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汉族女装的嬗变与社会变迁

2016-01-16崔荣荣,牛犁

学术交流 2015年12期
关键词:社会风尚民国

民国汉族女装的嬗变与社会变迁

崔荣荣,牛犁

(江南大学 汉族服饰文化与数字创新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122)

[摘要]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各种社会文化思潮交织碰撞,影响到我国汉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穿着习俗也在发生着剧烈变化,特别是汉族女装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复古到创新的多元化风格,在承续传统“上衣下裳”的服装基本搭配样式上再生出民族化符号性质的服饰形态——“倒大袖”与旗袍,服饰风俗上“除旧纳新”,风格上呈现出“中西混搭”的新风尚。民国汉族女装在多元思潮影响下,特别是传统文化的回归与西风东渐的双重浸染,塑造出被广泛认可的服饰审美风尚,具有鲜明的服饰文化的民族符号意义。

[关键词]民国;汉族女装;社会风尚

[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志码]A

图1 民国女装变革图示

民国时期汉族女装的变革导致了该时期汉族女装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向,第一元是恪守正统汉民族文化传统,主张穿着具有汉民族本土性特征的传统服饰。第二元是经历西式教育的自由之士、新型知识分子和革命派,主张彻底废弃传统,穿着合体的西式服饰表达自己变革意志。第三元是中间派人士,既主张保留部分传统又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他们的观点是基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形成民国时期我国具有民族符号性质的主流服饰形态:“倒大袖”与旗袍。

一、民国汉族女装“存续承扬”与传统汉族文化的回归

辛亥革命后,即民国初期,汉族女性着装受社会主流恢复华夏汉族传统文化思想的积极提倡与推动,一定程度上也与当时爱国主义富民强国的政治主张相联系,从而使当时的服制改革上升为国家政治层面的行为,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1912年(民国元年)《服制》颁布了两种女性服装的法定类型:“上衣下裙,上身用直领、对襟,左右及后下端开衩、常与膝齐的上衣,周身得加以锦绣。下身着裙,前后中幅平,左右打裥,上缘两端用带。”可见,当时女性服饰主流仍然延续“上衣下裳”的传统搭配形式。同样,民国初期出版的《墨润堂改良本》画谱中的女性袄、袍、裙的结构图验证了当时女性服饰仍然是延续传统的形制。

关于民国时期汉族女装延续传统旧制的记载屡见不鲜,民间各地方志也多有记载,如《潍县志稿》(1941年)记载:“妇女多服旧式衣裳。”《磁县县志》(1941年)记载:“昔时男女制衣多用粗布,靛染蓝色。女子皆穿短衣,一裤一衫,冬则袄外尚套一单褂。富者探亲戚时,下更加扎裙子。虽扎短衣,务求宽大肥裕。男女贫者,只著短衣,富者除短衣外,夏有大衫,冬又有大袍、马褂。昔亦全为蓝色,近则夏多白色,冬多青色。”可见,这些地方志从服装式样、服饰面料、色彩等全方面阐释了当时女性服装的传统造型在民间仍为主流形式。

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是以汉族民间服饰为收藏研究对象、旨在抢救和保护我国汉族民间服饰艺术、传承和发扬汉族民间服饰文化的馆所。传习馆2008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展馆面积为800多平方米,共收集展示了清末民国时期民间服饰2100余件/套,涵盖地域有江苏、山西、安徽、江西、山东、河南、福建、辽宁、陕西等主要汉族地域,涉及有袄、褂、裤、裙、鞋、云肩、披风、各种首饰等20多个品种。珍藏有来自民国时期全国汉族主流地区城乡的女性服饰及服饰品600多件。其中,上衣有袄193件,褂29件,衫148件,旗袍97件,下裳有马面裙112条,凤尾裙25条,作裙27条。袄、褂、衫等上衣均为展开平面造型,多为大襟右衽,基本形制与传统形式无异,各类裙装整体都呈现“围式”平面造型,展开为长方形或梯形,这些都与中国传统服饰的平面造型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只是由于汉族地域文化具有较大差异,加之穿着服用功能性的需要,传统女性服装在袖宽、衣长和围度上开始趋向合体。如图1是民国《永安月刊》1939第8期刊发的《海上妇女服饰沿革》一文的插图,上面第一排即“上衣下裳”形制。诸多例证都说明传统女装形制是民国时期我国城乡女性的主要服饰形式。

民国初期汉族女装延续旧制现象说明我国儒家“礼教”思想对传统服装文化的影响是深远和全面的,它造就了我国社会平面意识形态,服饰风格追求线条婉约、柔和,崇尚舒适、自然、和谐之美,注重细节与装饰技艺的运用,重视内在感觉与统一的二维平面内的视觉冲突。因此从形式上看,“上衣下裳”的延续与发展是对传统服饰文化的继承,诠释了我国汉族含蓄、和谐的审美情趣。

二、民国汉族女装“弃旧纳新”与“改革易俗”社会风尚

民国时期欧美等西方服饰文化潮流浸染了我国社会各阶层,民众通过这些时尚服饰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服饰审美风尚的理想标准,同时也逐渐发展为身份认同的视觉符号。

