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紫杉醇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效果分析
2016-01-16罗悦琼
罗悦琼
(简阳市中医院肿瘤科 四川 简阳 641400)
妇科恶性肿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1]。近年来,我国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人数虽有所下降,但这类患者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作为抗癌活性较强的植物碱类化合物,紫杉醇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癌药物,其能够促使微管聚合并趋于稳定,同时还具有抑制肿瘤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探讨分析用紫杉醇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妇科收治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我们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各项检查结果均符合相关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标准。对照组50例患者的年龄为28~55岁,平均年龄为(39.1±5.2)岁,其中患有宫颈癌的患者有12例,患有输卵管肿瘤的患者有18例,患有卵巢癌的患者有15例,患有腹膜癌的患者有5例;观察组50例患者的年龄为28~57岁,平均年龄为(39.3±5.5)岁,其中患有宫颈癌的患者有13例,患有输卵管肿瘤的患者有17例,患有卵巢癌的患者有16例,患有腹膜癌的患者有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肿瘤类型及肿瘤分期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①病情已进展至晚期,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②不存在心、肾、肺、肝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③血常规检查结果正常的患者。④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使用环磷酰胺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紫杉醇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1.2.1 对照组 使用环磷酰胺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使用剂量为600mg/m2的环磷酰胺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次治疗的间隔时间为3~4周。
1.2.2 观察组 使用紫杉醇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在使用紫杉醇为患者进行治疗前的6~12h,让其口服10mg的地塞米松及50mg的苯海拉明,并为其静脉注射200mg的西咪替丁。治疗前30min,再次让患者口服10mg的地塞米松,并为其静脉滴注400mg的甲氧氯普胺。然后,以135~150mg/m2的恒定速度为患者静脉滴注紫杉醇,滴注时间为3h。在输液时,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及血压等生命指标的变化。每次治疗的间隔时间为3~4周。
1.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①完全缓解:患者的肿瘤病灶完全消失,并且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②部分缓解:患者肿瘤病灶的体积缩小至原体积的50%,并且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③稳定:患者肿瘤病灶的增大幅度<25%或缩小幅度<50%。④发展:患者肿瘤病灶的增大幅度>25%,或出现新的病灶。治疗的总有效率=部分缓解率+完全缓解率[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3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下表。
表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例)
3 讨论
科恶性肿瘤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妇科恶性肿瘤与其他身体器官的恶性肿瘤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与女性的月经、妊娠等情况密切相关。若该病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癌细胞会扩散至患者的生殖器官甚至全身。导致妇科恶性肿瘤的常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个人生活因素,如放置节育环、性行为及饮食等。②感染因素,比如感染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黄曲霉毒素衍生物等。③个人身体因素,比如患者年龄、激素水平、机体免疫力、体型肥胖或处于妊娠期等。④综合因素,比如遗传因素、医学和卫生学因素、环境因素及人文社会因素等。临床上在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时一般是通过化疗辅助治疗,然而化疗药物具有较多不良反应与副作用,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导致其治疗依从性低,疗效不佳。给予适合的药物治疗不仅可以使患者的生命得到有效延长,而且还能使其生活质量提高,例如本研究中应用的紫杉醇和环磷酰胺均能使肿瘤情况得到一定的改善。其中环磷酰胺容易引起不良反应,而紫杉醇作为提取自紫杉树皮的天然化合物,在人体肿瘤细胞中发挥作用后能够自动累积,使有关的基本功能受到干扰, 与此同时可停止肿瘤细胞周期,进而使其正常的分裂增殖受到有效抑制,良好控制病情。除此之外,紫杉醇还能对患者的微管聚合起到促进作用,并且使之趋于稳定。通过浓度依赖性,紫杉醇能够可逆的与聚合的微管相结合,将微管和微管蛋白二聚体间的平衡打破,起到抗肿瘤的功效,特别是对于乳腺癌和卵巢癌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3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用紫杉醇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汤洁,蔡树模,范建玄,等. 紫杉醇治疗耐药性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J]. 浙江肿瘤,2014,(2):69-72.
[2] 贾雪梅,王淑玉,戴辉华,等. 紫杉醇脂质体在31例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肿瘤,2009,(6):51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