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会问”
2016-01-18黄银色
黄银色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 本文主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针对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展开论述,希望通过对学生的“激问”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设“境”激“问”;置“疑”激“问”;导“探”激“问”;寻“错”激“问”
新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课程建设应该从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提问题和找问题能力开始. ”而“问题”更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 产生数学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深入思考,那么数学的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所以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优秀数学课程的重要一环.
我校是区属中学最大规模的初中校,学生来源比较广,有外来子弟,有农村生源,有城郊生源,有城市生源,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在上课时经常碰到“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的现象. 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精辟地指出: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而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本文将从设“境”激“问”、置“疑”激“问”、导“探”激“问”、寻“错”激“问”四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会“提问”.
设“境”激“问”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初中生具有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在新课导入时或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为学生提问架设梯子,以激发学生追根问底的欲望,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
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时,笔者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有关金字塔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历史古迹,在学生惊叹古人的同时趁热打铁提出问题:看到这些雄伟壮观的金字塔你们想知道哪些知识?这时学生就能争先恐后地提出问题:金字塔的形状是什么?它的占地面积有多大?每座金字塔有多高?怎样测量它的高?
由此可见,学生能否提出问题来源于教师的激趣和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老师要设置好的问题情景,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由趣生疑,由疑促思,由思发问.
置“疑”激“问”
古人云:“学则须疑,疑则有问. ”学生存在困惑时,教师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辩论,并提出问题,有助于学生对困惑知识加深理解和形成问题意识. 学生乐于质疑问题说明他们正处于积极参与认知活动的状态,这样的学生才真正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是求知道路上的探索者和开拓者. 教师要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教、不唯上、不唯真、不唯美的意识,勇于向书本和教师提出自己的所疑、所惑.
例如,2015新人教版七下书本第56页有这么一道例题:这道题的编排在学生只学了平方根、立方根、实数三个概念后,在还没接触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知识就出现了,前面的教材又从没出现3这样的根式,这样的知识背景插入这道例题学生都觉得很突然. 笔者根据教材要求讲授完乘法分配律在根式中也适用这一知识点后,就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你们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
学生问题1:3是表示3+还是3×?
学生问题2:3也要像上面例题那样算吗?
一个质疑的机会,让学生提出两个非常尖锐的问题,笔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因为学生会思考,敢质疑,这两个很有价值的问题道出了教材在编排上的跳跃幅度偏大.
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这样质疑的机会和时间,要求学生把课堂上听不懂的、作业中不会做的、书本中看不懂的内容及时向同学和老师求问. 对于大胆质疑、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鼓励,要“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要为敢于质疑的学生提供充足的阳光、 水分和适宜的土壤,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养成“会问”的习惯.
导“探”激“问”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尝试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主动探究新知,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产生新的思考.
例如,在学习“平方根”这一节课时书本上有这么一道探究题:
探究:怎样用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
笔者让学生动手拼图,学生通过把两个小正方形分别沿对角线剪开,将所得的4个直角三角形拼在一起,才得到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 笔者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再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结合本单元的知识由大、小两种正方形拼接,你能提出哪些新的问题?
学生问题:(1)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2)是多大?
(3)能否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学生的几个新问题,又作为了另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并在不断地“探究—质疑—探究”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主动获取新知识.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 探究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而且伴随着手与脑的并用,学生的问题意识特别强,这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会产生很有价值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会形成会提问题的好习惯.
寻“错”激“问”
“错题”“不会题”往往是认知结构的断链处,影响后继课程的学习. 培养学生对错题进行提问,既是数学知识、解题思路的补充,又是帮助学生跨越学习高原的一个窗口,是知识和思维升华的“有效机制”.
例如,在有理数的计算中,很多学生对乘方常出现这样的错误:
计算-14×(-2)+8÷(-2)3.
错误1:原式=-4×(-2)+8÷(-6).
错误2:原式=1×(-2)+8÷8.
错误原因:第一个错误是对乘方的概念理解不清,第二个错误则是对乘方运算符号的确定出现缺漏.
对错题的“提问”,教师要让学生在“错题”“不会题”上学会自我提问:①本题是怎样做错的?②为什么想到这样做?③这样做为什么不行?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⑤有哪些知识点还没掌握?
对错题这样的提问,能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思路,分析走进“死胡同”的原因,反省自我认知缺陷,并通过思路对比,找到某个关节点,达到补缺、补漏并领悟、提高,更能逐步促使学生形成总结自我的思维习惯.
总之,有问题,才会有思维;有问题,才会有探究; 有问题,才会有创新,有发展.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教学过程应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努力创造新颖的问题情境,精心设计教学流程,积极评价学生的提问,让学生全身心主动参与课堂,使他们始终不断地处于“问”的状态中,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为今后的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