民国时期,整个社会思潮呈现纳新、求变、革旧谋发展的开放动向,成为服饰变革的根本原因。在华传教士充当了海派服饰文化的传播者,感染并改变着国人的穿衣习惯与日常风俗,新颖独特的西方服饰与风俗习惯与民国延续的旧衣冠旧风俗形成鲜明对比,国民试图改变旧式的服饰面貌而崇尚代表着现代、简约、适体的西洋服饰观念。随着社会进步,海外留学知识分子作为民国的新派人物,西风东渐的产物,他们习得新鲜的思想与海派知识,促成民国社会与文化的转型,从自身剪辫易服、着西装,表达了毅然革旧俗、立新装的政治立场,将西方以人为本的着衣理念与风俗习惯同时引入中国,成为新时代国民竞相效仿的着衣典范,在灌输文明之风的群体的带动下中国形成了一次传统服装改革的浪潮,这是一种外在的推动力。当时服饰现象呈现“西风(俗)东渐”和“改革易俗”的状况,“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交杂至不可言状”。“趋新求变”的风气逐渐主导了社会风尚,也加速了废弃传统服饰陋俗的进程。近代著名作家立德夫人在华生活几十载,目睹了近代中国女性服饰的重大变革,在《穿蓝色长袍的国度》著作中记录了1900年前后苏州地区女性服饰的变化,女子服装已注重曲线的表达,日常穿着早已经“比中国西部妇女的服装要紧,接近英国的紧身服。袖子仅及肘部上方紧贴手臂,而不是像常见的中国服装那样,在手腕处垂下半码长。无疑,杭州和苏州女士的服装——可称为时下中国女士的流行款式——裁剪完美,极其漂亮,任何人穿着都很合身,而不失庄重和自然”[1]。在《清稗类钞》中也记述了西风东进的趋势,“围裙,腰肢紧束,飘然曳地,长身玉立者,行动袅娜,颇类西女”[2]。民初北京女学生的装束在《厂甸竹枝词》中这样写道:“素裙革履学欧风,绒帽插花得意同。脂粉不施清一色,腰肢袅袅总难工。”[3]这些都表现了服饰开始趋向表现人体之美。

同时,民国时期的女装变革也是建立在自身内部打破旧有陋习基础之上的,有识之士自清末以来一直推动摒弃束缚女性体型的缠足和束胸,改革这些陈旧的服饰风俗。辛亥革命后,1912年3月政府以法令形式发出禁缠足的文告,“通饬各省一体劝禁。其有故违禁令者,予其家属以相当之罚”[4]。此后民国政府在1916年与1928年分别颁布了《内务部通咨各省劝禁妇女缠足文》与《禁止妇女缠足条例》,将摒弃陋俗事象上升到国家意志通过法律方式极力反对裹足,强制制止摧残妇女的裹脚鞋、弓鞋,积极倡导放足以解放女性身体。经过政府法令的强制执行与民间开明社团的引导,除偏远山区外,城镇妇女皆天足或放足,千百年来套在女性身上的枷锁终于被打破。《遂安县志》(1930年铅印本)中记载:“放足之风,近始渐盛,城市幼女多天足,惟乡僻仍多缠足者。”随之兴起对天足及对人体自然形态美的追求,西式塑胸内衣逐渐也在城市推广,新的服饰文明风尚逐渐在城市妇女中流行。

借鉴西方服饰文明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婚礼服饰,谓之“纳新”。清末民初。西式风俗的文明婚礼开始在城市盛行,作为礼俗表现的重要载体婚礼服也吸纳了西式的婚纱形态,在《申报》登载的小说中称赞文明婚礼的流行:“(新娘)梳一东洋头,批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概不用”[5],“文明婚礼,盛行海上,新妇辄以轻纱绕身,雾影香光,尤增明艳,每共拍一照,以为好合百年之谐”[6]。清末民初文人张醉仙在《小说林》刊登的笔记小说《鸳鸯梦》中亦详细记载了新人的时髦穿戴:“新郎西装革履,新娘纱服珠链……宾客内一身着长袍马褂之老者惊问其邻座曰:“新娘悬挂此佛珠,莫非遁入空门者流,又何能结为鸾俦乎?”邻座掩口而笑曰:“君差矣!此乃新妇饰物名‘项链’者也。西洋习俗,咸以戴项链者为雍容华贵,国人竞相效之。君深居浅出,不谙世情,故以为尼也。”[7]

“纳新”除了吸纳西式服装元素外,还表现在对自身传统服饰的改造创新上。表现在女装上是“倒大袖”和旗袍的改革创新。教会学校在清末的创办带来了一些外来文明与时尚风俗的思想观念,西方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等也给国内带来全新的学识视野。这些给予了当时学生与本土学校其他学生变革旧式着衣装扮的心理动机, 简约适体的“文明新装”成为当时服饰风潮的典范。“文明新装”又被称为“倒大袖”,是传统上衣的发展,其造型在原先“宽衣博袖”基础上开始趋向适合女性体态而非遮蔽人体的造型。为了保持对称,其袖长和衣长,前后摆和袖的围度高度一致,留洋的女学生将西方窄衣适体的着衣观念引入国内,本土教会学生纷纷响应,文明新装成为本土教会学校女性学生的时髦服装,受到城市女性的纷纷效仿。张爱玲在《更衣记》中形象地描写了这种服饰:“时装上也显现出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喇叭管袖子飘飘欲仙,露出一大截玉腕,短袄腰部极为紧小……短袄的下摆忽而圆,忽而尖,忽而六角形”[8]。图1第一排所穿上衣也可验证袖、摆的弧线与人体曲线遥相呼应的美感。

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旗袍的纳新也是如此。旗袍本是传统袍服的延续,20年代始局部被创新,采用传统归拔及收腰等手法使整体造型趋向适合人体曲线造型,后也采用西式省道的裁剪工艺,表现人体曲线更加明显,在领、袖外采用荷叶领、西式翻领、下摆褶皱等西式服装常用的造型。这些吸纳的西式元素成为民国时期女装流行与时髦的符号性元素。

