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感研究综述

2016-01-16罗一丽

关键词:通感修辞隐喻

通感研究综述

罗一丽

(广西民族大学 外国语学院, 广西 南宁530006)

摘要:古今中外,通感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吸引了众多中外学者的眼球。在传统修辞学上,通感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方式。随着Lakoff和Johnson《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d By)问世,人们开始以全新的视角对通感进行审视。收集了有关通感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对此进行了分类梳理,以期人们对通感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通感;隐喻;修辞

作者简介:罗一丽,在读硕士,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级。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2014年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认知视角下的唐诗通感研究——以《唐诗三百首》为例”的资助项目(编号:gxun-chx2014057)。

文章编号:1672-6758(2015)01-0141-4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Synaesthesia has attracted much more attention of scholars all over the world. In traditional rhetoric, synaesthesia is regarded as a kind of rhetorical method.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Metaphors We Lived By written by Lakoff & Johnson, people started to understand synaesthesia from a new perspective. The paper classified some literatures about the synaesthesia research in order to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synaesthesia.

一引言

通感,在传统修辞学上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法。自从Lakoff和Johnson《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d By)问世以来,不少学者开始以全新的视角对通感进行考察,认为通感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还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形式。它是指运用某一感官印象的词语来描述其它感官印象的隐喻。“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彼此打动或相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本文收集了有关通感隐喻研究的文章,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二国外文献综述

文学作品中,通感隐喻的诗句比比皆是。早在公元前9世纪, 《罗马史诗》(Hometic Epics)中就出现了通感隐喻:“Like unto cicadas that in a forest sit upon a tree and pour forth their lily-like voice(像知了在森林中的一棵树上,倾泻下百合花似的声音)”。诗句中,用百合花的形象来表达知了的声音。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也存在大量的通感隐喻。国外对通感的研究呈现出跨学科的趋势,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通感现象。Rogowska(2011)结合文学、艺术学、医学、心理学等多领域出现的通感现象进行分析,并由此对通感进行了分类。

2.从神经认知学角度考察通感现象。神经科学家Cytowic对有感觉互通症状的患者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感觉互通不仅仅是一种隐喻,而且是跨感官的心理联想,是一种高级的大脑皮层(cortical)功能。(1989:849)Deroy & Spence(2013)认为人类出现的通感现象是先天的,人们的神经系统赋予了人类跨感觉域的感知; Simnera & Ludwig(2012)从神经感知方面,探讨了触觉与视觉之间通感转化的影响因素。

3.从认知角度考察通感现象,主要分析感官词语的相互转化及其语义拓展。 最早对通感隐喻进行系统分析的是英国语义学家Stephen Ullmann。Ullmann从12位西方诗人和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归纳整理出了2000多个通感例句。其中这12位诗人、作家语言风格形式各不相同,包括Byron, Keats, William Morris, Wilde, Dowson, Philips, Alfred Douglas, Arthur Symons, Longfellow, Leconte de Lisle, Gautier和Vorosmarty。Ullmann按照可及性由高到低,把感觉分成了六类:触觉、温度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视觉,并依次按顺序把这六类感觉作为始源域和目标域,对其之间的投射进行分类。Ullmann分别总结出了诗人Keat、Gautier等诗歌中通感隐喻的投射分布情况(见表1,表2,表3)。其中垂直方向代表始源域,水平方向代表目标域。根据图表,Ullmann得出以下结论:(1)等级分布(hierarchical distribution)。大量实证表明,通感中感觉的移动方向呈现由较低级向较高级感观、由较简单向较复杂感观迁移的趋势。(2)始源域(predominant source)。始源域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最低级的感观,触觉。(3)目标域(predominant destination)。根据等级分布,有较低级向较高级感观向上迁移的趋势,视觉应为出现频率最高的目标域,但听觉却在目标域中出现频率最高。Ullmann认为,虽然视觉在等级分布上比听觉高一层级,但听觉的需要范围更大更广,因此出现的频率比视觉多,那么目标域也就自然比视觉多。Ullmann对通感的研究成果给学者们带来了质的飞跃。但其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只考察了英法匈三种语言,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值得商榷。

