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婚姻不靠彩礼 文明嫁娶才是新风
2016-01-15李元斌
李元斌
(中共庆城县委党校,甘肃 庆城 745100)
2013年6月4日,一张号称是全国首份的《聘礼地图》出炉并迅速在网上走红,该地图详细标明了各地所需的聘礼,车子、房子、金子等应有尽有,高低不等。在图上,全国被划分为5个区域,分别为百万元区、50万元区、10万元区、万元区和零元区,甘肃聘礼为3万元起,处于万元区阵营,虽然这张地图上的数据只是作者随机采访而来,不够权威科学,但从侧面我们可以至少可以看出部分地区彩礼过高的不争事实。
近年来,我市一些地区高彩礼婚姻现象严重,一位村支书曾这样描述过本村结婚彩礼过高的问题,他说:村里三四年没有听到喜庆的唢呐声了,全村一半千口人光棍就有四五十。村里现在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但娶个媳妇光彩礼都得6万元,还不算送给女方的“三金衣服”,酒席宴请等花费,现在谁家生两个儿子娃,村民们见了都会说:把人愁死了,将来还不打光棍?谁家有一两个闺女,倒成了令人羡慕的对象。正如村长所言,我市有些地区彩礼越来越高,现在山区农村彩礼由七八十年代的几百元、几千元发展到现在的数万元,有的地方甚至高达10、20万元之多,而且彩礼名目繁多,花样翻新。除正常的订婚彩礼外,结婚由过去的衣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电视机、家具等日用品发展到今天的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手机、电脑、汽车楼房等大物件,然而因高彩礼婚姻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有些夫妻一结婚就债台高筑,靠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还账。家里留下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由此更引发了“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越是贫困落后、缺乏经济来源的农村,礼金的行情越高,越是贫困的家庭,出的礼金越多。
导致高彩礼婚姻的直接原因是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地理环境比较恶劣。近年来,尽管农村的生存和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受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的制约,贫困仍然困扰着绝大多数的山区农民。在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他们有的希望通过女儿出嫁索要高额彩礼改变贫困的生活现状;有的是为给儿子娶媳妇攒钱或用以偿还娶儿媳妇欠下的债务;还有一大部分是攀比心理作祟,看到他人彩礼高心理不平衡,面子过不去,从而出现攀比下的“行情”上涨现象,这无疑又助长了高彩礼婚姻之风。
时代在发展,观念要更新。改变这种现状,我们首先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认识。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高彩礼婚姻的危害性,提倡婚姻自主,节俭办婚事的新时尚。其次可以结合省委提出的“双联”活动,在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村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使之遵纪守法并自觉与高彩礼婚姻、侵犯妇女人身权利的行为作斗争。要多管齐下,倡导节俭办婚事的良好社会风尚,对不切合当地经济实际,索要高价彩礼的行为给予批评和制止,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彩礼多少不是幸福婚姻的标尺,真心相爱才是美好爱情的真谛。文明时尚的嫁娶观念更能促进家庭的美满幸福,正是有了小家的幸福美满才会有有国家的和谐繁荣。让我们共同努力、提倡文明新风,为党中央提出的中国梦的实现添上自己绚丽的一笔。