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

2016-01-15宋佳忆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孤独感青少年

宋佳忆

摘 要:本研究在对孤独感的概念、特征、维度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和维度进行论述的基础上,以外来职工及其子女为例对74名初中生进行了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青少年孤独感量表的测试。所收取的数据通过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等,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和初中生孤独感的关系。

关键词:外来职工及其子女;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孤独感

一、绪论

1.研究背景

随着西部大开发项目的深入实施,大量内地劳动力涌入西部少数民族边疆城市,随之而来的是出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外来职工这一新群体,根据有关人口学资料显示,外来职工这一群体已占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总人口很大的比例,这一群体的子女教育也成了一个现实性的问题,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多个方面有密切的联系,但由于这类群体工作性质的局限,此种工作模式给外来职工的生活及其子女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也可能对其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一定负面作用。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一生的重要转折期,然而,随着现代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孤独感,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次调查的目的是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孤独感的影响,为今后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当前研究的动态

2.1国外研究动态

最近十几年来,国外对孤独的研究发展较快,至今已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最近的研究表明,孤独与社会支持和精神健康有显著的相关。显然,孤独感方面的研究不仅是社会关系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人格心理及心理健康领域的重课题。最近几年,有关孤独的咨询与治疗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Murphy和Kupshik(1992)曾用社交技能训练、角色扮演等技术帮助孤独的人提高交往水平,改善人际关系。由于孤独者往往存在社交技巧不到位及其它心理障碍,难以与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因而大多数有关孤独的干预研究以社交技巧训练为主,综合运用其它技术,如认知调节、敏感性训练、情绪表达训练等现代人际关系的咨询与治疗技术。

2.2国内研究动态

我国孤独感研究最近十年发展比较迅速,各年龄段都有涉及,但是针对青少年和儿童的研究明显偏少,这是现在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我国现在的研究涉及了儿童所处环境,师生关系和家庭环境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儿童自身的特点,学业不良、同伴接纳、社交焦虑、社交自我知觉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以及友谊这种特别的同伴交往对孤独感的影响。

二、问题提出

2.1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的现实意义

外来职工子女在青春期阶段表现出敏感、易感情用事,有较大的依赖性,孤独、焦虑、寂寞、封闭。而孤独感是其中比较突出的表现,本研究就外来职工子女的孤独感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孤独感的影响,为今后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外来职工改善其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更多可行有效的建议,使他们身心能够得到健康的成长。

2.2孤独感概念的提出与历史

“孤独”源自医学领域,用于表述个体在人际交往与情感表达方面存在功能障碍的一个概念,心理学家将其借用并引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认为是一种在人群中普遍存在的认知和体验。总结文献发现,学者对孤独感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界定。Leokamer(1943)提出孤独感是个体心理情绪的体验,是社会人际交往技能、认知能力或交流能力等均发生广泛性迟缓的一种现象。Sullivan(1953)认为孤独感是指个体与人类的亲密需要或密切的人际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体验到的一种不愉快的感受;Jeny deJong-Giereld(1987)将孤独感理解为一种主观上的社交孤立状态,伴有个人知觉到自己与他人隔离或缺乏接触而产生的不被接纳的痛苦体验;开创孤独研究先河的美国学者罗伯特·韦斯(Robert S.Weiss)认为孤独感是当个体感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的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或体验;Peplau 和 Perlman(1981)则认为孤独感是指个体在社会关系网络不足时的不快乐的体验,包括社会关系在数量上的不足和质量上的低下,并建议应该从人类需要、认知加工和个体行为三个主要的理论角度来理解孤独感:第一,孤独感源自于人际关系缺陷,它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会产生;第二;孤独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而非客观的社交孤立状态,一个人可在漫长的独处中毫无孤独感,也可以在多人环绕中深感孤独;第三,孤独感体验是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笔者认为,孤独感是当个体感觉到自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有缺陷时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消极的主观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临床及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孤独感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

2.3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与研究成果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孩子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稳定性的行为风格。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学校背景,探讨同伴与孤独感的关系,而家庭同样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就个体发展而言,社会知识、技能,道德规范的获得大部分来自于父母的教养,因此,父母的教养方式应该受到重视。我国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儿童在家庭环境中同龄伙伴较少或几乎没有,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多数会感到孤独,所以探讨初中独生子女父母教养方式对孤独感的影响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已有研究发现,家庭功能是影响子女孤独感的关键因素,但以往的研究过多地集中于家庭整体功能对孤独感的影响。而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对于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国内学者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研究多集中于儿童、大学生等,如儿童中特殊群体的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关,以父母的温暖理解、惩罚严厉为主要影响因素;还有研究发现,大学生孤独感的各个维度与其气质类型中的社会性以及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大部分因素呈显著相关。因此本研究试图以外来职工子女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和初中生孤独感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方法