表1Synaesthetic Transfers in Keat’s Poetry

表2 Synaesthetic Transfers in Gautier’s Poetry

表3 Upward and Downward Transfers in Ullmann’s Research

随后,美国语言学家Joseph M. Williams于1976年发表了“Synaesthetic Adjectives: a possible law of semantic change”一文。Williams通过对100多个感觉形容词进行历时考察,得出了英语中通感形容词的语义演变规则(见表4)。Williams同样把感觉分成了六类,但与Ullmann有所不同,Williams将“视觉”分成了“维度(dimension)”和“颜色(color)”。同时,Williams还提出了“正确迁移(correct transfers)”和“错误迁移(incorrect transfers/non-predicted transfers)”两个概念并分别列举出了两者的范围。

表4A possible Law of the Semantic Change of

English Synaesthetic Adjective

1996年,Sean Day把英语和其它几种语言中出现的通感隐喻中迁移方向进行了对比。Day把感觉分成了六类:触觉、温度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视觉。他分别考察了一些英语读本和德语小说中的通感隐喻,并归纳成表(见表5,表6)。Day研究结果证实了英语和德语隐喻迁移大体相同,始源域为触觉,目标域为听觉的频率最高,隐喻的迁移具有一定的跨语言的普遍性,但仍与各国的文化有关。对于存在的差异,Day并没有说明具体的原因,也没有对其做深入的研究。

表5Total Data of English Synaesthetic Metaphors in Day’s Study

表6 Total Data of German Synaesthetic Metaphors in Day’s Study

三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通感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易系辞》中“同心之言,其嗅如兰”,西汉《礼记》是战国、秦汉间孔门后学相传积累的资料,其中《乐记》中有文“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止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文学作品中的通感随处可见,但真正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的是陈望道,在1920年时,为《文学小辞典》写了个辞条:“官能底交错——就是感觉底交杂错综。这是近代人神经极敏所生的一种现象。例如德国诗人兑梅尔(Dehmel)《沼上诗》中有‘暗的声音’一语;明暗是视觉上的现象,声音底听觉上是无所谓明也无所谓暗的;说是‘暗的声音’是视听两官感觉底混杂,就所谓官能底交错了。余类推”。虽然辞条用的是“官能底交错”,但表达的却是我们现今所说的“通感”之意。“通感”是钱钟书1962发表《七缀集》一书中创造的词语,“通”是“连通”,“感”是“感觉”,也就是,感觉连通在一起,一感官系统产生的感觉引发另一类感官系统产生感觉。随后,许多学者对“通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李金苓(1983)、袁晖(1985)等认为,通感是一种修辞方式,并提出了建立通感格。而有部分学者却不同意“通感是一种修辞格”的观点。秦旭卿(1983)认为,通感只是修辞现象的心理基础,而不是修辞格。段会杰(1987)认为通感既是一种修辞格,也是一种心理现象,但是两者有区别,需要加以区分。

随着越来越多学者把目光投向“通感”,人们对“通感”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主要从以下五方面对其进行阐释。

第一,从语义学角度考察通感。万明华(1994)、雷淑娟(2003)探讨了通感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并指出通感性语言的使用条件是显像词之间的超常语义组合。於宁(1992)为了验证中文中运用通感是否符合上文Williams的研究,考察了150个中文通感形容词,结果发现,感觉形容词在通感中语义的迁移的总体趋势大体符合Williams研究的结果,但仍存在差异(见表7)。赵艳芳对Williams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质疑,认为视觉(vision)应当从维度(dimension)和颜色(color)中分出来单独讨论(见表8)。徐莲(2004)提出了“第三视觉”这一概念,认为视觉远比大小和颜色要复杂的多,并刻画了中日通感词语的语义变化模型(见表9)。

表7A Possible Law of the Semantic Change of

Chinese Synaesthetic Lexemes

表8 Zhao’s Model of the Semantic Change of

表9 Xu’s Model of the Semantic Change of the

第二,从通感隐喻的生理和心理基础进行了分析。王彩丽(2003)认为通感是全人类所共有的一种生理现象,虽然人体感知器官各司其职,但大脑皮层的各个“区域”之间并非相互隔绝,而是相互联结、协调、沟通,并且人体五官相通的生理结构在心理结构上有所反映。

