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务英语听力策略培训与听力理解能力效果分析

2016-01-16赵茹

关键词:学习策略听力学习者

商务英语听力策略培训与听力理解能力效果分析

赵茹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230051)

摘要:结合英语听力策略理论,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进行课堂听力策略培训,验证哪些听力策略更有助于提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寻找适合策略训练的有效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听力策略运用能力。

关键词:听力策略;策略培训;效果分析 初始阶段的微技能和副语言现象要培训,但课堂只需提醒学生,课后练习即可。认知策略中的预览材料、找、猜测、语用推理非常有效。但学生认为话语标识词、特定表达法作用一般。记笔记对一些数字题特别有效,另有学生认为记笔记有很大帮助。

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输入和输出的主动过程,要求听者对接受的信息重新加工理解后输出。这一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听者的思维活动至关重要。

目前对英语听力策略研究的角度涉及面广。有的研究具体某一项或几项听力策略(刘霞敏、熊沐清,2010;倪秀英,2008;张剑锋,2010;张菁,黄鹚飞2008;卢敏,2006),有的研究听力策略和背景知识的关系与教师的作用(杨坚定,2003;刘绍龙,1996),有的从理论方面介绍学习策略(文秋芳,2000)等。这些研究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听力策略结论,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案。本研究希望借助语言学相关的理论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找到一种易于操作且被学习者乐于接受的听力策略培训方案,能提高听力理解水平。

一听力理论基础

1. 听力的基础。

Vangdergrift (2000) 认为听者须记住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结构,并将所听内容放在直接和更大的社会背景下理解,整个过程需听者主动参与思考分析。因此要提高听力水平,学习者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等。

根据心理语言学理论,皮亚杰认为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先获得各种概念然后再把它们进行组合,其发展是逐步形成的。语言的运用牵涉到言语的辨知和言语的发生。人们在进行语言活动时,要先听懂对方的话,又要能说出话来。要理解对方的话语需借助句法知识和语义来实现。而言语的发生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生理过程,难以直接观察。

Kenneth(1976) 认为听力理解由五部分组成,后一部分对上一层成分依赖性越来越强,即辨音、信息感知、听觉记忆、信息解码、运用所学语言使用或储存信息。听力理解过程实际上涉及接受信息、加工和输出三个部分。

听力理解是在语音、语法和词法基础上发生的。这是对语言进行加工理解说话人话语的前提,缺少这个阶段,后续听力理解无从谈起,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各种策略的作用。

2. 听力材料的加工。

如何处理信息是听力理解过程中的最重要阶段。认知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信息处理模式。其中最有影响的是Atkinson & Shiffrin(转引李慧、由立发,2007)的三段模式:感觉记录器、短时记忆、长时记忆。Gagne, Yekovich & Yekovich(转引李慧,由立发,2007)完善了上述模式。该模式由一个结构系统和功能系统组成。Anderson(1995)将听力理解过程分为三个相互依存的阶段:感知、分析和运用。各阶段任务不同但相互关联,这三个阶段对应记忆系统的三个阶段:感觉储存、工作记忆、长时记忆。

心理语言学家区分三种听力理解模式: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互动模式。自下而上模式利用语言知识对语言因素分析进行听力理解,即从语音、单词、句子到语篇的意义。吴福桢(1991)将理解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属于自下而上的模式。Celce-Murcia(1995)认为从语篇层面上理解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综合产物,是对背景、语境、语言等信息进行复杂却是同时处理的结果。O'Malley and Chamot(1990)以认知学习理论为指导,把加工信息的过程分为信息理解、处理、储存等过程。

可见听力理解过程对信息的处理是分步骤向前推进,以语言和非语言知识为前提,对其进行加工分析。听力理解是通过听觉器官和大脑的认知活动,运用语音、词汇、语法和各种非语言知识,把感知到的声音转化为信息的过程。学习策略有利于促进这一过程的顺利发展。

3. 听力学习策略的分类。

由于采用分类标准不一,学习策略的分类也是多样的。O'Malley 和 Chamot (1990) 较早对学习策略进行系统分类,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交策略。目前听力策略的研究大多依据O'Malley 和 Chamot的框架,Oxford(1990)在总结自己和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学习策略分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6大类。每个大类分若干小类共60多种。这一分类被认为最易理解接受。Cohen(1998) 强调第二语言学习者策略包括语言学习策略和语言使用策略。文秋芳(2000)把策略分为管理策略和学习策略。