三、民国婚礼服饰混搭风格与“中西交融”新时尚

混搭来自于原本对立的多种元素的共存与多种风格的兼容。在民国时期的服饰搭配中,普遍存在着“中西方元素与风格的混搭”形式,尤以婚礼服饰表现得尤为明显。邓子琴先生在《中国风俗史》中阐释了民国时期婚俗的变革:“民国初年,婚礼非全为文明形式,亦有仍依旧式者,可谓新旧并用。”[9]

婚礼服的混搭形式首先以中式服饰为主,搭配西式元素,如图2为《妇女杂志》1929第10期刊载的照片中女性穿旗袍而头上却披着白色头纱,图3为《良友》1936年刊载老照片搭配形式为男中式女性西化婚纱礼服。当时较为常见的搭配形式为男西式服装女中式为主,这种形式民国刊物记载较多,女服中式有华丽的凤冠霞帔(如图4)、有上袄下裙(如图5)、有旗袍。方志中也有记载,如四川的武阳镇“行结婚仪式时,新郎穿西服,新娘穿旗袍、披白纱,双方胸前佩戴红花,行鞠躬礼”[10]。还有的单件衣服上也是进行中西元素的搭配,如图6西式婚礼服的领子缘饰、裙下摆的褶皱被运用在上衣下裳上。再如图7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收藏一件民国婚礼服,以中式的连袖、对襟、盘金锈、袖口“阑干”形制搭配西式枪驳领。混搭风格已经发展成为当时婚礼服饰的一种时尚潮流而流行于社会。

四、民国旗袍的创新符号意义

1.旗袍的民族性符号意义

旗袍作为国人在长久的历史文明中创造的产物,融合了民族信仰、民族自尊与心理依赖,是意识形态领域下传统文化与农业文明的结晶,费孝通曾指出:“一个民族总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上的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本民族的标志。”[11]旗袍中传承着我国传统文化精神,作为“文脉”体现华夏的民族情感。适应了我国社会的民族情感需求,从国家层面上1929年4月《行政院公报》第四十号法规公布的《服制条例》中规定了两种形式的女性礼服样式,一款为传统袄褂的延续,质地蓝色,五粒中式钮,下身黑长裙。另一款为传统袍服改良,长至膝与踝之间,质地蓝色,六粒中式纽。因此通过国家法律效力旗袍正式晋升为国服。从专家层面上周锡保先生在他的 《中国古代服饰史》中认为:“旗袍二十世纪中期逐渐流行,以后渐为一种普遍服饰,到三四十年代,已不论老小都改着这种旗袍,逐渐取代上衣下裙的形式。”[12]

2.旗袍的女性文化意义

民国时期我国城市最先接受西方工业文明之风,西方文艺理论、自由主义感染城市人们的日常穿着,新的人生价值观应运而生,各种彰显个性、时髦的装扮占据城市主角,万千新奇的海派舶来品促成城市消费主义的兴盛。随着城乡之间贸易、国民新式教育的开展,融合西风民俗程度也由早先开放的沿海城市向内陆转移,基于民族自尊情结,传统的旗袍在吸收西装新颖、独特的结构造型与工艺技术的同时,逐渐融合时尚元素在民国社会形成了主流民族符号意义上的女装旗袍。《常熟市志》记述:“民国初至20年代,常熟居民的衣着……女性以大襟青布衫居多,仕女小姐则多着旗袍。”[13]说明当时社会以城与乡差异逐渐替代了封建社会的官与民差异,以地域、城乡、文化、民族差别替代阶级差异成为新的女性自我身份定位的影响因素。另方面,此时期中国都市时尚、现代性与女性主体性开始建立共生关系,打破原来“存天理、灭人欲”的礼教思想,女性身体开始解放,女性意识逐渐增强。旗袍能够代替传统衣裙,还恰如其分地显现出女性的曲线美,同时又是西方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互融共生”在服饰上的集中反映,恰好迎合了一批追求时尚和崇尚西式文化女性的审美需求。李伯元《文明小史》:“身上旗袍绫罗做, 最最要紧配称身。玉臂呈露够眼热, 肥臀摇摆足消魂。赤足算是时新样, 足踏皮鞋要高跟”[14]。

3.旗袍的时尚符号意义

2012年11月16日《解放日报》刊载的对80多年前上海女性着装的评述:“女子的衣柜里是一定有一件旗袍的,哪怕平常不穿,也是一定会有的。旗袍里藏着女子年少时的向往,成年后的成熟与氤氲。袖口间密密繁复的十八镶,是女子婉转的情思,吉祥的图案是女子对幸福的追求。看穿旗袍的女子步履轻盈地走过,总觉得是婉媚,那低眉浅笑间不经意的魅惑顷刻间盈满了心田。曾几何时,旗袍成为中华女子的美丽符号?”[15]《上海画报》《良友》《美术生活》等也都辟有专栏,不定期发表叶浅予等画家的新设计、新作品,其中相当部分是关于旗袍的设计与发布,这些都说明民国时期上海旗袍是流行和时尚的代名词。肖佛尔也在《服装设计艺术》中如此评价旗袍的美:“中国服装的风格是简练、活泼的,它的式样是更多地突出自然形体美地效果,优雅而腼腆,这比华丽、辉煌地服装更有魅力。柔软地丝绸服装并没有欧洲古典服装那样繁琐地折裥,但却设计为曲线地轮廓,这是最主要地造型手法,使妇女们在行动中能展示她们苗条地形体。折枝花卉地刺绣图案在服装上是灵活而不呆板,看来富有生气,使人感到愉快”[16]。究其流行缘由,缘于旗袍迎合了国人从传统的农作生活模式中孕育而来的民族着衣风俗和心灵归属感,有传统袍服渐变而来的曲线形制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得以迅速推广,为中国服装与国际时尚接轨、从平面向立体转化以及民族服饰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民族文化基础。