第三,从通感隐喻的迁移方向进行探讨。段红(2010)运用语料,尝试构建味嗅觉通感转移模型(GO-STM)并进行英汉对比研究。

第四,研究通感的哲学意义。王宇弘(2008)通过两个具体的意象图式——强度图式、节奏图式探讨通感隐喻的认知基础,对体验哲学框架下的意象图式和隐喻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并且进一步揭示了通感隐喻所蕴含的人类心智的体验性以及其所具有的哲学意义。

第五,部分学者对英语名著中的通感隐喻进行了认知分析。王雪(2013)对《无名的裘德》通感隐喻汉译进行了研究;张鑫(2000)、王翔(2005)对济慈颂歌中通感隐喻进行了认知研究;麻冰野(2012)对雪莱诗歌中的通感隐喻作了的认知研究。还有部分学者对广告中出现的通感隐喻进行了认知研究。(吕岩2009;许谦2009;秦丽超2012)

四结语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通感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它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形式,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和形成概念的工具。通过调查发现,通感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泛,有生理学、心理学、修辞学、神经科学、文学和认知语言学等。虽然目前通感的研究成果丰硕,但还有些问题尚未解决,所以还需做更深入、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Cytowic,R.E. Synaesthesia and mapping of subjective sensory dimensions [J]. Neurology, 1989. 39:849-850.

[2]Deroy, O. & Spence, C. Are We All Born Synaesthetic? Examining the Neonatal Synaesthesia Hypothesis [J].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2013, 37(7): 1240-1253.

[3]Rogowska, K. Categorization of Synaesthesia [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11, 15(3):213-227.

[4]Simnera, J. & Ludwig, V. U. The Color of Touch: A Case of Tactile-visual Synaesthesia [J].Neurocase, 2012, 18(2): 167-180.

[5]陈望道.修辞论集[C].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

[6]段红. 味嗅觉通感转移模型(GO-STM)的构建及英汉对比研究[D]. 四川外语学院, 2010.

[7]段会杰. 是心理现象,还是修辞方式——也谈移觉修辞格[J]. 当代修辞学, 1987, 2.

[8]雷淑娟. 文学语言美学特征修辞论[D]. 复旦大学, 2003.

[9]李金苓. 试论移觉修辞手法[J]. 语文论丛(2), 1983.

[10]吕岩. 广告语中通感的认知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11]麻冰野. 雪莱诗歌中通感隐喻的认知研究[D]. 吉林大学, 2012.

[12]钱钟书. 七缀集[M]. 北京: 三联书店, 2001.

[13]秦丽超. 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广告通感研究[D]. 苏州大学, 2012.

[14]秦旭卿. 论通感——兼论修辞格的心理基础[J]. <修辞学发凡>和中国修辞学, 1983, 2.

[15]万明华. 论通感意象的言语呈现[J]. 修辞学习, 1994, 3.

[16]王彩丽. 通感现象的理据及功能特点分析[J]. 外语教学, 2003, 1: 35-37.

[17]王翔. 济慈颂歌中通感隐喻的认知研究[D]. 河南大学, 2005.

[18]王雪.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无名的裘德》通感隐喻汉译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3.

[19]王宇弘. 通感隐喻的认知基础和哲学意义[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 4: 13-16.

[20]徐莲. 通感式词义引申的规律及其扩展[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5.

[21]许谦. 广告中通感隐喻的认知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9.

[22]袁晖. 对于“通感”辞格的再认识[J]. 扬州师院学报, 1985: 2.

[23]於宁. 从汉语角度看“通感”中的语义演变普遍原则[J]. 修辞学习, 1992, 4.

[24]张鑫. 论济慈颂诗中的通感意象及其理论基础[D]. 广西师范大学, 2000.

A General Overview of Synaesthesia Research

Luo Yili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ing, Guangxi 530006,China)

Key words:synaesthesia; metaphor; rhetoric

Class No.:H030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猜你喜欢

通感修辞隐喻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可口可乐广告语修辞应用及其汉译分析
李白诗歌修辞与英译赏析
基于“通感”理念的沉浸式幼儿玩教具研究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