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观察

2016-01-15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6期
关键词:那普利肌酐肾病

袁 丽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由糖尿病而引发的微血管病变。该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的主要原因,常发生于病史>10年的糖尿病患者[1]。随着该病患者病情的进展,其往往需要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以维持生命。中医认为,DN属于“消渴”、“关格”、“水肿”的范畴,多因血瘀所致,在治疗上应以活血化瘀为主。有研究认为,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对DN患者进行治疗,可明显减轻其临床症状,延缓其肾功能的恶化进程,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探讨分析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我们将其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41例)和中药组(41例)。在贝那普利组41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18例,他们的年龄为47~79岁,平均年龄为52.76岁;在中药组41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有17例,他们的年龄为49~80岁,平均年龄为53.2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是:①糖尿病病程>10年的患者。②GHbA1c(糖化血红蛋白)<7%的患者。③尿白蛋白的检测结果连续2次>300mg/天的患者。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①存在肝功能异常的患者。②患有原发性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患者。③患有1型糖尿病或精神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医学营养治疗(MNT)、运动治疗、血糖监测及药物治疗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使用贝那普利为贝那普利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为中药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贝那普利的用法及用量是:口服,10mg/次,1次/天,连续治疗1年。活血化瘀类中药(选用活血化瘀消瘕通络胶囊)的用法及用量是:口服,4粒/次,3次/天,连续治疗1年。

1.3 观察指标

检测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α1-微球蛋白(尿α1-MG)、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血β2-微球蛋白(血β2-MG)、血肌酐、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UAER、尿α1-MG、尿β2-MG、血β2-MG、血肌酐、FIB、D-D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UAER、尿α1-MG、尿β2-MG、血β2-MG、血肌酐、FIB、D-D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中药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下表。

表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 Diabetic Nephropathy,DN)多为糖尿病患病史>10年的糖尿病患者,是导致其在该病的终末期发生肾衰的主要原因。该病可分为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型糖尿病肾病、弥漫性肾小球硬化型糖尿病肾病及渗出性糖尿病肾病3种类型,其中以弥漫性肾小球硬化型糖尿病肾病最为常见。糖尿病肾病的病情进展较为缓慢,一般不易被发现,因此误诊率较高。贝那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它能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降低血管紧张素、肾素的生成,从而起到扩张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降低灌注压、减少尿蛋白滤过的作用,进而起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此外,贝那普利还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情况,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起到治疗糖尿病的作用。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属于“消渴”、“关格”、“水肿”的范畴[2],多因肾气虚弱、气化失常、开阖不利导致水液集聚在体内而形成水肿[3]。此外,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变部位在脾、肺及肾。其中肾是关键,初期这种病常表现为燥热阴虚或气阴两虚,进而发展为阴阳两虚,随着疾病的进展,终末期患者常表现为阳衰湿浊淤阻,威胁其他脏腑导致邪实正衰,阳亡阴竭由此可见血瘀,气虚,阴虚等贯穿疾病进展进程的始终,因此活血化瘀应作为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治疗原则。且多项研究证实姜黄、郁金、当归、大黄、雷公藤、番红花、丹参、姜黄、三七、桃仁及川芎嗪、紫草素等能够有效降低尿蛋白,减轻临床症状,使肾功能恶化延缓,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活血化瘀消瘕通络胶囊的药物组成主要有大黄、黄芪、丹参等,具有活血化瘀、降低尿蛋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其肾功能恶化的功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UAER、尿α1-MG、尿β2-MG、血β2-MG、血肌酐、FIB、D-D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中药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孙新培. 活血化瘀消瘕通络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08:52-53.

[2] 刘勇志,段利民,张灵芝. 活血化瘀中药在慢性肾衰竭衰竭期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15,04:790-792.

[3] 谢立群. 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80例疗效观察[J]. 时珍国医国药,2001,08:721.

[4] 卢远征. 活血化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5] 芮以融. 补肾益气活血化瘀法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05:291-292.

猜你喜欢

那普利肌酐肾病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重女轻男”的肾病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肌酐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落尔治疗快速房颤的疗效观察
特拉唑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贝那普利的血药浓度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