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0 Co-γ辐射对黄花苜蓿出苗和染色体的诱变效应

2016-01-16石凤玲石凤翎

种子 2016年4期
关键词:四倍体真叶出苗率

石凤玲, 石凤翎, 赵 敏, 王 璐, 贾 花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呼和浩特010019)

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亚洲和欧洲都有较广泛的分布[1-2]。黄花苜蓿抗逆性强[3]、适口性好[4]、营养价值高[5],但与紫花苜蓿相比其产量较低,因此,可通过育种手段改良来获得高产、优质的黄花苜蓿新材料。

辐射诱变的变异幅较宽、突变性状稳定快、育种周期短,在植物育种中广泛利用。目前采用60Co-γ射线诱变已获得早熟沙打旺品种[6]、加倍的扁蓿豆材料[7]及各类作物品种[8-9]。因此,本研究拟采用60Co-γ射线辐照黄花苜蓿种子,分析辐照对幼苗生长和染色体变异的影响,从中找出有利变异的突变体及其相应的处理条件,为培育高产优质的黄花苜蓿新品系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对在常温下保存2年后的呼伦贝尔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cv.Hulunbeier)种子进行辐照处理,5 d后进行相关试验研究。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60Co-γ射线辐照处理

辐照前将种子用砂纸打磨,部分用清水浸泡至吸胀,另一部分不进行吸胀处理。采用60Co-γ射线对种子进行辐照,辐照分为5个剂量,分别为600,800,1 000,1 200,1 400 Gy。

1.2.2 辐照处理后的根尖细胞染色体鉴定

分别取吸胀、未吸胀及对照种子30粒,放于25℃恒温箱中进行发芽试验。并参考吴松权的方法[10]对根尖细胞进行染色体敲片。取至少3个根尖为1个处理,每个根尖观察分析10个细胞,最后统计所有观察材料的染色体数,并统计其二倍体、混倍体及四倍体数所占的比例。

1.2.3 辐照处理后的出苗率及幼苗生长观察

取不同辐照处理的黄花苜蓿种子各100粒,播种在高10 cm的育苗盘中,记载出苗时间,统计出苗率;随机标记10株幼苗,测定幼苗生长高度,并记录第1片真叶出现的时间。同时观察所测叶片的形态变化,当长出第4片真叶时,选取其中第2片真叶,测定中间小叶的长度和宽度,计算长宽比。

1.2.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和SAS 9.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辐照剂量下黄花苜蓿根尖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经根尖体细胞染色体观察可知(表1),作为对照的黄花苜蓿体细胞染色体数主要为二倍体,占49.57%,混倍体和四倍体所占比例较少;经不同剂量辐照后,二倍体(对照)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而混倍体和四倍体所占比例均有所增加;1 000 Gy处理黄花苜蓿后染色体加倍情况见图1所示,其中1 400 Gy处理吸胀种子后产生的混倍体较多(54.98%),而四倍体少(8.89%);1 200 Gy处理吸胀和未吸胀种子,四倍体产生的比例均较高(39.98%和41.71%)而混倍体少(18.21%和18.98%)。

表1 60 Co-γ辐照黄花苜蓿种子染色体的情况分析

2.2 黄花苜蓿种子辐照后萌发生长及幼苗形态的变化

经不同辐照剂量处理后,种子出苗率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见表2),其中1 400 Gy和1 200 Gy剂量处理吸胀种子出苗率最高,分别为59%和58%,同时吸胀种子的出苗率显著高于同剂量未吸胀种子的出苗率;不同辐射剂量对真叶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辐照剂量大,则植物的生长将会受阻,并且长出真叶的时间也会推迟;但在600~800 Gy剂量辐照下黄花苜蓿幼苗的生长高于对照,这可能是由于辐照打破了种子的休眠,促进其内部物质的活化。

表2 60 Co-γ辐照黄花苜蓿种子的萌发率及幼苗的变化情况

由小叶的长宽比值可以看出,种苗形态经不同辐照处理后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辐照后部分叶的形状发生变异,变长或变宽(如图2~3所示)。

表3 黄花苜蓿种子经60 Co-γ辐照后幼苗生长高度的变化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辐照后其幼苗株高均发生不同程度改变,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各处理间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其中1 000 Gy辐照未吸胀种子后其幼苗生长最慢,而1 200 Gy辐照未吸胀种子后其幼苗生长最迅速,显著(p<0.05)高于对照和其余处理,即1 000 Gy辐照显著抑制了植株的生长,而1 200 Gy辐照则促进了植株的生长。