五、结语

民国时期,是传统与开放、时尚与复古并存的历史时期。在那个不稳固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下,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造就了逐渐开放、除旧布新的局面,中西方服饰文化经历了摩擦与冲突,有继承,有发展,有排斥,有融合,有保留,有创新,对我国传统服饰造型艺术以及审美观产生了不同深度的冲击,使得当时我国汉族服饰风格整体呈现“新旧并行、中西交融、多元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传统的中式服装、西化的中式服装与纯粹的西式服装交替并行的局面,传统服装在适当保留自身传统的面貌下逐渐接纳合理的西式元素,呈现出中西混搭与融合创新的服饰潮流。具有时尚创新意义的旗袍和倒大袖成为我国服饰的民族符号,而具有典型中西服饰文化交流特征的“中西混搭”风格,成为新的时尚。

[参考文献]

[1][英]阿绮波德·立德.穿蓝色长袍的国度[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343.

[2]徐珂.清稗类钞[M].北京:中华书局,2003:6202.

[3]雷梦水.北京风俗杂咏续编[M].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91.

[4]孙中山.孙中山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232.

[5]自由女子之新婚谈[N].申报,1912-09-01.

[6]海上新竹枝词[N].时报,1913-04-04.

[7]万建中,等.中国民俗史(民国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5.

[8]张爱玲.流言[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17.

[9]邓子琴.中国风俗史[M].四川:巴蜀书社,1988:343-344.

[10]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上卷)[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77.

[11]费孝通.关于民族识别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80,(1).

[12]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13]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044.

[14]新闻夜报播音园地汇编.现代的女子[J].美术生活,1935,(16):7.

[15]80多年前,旗袍曾经是正装[N].解放日报,2012-11-16.

[16]李少兵.民国时期的西式风俗文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56.

〔责任编辑:曹金钟〕

中东欧思想文化研究选粹

·论点摘编·

内在性的悖谬与批判主体的建构

杨顺利在《哲学研究》2015年第7期撰文指出,阿多诺的克尔凯郭尔批判兼具哲学分析与社会批判双重蕴涵,核心是对生存辩证法之“无对象的内在性”的揭示。在克尔凯郭尔那里,个体化的最高形式是跳跃到宗教领域,但阿多诺觉得这个“跳跃”本身是独断的,是从“外部的”超验范畴来摆脱内在性悖谬,实则废除了生存辩证法的“辩证内核”,把它转化成神秘的直接性。阿多诺的论断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绝对他者”在辨证神学中的作用。克尔凯郭尔的“上帝”是观察与审视生活的总体视角,不是外在的客观真理,神秘的“绝对他者”确保了有限的人与“绝对他者”间的“质的无限差异”,“内在”个体因此有可能获得相对于现行社会制度的超越性。人-神关系在根本上就没有目的,因而也不可还原,这就使得永恒视角下的“寂寞个体”能够以相对抽象的方式独立于现实世界,并因此与现行社会中的具象乌托邦拉开距离,从而避免了这种可能——某一现实的乌托邦失败后,势必消解掉与之相关的最后的批判空间。概念的抽象性虽有可能遭到滥用,但也保证了它避免被化约为具体的东西,反而使之具有批判的可能。放在当下的社会语境看,建构批判主体的唯一希望,可能是寓于一类不可化约的神秘空间。主-客体趋于同构的“晚期资本主义”,不同于阿多诺所指的传统资本主义类型,阿多诺当时坚持的主-客二分,即个体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对立,很大程度上已被资本主义社会给消解了。因此,关于抽象内在性是保守的政治立场的批评,已经不能反映历史语境发生的改变,至少在克尔凯郭尔那里,它能够被赋予某种社会批评的职能。

(杜娟摘)

哈贝马斯与海德格尔对语言的阐述

朱松峰在《哲学研究》2015年第4期撰文指出,根据哈贝马斯语用学的理解,语言本质上不是符号与句子的集合,而是言语行为的集合,其意义并非取决于对经验事实的表达,而是取决于它在“生活世界”的语境中的用法。所以,语言就其功能而言不仅仅是表达了什么,更主要的是还要“有所作为”。而海德格尔则进一步表明了语言的这种功能的来源,即语言乃是意蕴的表达,只有在意义脉络之中,我们才能对对象和事态说些什么。由此,海德格尔也表明了语言与实际生活的关系:语言是作为意蕴、境域的世界的表达方式。对于他来说,语言永远都不只是“自我稳定的媒介”。弗莱堡时期的海德格尔也没有哈贝马斯的先验立场,不会将生活世界建立在普遍的理性言语的基础之上。在哈贝马斯这里,语言似乎主要被看作交往个体的能力和手段。于是,不但作为背景和信念储存库的总体生活世界与语言的关系无法辨清,而且语言的主要功能被看作把三个世界作为对象来表达,好像社会世界、主观世界原本与语言无涉一样。另一方面,他认为生活世界最终是由语言建构和阐释的。借助语言这个媒介,意义可以得到表达,因而在他那里生活世界至多在语用学、语义学的意义上是有意义的,它是由符号构成的“合乎语法的意义语境”。生活实践的非语言成分则是由日常语言的语法规定的,只有后者才具有先验的价值,甚至连个人也被看作“符号结构”,所以个人与文化以及社会之间是“通过语法关系”保持联系的。相对于他所谓的这种依靠符号语言的交往活动,海德格尔所讲的实际生存活动处在一个更加原初的层面上。后者并没有像前者所说的那样,在日常语言的解释学分析中“致力于从语法特性中获取在其中标明的种种世界观”。