选择哪些策略指导教学无统一标准。文秋芳(2000)认为,策略训练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选择学习方法而是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程晓棠、郑敏(2002)认为选择学习策略是策略训练的重要环节,首先要考虑学习者的状况,满足学习需要等。对听力策略的培训应以学习理论为指导。

Brow 和 Palinscar(1982)认为听力策略的训练可在三个层次上进行:隐蔽性训练、有意识的训练、受到控制的训练。O'Malley 和 Chamot(1990)认为大量的练习可促进策略的程序化和内化,可选定几项策略进行专门讲解、训练、测试。语言学习策略不仅包括具体的学习策略还包括如何监督评估学习策略,学习过程中要克服一些心理情感因素。

依据学生听力需求和水平,综合各类策略,本研究把听力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交/情感策略。各策略包括以下具体内容。元认知策略:计划制定、自我管理、评估、反思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微技能(同化、弱读、连读、重读、英美语音差异、爆破)、副语言现象、分析推理、话语标识词、预览材料、抓关键词、预测、特定表达法、猜测词义、跟读、笔记、冗余信息、背景知识、篇章宏观结构。社交/情感策略:克服紧张焦虑、注意力监控、相互合作。

二听力策略培训模式

由于学习者的复杂性和语言学习环境的差异,如何有效地实施策略培训,至今未有普遍适用的模式。最有参考价值的是O'Malley and Chamot (1990)的模式,他们进行学习策略理论研究和策略训练的实验,设计了训练方法“认知语言学习途径”。 主要步骤:(1)准备:培养学习者的策略意识;(2)呈现:发展学习者的策略知识;(3)练习:发展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的技能;(4)评估:发展学习者评估策略使用情况的能力;(5)扩展:发展学习者把已掌握的策略应用到新的学习活动中的能力。

Oxford(1990)在学习策略训练方面最有成就,对学习策略详细分类并对每种策略的训练提出建议。(程晓棠、郑敏,2002)

程晓棠、郑敏(2002)对选择学习策略训练模式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应示范学习方法和策略;要善于观察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提供必要指导;学习者要对自己的策略训练进行监控反思;根据不同的策略应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鼓励学习者尝试多种学习策略,找到与自己的学习风格相匹配的策略。

文秋芳(2000)的指导策略步骤:(1)了解学生使用策略的情况;(2)决定训练内容;(3)决定训练方式;(4)准备训练材料;(5)实施训练计划;(6)对指导学习策略的成效进行评估。

本研究以上述模式为基础,参照朱湘华(2010)、苏远连(2003)建立高职商务英语听力策略培训模式,为:

1. 通过听力水平测试和个人陈述听力问题,了解学生听力困难之处和策略使用情况。

2. 依据语言学理论和学生的策略需求,确定培训的策略。

3. 选择针对各策略的听力材料,编写策略培训计划。

4. 实施策略培训。具体步骤:(1)练习:让学生讲解处理听力材料的方式和采取的策略;(2)示范:介绍新策略及其使用;(3)巩固:使用新策略;(4)反思评价:要求学生自我监督反思策略使用情况;(5)解疑答惑: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对存在的问题给出建议,提醒督促学生要自我计划,有意识地使用新策略。

5. 通过测试、问卷、评估和访谈调查策略训练的效果。

6. 根据培训结果修订和完善策略培训。

三听力策略培训过程

1. 问题:听力策略能否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哪些听力策略更易被学生接受使用?听力策略对不同学习者的影响程度?策略培训后的新问题?

2. 对象:一年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已上一个学期的听力课。

3. 方法:测试学生听力水平,听力前个人听力问题陈述,培训后的听力调查问卷,阶段培训意见反馈。

听力测试卷选取英语四级听力考试真题2份(前测卷2006年12月,后测卷2007年6月),短对话8题、2篇长对话7题和3篇短文10题,1题1分共25分。

调查问卷:以O'Malley &Chamot (1990) , Oxford(1990), 文秋芳(2000),程晓棠、郑敏(2002)的分类策略为基础,结合培训策略和过程设计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对培训策略的认识和教学过程的评价,以了解学生对策略培训的意见。

