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作业“伪订正”的起因及改正策略
2016-01-18温莹
温莹
[摘 要] 作业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巩固、检测、反馈、提升的训练形式.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作业来巩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通过对作业的批改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教师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指导自己的教学. 而学生在作业训练的过程中会暴露自己学习的问题,发现自己的困惑,进一步调整自己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 伪订正;起因;策略
无论是教还是学,学生对作业的订正是完成作业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而现实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的“伪订正”现象. 即学生对作业订正敷衍了事,没有深入研究错误的原因,没有寻求正确的解题方法,更没有结合错误的本质进行问题的真正解决. 针对这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我们必须分析其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伪订正”的起因分析
就当下的初中作业呈现形式来分析,基本分为两种. 一种是课堂作业,即当堂检测,基本都是在课堂中完成. 第二种是课后作业,即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如中午或晚上来完成. 而无论是哪种作业,教师对作业的批改基本做到“全批全改”,但是学生的订正作业很难做到全批全改. 一方面教师的工作时间无法满足这一点,另一方面是学生呈现的错误形式比较凌乱,很难达成批改. 在这种现状的基础上,笔者对笔者所教的两个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每个学生都认可自己或多或少有过“伪订正”. 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探究,发现学生对自己所进行的“伪订正”都不是刻意而进行的,而是长此以往的订正习惯所引起的.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主要原因:
1. 懒于思维完善. 学生的错误基本都是在于原先考虑问题的思维不够完善,而学生在订正的过程懒于把原先的思维进行思维再现和思维再深入、再完善,以此促使问题的解决. 学生不再动脑、不再参与思维深入,原先的问题也不可能得到解决.
2. 懒于问题再究. 需要解决原先的错误,必须对原先的问题进行再次研究和分析,对比原先要求解决的问题和自己已经得出的错误结论之间的关系,以此促使学生挖掘已知条件与未知结论之间的关系,促使正确答案的获知. 比如下面这道题目:等腰三角形中一条边为5,一条边为6,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学生原先的答案是16. 其实这个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周长的算法,只是这个学生在此忽略了还有一种情况也是可以完成的. 学生在订正的过程中,没有对“等腰三角形”这个关键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导致他在今后的练习中仍然得出错误的答案.
3. 懒于交流提升. 很多学生在订正的过程中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喜欢摘抄同学的答案,而懒于深远的咨询、请教同学答案的获知途径和方法. 学生一方面是碍于面子,怕其他同学笑话他不够聪明,另一方面还是怕动脑、怕交流. 久而久之,没有这种交流讨论订正的习惯和氛围,失去的就是对错题的认知提升.
4. 迫于时间限制. 学生在作业中呈现的错题一般都是比较难的题目,甚至是压轴题. 很多学生一方面要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课后作业(第二天会批阅的),一方面还面对需要订正的难题. 从难易程度上分析,当天的课后作业较为简单;从教师检查来分析,当天的课后作业会检查. 面对这种现状,很多学生就对订正作业敷衍了事,一笔带过.
由此可见,在教师很难严格批阅学生订正作业的现状下,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氛围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伪订正”现象愈演愈烈,这种现状迫使每位一线教师必须针对数学中的“伪订正”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实践.
“伪订正”的改成策略
1. 优化数学订正评价措施
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观念,不要认为当堂的课后巩固训练作业必须批改.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 ”学生通过温习而达成巩固的效果,并能够收获新的知识. 如果教师引导恰当的话,订正作业的价值有时可以远远超越常态的机械化训练. 比如:
例题1:为美化环境,在某小区内用30 m2的草皮铺设一块长为10 m的等腰三角形绿地,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绿地的另两边长.
针对此题很多学生会出现好几种错误,一种是学生考虑的情况不全面,还有的是学生考虑全面后,没有对求出的答案进行再检验和分析. 面对这种情况,学生此时的订正分析的效果肯定远远大于学生再作业、再训练的效果.
因此,在我们布置学生订正作业以后,要优化我们目前的评价行为,具体可以采用以下三种评价形式促使学生订正效果的提升.
(1)订正情况必须检查反馈. 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评价行为措施来提升学生对错题订正的参与度、思维度、纠错度,以此促使学生在订正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提升. 可以是教师批阅,可以是小组长批阅,也可以是小组互批,等等. 无论是哪种批阅形式,都要确保学生参与到订正的行动中,并通过批阅促使参与的深度.
(2)重视学生订正质疑. 必须承认学生如果通过自身力量进行订正的话,不可能完全订正好相应的内容,那么,我们就要允许学生在订正的过程中留有空白. 但是为了确保学生对质疑部分的再思考,我们就必须让学生把问题标注出来,并表达出相应的困惑环节.
(3)倡导一题多解. 对于很多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在作业中的正确率很高,面对这部分学生,我们要引导他们对重点题目进行一题多解的探讨和研究,以此促使学生更高的思维度,促使学生的再提升.
2. 还原数学订正交流平台
自主交流是学生订正过程中一种非常有效的订正手段. 无论在课前还是课后,教师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深入解决每个学生的困惑的,而采取兵教兵的形式却能非常有效地实现这一点. 学生之间可以无话不说,学生之间可以直话直说,学生之间可以深入探讨……学生在订正过程中的思维融合、思维摩擦、思维碰撞、思维轰击都会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完善. 因此,在订正作业的过程中,这个交流的平台我们要还给学生,比如数学自习课,我们不一定要去布置多少数学新作业,而是让学生有足够的订正、交流、分析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问题暴露、放大、分析、交流、解决,以此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真正提升.endprint
3. 提升数学订正价值达成
订正不仅仅是为了解题而订正,更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解题应用能力、问题分析解决能力、问题类比总结能力等,这些能力的提升完全可以通过订正的途径得以解决. 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来优化目前订正过程中的价值.
(1)订正平台的充分展示. 教师要把错题订正的平台还给学生. 在课堂上,我们要引导学生到讲台前面来讲解错题的原因、分析易错环节的突破口、点评错题的解题策略等. 让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互相补充、互相完善,以此促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2)错题的归类总结. 错题暴露出的一般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类问题、一系列的问题,而这种问题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来,以此促使一类问题的突破. 比如在反比例函数的错题归类总结中,我们要分析的是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定义成立条件的疏忽还是学生不能领悟图象提供的信息,或是忽视反比例性质中的限制条件,或是忽视实际问题中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 归类总结,让错误显现,让目标更明确.
(3)错题变式的训练. 错题的变式是订正延伸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复习巩固形式. 在数学的课堂中,我们同样需要变式,比如对下面的例题学生的出错率就比较高:
例题2:已知函数y=(m-2)x+ m2-3m+2,若它的图象与y=x平行,则m的值为多少?
此题暴露出的是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掌握不牢固,结合学生的错误,我们可以采用如下的变式和训练.
变式1:已知一次函数y=(m-2)x+m2-3m+2,若它的图象过原点,则m的值为多少?
变式2:已知一次函数y=(m-2)x+m2-3m+2,若它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在y轴的右侧,则m的值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变式3:已知一次函数y=(m-2)x+m2-3m+2,若它的图象与两个坐标轴正方向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8,则m的值是多少?
以变式为枢纽,让学生在变式训练中吃透错题的本质,提升订正的兴趣,促使错题价值的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促使学生参与订正内在动力的可持续激发.
教育必须遵守生本教育的原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题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好的生成产物,我们必须用好订正错题这个机会,在减少“伪订正”的状况下,努力提升订正作业的价值,提升学生在订正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发挥主体性地位的最大价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