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新品种泉豆12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2016-01-16吕美琴

种子 2016年4期
关键词:区域试验单株福建省

吕美琴

(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福建 晋江362212)

大豆是中国重要的传统粮油兼用作物,它富含蛋白质、脂肪,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植物蛋白来源,也是当前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1-3]。1995年以前我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2000年以后,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目前我国大豆正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4-7]。

福建省大豆栽培面积大约8.67万hm2以上,主要是食用大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之一的大豆需求量日渐呈现上升趋势[8]。福建省生态类型复杂,大豆品种少,不同生态区种植大豆产量、品质各有不同,有些地方甚至延用退化严重的地方品种,这些品种产量低,适应性窄,严重影响农民种植的积极性[9-10]。因此,根据生产需求,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出适应本省的高产、稳产、抗性强、适应性广的大豆新品泉豆12号,为加快本省大豆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着重介绍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及其高产特征特性,为今后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品种选育

1.1 亲本选配

根据生产需求,以高产、稳产为基础,选择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上世纪90年代选育的分枝力强、3粒荚多、株型优良、且节间较短的品系“泉系9319”为母本,该中间材料紫花棕毛黄种皮,熟期较晚;父本“泉系9234”也是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上世纪90年代选育的另一个定型中间材料,曾参加过福建省春大豆区域试验。田间表现丰产性较好,熟期较短等特点。于1998年秋季配组杂交,系谱图见图1。

1.2 选育经过

1998年秋季以中间材料“泉系9319”为母本,中间材料“泉系9234”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组合编号为98 A 11。1999年春季种植F1代,1999年秋季种植F2代,开始单株选择,其余单株采用单粒传法混收。2000年春种植F3代,继续选单株,其余单粒传法混收。2000年秋种植F4代,选出单株7个,其余继续混收种成群体。于2001年春把F4代选出的7个单株种植成株行,为F5代,同时淘汰不良株行。2001年秋种植F6代,株行成株系,并进行株系鉴定,其中株系98 A 11-2-2表现突出。2002—2006年春、秋进行加代繁种和稳定性观察,淘汰不一致单株,其余混收,于2007年春在本所进行品种鉴定试验,于2008年春在本所试验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及多点试验,2008年秋—2011年秋扩繁、试种,于2012—2013年春以泉豆12号为名参加福建省春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2014年参加福建省春大豆生产试验。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命名为泉豆12号。

1.3 产量鉴定

1.3.1 丰产性鉴定

图1 泉豆12号系谱图

1)区域试验。2012年春以泉豆12号为名参加福建省区域试验,6个试点平均单产为154.10 kg/667 m2,比对照福豆310增产12.65%,增产极显著,居参试品种第2位,5个点增产,1个点减产。2013年继续参加区域试验,试验结果,泉豆12号单产最高,为142.5 kg/667 m2,比对照福豆310(单产128.5 kg/667 m2)增产10.89%,增产极显著,居参试品种第1位;增产点率83.33%。2012年和2013年2年平均单产为148.30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1.80%;2)2014年参加福建省春大豆生产试验,试验结果,3个试点产量幅度为162.80~178.90 kg/667 m2,均比对照福豆310增产,增 产 幅 度 5.17%~34.28%, 平 均 单 产169.12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6.80%(见表1)。

表1 泉豆12号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

表2 泉豆12号稳定性表现

1.3.2 稳定性鉴定

对福建省区试材料进行分析,泉豆12号品种×地点互作,2年平均:变异系数为5.529,回归系数为1.058,综合评价稳定性很好,适宜在福建省推广应用(见表2)。

1.4 抗逆性鉴定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分离保存的大豆炭疽病菌株进行人工接种抗炭疽病鉴定,泉豆12号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病情指数为9.43%,发病率低于对照福豆310的平均指数22.73%,均表现抗病。田间观察鉴定结果:泉豆12号抗倒性、抗旱性、抗涝性中等。

1.5 品质鉴定

据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泉豆12号粗蛋白含量为42.41%,粗脂肪含量为19.48%。

2 主要性状

泉豆12号系有限结荚习性,植株直立,株型收敛,叶片椭圆,幼茎紫色,紫花,籽粒椭圆、黄色,脐淡褐色,棕色绒毛。根据2012—2013年2年区试结果:株高60.38 cm,主茎节数11.1个,有效分枝数3.0个;单株有效荚数35.6个,每荚粒数2.1粒,完好粒率90.97%,单株粒重12.98 g,百粒重21.49 g。生育期2年平均106.6 d,比对照迟2.8 d。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地块选择

选择肥力水平均匀、中等肥力以上、排灌方便的田地种植,四周勿有遮阴并与非豆科作物轮作。

3.2 适时播种

适时早播,以晴天播种为好,忌大雨前播种,以防土壤板结,引起烂种出苗不齐。春季以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5℃为宜,华南地区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华东南部地区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西南地区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直播。秋季在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直播。

3.3 种植密度

合理密植,窄畦双行穴播,双行种植,用种量为4~5 kg/667 m2,在中等肥力土壤上清种亩基本苗1.8万~2.0万株/667 m2,土壤肥力较好的可以适当减少密度。地肥宜稀植,地瘠宜密植。翻秋种植时相应增加密度。

3.4 施肥及田管

施足基肥,及早追肥。氮磷钾配合施用。红黄壤地应注意增施钾肥,控制氮肥施用量。春季做到“早促、控中、保尾”措施。根据土壤肥力酌情施用底肥和追肥。注意防涝排渍。追肥宜在两片真叶期追施,同时配合中耕除草培土。秋季重施基肥,及早追肥,秋季雨水少,应注意灌水。播种时土干宜先灌水后播种,保证种子安全发芽出苗。苗期和花期注意防治叶食性害虫,鼓粒期至收获期应注意防治食心虫等虫害。当95%以上的荚变为褐色时、摇动有摇铃声时应及时收获,同时防治鼠害。

3.5 繁 种

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及完整粒率,一般在秋季进行繁种,收获后种子含水量控制在12%以下,并在低温干燥下贮藏。

[1]王嘉宏.浅谈大豆的营养与大豆的产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253.

[2]王绶.从营养、医学及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大豆的价值[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3):193-197.

[3]张海波.浅析大豆的营养价值及其加工利用[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5):73-75.

[4]李海慧,王旺华,庞军.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嘉豆1号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 093-7 212.

[5]孟丽.黑龙江大豆生产及建议[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1,17(10):20-22.

[6]千爱芝,李崇光.中国大豆生产:问题与应对策略[J].世界农业,2001(12):9-11.

[7]安载学,韩成伟.中国1995~2014年大豆进出口状况预测与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22:127-129.

[8]福建省种子公司等编.福建大豆地方品种志[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9]林国强,徐树传,黄建成.福建省大豆科研生产发展趋势及相应措施[J].大豆通报,2011(5):2.

[10]唐崇伟.南方大豆科研生产中几个问题的商榷[J].湖北农业科学,2000(4):28-30.

猜你喜欢

区域试验单株福建省
小豆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的影响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湖南速生、中生、慢生阔叶树组单株生长模型构建
2014-2015国家甘薯品种南方区域试验广西试点报告
广西引种台湾桤木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