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做老狐狸

2016-01-15佟晓萍

现代家长 2016年1期
关键词:老狐狸狐狸女儿

佟晓萍

学会把自己放到家庭第一位

当女儿成功申请到新加坡管理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时,我和老公悲喜交加。喜的是,我们的孩子不仅考上了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学,而且获得了全额资助。这对于一个三线城市的普通工薪家庭来讲,是莫大的幸事。悲的是,我们家从此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巢”家庭,和女儿相隔万里。从小娇生惯养的她独自去异国他乡能适应吗?举目无亲的她若是病了或遇到难处了,谁能帮她?

为女儿准备行李时,家里便开始弥漫离别的气息。我对老公说:“我想把女儿送到学校,等一切办妥了再回来。”老公摇了摇头,说:“现在办护照已经来不及了。”于是,我退而求其次要把女儿送到北京,却立刻遭到了她的反对:“这点事你们都不放心,我干脆就不要出国了,就在本市念大学,你们送一碗鸡汤到寝室还是热的呢!”我们哑口无言。

女儿走后,我每天下班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上网,看见女儿在线,就满心欢喜地找她聊几句;看见她的头像暗淡,人仿佛就像丢了魂儿似的。刚开始,女儿几乎事无巨细都告诉我们。后来,她的学习渐渐忙起来,话也越来越少。于是,我只好贪婪地浏览她的QQ空间。有一天,我看见女儿在空间里对她的“狐朋狗友”喊道:“同学们,说话注意点儿啊,俺娘经常来空间偷看!”

女儿这样戒备我们,更加激起了我对她的好奇心。于是,我问她有没有微信、微博什么的,要她统统加我为好友。女儿断然拒绝:“给我留一点空间吧!都加上你,那我在你面前就像脱光了一样。”我愤愤地对老公发牢骚:“哼,她脱光了我又不是没看过,从她小看到她大。”老公只会和稀泥:“孩子大了,又在国外,别老惹她生气。”

自从女儿出国后,家里的气氛明显不对了:环境没以前整洁了,衣服攒到周末才洗,厨房里蒙上了厚厚的一层油腻。每天都是很简单的几样菜,常常不是盐放少了,就是醋放多了。不光柴米油盐不能随时保证供给,水、电、气居然相继来了欠费单……以前那个事事有章可循的家,现在完全乱了套。

到了晚上,我就守着电脑看电视剧,为的是等女儿上线。深夜上床后,也是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严重影响到老公的睡眠,他为此颇有微词。

这天夜里,我正看着电视剧,突然听见好友上线的提示,一看是女儿,于是赶忙和她连线视频。正聊得眉飞色舞时,老公被吵醒了,他顿时火起,一把夺过鼠标关了电脑。我气得涕泪横流:“我好不容易等来孩子,你……你是亲爸吗?”

老公口不择言:“你看看你,现在像个什么样子?整天神经兮兮的,眼里还有没有我?我整天工作累得半死,回到家里,你连看都不看我一眼,还动不动就是冰锅冷灶的。我想吃口热乎饭,睡个安稳觉都不行吗?”我擦掉眼泪,蹦出一句:“我没心情!”

老公口气缓和下来:“你何苦天天坐在这里等呢?再说,坐久了对身体也不好。”我没好气地说:“我愿意,心里闷得慌。”他说:“你必须尽快适应两个人的生活,少年夫妻老来伴,我才是陪你下半辈子的那个人。”我嘴一撇:“女儿才是我的贴心小棉袄。”

看见我这个样子,老公叹气道:“孩子在国外读书,将来在哪里安家都是个未知数。从此以后,她再也不会在我们的庇护下生活了。”我不由得潸然泪下。

周末,见老公居然买回来一束鲜花,我满腹狐疑地问:“今天是什么日子?”老公说:“没记性,自己的生日都忘了!”

我心里滑过一丝暖流,扑上去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女儿出国之后,我忘记了老公的生日,忘记了自己的生日,忘记了我们的结婚纪念日,把好好的小日子过得清汤寡水般淡然无味。

老公看着饭桌上的菜皱起了眉头:麻辣鸡丁、糖醋排骨、玉米羹……全是女儿爱吃的。他叹了口气,然后举起酒杯,诚恳地说:“辛苦了,老婆大人!只是,咱俩什么时候才能成为这个家的第一位呢?”

