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茶叶小镇建设的思考
——以湖州为例

2016-01-18陆文渊陆广谱赖建红

中国茶叶 2016年7期
关键词:白茶湖州安吉

陆文渊 陆广谱 钱 虹 王 辉 赖建红

(浙江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313000) (湖州师范学院) (德清县农业局) (长兴县科技局) (安吉县农业局)

安吉溪龙帐蓬客

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按照企业主体、资源整合、项目组合、产业融合原则,在全省建设一批聚焦七大产业,兼顾茶叶、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是省委、省政府在新常态下作出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两美”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浙江有许多有特色的区块,要把这些区块的特色文化、特色产业集聚起来。特色小镇是聚合资源、提升特色产业的新载体,是谋划大项目、集聚创新要素的新平台,是打造品牌、展示形象的新景区。

把特色茶叶小镇建成产业小镇、文化小镇、旅游小镇,要坚持企业主体,以企业化投资主体主导规划建设,政府主要做好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等服务工作。要抓好空间布局,每个小镇聚焦一个产业,规划面积合理控制。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将茶叶产业功能从以生产功能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融合转变,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茶叶产业,全面提升茶叶品质、品牌、品位,推进示范基地、龙头企业、专业组织建设,推行规模化、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推动产地、产品、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茶叶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湖州市茶叶产业概况

湖州位于浙西北茶区,茶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安吉、长兴两县和德清、吴兴两县区西部的丘陵山区。湖州茶区山清水秀,竹海连绵,生态条件十分优越,历来是著名的优质茶产区,茶经中就有“浙西以湖州上”的论述。茶叶产业已被湖州市政府列入优先发展的优势农业产业之一。湖州又是茶圣陆羽的第二故乡,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的诞生地,也是我国茶文化的发祥地。湖州产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湖州茶文化和名茶资源都十分丰富,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茶圣、茶经和贡茶”是我国茶文化史中的“名人、名著、名品”,这“三名”都与湖州息息相关,是湖州茶叶产业发展宝贵的资源。截至2015年,湖州全市共有42个产茶乡镇,茶叶产业相关从业人员20余万人,现有茶园面积35万余亩,茶叶年产量1.2万余吨,年产值近34亿元。茶叶是湖州市具有独特区域特色的产业品牌,通过特色茶叶小镇的建设合理整合地域资源,将茶叶产业与生活服务体系、旅游及配套服务体系、农林产销体系联系在一起,形成具有创新、创业氛围的小城镇环境。

二、湖州特色茶叶产地

1.德清莫干山——莫干黄芽特色小镇

莫干山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茶树生长条件得天独厚。晋时就有僧侣在山上结庐种茶,唐代列为上品。陆羽《茶经》载:“浙西以湖州为上……生安吉、武康县山谷。”1979年莫干黄芽试制成功,1980~1982年连续三年被省农业厅评为一类名茶,1982年由省农业厅正式颁发名茶证书,成为浙江省首批七大名茶之一。

德清莫干山因春秋末年莫邪、干将夫妇在此铸剑而闻名于世,其优美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受到不少名人墨客的喜爱,在当地留有许多名人旧居及遗迹,具有丰富的旅游及历史文化资源。莫干黄芽特色小镇的建设,可以成为连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莫干山及莫干山镇的重要节点。在这个区块建设莫干黄芽特色小镇,需要关注茶叶产业与当地自然、文化景观的结合,通过山地、建筑物、空间、环境等物质构成要素和莫干黄芽产业文化、历史文化、人居文化等构成要素交织形成系统,使茶叶特色小镇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协同发展。