3.1被试

本研究采用按班级分层抽样与个人自愿配合的方法,从新疆哈密石油基地某中学(全部为外来职工子女)抽取九年级学生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100份。通过统计软件剔除无效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74份,有效回收率为87%,其中男生42人,女生32人。

3.2研究工具

(1)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该量表是1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Perris C等人共同编制的,是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国内岳东梅等(1993)将其翻译修订成中文版,修订后的量表包括6个父亲因子和5个母亲因子。其中父亲教养方式包括58个项目,母亲教养方式包括57个项目。父亲教养方式的6个因子分别为:情感温暖与理解(F1)、惩罚严厉(F2)、过分干涉(F3)、偏爱被试(F4)、拒绝否认(F5)、过分保护(F6);母亲教养方式的5个因子包括:情感温暖与理解(M1)、惩 罚 严 厉 (M2)、过 分 干 涉 与 过 分 保 护(M3)、偏爱被试(M4)、拒绝否认(M5)。该量表采用1~4级计分,1~4分别表示从不、偶尔、经常、总是。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青少年孤独感量表

该量表是由阿舍等人(1984,1985)编制的,经国内邹泓修订,用于测量青少年的情感孤独状态,包括4个维度:纯孤独感、对自己社交能力的知觉、对目前同伴关系的(消极)评价和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这四个维度代表孤独感的不同侧面,各维度的α系数在0.78-0.87之间,总体为0.92。除社交能力知觉的高分代表积极评价外,其他三个维度的高分均代表消极评价。将社交能力知觉维度反向计分后再和其他三个维度得分相加,取其平均分作为孤独感总均分。问卷由21个项目组成,采用5点计分,从1“一点也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

3.3 施测过程

本次问卷调查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测试时间大约60分钟。研究者担任主试,简单介绍此次施测问卷的目的以及做题的规则,然后进行答题。最后所有问卷统一收回并做处理。

3.4 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四、结果

4.1外来职工子女孤独感得分情况

不同性别的外来职工子女在孤独感量表四个维度即纯孤独感、对自己社交能力的知觉、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和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上的得分情况如表4.1

由表分析可知,初中男女生孤独感各维度得分差异较小,男生孤独感略高于女生。

4.2父母教养方式总体状况及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得分情况见表4.2。

由表4.2可以看出,外来职工子女在父亲教养方式上,平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惩罚严厉、过分保护、偏爱被试、拒绝否认;在母亲教养方式中,平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严厉、偏爱被试、过分干涉和过分保护、拒绝否认。也就是说,父、母情感温暖与母亲惩罚严厉这3个因子得分较高。

4.3外来职工子女孤独感状况的性别差异分析

4.3.1外来职工子女父母教养方式对总体初中生孤独感性别差异分析

外来职工子女的孤独感总体来说比较低,通过协方差分析验证“性别”变量是否为父母教养方式的调节变量,来确定外来职工子女父母教养方式对不同性别中学生的孤独感体验是否存在差异。首先将父母情感温暖因子得分作为中心,以孤独感总均分为因变量,以“性别(男、女)”为自变量,母亲和父亲教养方式因子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见表 4.3。

由表4.3 可知,在总体初中生水平上,性别并不是父母教养方式的调节变量,也即在不同性别水平上父母教养方式对总体初中生孤独感的影响之间无差异。

4.3.2 不同性别初中生孤独感的回归分析

以初中男生孤独感得分为因变量做其对所有父母教养方式因子的回归分析,见表4.4,回归表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β=- 0.34,P<0.001)和“父亲惩罚、严厉”因子(β=0.31,P<0.001)可以显著的预测初中男生的孤独感。

以初中女生孤独感得分为因变量做其对所有父母教养方式因子的回归分析,见表4.5,回归表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β=- 0.40,P<0.001)和“父亲过分干涉”因子(β=0.19,P<0.01)可以显著的预测初中女生的孤独感。

