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 緊握兩岸的一雙手
2016-01-15
光陰似箭,轉眼我到大陸工作已經22年。如今鏡中的自己雖已不復當年英挺,但也增添不少獨特的人生經驗,更結識許多和自己一樣兩鬢微霜、身材走樣卻仍在為理想、為事業拚搏的台灣朋友。
或許是因為「台商」的稱呼,也或許是奔波兩岸的共同經歷,我們對彼此感覺特別親切,每回在台企聯的會議中偶遇,一聊起青年離家在大江南北走闖的過往,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故事,失與得、淚與笑,百般滋味無非人生,但只要話題一轉入兩岸關係,氣氛就會變得有些沉重,特別是大家都曾親歷台灣海峽各種歷史變遷,愛深責切,更為台灣的未來著急。
政策反復 錯失良機
回想90年代初期,台灣服裝、製鞋、食品、玩具等產業曾盛極一時,但在新台幣快速大幅升值下,許多業者禁不起成本激增、市場流失的雙重打擊,一夕面臨存亡絕續的考驗。在政府決意台灣朝向科技製造業轉型的情況下,我們無法取得任何具體政策支援,但因不舍辛苦攢下的技術、基業和一起拚搏的上下游合作夥伴,只能考量轉往其他區域發展。當時政府所提出的策略是南向(東南亞地區)和南美(南美地區),對於西進(大陸地區)並不支持也不認同,但大部分傳產業者因為規模較小,基於降低風險的考量,最後只能選擇文化相同、語言無礙且距離最近的大陸地區設廠。然而兩岸政治態度對立、氣氛緊繃,任何大陸投資案未經報備,一被查獲就會受到處分,而即使向政府報備也通常無法獲准。當時兩岸的貿易額很小,台灣對大陸市場基本並不看在眼裏,李登輝先生的思維是「向大陸傳授台灣的成功經驗」,對大陸的態度則是「戒急用忍」,並要求檢討「以大陸為腹地建設台灣為亞太營運中心」的經濟政策。2000年民進黨贏得選舉後,陳水扁先生主張「必須降低台灣對大陸的依賴」,在他主政的8年期間,特別著力於推動南向政策(投資東南亞),對兩岸關係則採取所謂「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策略,大陸台商不但無法期待政府的支持,反而受到更多的限制和排斥,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到大陸投資設廠被看作「不愛台灣」、「債留台灣、錢進大陸」,甚至被污名化為「台奸」,讓台商倍覺心寒。
讓我永遠難忘的是,早期兩岸無法直航,必須經由香港或澳門轉機,因前段班機延誤而錯過回台航班是常有的事,更因返台的班機少,運量不足,常常需候補至深夜最末或隔天最早的班機。尤其每到春節、清明等假期,香港機場大廳內大批台灣同胞滯留,老老小小半夜席地而臥,連一條簡易毯子都沒有,感覺就像逃難似的,讓人極為不忍。
還記得那次我從香港轉機回台,在候補櫃檯邊看到一個婦人抱著小孩靠牆哭泣,趨前一問才知,因小孩肚子餓必須泡奶,而她已等候機位多時,怕叫號時不在錯過後補機會不敢離開,眼見孩子啼哭累極而睡,心裏難過卻又不知如何是好。我替她去餐廳取了溫開水,並買了些麵包和礦泉水給她充饑,心頭感慨萬千。回程的航班上我一路在想,這世上哪有政府會因意識形態而如此對待自己的國民?堅持香港轉機難道就能保障國家安全嗎?心裏感覺無比的憤懣。
如今兩岸每週直航班次已超過800個,台灣每年接待近400萬大陸遊客,並且仍在爭取擴增,甚至期待成為陸客中轉至其他地區的航運中心,過去因「戒急用忍」而喊停的亞太營運中心計畫似乎也重新回到台面。但當時在政府「積極管理、有效開放」下,上市公司受到嚴格限制而延宕的大陸投資計畫,即使後來勉強登陸,卻已錯過最佳時機。更讓人不舍的是,當時在政府鼓勵下積極前進中南美、東南亞的台資企業,許多都已陣亡,有些雖僥倖熬過金融風暴和各種政經局勢的考驗,也是一息僅存,難以回頭。反而是一些原本在台灣名不見經傳的中小型企業逆勢搶灘在大陸站穩根基,成為台商的典範。商機就是企業的時間優勢,台灣因為過去政策反復到底錯過什麼,又損失多少或許難以衡量。
台商是緊握兩岸的一雙手
馬英九先生執政這8年來,每年大批陸客來台觀光,以及台灣對大陸高達2000億美元的貿易額和1057億美元的順差,難道真的只有「圖利財團」嗎?開放台灣農漁產品進入大陸市場真的只是統戰策略嗎?至今台灣各界仍在為服貿協議會否造成大量民眾失業、全島經濟倒退爭論不休,在大陸的台資中小企業即使目前仍具有技術和管理優勢,但在台灣不開放金融行業登陸、無法取得資金支援的情況下,只能眼睜睜看著大陸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快速崛起並超越,這些台商的哀怨與無奈一如當年回台班機上的我,只能期待政府早日解禁及時紓困救急。
我們都是一群為理想、為家計打拚的台灣人,既不知道兩岸關係未來將如何發展,也不確定現狀是否能永遠維持,但我們堅決反對兩岸回到2008年以前那種猜忌、疏離的氛圍,也不願下一代在人為操弄的敵意中錯過青春或任何可能的精彩。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及立委選舉又將來臨,無論藍綠之爭、統獨之爭或是各種抹黑、貼標籤的政治口水戰,台商都會是緊握兩岸的一雙手,堅持以理性、交流促進彼此了解,維護和平、增進繁榮,這就是我們的共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