(巨慧慧摘)

斯拉夫主义学说的生成机理——文化自信

赵爱国在《俄罗斯研究》2015年第4期撰文指出,思想、社会、政治三股力量的合流,为斯拉夫主义的生成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社会基础和政治基础。思想渊源主要是东正教,东正教作为基督教中最为原始、最少规范的一种形式,其传统精神向来与经院式的繁琐理论相背离:它不注重推理演绎和逻辑论证,注重的是具有道德自由的思辨,因此,被斯拉夫人认为它是正统的基督教。社会成因主要是民族传统,俄罗斯人独特的生存环境“村社”组织赋予其独立自主的意识,“米尔”成为俄罗斯人独立的世界,一个与西方不同的世界。政治背景则像催化剂一样,提振起俄罗斯精神,使俄罗斯人似乎进一步认识到数百年来实行的专制制度的优越性所在。在斯拉夫派看来,其优越性并不在制度本身,而是能够产生“聚和性”作用的“道德力量”(нравственная сила),也就是所谓的“精神专制”(идеальное самодержавие)。时至今日,多数俄罗斯人依然对伊凡雷帝(Иван Грозный)、彼得大帝(ПетрⅠ)、叶卡捷琳娜二世(ЕкатеринаⅡ)等“强势”沙皇充满无限的敬意,更对现任俄罗斯总统普京(В.В.Путин)的铁腕治国方略拍手称好。而这一切,应该说都无不源自斯拉夫主义哲学思想中所包含的对传统专制制度的民族认同感。这三大基础的生成归根到底是由民族文化的自信力支撑起来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对东正教、村社制度和专制制度“优越性”的足够的自信,就不可能形成相应的思想基础、社会基础和政治基础。从这点上讲,文化自信无疑是奠定斯拉夫主义学说基础的基石。

(巨慧慧摘)

齐泽克与政治经济学批判

周嘉昕在《哲学动态》2015年第7期撰文指出,“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齐泽克近来提出的一个理论口号。这一口号提出的方法论前提是齐泽克以拉康精神分析的“能指逻辑”重构黑格尔辩证法。在他看来,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对康德超越论内在矛盾的完成,提供了一种“承认对抗的最一贯的模型”,并且在“实体即主体”中得到了集中的展现。齐泽克借助于拉康“无意识”“真实”(the real) 的结构破析,同黑格尔“实体-主体”“不完全”(not-all) 的辩证再现二者之间的对勘,齐泽克成功寻找到了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激进话语的新的理论支撑。这不仅顺理成章地摆脱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羁绊,而且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重述马克思、列宁甚至是毛泽东的替代性方案。其中,就“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的形象建构而言,齐泽克自己当下最为看重的是:基于上述逻辑构架从拜物教批判( 商品形式分析)出发“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尽管齐泽克自己尚未充分讨论“政治经济学批判”,但应用他对辩证法的说明,我们可以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进程特别是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和发展中,发现一个“预先设置”了“剩余”的“真实”存在即资本的结构秘密。相应地,马克思关于拜物教和物化的批判,可以在这种拉康-黑格尔式辩证法中在当代被激活。但是,如果齐泽克的“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尺度仅仅停留在局部环节上,或者说这种“回到”无法提供一种今天对于“资本整体”究竟如何构建的说明,无法再现其内在冲突,而只是抽象地强调“资本的界限就是资本本身”,那么这将使齐泽克自身陷入全球化资本主义“隐性同谋”的尴尬境地。

(巨慧慧 摘)

俄罗斯外交转型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刘莹在《太平洋学报》2015年第9期撰文指出,俄罗斯外交转型既有历史惯性的影响,也有现实的原因。总的来说,此轮转型发生在国际关系格局整体转型的背景下,源于俄国内政治生活和政治结构发生的变化,并受到乌克兰危机的直接推动,促使俄罗斯外交在欧亚、亚太地区战略和公共外交领域作出政策调整,其国家认同建设也会对当前和未来俄罗斯的外交发展走势产生重要影响。俄罗斯的外交转型对于中俄伙伴关系的发展来说,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俄罗斯的欧亚战略对中俄关系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这一战略对中俄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俄罗斯的构想可能与中国主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上海合作组织发生利益冲突,但也不排除两国通过协调努力,借由这一契机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到新高度。二是俄罗斯亚太战略的借重特征对中俄关系有利有弊: 一方面,俄罗斯加大对亚太地区事务的参与力度将可能拓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度和广度,为两国的经济发展和地区开发带来机遇;另一方面,基于俄国家利益而制定的亚太战略,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三是俄罗斯的国家软实力建设尚处摸索中,中俄可以在此领域寻求合作机遇,但也要防止俄方的疑虑对中俄关系造成负面影响。四是俄罗斯国家认同建设扶植的保守主义势力上升或对中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中俄关系发展应该注重民间感情的培养。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中俄进一步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关键期,在继承以往合作精神、发挥传统合作领域优势的基础上,中俄双方还应该挖掘两国关系深层结构中的差异要素,发扬纠错和创新的精神,改革既有的结构性矛盾,让中俄伙伴关系更好、更健康、更持久地发展下去。

(孙琦摘)

