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人生境界说及其超越情怀与启示
2016-01-15李彦堂
李彦堂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2)
一、冯氏人生境界说简要梳理
在谈冯氏人生境界四重说之前,我们先来了解“觉解”一词,在冯氏看来,“觉解”决定着人生的意义,人生有意义之后才能谈人生境界的问题。这意味着“觉解”在其人生论中占据着要位,是其人生境界说的奠基之石。那么,何为“觉解”呢?冯氏认为:所谓“觉”即人之自觉,“他于作某事时,自觉其是作某事,此是自觉,此是觉”;所谓“解”就是人之了解,“人作某事,了解某事是怎样一回事,此是了解,此是解”。①意思简单明了,所谓“觉解”即人的自我意识、自我觉察、自我了解。他还说:“人生亦是一类底事,我们对于这一类底事,亦可以有了解,可以了解它是怎样一回事。我们对于它有了解,它即对于我们有意义。我们对于它底了解愈深愈多,它对我们底意义,亦即愈丰富”。②也即是说,人有了“觉解”,事物才对于我们有意义,人的“觉解”越深越多,事物对我们的意义也即越丰富。简而言之,“觉解”在意义之前,意义在“觉解”之后。
1.自然境界之“顺才顺习”
自然境界在冯氏人生四重境界说中处于较低的位阶,这也是一种“觉解”较浅的人生境界。冯氏说:“在任何种社会中底人,任何年龄的人,任何程度底智力底人,……其境界都可是自然境界。例如美国的社会,是高度工业化底社会,然其中底人,但随从法律习惯,照例生活者,亦不在少数。他们照例纳税,照例上工厂,照例领工资,亦可以说‘不识天工,安知帝力’。他们并不是小孩子,亦不尽是智力低底人。他们生活在最近代化底环境中,而其境界还是自然境界”。③冯氏认为,自然境界存在于任何社会中,且与人年龄的大小、智力的高低无甚关系。但就社会而言,主要是指处于原始社会中的人的境界;就个体而言,主要是指处于儿童时期的人的境界。这种境界的表现是“顺才顺习”,所谓“才”是指人的天赋倾向和自发行为,所谓“习”是指社会中的风俗和人在社会中养成的行为习惯。自然境界中的人就是按照这样的模式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他们类似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人生状态。尽管说自然境界在人生境界中所处的地位较低,但其属于“知其然”的认知范畴,同时,也为实现人生境界的超越奠定了一个基础和前提。
2.功利境界之“动物之理”
冯氏认为,动物的行为是为私的,但这是其本能,并非心灵的安排。而处于功利境界中的人不同,他是自觉追求私立的,有目的的,有计算的。他说:“凡动物的行为,都是为他自己的利底。不过大多数动物底行为,虽是为他白己利底,但都是出白本能的冲动,不是出于心灵的计划”。④他紧接着说:“在功利境界中底人,对于‘自己’及‘利’,有清楚底觉解。他了解他的行为是怎样一回事。他自觉他有如此底行为。他的行为,或是求增加他自己的财产,或是求发展他自己的事业,或是求增加他自己的荣誉。”⑤由此可知,功利境界中的人是不道德的,不纯粹的,但是,这种境界依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甚至可以说,恰恰是这种境界中的人创造了社会中的大部分文化和财富。与自然境界相比,无疑,功利境界迈出了世俗的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即便是追求私利,也是对自然境界的一个超越,是一种进步。
3.道德境界之“尽伦尽职”
冯氏认为,与功利境界中的人追求私“利”相反,道德境界中的人追求的是公“义”。他说:“在此种境界中底人,其行为是‘行义’底。义与利是相反亦是相成底。求自己的利底行为,是为利底行为,求社会的利底行为,是行义底行为”。⑥很明白,追求个人之利是“利”,而追求社会之“利”则是“义”。也即是说,在公与私的选择当中,“义”“利”由此而分。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在精神层面也是如此。冯友兰又说:“道德底行为,亦是求快乐底行为,不过其所求不是行为者自己的快乐,而是别人的快乐”。⑦很显然,道德境界中人的快乐不是追求个人的快乐,而是别人的快乐。也即是古人讲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还有“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等词语都渗透着“义”的思想,闪烁着“义”的光芒。在冯氏看来,按照“义”的要求去行为就是其所讲的“尽伦尽职”,“伦”即人与人所形成的社会关系,“职”即在社会中的当然本分。一个人只有按照自身在社会中所处的位分行使权力、履行义务,才是道德的,就是“尽伦尽职”,这便是道德境界。道德境界对功利境界的超越其实就是“义”对“利”的超越,是“义”对“利”的扬弃,是“义”对“利”的进一步升华。
4.天地境界之“天人合一”
在冯氏看来,天地境界迥异于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它是超道德价值的体现,但它又不离日常生活,它存在于现实社会中。天地境界中人是“在日常生活之内实现最高的价值”,并且是“对于宇宙底尽职”。⑧他自觉其为宇宙的一分子,他的日常行为与宇宙紧密的联系起来,并融为一体。尽管说天地境界常人难以企及,但是其却真实存在,圣人可以达到天地境界便是例证。柴文华先生认为:“冯友兰运用‘负的方法’即神秘主义的方法烘托出一个崭新的境界,似月又非月,它可以引导人们从精神上去体认,但明显地超现实。它似是不离现实但却超社会、超功利、超荣辱、超死生,它属于神,不属于人”。⑨天地境界的提出意味着冯氏人生境界说最终完成了对自身的超越,如果不完成这一超越,那么他的人生境界说将不能到达终点,也就完成不了逻辑化的人生哲学体系。
综上可知,冯氏人生境界四重说作为逻辑化的人生哲学体系完成了逐级递进、步步超越的人生哲学理想。这其间,超越情怀始终不离左右,贯穿于人身境界说的始终。
二、人生境界说的超越情怀
