留在通道上等同伴集合或者不知道往哪裡離去,記得上一次來澳門都未關注到綁在隔離帶上的這個小喇叭,這一次倒是聽到這個喇叭中傳出微弱的白話提示:叫大家往前走,不要停留在通道,看似一個貼心的舉動,可問題也來了。

什麼問題?諾大的人潮連朋友間的對話可能都無法聽清楚,哪裡能聽到一個微弱的喇叭的呼喚呢?說它微弱就是相對於之後珠海關口的關於安排新通道的提示,從廣播系統中發出,人人都可聽到,大家都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進行選擇,因而若是例如澳門這樣的小喇叭的微弱呼籲,誰又能聽到,效果為何,聽不到的民眾依舊在過道徘徊造成人流擁擠,最後喇叭變成了空擺設。

再者,那微弱的喇叭聲中一分鐘內播出六遍內容皆為白話,對於珠三角民眾倒是還好一些,如果是那些內陸省份的遊客與團客,這一堆提示等於雨裡霧裡,因而依舊聚集在通道處,效果和沒有喇叭一樣。

言尤至此,那請問這樣的喇叭設置的效果全無,是否淪為空擺設,又何能緩解站在通道中央不走的遊人呢?推論而言,在澳門的大街小巷是否又存在同樣的問題,也許花費了高額的投入,卻因為沒有符合市場需求,而成效不彰抑或毫無效果,澳門打造的WIFI-GO對於來此的遊客是象征意義大於實用程度還是又是一個新擺設。用心管理城市,處處留意細節不錯,但好心辦不好正事,豈不是黃粱一夢處處空,無論是城市建設、民生建設,也許真得用心想想如何符合實際需求,解決實際問題才不至於一江春水盡赴東流,澳門的城市管理學也許還是需要好好進修一番。                  (深圳/ 龔李帆)

猜你喜欢

民眾遊客建設
魏晋南北朝宗族體制與家庭文化建設
I Love You, Dear China
开往香格里拉
胡釋之 市場理念成為共識 政府才能放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