3 讨 论

3.1 60 Co-γ辐照剂量与染色体倍性变异

应用60Co-γ射线辐射种子诱导多倍体时,因植物种类、处理材料的发育阶段以及环境条件等的不同,诱导的最佳处理量及时间也各不相同。物理辐射作用的主体是染色体。种子经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后,植物细胞的昼夜间有丝分裂频率发生了变化。导致染色体数发生变异[11]。林兵等认为,60Co-γ可使染色体发生易位、断裂等现象,从而使遗传物质的组成,产生可以遗传的变异[12]。但染色体数目增加和减少是同步的[13]。在本试验中,经1 400 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后,黄花苜蓿细胞染色体多倍体出现的几率最大,其中也有一些细胞的染色体数为32条。1 200 Gy剂量辐照黄花苜蓿后,四倍体出现的几率较高。因此,用60Co-γ射线辐照黄花苜蓿种子时,适宜剂量为1 200 Gy。

3.2 60 Co-γ辐射剂量与黄花苜蓿种苗生长及形态变异

以诱发突变为目的的辐射处理,会造成植物的生理损伤[14]。本试验中所设计应用的60Co-γ辐射剂量对黄花苜蓿种子的出苗情况均表现出促进的作用,其中吸胀种子的出苗率显著高于未吸胀种子的出苗率,由此证明了吸胀种子比干种子更容易受到辐射的刺激,辐射敏感性强;不同的辐射剂量对田间出苗率的影响不同,1 200~1 400 Gy辐照的种子出苗率相对较高,这与吴光升等[15]对美女樱和菠萝菊的研究结论相似。

图1 1 000 Gy处理黄花苜蓿后染色体加倍情况

试验中的黄花苜蓿在低剂量下,生长高度低于对照,这可能是由于受到辐射后细胞损伤严重,修复能力下降[16]。而高剂量的辐照也会对幼苗的生长和发育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17]。因此,在本试验中出现了高剂量(1 200 Gy)下幼苗生长高度高于对照的现象,这也可能是高剂量下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多倍体所致。

4 结 论

同剂量辐照下,未吸胀种子的出苗率明显低于吸胀种子出苗率;随辐射剂量增强,第1片真叶长出的时间延长,幼苗生长变缓;60Co-γ射线辐照黄花苜蓿种子其染色体加倍的适宜剂量为1 200 Gy。

图2 600 Gy处理后黄花苜蓿幼苗形态

图3 800 Gy处理后黄花苜蓿幼苗形态

[1]王俊杰,云锦凤.黄花苜蓿种质的优良特性与利用价值[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28(1):215-216.

[2]李雪枫,王宁,吴韶寰.苜蓿的应用价值及展望[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3(01):76-82.

[3]李志勇,李鸿雁,师文贵,等.苜蓿属(Medicago L.)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的制定及应用[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9(01):81-85.

[4]师尚礼,南丽丽,郭全恩.中国苜蓿育种取得的成就及展望[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0(01):46-51.

[5]黄迎新,周道玮,岳秀泉,等.黄花苜蓿形态变异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07(5):16-21.

[6]鱼红斌,伊虎英,马建中.60Co-γ射线诱发沙打旺早熟性产草量与始花序着生叶位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草地,1993(01):55-59,62.

[7]卞晓燕.60Co-γ辐射和秋水仙素诱导直立型扁蓿豆多倍体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8]李玉明.60Co-γ射线辐射对西瓜生长发育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3.

[9]张玉,白史且,李达旭,等.60Co-γ辐射对菊苣种子发芽及幼苗生理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3(01):147-151.

[10]吴松权,王立平.黄芪染色体核型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06,45(5):631-632.

[11]刘芹.60Co-γ射线对厚皮甜瓜的生物学效应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

[12]林兵,陈诗林,黄敏玲,等.60Co-γ辐射对3种国兰生长的影响[J].核农学报,2009,23(2):244-247.

[13]李红,罗新义,王殿魁.龙牧801和龙牧803苜蓿新品种[J].黑龙江畜牧科学,1995(2):43-45.

[14]强继业.60Co-γ射线辐射对烤烟生长及品质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1.

[15]吴光升,强继业,陈立.60Co-γ射线辐射对美女樱、菠萝菊根长、芽长及出芽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5(6):1 032-1 033.

[16]秦华.γ射线辐射水仙花莲对植株生长与开花的影响[J].核农学报,2005,19(5):360-362.

[17]余叔文,汤章城.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四倍体真叶出苗率
小果型西瓜四倍体诱变及其鉴定分析
早播条件下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种与种衣剂处理对花生出苗的影响
黄豆幼苗生长过程中第一真叶与第二真叶生理指标的比较
提高玉米密植品种出苗率技术要点
四倍体泡桐育苗高效管理技术综述
西藏加查县濒危药材桃儿七真叶分化研究
蔬菜嫁接育苗技术
四倍体巴戟天根的结构与其蒽醌类化合物的关系
不同基质对万寿菊出苗率和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寒富”苹果与其同源四倍体耐盐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