前文论及,冯氏人生境界说中四重境界之间的递进和超越关系,那么,这四重境界是怎样体现冯氏的超越情怀呢?首先,看自然境界。自然境界虽说是较低的一种人生境界,但也是为实现其超越情怀而作为基础和前提存在的,所以它与完成超越情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基础性的自然境界,超越就无从谈起,有了前提性的自然境界也未必就拥有超越情怀。也就是说,要想实现超越情怀,既要有一个前提性的存在,还要有超越情怀本身,二者缺一不可。其次,看功利境界。毫无疑问,功利境界是对自然境界的第一个超越,这个超越是由“一己之私”代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来开始的,也是“一己之私”背负世俗的恶名来完成的。这其间是自私地完成了超越,一方面是自私,一方面是超越。然而,功利境界中人却成为了创造社会大部分文化和财富的中流砥柱。再次,看道德境界。道德境界“义”对功利境界“利”的扬弃预示着境界说中第二个超越的完成,但是功利境界的“利”并没有也不可能完全退出现实社会,事实上,在社会中,“义”和“利”是并存的,交替出现的,交织体现的。于是,“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就成为了追求道德境界的人的向往和追求。最后,看天地境界。天地境界作为冯氏人生境界说最高体现的哲学范畴,表征了人生境界的终极超越和完满。天地境界的终极超越性体现在不仅是对道德境界的超越,也是对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的彻底扬弃和批判完成。显然,冯氏的人生境界说是建立在对道家哲学推崇的基础之上的,尤其是天地境界,它是“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表达和体现。实现人生理想和完成对自身的超越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穷其毕生精力的追求,也是对成为圣人这一理想的向往。
三、人生境界说的启示
纵观冯氏人生境界说,不难发现,这其间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关乎到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更关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那么,冯氏人生境界说对当下的我们有哪些启示呢?
首先,敬畏自然。所谓敬畏自然是指人类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对大自然保有一颗敬畏之心。受近代西方哲学“人类中心论”思潮的影响,我们一度一厢情愿的认为:人类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人类可以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甚至掠夺自然。与此不同,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虽认为“人者,天地之心”,把人置于天地之“心”的重要和核心地位,但同时又认为人生活在天地中要“尽人力,安天命”,也就是说,人在天地中应当尽力做事,但不强求,不强为。这里便有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意味。其实,敬畏自然不是软弱、不是怯懦、不是退缩,而是在充分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前提下有所作为,它强调顺势而为,而不是妄为、乱为、强为。君不见当下社会,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变暖、资源危机、森林锐减、物种灭绝……等等,这一系列环境危机不仅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不难想象,如果我们生活中水、电资源短缺匮乏那将是怎样的一种情景。这就要求我们,无论人类发展得多么强大,都要对大自然怀有一颗敬畏之心,不肆意妄为,要以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中心,与自然平等相处,友善共存。
其次,注重人本。以人为本,它强调的是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人的根本重要性。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要义,它突显了人这一社会主体在不同的关系中所处的核心和本质地位。在经济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尤其要注重人本。注重人本,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关注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注重人本,就要求我们以和谐为旨归正确处理人与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
最后,提升境界。社会在持续发展,与此相适应,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也应当不断地去追求,去提升自身的人生境界。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才能进一步充实自我;也只有不断提高自我修养,才能进一步升华境界。处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能力发展了,素养提高了,境界升华了,那么这个社会离和谐也就不远了。在农业文明的文化背景里,在国民素质普遍还没有达到较高水平的逻辑前提下,加强素质、提升境界似乎显得更加紧迫,这是我们作为个体进步的需要,也是社会、民族和国家发展的迫切要求。
[1]冯友兰:《贞元六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第 526、525、578、555、555、556、610-611、632、650 页.
[2]柴文华:《冯友兰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第 5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