意见反馈:学生陈述策略使用情况、评估策略使用效果、后期策略培训改进建议,了解学生课后巩固策略情况、听力学习的自我管理、计划制定的看法。

听力问题陈述:前测后让学生描述各听力任务中遇到的困难,然后对问题分类,了解学生听力理解的认知过程,分析问题的深层原因找出解决对策。

4.培训模式。

根据听力问题陈述,把问题归类,结合其他研究者的具体培训策略、学生听力水平,本研究把策略培训分为三阶段:初始基础阶段、策略培训阶段、评价反思阶段。

5.调查和个人陈述结果。

学生听力水平起点低,总体成绩较差,个体间差异大。

学生反映的听力问题与朱湘华(2010)调查基本类似。(1)不理解词意,句子结构不清;(2)对所听内容反应慢,无法快速理解;(3)无法记住所听内容;(4)语速太快;(5)着急、注意力不集中、易走神;(6)能听懂但不能正确作出选择。问题多与认知策略有关,主要是语言因素、记忆、语音感知、信息分析和整合阶段的问题。感知阶段的问题:听辨不出认知的词,音字对应反应慢;不能集中精力;思考时忽略了后面的内容。分析阶段的问题:无法牢记听到的信息,记忆存储能力有限;听到的词反应慢,不能形成大脑映射。整合阶段:只理解字面意思,对大意理解含混不清。

四听力策略培训计划

培训共15周,初始基础阶段:第1-3周重点对语音微技能、非语言现象、克服焦虑紧张方面进行培训。这些策略应被学生接受、见效快、效果好,为后期培训奠定基础。语音微技能包括:辨音、弱读、连读、重读、英美语音差异、同化等基础语音。

焦虑是影响听力理解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听力理解对信息的接受、加工、输出都是在瞬间完成的,听者往往遗漏重要信息,怕理解失败从而造成紧张焦虑。培训开始就帮助学生分析产生焦虑的原因,介绍解决办法,调整心理状态。

策略培训是否有效需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普遍反应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计划性,教师重点把元认知策略的培训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策略讲解后,要求学生对新策略的使用进行评估,记录是否理解策略、策略的易操作性如何、学习计划、使用效果、待解答的困惑,两周上交一次评估记录。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培养元认知意识。

第二阶段:提升阶段(第4-14周)。 首先根据第一阶段学生自我评价中反映突出的问题,分析存在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同时第二阶段对认知策略、社交/情感策略培训向学生说明要求。课堂重点讲方法,示范策略的使用;课后布置对应的练习,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巩固、掌握新策略,提醒学生对自己的听力学习情况要定期评估记录。对策略的介绍辅以简要的语言学理论说明,让学生了解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听力策略。

第三阶段:总结评估阶段(第15周)。最后一周测试学生听力水平,问卷调查评估策略,对整学期的听力策略培训进行反思,对教学提出新的建议。

五听力策略培训结果

1.听力水平总体变化。

表1 成对样本检验

两组平均数差异值是-4,即后测总的平均成绩比前测总的平均成绩高4分。在95%的置信区间内,平均数差异显著。t统计量(t=-4.169,p<0.01)进一步说明配对样本具有显著性差异,策略培训有明显的提升效果。

2.各分项水平变化。

表2 成对样本统计量

表2显示各项均值后测平均分均比前测有所提高,其中短对话部分差距最为明显提高了2.6分,长对话提高0.68分,短文提高0.7分,各项进步幅度不一,是否有显著性差异还需证实。

表3 成对样本相关系数

表3成对样本相关系数,短对话、长对话、短文分为0.171,0.085,0.171,p>0.01,说明数据变化没有显著的线性变化,线性相关程度较弱。

表4 成对样本检验

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均值为负,表明后测成绩比前测成绩有提高。在95%的置信区间只有短对话平均数差异显著。t统计量(t=-6.472,p=.000<0.01)进一步说明短对话配对样本具有显著性差异,听力策略在这一部分培训效果明显,其他两部分没有显著性差异。

短对话平时练习较多,听力开始阶段学生思路清晰,有助于听力理解。而长对话信息量大,学生的记忆力和记忆容量有限,判断力不断下降。但这部分信息之间的联系强,一旦有信息丢失,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而学生本来就认为短文难度大,此部分不再是两个对话者之间几个话轮的转换,而是一篇结构完整、信息量更多的文章。与长对话相比,短文信息间可相互补充有助于理解。

数据分析证明经过一个学期的策略培训,前后测试成绩差异显著。各部分平均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短对话提高幅度最大的有2.62分,表明学生能运用策略并且很有成效。

进步学生的总结:遇到问题时要想办法解决;克服焦虑,听时能提醒自己要集中注意力;能主动利用所学策略;课外有计划坚持训练;平时听英文歌曲或看原版电影,提高语音辨析能力。进步不明显的学生普遍反映遇到问题时易泄气不能坚持;没有重视策略的运用或对策略的掌握不熟练;课后无计划无练习;过于紧张,忘记使用策略。对听力策略的不同态度导致了培训效果的差异。

