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文科专业的C语言教学改革探讨
2016-01-15李激宗恒
李激 宗恒
摘要:该文根据文科专业大学本科生的特点,从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体系、教材选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试及课程成绩计算方法等几个方面对c语言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C语言教学改革;文科专业;大学本科;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8-0108-02
1.序言
考察目前全国各高校文科专业计算机编程语言类课程的教育现状,由于“高等教育‘粗放式发展,生源量增长过快,现有的培养目标、生源状况、课程设置、教学环境、授课模式、管理方法、质量评价等等既不能适应科技类教学管理的客观规律,也不能满足信息化社会应用人才培养的需求,计算机编程语言类课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计算机课程在大学文科专业中属公共和辅修课程,学校无论在资源或时间上都不会倾注较多的投入,经费很少、学分较低、课时有限、设备落后、缺少社会实践环节,加之近些年整个社会学习风气普遍下降,影响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
2)全国文科类高校及含文科专业的综合高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数在高中阶段就被划分为文科生,不再接受理工、自然科学的教育,他们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与理工类学生有着很大的差异,导致他们在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困难和障碍,不能举一反三。
3)没有结合文科专业特点来制定教学大纲、教学手段及方法,缺乏与专业课程的衔接,缺少对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应用问题的计算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综上,C语言课程的开设对于文科学专业的学生非常重要,而以往的教学实践显示,计算机编程语言类课程的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别从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体系、教材选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试及课程成绩计算方法等几个方面对文科专业本科生C语言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2.教学大纲
目前,这门课的教学大纲中难点较为集中,跨度大;概念讲得多,分析少;语言生硬,不够形象,较难理解。单纯的按照教材的顺序授课弊端很多,所以我们需要遵循“深入浅出,突出实用”的指导思想,设计一套适合文科专业文科生学习的详细的知识点汇总,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归纳,争取将难点再次分散,以缩小台阶,达到循序渐进。
对于文科学生来说,可以适当降低某些知识点的难度,例如位运算、指针等等,降低对这些知识点的要求,让文科生在首次接触到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时候,不至于被一些复杂的内容吓到。
3.课程内容体系
C语言课程的教学与上机实验密不可分。实验教学是学好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目前的实验教学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太容易,学生没有成就感;要么太难,学生根本无法实现。针对目前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组织一套适合文科专业学生的实验大纲和实验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本专业的学习中得以致用。
对每个知识点(如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数组、函数、指针等等)配以相应实验大纲和实验内容,在难度上要适合文科生的接受程度。
4.教材的选取
对于参考教材的选取,要非常慎重。根据文科专业学生的程度特点,我们需要充分比较国内的同类教材,并借鉴国外的相关C语言的教材,选取经典的应用实例和练习。
我校从2013年9月开始在刑事司法学院侦查学专业大学二年级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增设了专业必修课《计算机语言基础(c语言)》。课程为3学分,54课时。采取边讲边练的方式,在机房进行上课。在对比了国内各大高校c语言课程的使用教材之后,我们选用了由著名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教授编写的《c程序设计(第4版)》。该教材是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规划教材,通俗易懂,容易学习,尤其适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我们以Visual c++6.0为语言编译器,以程序设计为中心,将算法和语言工具紧密结合,并根据文科生的特点设当的调整了教材的内容。
5.教学手段
如今,大学计算机教育从以前的“计算机文化-技术-应用”三层次进入了“计算机文化-应用-计算思维”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里,“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也是对大学计算机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所以在C语言课程的教学中,我们需要重点培养文科专业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也就是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陈述、建模,使问题易于处理的思维方法。
我们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结合一些文科专业的具体应用问题选取恰当的c程序范例,如学生们比较熟悉的统计考试平均分、最高分和最低分的问题,人口增长问题等等。
6.教学方法
C语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要特别重视实践环节,包括编程和上机实验。要结合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把竞争机制引进实验环节,要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精神,最后老师要逐一点评,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算法优点在那里、缺点又是什么,这样才能进步。
以语法为中心还是以算法为中心,一直以来都是c语言教学中两个主要的倾向。纯粹以语法为中心的c语言教学,容易造成初学者在语法细节上死记硬背,但遇到具体的编程问题却不知该如何下手;而纯粹以算法为中心的c语言教学,会在算法上(例如如何使用冒泡法排序,如何求最小公倍数)给初学者带来很大困扰,让学生要花很多精力先去搞懂算法,才能写程序。我们认为可以把二者结合,先通过以语法为中心的例题人手,让学生熟悉语法,然后通过以算法为中心的例题来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编程问题的能力。
7.考试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对于课程的考试评估需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革:
1)在理念上要充分认识到“一考定成绩”的弊端,根据这门课理论严谨、概念“散”而“不散”、实践性强的特点,要大力关注其测评的过程性,使得学生对于任何一个章节既要充分重视、又能避免信心的丧失。我们要制定测评的长效机制,逐步的缩减期末考试的比重。我们在每一章都会布置相应的作业,作为对各章节知识的巩固和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
2)制定与专业相关的考试评价体系,要重视把C语言与文科专业知识相结合的问题,可以考查学生在文科专业比较熟悉的问题,例如经济增长问题等等。
8.课程成绩计算方法
为了客观地反应出学生的真实情况,掌握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更好的利用期末考试来展现学生的真实水平,我们正在寻找一种能够比较客观的展示学生真实水平的考试方法,既能够测试出学生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更应该看出他们的实战水平,也就是灵活运用的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综合水平。
我们将课程成绩分为平时作业占40%,期末上机考试占60%。上机考试设计为A卷和B卷,A卷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B卷为综合操作题,包含若干小题目,考查学生用C语言进行实际编程的能力。
9.结束语
本文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总结了计算机编程语言类课程在文科专业本科生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分别从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体系、教材选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试及课程成绩计算方法等几个方面对C语言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