我笑了,顺着他的话说:“我明白了。以后,我们要学会把自己放到这个家的第一位。”

一腔热情遭遇女儿的冷落

女儿将近两年没有回国,去年冬天临近圣诞节的时候,学校放假,女儿打算回国一个月。得知这个消息,我和老公心里沉寂已久的期盼,就像一瞬间被火点燃了一样。

我在网上问女儿:“离开了这么久,想不想我们呀?”她说:“不想,一个人习惯了。”我听后心中怅然若失。以往,每次我问她想不想家时,也许是怕我们担忧,她从来都说不想。而今就要回国了,她依然这样说。

女儿回来的那天,天寒地冻,我们提前一个小时等在出站口,她几乎快走到跟前时,我才认出来。她戴着耳机,背着小包,晃晃悠悠地走到我们跟前,嫣然一笑。

天啊,从赤道炽热的夏天径直跨入家乡严寒的冬天,她只穿着两层单衣!我们赶紧给她披上羽绒服。她嫌我们大惊小怪:“别搞得那么紧张好不好?我没有那么脆弱。”没有久违的激动,她就像平时放学回家一样。我心里嘀咕:看来,她是真的不想我们。

老公殷勤地说:“宝贝,想吃什么,爸带你去吃。”我也不甘示弱:“想要什么,妈带你去买!”女儿对我们的讨好有些无所适从:“你们别搞得那么隆重嘛,又不是皇帝出巡。”

回家的路上,女儿告诉我,在省城下了飞机后,她为了告诉我们她将要乘坐的列车车次和抵达时间,是找列车长借手机发的短信。列车长还表扬她会想办法,说他18岁的儿子遇到类似事情常常束手无策。

看着女儿得意的神情,我笑着问:“你是不是特想让人夸你成熟?”

女儿拼命点头:“不拿我当小孩,就是给予我的最大尊重。”

看来,我们挖空心思给予她的,都是她不稀罕的。

回到家,我发现女儿所有的装备都更新换代了:手表是用学校发给优秀学生的奖金买的,手机是用参与项目获得一等奖的酬劳买的,iPad是靠做家教和去餐馆打工挣的钱买的。我还看到了女儿用打工攒的钱去周边国家旅行的照片,平时参加大学社团活动的视频,还有参与项目获奖接受电视台采访的片段……女儿津津有味地介绍完,又向我们解释说在国外学习压力大,竞争很激烈,要懂得犒劳自己,给自己充满电,才能开足马力前行。这个理念倒是令我们感觉新鲜。

本来还想着一家人坐在一起多说说话,女儿却走向书房,说她参加了一个课题组,要赶紧上网跟同学取得联系,完成今天的任务,这是她当天日程表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看来她现在的自我管理能力不错,不像以前在国内时只知道制订计划却不执行。

随后几天,女儿天天出去会见中小学的同学,即使在家也是不停地发微博、聊微信,我连和她说一句完整话的机会都没有。我有些生气:“你这段时间要多陪陪我们啊!”女儿头都不抬一下,边摆弄手机边说:“那要先跟我预约啊!我的日程可是安排得很满的。”

我还没有听说过父母见女儿一面还要预约的,气不打一处来:“我是你妈,跟你聊天还要预约啊?所有的周末都必须属于我!”

女儿却很淡定地杀了一个回马枪:“老妈,我可不能保证每个周末都陪您。后天我还要去沈阳参观一个动漫展,这是和几个好友事先约好的。”

我一听,眼泪都要出来了。我们盼星星盼月亮地把她盼回来,打算带她吃遍市内特色餐厅,让她尝尝久违的家乡美食;带她走亲访友,让她感受家乡亲人的浓郁亲情;带她好好逛逛街,买她看得上的所有衣物;我还想和她躺在一张床上彻夜长谈,母女俩说一说体己话……总之,积攒了近两年的思女之情势不可挡地就要蓬勃爆发时,她却这样对待我们,谁受得了?

女儿还在忙她自己的事情,根本没有察觉到我心里的翻江倒海。我把眼泪吞进肚子里,做出了让步:“元旦总该好好陪陪我们吧?”

这句话倒是马上把她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她央求道:“元旦不行啊,四面八方的哥们儿姐们儿都要赶回来见面,大家期待这一天很久了。老妈,我知道您蛮好的嘛!下周六一定陪您,好不好?”女儿一撒娇,我的心就软了。

晚上,我和老公面面相觑。女儿回来了和没回来一样,我们仿佛游离在她的世界之外。这种感觉,让我们压抑已久的父爱母爱无处释放。只短短两年啊,她就不需要我们了。我们现在还没老,将来老得走不动了,她不更嫌弃我们了吗?寒心,太寒心了!