3.听力策略的选择。

根据问卷调查和个人陈述,反映了克服焦虑,注意力监控效果非常显著。学生反映“不再紧张,不要求自己听懂听力材料中的每一个单词”,“能集中精力听,获取更多的信息”,“虽有时分神,但能及时提醒自己”,“提高了听力的自信心”等。

作者简介:赵茹,硕士,副教授,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听力策略‘ 三分’(分层分类分阶段)培训模式研究”(编号:2012jyxm751 )。

文章编号:1672-6758(2015)03-0074-5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English listening strategies, the empirical study is designed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listening strategy training on students of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nd try to find out what strategies are helpful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t also tries to explore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training. The research proves that training can cultivate students' self-education ability and their ability of strategy application.

可能是因为标识词都是一些简单的词,这些词的作用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记笔记也许是学生还没有学会如何针对不同的材料进行记有关。

元认知策略:制定计划,自我监控、评估、反思,只有少数人能按要求做,大多数学生只有在教师的要求下才能做到。学生没有养成自主的习惯,不能自己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

4. 听力策略培训模式。

学生几乎一致建议先练习,教师然后讲解策略,利于学生将自己的分析方法和教师的新方法形成对比,这样对策略的理解、运用能更深刻有效,更能体现新策略的优点。

六总结

策略培训对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效果明显,和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学生主动使用策略,能抓住重点,找到了解决办法,与朱湘华(2010)的研究结果一致,策略培训提高了学生的策略使用能力。

培训策略的有效性因人而异,能满足学生听力需求的策略培训效果更佳。社交/情感策略效果最有效,学生克服了焦虑,能控制注意力。但教师认为相对容易有效的标识词、记笔记策略学生不认同。培训的策略应是学生需要的,不是教师认为重要的。

哪种训练模式有效,要多听学生的意见。多讲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策略培训后,前测反映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同时又出现了新问题。主要是生词/较复杂的句子结构干扰注意力,需要扩大阅读量;对话太长时,信息量大,抓不住重点。

总之,培训提高了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对策略的应用情况,给予指导。

参考文献

[1]Anderson, J.R.CognitivePsychologyandItsImplications(4thed.) [M]. New York:W.H.Freeman and Company.1995.

[2]Brown, A.L.and Palinsccar, A. S. Inducing strategic learning from texts by means of informed self-control training [J]. Topics in Learning and Learning Disabilities,1982 (2):1—17.

[3]Celce—Murcia, Mariane. Discourse Analysis and the Teaching of Listening [A].Principles &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C]. Eds. Guy Cook and Seidlhofter Barbar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363-377.

[4]Cohen,A.StrategiesinLearningandUsingaSecondLanguage[M].London: Longman. 1998.

[5]O’Malley.J. M. & A. U. Chamot.LearningStrategies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Cambridge: CUP, 1990.

[6]Oxford, R.LanguageLearningStrategies:WhatEveryTeacherShouldKnow[M]. New York:Newbary House, 1990.

[7]Kenneth,C.DevelopingSecondLanguageSkills:TheorytoPractice[M].Houghton Miflin Company, The Center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INC.1976.

[8] Larry Vandergrift.第二语言听力理解中的学习策略培训[J]. 方申萍,译.国外外语教学,2000(4).

[9]程晓棠,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43.

[10]李慧,由立发.基于SPSS的英语听力策略教学效果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

[11]卢敏.选择性注意、笔录与听力理解--项听力策略培训实验[J].山东外语教学, 2006(5).

[12]刘绍龙.背景知识与听力策略:图式理论案例报告[J].现代外语,1996(2):42-45.

[13]刘霞敏,熊沐清.话语指向性听力教学与训练模式探索[J].外语教学,2010.

[14]倪秀英.听力训练中培养推理能力的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2008.

[15]苏远连.论听力学习策略的可教性:一项基于中国外语初学者的实验研究[J].现代外语,2003(1)48-58.

[16]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7]吴祯福.英语的听与说[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l991.

[18]杨坚定.听力理解策略训练与教师的作用[J].外语研究,2003(3).

[19]张剑锋.话语标记语理论对文科与理工科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影响的研究[J].外语教学, 2010.

[20]张菁,黄鹚飞.英语听力预测策略及其培养途径[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1):88-9.

[21]朱湘华.大学英语听力策略训练模式与效果分析[J].外语研究,2010(2).

Listening Strategies Training of Business English and Effect Analysis of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Zhao Ru

(Anhui Communications and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Hefei, Anhui 230051,China)

Key words:listening strategies; strategy training; effect analysis

Class No.:H319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听力学习者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习策略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