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教育 于“私”为盛

2016-01-15莫志斌湖南师范大学

新校长 2016年6期
关键词:私立学校学堂长沙

文 / 莫志斌(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私立学校的繁荣,是民国各省中不多见的,甚至“撇开私立学校,可以说我省毫无教育之可言”。

民国时期湖南的私立教育,曾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它对新式教育在湖南的推广,对新文化、新思想在湖南的传播,对湖南人才的培养,对加速湖南近代社会的转型与进步,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湖南的私立教育,从私立幼稚园的兴办到私立高等学校的创立,曾走过了极为曲折的道路。虽然历尽艰辛,但它仍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清末新政前后,由于清政府政策的松动,以及湖南一些有志之士的努力推动,湖南开始出现各类私立学堂。最早开办的是位于长沙县湖迹渡的明耻小学堂,它创办于1900年。随后有私立的修业、楚怡、周南等小学堂的兴办。其时,随着外国传教士的涌入湖南,教会也办了一些私立学校,如长沙和益阳的信义小学等。到1903年,湖南开始创办私立中学堂,最早的是办在长沙城北的明德学堂。继之而起的还有唯一学堂、周氏家塾、湖南南路公学堂、修业学堂、复初学堂等。据不完全统计,至1911年,省城长沙有私立学堂11所。省内其他地区此时也办了一些私立学堂,如衡阳的成章学堂,醴陵的民立中学堂,武冈的高沙中学堂,常德的三益学堂等。从1902年到1911年,外国传教士在湖南办有中学堂11所,如1902年,美国长老会在湘潭办的益智学堂;1910年,美国基督教会在衡阳开办的广德学堂,英国圣公会在衡阳办的诸圣学堂,挪威信义会在益阳开办的信义中学,等等。

此外,一些私立中等职业学堂也出现了。1902年,湖南绅士汤聘珍开办了农务工艺堂,以利民生。1903年,龙绂瑞在长沙创办了民立第一女学堂。至1911年,湖南共办有中等职业学堂14所,其中私立的有6量所,占42量.86%。至1911年前夕,湖南还办有近10所高等学堂,其中有1902年湖南抚院奉旨创办的湖南大学堂,有教会开办的雅礼大学等。从上可见,从清末新政前后至辛亥革命前夕,湖南已经开办了各类私立学校,并形成一定规模。但是,这种私立教育,还只处于零散的、自发的状态。尽管如此,它毕竟为民国时期的私立教育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

1912年民国成立后,随着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法规、政策的出台,湖南的教育事业顺应时代的进步而得到了发展,湖南的私立教育也乘势而上,呈现勃勃生机。湖南“私校之盛,殆为国中所仅见”。甚至有人说,“撇开私立学校,可以说我省毫无教育之可言”。当然这话说得有些过,不过,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湖南私立教育发展的来势是较为迅猛的。

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所编制的《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高度评价湖南“民国元、二、三年,人民始乐于兴学,加以谭延督湘,热心教育,准将寺庙祠产作教育基金,一时小学教育最称发达”。1925年、1933年和1949年长沙的私立小学校数在全市小学中所占比重为67%、75.36%、46%,学生数分别占70.01%、70.04%、59.07%,教职工数分别占77.72%、77.69%、49.3%。1949量年上半年长沙的私立小学有80所,302个教学班,在籍学生人数达13821人。

此外,湖南各地的私立小学发展也很迅速,如嘉禾等县的私立小学,在1932年竟占全县小学总数的95%以上。就全省的总体情况而言,1932年为私立小学最多的一年,达10385所,占小学总数的40.75%。1936年全省小学总数为23884所,学生总数为93.85万人,其中,私立小学为8239所,学生32.85万人,二者均超过了总数的三分之一。即使到1944年,由于抗战等方面的原因,全省小学数有所减少,但私立小学仍占总数的16.40量%。

民国时期湖南的私立教育,几经风雨,仍独步一时,兴盛不衰,的确引人深思。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以下几个特点较为显著:

第一,私立学校门类齐全,尤以私立小学和私立中学最为发达。民国时期,湖南的私立教育,包括从幼稚园的开办到高等学校的创设,层次分明,门类众多,其中尤以私立小学和私立中学更为发达。民国时期湖南创办的私立幼稚园,主要集中在省城长沙和一些较大的城市以及县城,如长沙一地就办过27所。不过,工农子女很少入园,边远地区也很少办园。至于私立高等学校的设立,则主要集中在长沙,而且数量不是很多,规模也较小。相对而言,民国时期的私立小学与私立中学却相当发达,遍布全省各地。

特别指出的是,民国时期,湖南的私立女子学校也是办得很有成绩的。从民国初年到1949量年,私立女子学校一直都存在,至1949年上半年,全省共有女子中学16所,其中省立1所、县立2所,教会办4所、私立9所,且有一些有识之士始终坚持办好这类学校,如朱剑凡、曾宝荪等人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第二,私立学校遍布三湘大地,尤以长沙及中、小城市为盛。整个民国时期,从省城长沙到周边的湘潭、衡阳、益阳等地,直到边远的湘西、湘南、湘东等地的乡村,几乎都可以找到当年创办的各类私立学校的印迹。当然,私立学校的发展与布局也不平衡,省城长沙办的私立学校最多,且门类全,质量也较好,一些享有盛名的私立学校,如修业、楚怡、广益附小、周南女校等私立小学,还有明德、广益、周南、兑泽、妙高峰等私立中学,以及一些中等职业私立学校都集中在长沙。

第三,历尽风雨,经久不衰。在民国时期的几十年中,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但不管时势如何变化,各类私立学校却从未停办过。在五四时期,身处军阀张敬尧督湘大肆摧残教育的险恶环境下,私立学校的主办人并未气馁,他们和公立学校的同仁一道坚持办学,如长郡、周南、明德、兑泽等学校的创办人就是如此。即使在八年抗战的艰苦年代里,湖南的私立学校也没有停止发展的步伐。1938年至1941年,正值抗战的相持阶段,但湖南的中等教育却发展较快。据统计,三年中,新兴私立中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计新增省立中学4所,私立中学13所,县立初中14所,而私立初中有37所。到1945年,全省中学增至280所,其中,省立12所,县立、联立中学74所,私立中学有194所。又如1949年,尽管经过几年的战乱,各类学校都减少了,私立学校也在其列,但它仍然存在。甚至个别的学校,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反而由29所发展到45所。

第四,办学中的相对独立性,使其能顺应时势,成为各种新思想流布的场所。私立学校中,特别是私立中学和小学,由于开办者主要靠自己艰苦努力,筹措经费,聘用师资,招揽生源等,因而鲜有封建气息。它不采旧式书院的规制,也与当时的旧政府关系不是十分密切,加上它在办学的方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多采西式,这就使得私立学校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由于主办者大都受过新式教育,因此,它们也多成为适应历史潮流,传播新思想的场所。不少私立学校的学生在学校主办者的思想影响下,能投身现实的革命斗争,成为革命的先行者,如周南女校,在朱剑凡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下,杨开慧、向警予、蔡畅、陶毅、周敦祥等人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

猜你喜欢

私立学校学堂长沙
长沙之旅
我眼中的长沙
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当英国精英私立学校不再只属于精英
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The State Schools and Private Schools in the UK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
多姿多彩的“长沙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