德国在中欧关系中的角色

郑春荣在《欧洲研究》2015年第3期撰文指出,在金融与经济危机、尤其是紧随其后的欧债危机背景下,德国在欧盟内的领导地位凸显,中国也调整了对欧战略,中心从欧盟层面转向成员国层面,在此期间,中德关系实现了加速发展。正是在这一时期,德国在中欧关系中的地位凸现出来,扮演了某种领导角色。鉴于这一情况,中国在通过中德关系促进中欧关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德国在欧盟内及其在中欧关系中的领导角色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中国与欧盟打交道的协调成本,但是,面对欧盟多层级、多主体的动态决策体系,单纯倚重单个成员国的领导力,并不能保障中国实现自己的外交诉求,近期的中欧光伏争端再次表明了这一点;其次,如果德国在中欧关系中不是扮演积极的建设性角色,而是错误运用其“方向性领导力”,发挥负能量,反而会增加中国对欧盟的协调难度,尽管中德关系目前发展态势良好,但这方面的风险依然存在;最后,虽然在学术讨论中可以就德国在中欧关系中的领导角色展开分析,但是在官方言辞中,应慎用类似的表述,更不应使用中德“特殊关系”的提法,其原因是,公开表达只会引起欧盟其他国家、乃至美国对中德两国走进的警惕和猜忌,而且也会使德国在发挥中欧关系积极促进者角色时更为小心和忌惮。只有这样,才能在欧盟内确保实现中欧未来合作共赢的“获胜联盟”。

(杜娟 摘)

俄罗斯与东欧国家社会转型中的法律移植

孙景宇、鲁文霞在《国外社会科学》2015年第7期撰文指出,俄罗斯与东欧国家向市场化转型之初就非常重视法律规则的变革,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建立起相对完整的法律体系,他们大量借鉴和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度,运用移植的方式来进行法律改革,构建新的法律体系。但是,俄罗斯与东欧国家法律移植的效果并不理想,他们的失败教训对于包括转型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推动法律变革、加强法制建设、构建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具有重要的启示。首先,忽视法律需求的法律供给难以取得成功,必须充分考虑社会民众对法律的需求,法律移植成功的标志是社会民众对法律需求的形成;其次,法律体系的完善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当使用法律的成本较高以至于削弱了社会民众对法律的需求时,应当为法律之外的可供替代的治理机制创造条件并加以引导;最后,应创造条件推动法律逐渐从不完备走向完备,法律体系的成功,不是看最初制定了多么好的法律,而是看其在发展过程中是否有能力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生活中不断出现已有法律未作规定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必须创造条件采取控制举措以弥补由太大的灵活性而造成的法律空白,从而使立法工作能够根据社会经济的需要调整法律法规来解决新问题,推动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

(杜娟摘)

俄罗斯国家创新能力分析

刁秀华在《国外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撰文指出,虽然俄罗斯在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但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所以应当辩证地分析和看待俄罗斯的国家创新能力问题,对其正反面的经验和教训有必要加以总结和借鉴。第一,俄罗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创新发展的制度完善、政策具体。俄罗斯自经济转轨以来每隔2—3年就会出台与发展创新型经济和国家创新能力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战略构想,经过多年实践,这些制度和法规日趋完善,使创新战略真正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但是通过与典型创新国家创新能力比较分析所暴露出的俄罗斯国家创新能力提升效果不佳的问题,说明了俄罗斯贯彻落实这些政策、法规和战略构想并不到位。因此,如何将这些战略构想变成现实,仍是俄罗斯今后需要解决的难题。第二,作为国家创新能力两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俄罗斯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一直在困境中前行。通过坚持不懈地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俄罗斯在这两个领域已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要达到发达典型创新国家的水平,还要付出长期努力。第三,虽然俄罗斯政府的创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效果也较为明显,但在企业层面存在的创新动力不足、激励缺失、活力不够等问题,依然是制约俄罗斯国家整体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微观创新主体的企业对开展技术创新往往持有不同的态度或遇到不同的困难,所以强化中央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并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是今后俄罗斯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

(杜娟 摘)

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深化经济合作的策略

卢山冰、黄孟芳在《河北学刊》2015年第5期撰文指出,2015年作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元年,“一带一路”建设将在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上开展建设工作。对中国和俄罗斯及中亚国家合作来讲,“一带一路”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要充分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在保持和稳定区域安全职能基础上,增加和扩大经济合作的功能,及时作好“上合组织”功能转型,增设区域经济合作分支机构,制定经济合作战略规划,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建立亚太自贸区筹备组织机构并开始工作,着手落实最惠国政策,启动中国与俄罗斯自由贸易区谈判,在条件具备时启动与中亚国家自由贸易区谈判,迈出未来经济一体化的第一步,同时积极与俄、白、哈倡导成立并运行的欧亚经济联盟合作,全面了解该联盟意图和发展路线图,寻找合作契机和领域;在完善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能源合作模式基础上,深化和强化能源合作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密切在此领域的传统合作和创新合作;积极对接欧亚经济体相关战略项目,拓展合作领域,参与项目建设,发挥中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利用两种资源,做好两个市场,以“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国际和平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巨慧慧摘)

波兰经济转型中收入不平等问题探微

金玉在《未来与发展》2015年第6期撰文指出,波兰在经济转轨中显现的收入不平等问题,造成了人民物质生活匮乏、处于贫困与社会排斥的风险当中及社会凝聚力下降等一系列社会负面影响,波兰社会意识到波兰的不平等问题并且希望政府能够加以治理。波兰政府通过保障劳动收入、制定最低工资、出台现代税收制度、进行税务改革以及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保证临时津贴等相关举措试图解决不平等问题,然而,波兰政府对抗不平等政策的效力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经济自由主义观点在波兰决策层占据主导地位并以其政策偏向造成波兰不平等逐渐加剧。由于波兰的早期改革者非常关注自由市场改革对养老、失业和绝对贫困比率的影响,波兰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引入了广阔的社会转移体系,它囊括着慷慨的失业救济体系、社会福利体系和相对容易获得的养老金及贫困救济金,这些体系所关心的主要是绝对贫困的降低,对于控制不平等的增长效果不大,从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由于过高的消费,这些系统的再分配作用逐渐被削弱。与此同时,波兰政治计划对于贫困的关注也越来越难以得见,关于不平等的考虑也再未进入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或公共财政预算当中。波兰政治权利由对私有财产强力的敏感性所驱动,其他带有严肃的分配暗示的重要政治政策变动,则大部分受自由市场思想、预算目的以及人口目的的合力影响,这些政策通过难以测量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和总体影响, 以非计划的方式对经济不平等产生作用。可以确定的是,它们中的大部分都降低了波兰的税务和福利制度的再分配程度,这也将在未来的若干年中持续加深波兰的不平等程度。

