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差异化教学之路
2016-01-17付冰雪
付冰雪
19世纪末期,为了适应工业化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突显教育对个体的尊重,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许多教育家都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式上寻找个性化教学的出路,差异化教学应用而生。美国便是差异化教学的“资深实施者”。
1868年,美国教育家哈里斯在圣路易州创立了“活动分团制”,又称为“弹性制度”,是差异化教学的雏形,它是将学生按照学力能力分班或者分组的一种差异化教学形式。
上世纪初,美国开始大力推广义务教育,各阶层子女纷纷入学,加之大量移民儿童涌入美国,这些儿童教育背景各不相同,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因此,美国教育部门认为,有必要按照学生的能力和以前的学习成绩对他们进行分层。这一时期,各种能力分班(组)分层教学形式在美国被普遍采用,尤其是“活动分团制”从小学教学逐步扩展到中学,并且出现了以加速升级为原则的能力分班(组)分层教学形式。例如:纽约市的“加速班”、洛杉矶市的“机会班”等。与此同时,各地的工业城市和大型城市设立了因材施教的“天才班”“特殊兴趣班”等。
由美国教育家卡尔顿·华虚朋1919年提出并在芝加哥市试行的文纳特卡制,和由柏克赫斯特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试行的道尔顿制,二者完全打破了班级授课制教学形式的限制,倡导个别化教学,主张学生可按照自己的能力、速度顺次完成每一个学习任务。
二战后,美国推崇“优质教育”,二战期间备受冷落程的分层教学法又得到了重视。1958年,《国防教育法》颁布,“优质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课程和教学方法领域,恢复和研制了新的分层教学形式,设立了选修课程。美国的中小学再一次采用了能力分班(组)分层教学形式,“分科选修制”“学科分层”等新的分层教学形式不断涌现。
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的分层教学井喷式发展。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罗杰斯提出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等,都对分层教学的繁荣和多样化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美国,个别化分層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更多形式的分层教学实践纷纷展开。一方面,“学科分层”“分科选修制”和“不分级制”仍然盛行;另一方面,一批有国际影响的个别化分层教学理论与模式不断涌现,如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掀起了一场运动,波及世界各国;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至今仍在许多国家被运用;凯勒的个人化教学系统为高校的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开创了个别化教学的另一体系。此外,个别规定教学(IPI)、个别指导教育(ICE)、按需学习计划(PLAN)等个别化分层教学模式都各具特色,在当今世界教学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
上世纪70年代,为了巩固国际竞争力,美国政府和教育领域一致认为,所有的美国高中生都应该接受严格的学术类课程,各州制定了最低高中毕业标准,要求学生在英语、数学、社会学和科学等核心学科修满一定数量的课程。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美国高中教育重点的转移使分层(组)教学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学校根据学生在各个学科的学习能力进行分类,在学科内,根据以往的学习成绩,安排学生学习高级、普通或基础课程。
美国的教育工作者普遍支持学科内的分层教学,认为分层教学有利于更有利于学校教学的开展,更易于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能力水平调整教学;学习成绩优异学生的家长也十分支持分层教学形式,家长们认为,和学习能力强的同伴一起学习,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和能力。从1980年以来,连续几年,每年参加AP课程考试的学生增加了7倍多。1995年全美国有493263位学生参加了767881人次的AP考试,1999年的考试人次迅速突破100万,2003年的考试人数超过100万,共有1017396位学生参加了1737231人次的考试……AP课程考试逐渐成为一种国际潮流。
2003年,由盐湖城的教师凯思尔等合作开发的“分层课程”教学模式现正成为美国分层教学研究的聚焦点。受美国影响,诸多国家在分层教学实践上呈现出繁荣与多样化态势。
近年来,美国的分层教学不但形式趋于多样,而且理论与实践也更趋于科学化、个性化和全面化。跳级生课程(简称AP)的出现和几十年的发展促成了美国分层教学的制度化。AP课程是指由美国大学理事会提供的在高中授课的大学课程。美国高中生可以选修这些课程,在完成课业后参加AP考试,得到一定的成绩后可以获得大学学分,而且AP成绩也成为美国各大学录取学生的重要依据。目前,以微积分AB、微积分BC、统计学、物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等几门课程为主。作为按学生能力进行分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AP课程在美国高中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