2.安吉溪龙——安吉白茶特色小镇

安吉白茶是上世纪80年代初由科研人员在天荒坪大溪村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发现的一棵野生茶树,相传树龄已有千年,追根溯源宋徽宗《大观茶论》明确了安吉白茶的“原产地”。优异的品质、母子品牌的建设,安吉白茶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浙江省十大名茶、中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百强等称号。安吉白茶产业现已成为安吉农业的特色优势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2003年4月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去安吉调研时这样称赞:“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安吉溪龙作为全国著名的白茶之乡,茶叶企业众多,因此可以依托当地龙头企业的突出带动作用,有效聚集生产要素,增强对产业发展的承载能力。同时以茶叶特色小镇建设助推茶叶产业发展,引导企业聚集发展,延长茶叶产业链条,走专业化、品牌化、可持续发展道路,进一步提高产业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例如,可以通过突出白茶特色培育茶叶产业,以市场为导向抓好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等手段,积极发展茶叶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加快发展现代茶叶产业,建设以安吉白茶特色小镇为中心的茶叶产品加工、集散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区。

3.长兴水口——紫笋茶特色小镇

紫笋茶,从唐肃宗年间(757~761)起被定为贡茶。“紫笋”一名,也由陆羽《茶经》“紫者上……笋者上”而得名。随着紫笋茶贡额的增加,在顾渚山建造了第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茶厂——贡茶院。顾渚紫笋茶作为贡茶可谓进贡历史最久、制作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品质最好、进贡时间最长的贡茶,是中国贡茶之最。紫笋茶有着优异的内质和独特的香味,芽壮似笋,芽色带紫,数次被评为中国名茶,在各类名茶评比会上屡获殊荣。

长兴水口三面环山,东临太湖,境内山清水秀,是陆羽《茶经》的修著地。紫笋茶特色小镇建设应着眼于紫笋茶产业与地域本身特有的生态基础,按照环境生态学、景观设计学等原理规划建设生态、山水、园林社区。在建设中可以立足于紫笋茶产业与乡村旅游、健康产业、休闲观光农业的结合,提倡农业、环保与健康的集合,发展绿色经济,从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产生更多样的特色小镇经济基础,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目标,为特色小镇所在社区居民及游客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

三、湖州特色茶叶小镇的建设思考

1.突出优势特点

在湖州建设特色茶叶小镇,应注重利用不同的茶叶品种的产业特色,深度发掘茶文化,结合当地生态特色及绿色农产品优势,抓住重点找准小镇定位,分别主打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生态特色,避免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出现雷同。例如,在莫干黄芽特色小镇建设中应突出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特色,在安吉白茶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则应突出产业发展创新,在紫笋茶特色小镇建设中突出生态环境、村镇风貌等方面特点,多轮驱动、协调发展建设具有丰富内涵的特色茶叶小镇。

2.科学规划

特色茶叶小镇的建设需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特色小镇的生命力来源于特色,因此,需要保持特色茶叶及茶叶生态的鲜明性。例如,在环境设计、街区设计等方面做出针对性的规划以及详细的施行步骤,据当地自然风貌、人文习俗提取特色元素设计构成其鲜明的空间结构,在保护原有生态环境及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引导住房、道路、供排水、环卫、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合理分布,保持每个小镇独特的风格,不趋同、不重复。

3.面临的挑战

特色小镇是浙江省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新产业的新空间。特色茶叶小镇建设是促进茶叶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重构并延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居住形态,具有宝贵的社会文化传承及旅游资源。在建设中也存在着不少的挑战,首先特色茶叶小镇的建设离不开对于资源、能源的利用,在建设中应更多考虑对于新的能源的运用,更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源,降低能耗、水耗,减少社区环境破坏与污染。其次,特色茶叶小镇的建设需要更多鼓励公众的参与。鼓励公众参与不但使特色小镇的整个建设过程都能充分反映民意,居民们在参与过程中可以加深自身对于小镇归属感,同时还能够保护当地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第三,不同的特色茶叶小镇承担了不同的区域职能,其发展规模具有不确定性,在建设中要预留一定的弹性空间为今后的发展留出调整的可能。

猜你喜欢

白茶湖州安吉
绘本
明代湖州“丝绸之府”的形成缘由
绘本
小丑拉绳
这只猫说得好有道理
看到了什么
湖州出土郡国五铢钱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
湖州练市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