(孙琦摘)

“一带一路”推动区域国别研究和俄语教育改革

国玉奇、罗舒曼在《中国俄语教学》2015年第3期撰文指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得到了广泛的国际响应,从外语教育的角度看,“一带一路”首先将推动区域和国别研究,随之而来的将是对区域和国别研究新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的社会正处于转型过渡期,大学教育也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要培养具有开阔国际视野的外语人才,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重视对学生的区域和国别研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新时期的外语教育改革一定要从人才转型入手。在知识革命、建设知识型社会的大背景下,我们特别提倡打破学科界限的思想,强调学科聚合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是一个重要趋势,也是高等教育理念一个重要而必然的转变;同时,还应特别重视人才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人才转型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社会转型和人才总体转型的大形势下,俄语专业人才的转型也日益紧迫。我国俄语教学界基于通才教育及其他一些教育理论和思想,曾经一度提出并践行培养双学位化知识人才、多语人才、经贸俄语人才、“俄罗斯通”、复合型俄罗斯学人才等理念。近年来,为解决俄语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我们一直倡导把现在的俄语人才培养转变为俄罗斯学人才培养,从而实现本专业的通才教育和人才转型。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出,既凸显了区域和国别研究的重要性,也为我们指明了外语人才特别是俄语专业人才转型的方向。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实践的推动下,改革俄语教育和教学、建立俄罗斯学专业、完善课程设置、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培养时代真正需要的区域和国别研究人才都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孙琦摘)

俄罗斯当代大众文学基本特质与社会功能

刘玉宝、Т.Б.马克拉科娃在《比较教育研究》2015年第5期撰文指出,在俄罗斯,民众的阅读已经沦为达到某种实用目的的手段——通过阅读获得感官享受,减轻心理压力,免除思虑之苦,而通过模式化的写作来反映伪造的、改写的、克隆的和虚幻的世界便成为俄罗斯当代大众文学的基本特质。俄罗斯当代大众文学的读者趋于逃避充满敌意的现实,试图在大众文学读物的字里行间找寻幸福、安宁和爱情,借助大众文学读物的阅读,他们得以卸载巨大的身心压力,忘却种种现实问题,俄罗斯当代大众文学作家的使命就是投读者之所好,迎读者之口味,努力完成“社会订制”,为读者提供各种各样的“幸福模式”。因此,作为“生活教科书”的俄罗斯当代大众文学,迎合读者的审美趣味,对读者的诸多缺点和不足采取一种包容、开放的态度,建立在“意识模式”之上的俄罗斯当代大众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操纵着读者的意识,将他们带入一个个特定的环境之中,给他们提供一定的行为标准,为他们制定一定的游戏规则,在他们中间推行消费时代的价值理念,倡导当代社会的生存方式。不过,我们应当承认,俄罗斯当代大众文学常常表现为脱离社会现实、回避社会问题,其并不十分热衷于激发读者的思想和想象,常常简化各种社会问题,暂时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消除人们的消极情感。虽然,俄罗斯当代大众文学作品借助于现代社会的传媒手段和消费市场得以在广大读者中间普遍流行,但由俄罗斯当代大众文学阅读所导致的模式化的社会意识一般不会提升读者的精神素养,相反,却常会诱导读者走入歧途。

(孙琦摘)

中东欧思想文化研究选粹

·著作评介·

深入生活实践的反思
—— 评《自由、名誉、欺骗和背叛——日常生活札记》

刘威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东欧国家普遍经历了“斯大林化”的进程,普遍建立了以高度的计划经济和中央集权为特征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作为冲破这种集权主义和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积极支持者的思想家们,强调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民主的特征,他们从青年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实践哲学立场出发,反思和批判苏联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模式,强调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科拉科夫斯基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日常生活札记》主要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回归到日常生活当中,通过论述权力、名誉、平等、欺骗等18个章节讲述了人们如何在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方向上得以改变。

科拉科夫斯基的《日常生活札记》以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为根基,摆脱了理论的抽象性,深入到生活实践中去探讨问题。下面就几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是对权力进行了划分,明确了日常生活中的权力滥用问题是我们应该警惕的。科拉科夫斯基对权力的定义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广义上讲权力欲望指代贯穿自然界的本能馈赠,是人们活动的力量源泉。但是我们一般所讨论的权力是狭义上的,也就是“个人或集体通过暴力或暴力威胁影响他人并控制他人的行为而成为行之有效的工具,而这一工具就是国家”。同时,科拉科夫斯基对在日常生活中和政治生活中是否摆脱权力或者取消权力作出了思考。他提出当前避免专制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不断增强社会制约政府的手段,不断地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而把政府权力的范围限制到勉强必要的最小界限上”。所以,他提出要警惕日常生活中滥用权力的官员,应该对其加强监管,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加以控诉。

