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云服务的融媒体网络信息中心

2016-01-18张海勇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33期
关键词:云存储云计算

张海勇

摘要:云服务是未来网络信息中心的发展必由之路,作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的起草单位之一,江苏广播率先依照白皮书标准建设了基于云服务的网络信息中心,本文重点阐述了云服务网络信息中心的建设要点,为未来同行业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广播媒体融合;云计算;云存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3-0039-02

1概述

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编纂《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江苏广播成为起草单位之一。江苏台原有网络信息中心基础设备设施陈旧老化、组网架构相对落后,拓展手段不足,无法满足当今媒体融合下的广播发展。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江苏广播在媒体融合时代需要具有更大规模云计算能力及网络吞吐能力的网络信息中心,同时也希望成为率先落实白皮书技术标准的行业样板工程。

2广播媒体融合整体规划

在融合媒体时代下的理念是“小播出、中制作、大媒资”,节目制作与播出由原来的制播合一变为拆离,播出网与制作网将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责。生产流程由内容汇聚、内容管理、内容生产、内容分发构成,这些流程都将在云服务信息中心部署。在实现方法上面,我们是以“云服务”为理念,采用广播私有云的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全媒体分发中心将承担起中心枢纽的工作,一边衔接传统节目制作,一边连接新媒体播发平台,除了向传统制作网络分发内容,还向新媒体分发内容,包括网站、微博微信、移动终端等等,而传统的广播节目播出只成为一部分接收端。

图1 江苏广播媒体融合规划图

所有的信息系统是需要机房环境来支撑的,提供云资源的运行环境叫做云机房,它是云服务的环境支撑平台。全媒体分发中心的硬件支撑平台就是我们的云服务网络信息中心。江苏广播云服务信息中心机房建设主要内容包括:

1)启用最新一代的思科核心网络设备;

2)启用云存储设备采用SAN架构,容纳100T级的广播私有云的数据存储空间,设计规模达1000T;

3)构建以云服务(云制作、云分发、云存储等)为中心的高集成度网络信息中心;

4)建设双路配电UPS系统、恒温恒湿机房空调系统、新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安防监控、环境监控系统等云机房基础设施。

云服务网络信息中心是在传统的数据中心建设模式的基础上分区更加精细,功能更加紧凑合理,系统更加模块化。通过系统有机衔接、冷热隔离、风道优化、动态供冷、配电整合、细胞级的温湿度监控和功率管理、智能化的远程控制等措施,实现数据机房的节能化、功能化和高效率运行。

3 云服务网络信息中心系统架构

整个云服务网络信息中心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主要分为八大部分。顶层设计为网络核心与云存储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为网络支撑基础。精密空调系统、新风系统为环境支撑基础,其余依次为供配电系统、UPS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安保消防系统、动环监控系统。机房环境装修为底层基础建设。

3.1网络核心构架设计

江苏广播办公网络核心是承载整个广播大院内近千个信息点数据接入的核心平台。随着广播办公网和制播网的互联互通越来越紧密,现有办公网核心交换机已经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在云服务网络核心构架设计上,采用两台全新的CISCO 6509 Supervisor2T,背板带宽达到2T,网络吞吐量比旧系统提高20倍。同时采用虚拟化技术,将原热备份路由器协议HSRP双核心的架构提升为支持虚拟交换系统VSS的双核心构架。全网拓扑分为两个层次:核心层和接入层。核心层提供全网核心高速交换和跨楼层各种流量的汇聚以及业务分发,由两台核心交换机Cisco 6509 构成。接入层是由各分支、各楼层交换机组成,负责各分支、各楼层数据流的接入和转发,由CISCO 3560、3550、3548、2950等组成。

3.2云存储设计

云存储设备采用SAN架构,每组两台NetApp E2700 阵列实时对数据做镜像形成播出网、制作网存储核心,服务器对存储的访问控制和数据库镜像由华为的VIS6600T来管理和调度; NetApp E2700的阵列使用群集软件做镜像,目前已实现1000T的云存储空间。

3.3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网络系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以楼层配线间为分支,垂直布线采用多模光纤与核心交换机连接,水平布线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主机房服务器机柜采用六类线缆汇总到网络列头柜,各网络列头柜再采用2根六芯多模光缆汇总到机房核心网络配线柜上,互为备份。机房设高架地板,考虑日后维护的方便性,采用地板下走线方式,强弱电线槽分开敷设。所有网络综合布线管网备有40%至50%冗余,开放式金属线槽设计留出一定的扩展空间,预留KVM系统路由及摆放位置。

3.4机柜区域划分设计

信息中心机房面积为约200平方米,分为电池配电室和主机房两大区域。主机房共18个机柜,分两列放置,划分为四个功能区:网络核心设备区、广播云设备区、云存储设备区及综合业务网设备区,将来与中国广播云的接口也放在其中。

3.5机房配电工程设计

机房内各类用电设备使用电压为220V/380V,频率为50Hz,三相五线制/单相三线制。双路市电由江苏广播大厦配电房引入,分别接20KVA的UPS,各自接至机房内所有机柜。每台机柜配置2个16联电源插条(32A)PDU。同时双UPS输出经ATS切换供精密空调1#和2#、照明配电箱、新风机、排烟风机等。

3.6机房空调及新、排风系统设计

按照A级机房标准进行设计,机房精密空调系统主机房采用施耐德双机精密空调系统。新风系统采用吊顶式新风换气机。消防排风系统设计为在每个消防分区都设置事故排风系统,排气管及其电动密闭阀在气体灭火时处于密闭状态。气体灭火后开启排气管道上的电动密闭阀,电动密闭阀及事故排风机开关与消防系统联动。

3.7机房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机房建立联合共用接地系统,形成等电位防雷体系,将建筑物的基础钢筋,梁柱钢筋,金属框架,建筑物防雷引下线等连接起来,形成闭合良好的法拉第笼式接地,从而避免各接地线之间存在电位差,以消除感应过电压产生。采用接零保护制(TN-S)系统,三相五线配电,独立设置接地线(PE)和计算机保护接地(CE)。

3.8机房动环监控管理系统设计

江苏广播云服务网络信息中心建立一套完善的机房监控管理系统,满足24小时高效稳定运行,达到了无人值班、无人留守的要求,从而减轻机房维护人员负担,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实现机房的科学管理。监控管理系统包括视频监控、消防监控、动力监控、环境监控等,实现7x24x365的全面集中监控和管理,采用B/S分布模式的模块化结构,保障机房环境及设备安全高效运行。

3.9机房气体灭火系统设计

作为提供云服务网络信息中心,消防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一旦机房发生火情,服务器、网络设备不能采用传统如喷淋等方式进行灭火处理,只能采用气喷灭火技术。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设计为自动、手动、机械应急手动三种方式。

4总结

融媒体网络信息中心的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程,跨越建筑装修,环境检测、网络工程、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通过模块化设计,精密实施才能提供完备的云服务。后续还需要考虑相关的运维问题、安全问题,江苏广播作为《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的起草单位之一,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试点建设了云服务网络信息中心,在媒体融合的行业内先行一步。

猜你喜欢

云存储云计算
基于云存储的气象数字化图像档案存储研究
试论云存储与数字版权的冲突、法制与协同
云存储出版服务的版权侵权责任风险分析
云存储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基于云存储的数据库密文检索研究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云计算与虚拟化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浅析龙岩烟草业务数据与监控数据中的云存储与大数据
实验云: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