表 4.5 初中女生孤独感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回归分析表

4.4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孤独感中对重要关系的未满足程度维度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父亲(r=-0.32,p <0.01)、母亲(r=-0.44,p<0.01)情感温暖及父亲过度保护(r=-0.30,p<0.01)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其中母亲情感温暖与孤独感中纯孤独感(r= -0.30 ,p< 0.01)、社 交 能 力 知 觉 (r=-0.26,p<0.05)、同伴关系评价(r=-0.27,p<0.05)及孤独感总均分(r=-0.28,p<0.01)均成显著的负相关。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将父亲、母亲维度的各因子作为自变量,将孤独感总均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经检验,发现父情感温暖、父过度保护、母情感温暖三个维度进入了回归方程,具体见表4.6。

以上数据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母情感温暖和父亲过度保护因子不仅进入了方程,且影响显著,因此能很好地预测外来职工子女的孤独感。

五、讨论

5.1外来职工子女父母教养方式状况分析

研究表明,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外来职工子女孤独感与父母情感温暖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其他因子中,除与父亲偏爱、母亲偏爱无明显相关外,与其余各项均呈正相关。这说明父母给予子女越多的尊重、理解和情感温暖,子女的孤独感就会越少;越是对子女采用否认、拒绝、过度干涉等教养方式,则子女的孤独感则越多;外来职工子女孤独感与父母偏爱被试均无显著相关,说明父母对子女的偏爱对其孤独感影响并不明显。

在积极的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外来职工子女得到了更多的关爱,并学会了如何处理心理冲突,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心境,增强环境适应性,从而减少孤独体验,相反在消极的教养方式下长大的中学生,则感受过更多的拒绝否认、惩罚,使他们缺乏交流沟通,无法释放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因此其孤独体验相对较多。为明确外来职工子女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对其孤独感的影响关系,本研究又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父亲教养方式、母亲教养方式与外来职工子女孤独感进行了进一步的检验,结果发现在回归方程中,父亲方面:父亲情感温暖和父亲过度保护对子女的孤独感有重要影响,以期对孤独感的重要性而言依次为父亲情感温暖、父亲过度保护,其他维度未进入最优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母亲方面:母亲情感温暖对子女的孤独感有重要影响,对孤独感的重要性而言依次为母亲情感温暖、母亲严厉惩罚、母亲偏爱被试,其他维度未进入最优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这说明学生是否有孤独感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情感温暖。可见,父母应给于学生更多的温暖、关爱、理解和保护,尽量少的干涉他们的自由,减少对他们的惩罚和拒绝。这样有利于他们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心理冲突,更好地适应环境,从而减少孤独感。描述性分析结果也表明,母亲惩罚严厉得分较父亲惩罚严厉高。这可能是因为外来职工子女与母亲接触的机会较多,受到母亲的管制约

束较多。值得注意的是父母拒绝否认得分均最低,这说明现代社会的父母更加重视对子女各种要求的满足,更多地给予其各种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支持。

总之,外来职工子女父母教养方式现状分析发现,外来职工子女在父母教养方式中最多体会到的是来自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尤其是来自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

5.2.外来职工子女孤独感现状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外来职工子女的孤独感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这可能由于当前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和进入中学后学生学习任务的增加。在性别变量上,不同研究者得出的结论不相一致:有的研究者认为孤独感存在性别差异,而有的研究者则认为孤独感没有性别差异,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研究中分析的变量不同。对于总体初中生,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和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可以预测孤独感。而性别变量并不是父母教养方式的调节变量。

分别进行研究发现,对于初中男生,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和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对其孤独感有重要影响,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水平越高初中男生孤独感越低,父亲惩罚严厉水平越高初中男生孤独感越高。对于初中女生,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和父亲过分干涉因子对其孤独感有重要影响,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水平越高初中女生孤独感越低,父亲过分干涉水平越高初中女生孤独感越高。

5.3.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和父亲过度保护因子是影响外来职工子女孤独感的主要因素,三者都能很好地预测儿童孤独感的发生,即受到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越多则孤独感越低。总的来说,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如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会使子女体会到更少的孤独感。这一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研究一致。尽管以往研究的被试对象分别是普通大学生、普通小学儿童和小学学业不良儿童,但结果中较一致的结论是孤独感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负相关。

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父亲是权威的象征,而母亲往往是提供温暖与体贴。本研究中父亲过度保护因子对其子女的孤独感作用显著,而母亲的过分干涉和过分保护对外来职工子女的孤独感作用不显著,这说明父亲的过分保护对降低子女的孤独感作用大于母亲。父亲过度保护可以预测外来职工子女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知觉方面孤独感的减少,这可能是由于外来职工子女与父亲在一起的机会比较少,缺乏父亲过多的关爱,而一旦受到父亲的过度保护,就使他们更容易体会到亲密情感。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外来务工家庭中父亲充当一个慈父的角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减少其孤独感方面。