二是在反思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具有民族成见。科拉科夫斯基认为,我们对于世界的和其他人的想象以及对他们的反应,都存在成见。成见的存在使人觉得安全可靠,一旦成见消失了,就迫使我们有一种经常保持警惕的需要,并且会把我们置于一种心智上没有确定性和混乱无序的持续状态。民族成见的研究是社会人类学的一个分支,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了解民族性,在评论其他的民族时,我们会无意地透露出自己的缺点和优点。科拉科夫斯基告诉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事物,通过对人们心理活动的分析,并放到日常生活当中加以思考,推动日常生活主体进入一种自觉的和反思性的生存状态。

三是在日常生活中要谨慎思索欺骗这一行为。谎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随处可见,有的时候政府也会对平民百姓说谎,包括利民的善意的谎言。在许多情况下出于善的欺骗是可以允许的,但是并不是说欺骗本身就是对的。科拉科夫斯基提出了四条准则:即使我们出于善的理由去欺骗也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善的理由恰巧与我们的利益相一致时,是值得怀疑的;无论是否出于善的理由,欺骗本身依然不是道德上的善;在欺骗别人的同时,自己的心灵也会受到泯灭。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作决定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地思考,即使是善的理由。

纵观全书,科拉科夫斯基的《日常生活札记》论述的问题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却不加以考虑的东西。它以日常生活为基础,对我们所熟悉的方方面面加以分析,以此作为批判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基础。科拉科夫斯基在论述上述问题时,虽然没有系统、全面、准确地定义和说明,但并不妨碍他关于日常生活的随笔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建构中的价值和意义。在这些零碎琐事中无不透漏出生活的哲理,教会我们如何重新审视生活。他把哲学回归到生活之中,深入生活进行反思,带给我们生存的智慧和思想启迪,使我们正确看待我们所面临的环境和问题,通过日常生活反思自身。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余明全杜娟〕

中东欧思想文化研究选粹

·著作评介·

日常生活的形而上学批判
——读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关于人与世界问题的研究》

黄佳彤

捷克斯洛伐克的马克思主义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分支。《具体的辩证法——关于人与世界问题的研究》(以下称《具体的辩证法》)是捷克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卡莱尔·科西克最为重要的学术著作,它思辨性强、内蕴深刻,被誉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科西克熔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于一炉,对马克思的众多思想理论进行了独特阐释,尤其是关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建构,在20世纪哲学家的实践哲学理论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对于“伪具体世界”建构方式的探讨,即对日常生活的形而上学批判,是《具体的辩证法》中重要的理论主题。科西克认为,具体总体的生成与存在是不断进化、发展中的整体,它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而虚假总体与之相反,将实在视为一种固定自主的存在,有着一成不变的趋向。现实是一种辩证性的存在,要认识现实,必须销毁虚假总体,通过具体总体辩证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规则来完成认识过程。因此,科西克指出,要对现实形成具体总体的认识,并通过革命性的实践来实现“具体存在”,实现人真正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必须摧毁当下的“伪具体世界”,即“日常生活”。

首先,在对日常生活内涵的界定上,科西克指出,日常生活存在于人类任何种类的生存方式之中,控制着人们生活的展开。日常生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日常生活“表现为熟知的世界”,充满了人们认为可信与惯常的活动,人们生存于其中的活动通常受本能、下意识驱使,变得自然而然;二是日常生活具有明显的重复性与无主体性,它使人们的活动与关系都被固定了的经验、规则所控制,并被不断重复实施;三是日常生活自然流畅地自发运行,它固定化的运行规则已经被人们所认同并熟练地遵守。由此,科西克描述了这样的日常生活图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下,人们的创造物与人自身分离,成为固定的、自主性的、控制人生存和发展的力量,人的存在方式变得片面化、抽象化。

第二,科西克对日常生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批判,他赋予海德格尔提出的“烦”的概念丰富深刻的意蕴,并对日常生活的本质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在这里,科西克所表述的“烦”是“经过主观转换的作为客观主体人的现实”,是“社会个体以个人的介入及其功利性实践为基础在社会关系中的纠缠”。“获取”是烦内涵中的核心部分,它是“实践的现象异化形式”,也是“(对物和人)的操控”,它控制着人们的生活,压抑和掩盖着人类文明,造成了历史的断裂,让人们走向了对技术理性的迷信,从而使人自身的总体性丧失。从劳动到获取的转变是拜物教化的一种加深,而导致这种转变的正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日渐形成了自身的独立性、自主性,凌驾于个体之上,统治着整个人类社会。

第三,在对日常生活的本质充分揭示和批判的基础上,科西克提出了超越日常生活的方式:通过疏离与日常生活拉开距离,“撕去拜物教化的亲密性,暴露其异化的残忍性”,摆脱以往的微观、熟识视角,从“时代精神”的角度对社会和生活进行重新审视;通过存在主义的修正,让人们回到本真,不再沉沦和臣服于“手边”的日常生活的规则,“从其他实存中选择真实的实存”;通过革命性变革,在真理的实现和个体的发生过程中,形成真正的人类实践,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解放。

可见,科西克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异化的日常生活的形而上学批判,摧毁了当下的伪具体世界,确立了具体总体的辩证法思想,为其后期对人的问题的探析及现代性批判奠定了理论基础。科西克提出的革命性实践与人的自由解放、全面发展理念,彰显了其与马克思思想理论的相同旨趣;而科西克提出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获取”概念,即异化的实践形式,也是对马克思实践理论内涵的丰富。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余明全杜娟〕

猜你喜欢

社会风尚民国
当代中国社会风尚嬗变态势之历史探究——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考察
坚持和推广在抗疫斗争中形成的良好社会风尚
拾金要不昧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最淳朴”的社会风尚——“德美屋”内外
让尊重和关爱妇女儿童成为社会风尚
花样年华 民国之恋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午社“四声之争”与民国词体观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