学做老狐狸

女儿动身去沈阳那天,户外最低气温已经是零下23℃,还下着小雪,她只穿了一件长袖T恤,外罩一件薄棉袄。我急了:“你长年生活在热带,突然遇冷,不加衣服要冻病的。”女儿解释道:“我们这个年龄的人,谁还穿那么厚的羽绒服呢?”

见她执意不穿,我威胁道:“不穿羽绒服,你就不要回来了!”倔强的女儿瞥了我一眼,背着包扬长而去。我登时慌了,责怪老公:“你怎么不哄一哄?这可怎么办?”老公说:“谁让你不照顾一下她的自尊心呢?她不是3岁小孩了。”我气急败坏地说:“她的护照还在家里,咱们扣着它,不给她!”老公觉得好笑,就劝慰道:“我知道你是心疼她。没事,她不会感冒的。”于是我厚着脸皮给女儿发短信:“对不起,请原谅。”过了很久之后,女儿才回复:“没什么,我只是不喜欢被人支配。”

这件事情给我的冲击很大。我终于明白,孩子渴望做大人了。而我们做父母的,不应该管得太多,更不应该是她成长中的羁绊。我们该放手了。

这天吃早饭的时候,女儿忽然对我说:“老妈,我已经在网上宣布闭关一天,谢绝各种邀约,专门陪您聊天。”

我一愣,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咋突然又变得懂事了?”

女儿嬉皮笑脸地说:“我要是很黏您,您就感觉很好吗?我现在要做小狐狸,您呢,要学做老狐狸。”

女儿小的时候我给她讲过一个老狐狸和小狐狸的故事。为了让小狐狸早日获得独立生存的本领,老狐狸狠心把小狐狸的尾巴咬出了血,逼走了小狐狸。

我才不上她的当呢,反唇相讥道:“你不是已经背井离乡了吗?我已经是老狐狸了。”

女儿的表情严肃起来:“表面上看,我是离开了你们,但精神上的断奶没那么容易,越是依恋父母,越说明自己没用。这两年,我遇到任何困难都咬牙坚持着,就是想证明给你们看,没有你们的庇护,我一样可以把自己管理得很好。现在,你们还有什么担忧的呢?”

我好奇地问了她一句:“当初走的时候,你哭了没有?”她的回答令我瞠目结舌:“第一次出国,在机场要办好多手续,还被抽了血,哪有时间想这想那!”

我闷闷不乐地说:“我怎么总觉得在你眼里,朋友比父母更重要。你就这么急着摆脱我们?”女儿的眼睛里闪烁着以往没有的一种坚定:“在国外,为了在学业和各方面出类拔萃,我付出了很多,对自己非常苛刻。所以回国对我来说意味着一种释放,我只有和这些朋友在一起,才能达到释放的效果。所以,不免冷落了你们。”

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两年了,我们只知道女儿在国外成绩优异,能力出众,但我们不清楚她经历了怎样的风雨,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她现在需要的是全身心的休整。

女儿告诉我,在陌生的国度,她没有亲人可以依靠,必须自己迅速成长,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如何面对困难。生病了,得自己挣扎起来找药吃;写论文,辛苦数月却因为语言的差异被老师训斥为不努力;熬夜后,第二天还要坚持出去打工而在公交车上睡过了站;嘴馋时,站在飘香的西点屋门口想着这个月的预算最终还是摇头走开……

女儿把我拉到电脑跟前,搜出一行字让我看——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相聚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尽早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其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父母也就越成功。

女儿搂着我的肩膀说:“要相信你们是成功的父母!”

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临走的前一天,也许是为了弥补没有好好陪我们的遗憾,女儿主动加我为她的微博密友并留下她的快盘,让我们可以通过微博和快盘浏览她最新的消息和照片。

临上车前,女儿对我们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爸、妈,你们都快退休了,重拾自己的爱好和朋友圈吧,别把注意力老放在我身上。”

我潇洒地挥一挥手说:“知道啦!你做好你的小狐狸,我们做好我们的老狐狸。”

看着亭亭玉立又朝气蓬勃的女儿拉着行李箱走进站台,我真正体会到了龙应台所说的“目送”的含义:“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编辑:潘金瑞】

猜你喜欢

老狐狸狐狸女儿
西顶村来了老狐狸
土拨鼠的潜水袋
狐狸和猫
狐狸
和女儿的日常
狐狸便当
狐狸分肉
老狐狸的算题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