当父母采用积极良好的教养方式时,子女和其父母的情感交流也是积极、友好的,同时他们把在家庭中获得的这种积极体验带到社会交往中,从而减少了孤独感的体验。也就是说,父母对子女情感的积极反应会使子女对消极情感如孤独感的体验降低。这提示我们父母在与子女相处过程中,尤其是对于外来职工,要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方式。对于外来职工子女的孤独感,父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论父亲还是母亲都应该更多地参与到对子女的抚养中来,从而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

六、结论

6.1本研究通过对外来职工子女父母教养方式和孤独感关系的调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新疆外来职工子女中,初中男生和女生之间的总体孤独感体验没有显著差异。分别研究表明,对于初中男生,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和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可以预测孤独感。对于初中女生,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和父亲过分干涉因子可以预测孤独感。

(2)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和父亲过度保护因子是影响外来职工子女孤独感的主要因素,子女受到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越多则孤独感越低。

(3)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外来职工子女的孤独感起着一定的保护作用,会使他们体会到更少的孤独感。

(4)父母各自鲜明的特征从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初中独生子女的孤独感,父亲过度保护对降低子女孤独感的作用大于母亲过度保护的作用。

(5)父母的理解、关爱有益于子女心理健康发展,而父母的过度干涉、保护则是子女产生孤独感的危险因素。

(6)在家庭系统研究中要更加重视父亲的作用。

6.2 解决措施与建议

(1)初中生应正确认识孤独感,了解孤独感产生的原因,进行自我调适,如参加社交活动,丰富生活,充实自己,减轻孤独感。

(2)学校应加强初中生人际适应性指导,对初中生孤独感问题给予科学和正确的引导。

(3)外来职工应注重家庭亲密,增加沟通,家长要尽可能创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气氛,并对孩子有充分的信任,同孩子加强交流。

(4)还可通过改善父母之间关系降低子女的孤独感。父母之间的关系同样会影响父母教养方式,从而对子女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5)父母应注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理解与关爱是子女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减少孤独感有重要作用。

研究总体结论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多个方面有密切联系,父母教养子女方式不民主的家庭其子女孤独感水平远高于教养方式民主的家庭;父母的温暖理解、惩罚严厉是影响外来职工子女孤独感的主要因素。父母的理解、关爱有益于子女心理健康发展,而父母的过度干涉、保护则是子女产生孤独感的危险因素。提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尊重子女的意见,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否则会对子女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不利于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本研究还表明,父亲的拒绝、否认是中学生产生孤独感的危险因素,而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是中学生产生孤独感的保护因素。所以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亲的角色非常重要,应当在今后的家庭教育中重视父亲的作用。

综上所述,父母要给孩子更多的温暖理解与关怀,减少过度的拒绝与否认,本着积极鼓励的态度,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以预防中学生形成不良的个性,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七、本研究的不足

本研究的不足在于样本量比较小,只选取了一个学校一个年级的学生。今后的研究首先应扩大样本量,深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孤独感之间的关系,比如研究哪些因素可能在这两者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其次,应考虑外来职工子女与城市孩子或与农村孩子之间的差异比较,并深入探讨其原因。还可进行对比研究,设置实验组,区分孤独感高分组与低分组,深入研究高低分组下的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主要特征,并提出相应措施建议等。

八、参考文献

[1]朱传耿,顾朝林,马荣华.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J].地理学报,2001.56,5.

[2]陈梅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格特征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6.

[3]邓丽芳,徐慊,郑日昌.师范大学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5,3.

[4]岳冬梅.父母教养方式:EMBU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3.

[5]董光恒,杨丽珠,邹萍.父母行为差异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5,10.

[6]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90-131.

[7]辛自强,池丽萍.家庭功能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中介作用[J].心理学报,2003.5,5.

[8]李彩娜,邹泓.青少年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1.

[9]胡军生,滕兰芳,王登峰.父母养育方式和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9.

[10]廖美玲,阮思静.厦门市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8.

[11]应湘,叶小红.外来工子女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6.

[12]谷长芬,张庆平.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学业不良儿童孤独感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3.

猜你喜欢

父母教养方式孤独感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问题行为:自我表露的中介效应
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幼儿气质活动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孤独感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儿童精神分裂症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探究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